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ICU病患的计划外拔管相关原因分三个方面進行了简要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意外拔管的解决方式和护理策略。全面阐述了我国对ICU病患意外拔管的处理情况和相关进展,利用有效的方式降低了意外拔管发生率,在根本上将护理质量加以提高。
【关键词】 ICU 非计划拔管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151-01
相关调查显示,在对ICU病患进行护理过程中,约有3---15%.的患者出现了意外拔管现象,意外拔管的出现,可能是病患有意为之,这对病患造成了极大危害。也可能是护理过程中意外脱落。由此可见,利用有效方式防止ICU病患出现意外拔管,能够在根本上提高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
1 致使病患意外拔管的相关因素
1.1 病患相关因素
1.1.1 病患自身舒适度发生改变
ICU重症病患的舒适度改变是导致病患计划外拔管的主要因素,相关医护人员在对病患进行体内置管的时候,病患自身舒适度发生了较大变化,进而令病患产生恶心,消化道不适等症状,对病患的气进行插管的时候,会令病患产生强烈的异物感。
1.1.2 病患意识发生变化
据相关医学文献显示,造成重症病患计划外拔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病患意识发生改变。因饱受疼痛折磨,病患会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不安情绪。对于意识低下病患,因大脑供血不足的缘故,对内置管产生了强烈的排斥,病患在挣扎的时候,会令内置管脱出。也有一些烦躁情绪病患会产生自主拔管的行为。
1.2 医护人员相关因素
1.2.1 临床经验缺失
相关医学报道指出,计划外拔管大多发生在医生交接班时刻,其中发生在夜间的计划外拔管更是高达79%。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医护人员缺乏临床经验造成。如果医院选用了临床经验尚浅的护理人员值班,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意外拔管的概率。
1.2.2 缺少必要止痛举措
ICU病患保守身心折磨,相关医护人员没有对病患进行必要的止痛举措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病患出现意外拔管,病患因疼痛的原因,引起拔管。
1.2.3 相关工作遗漏
医生或护士在搬运病患的时候,因为没有良好的配合,没有将内置管进行有效固定,会导致内置管意外脱出。
1.3 内置管管理相关因素
1.3.1 插管方法
从当前来看,对病患进行插管的举措有如下两种:第一,经病患口腔,对病患插入明视气管。这种方式较为简便,但不好固定。如果没有对病患进行必要的看口腔护理,会引起病患口腔部位肌肉松动。令内置管发生意外脱出的现象。第二,对病患空肠营养管进行置管。这种方式需要病患通过自身肠胃蠕动到达目标部位,前段不能固定在病患的鼻部,要留出适当的距离固定在病患的面颊处。和传统插管方式相比,将插管置于病患的肠胃处更加容易引发病患出现意外拔管的现象。
1.3.2 导管松动
据调查表明,导致病患出现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固定后导管意外松动。从当前情况来看,相关医护人员普遍利用在病患脸颊部贴胶布的方式来固定病患的导管。随着胶布贴面时间延长,病患自身分泌的汗液会将医用胶布的粘性减少,令原本固定的导管脱出,在对病患进行静脉置管的时候,相关医护人员没有用缝针进行有效固定,也会令导管出现意外脱落的现象。
2 针对意外拔管提出的相关护理措施
2.1 强化风险的相关管理工作
相关医护人员在进行该项工作的时候,可以利用效果分析模式与失效模式对病患的相关病情进行全面探析和研究,进而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上述两种模式主要强调的是有预见性的对病患可能发生的意外进行管理。对想患者进行置管中可能发生的非计划拔管现象积极你想全面总结,做好评分工作。在根本上降低病患的意外拔管率。
2.2 多与病患进行沟通
相关医护人员对意识清晰病患要做好沟通工作[1]。对病患讲解内置管的作用,自主拔管的危害。对病患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必要的安慰工作。当病患出现烦躁情绪的时候,对病患播放一些抒情歌曲,安抚病患的情绪。
2.3 选取适当的插管固定方法
相关医护人员要检查病患插管的固定情况和交接情况,对各种插管进行有效分类。在对病患进行插管期间,相关医护人员好做好必要的记录工作,并认真检查插管入胃的相关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及时更换用胶布,防止因胶布脱落导致的意外拔管现象发生。清洗病患面部的油污,汗渍。对病患的口腔进行深度护理。对病患进行静脉置管的时候,要利用专业的静脉换药包来进行该项工作。医护人员在对病患进行换管的过程中,动作保持轻缓,对内置管连接处尽心轻微按压,保证内置管的有效固定。
2.4 加强夜间巡查工作
在对重症病患进行换管过程时,需要多名医护人员的有效配合方可完成。医护人员在进行夜间巡查的时候,要对工作负起责任。对于自行拔管的病患,要作为重点对象来看护。在对行气管插管病患的护理中,要对病患及时吸痰,叩背。避免内置管脱落的现象发生[2]。
2.5 院方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院方应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增强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医护人员之间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工作。在对病患进行交流的时候,要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病患阐述内置管的重要性和作用,以便得到病患的理解,进而积极配合治疗。在根本上减轻病患的不安情绪,从而减低病患发生自行拔管的概率。
2.6 对病患进行必要的镇痛措施
ICU病患因为身心饱受病痛的折磨,对整个治疗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在出现此类情况的时候,相关医护人员要对病患使用一定剂量的镇定剂,进而降低病患自行拔管的危险。医护人员更是要严密观测病患的插管情况,护士要将病患的有关信息及时报告给医生,帮助医生酌量选用合适的计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计划外拔管的概率在根本上加以降低,是对ICU病患有效护理的方式之意义,相关医护人员要在工作过程中加强临床经验,对种种计划外拔管的原因进行认真探究。对相关原因进行正确理解,在根本上将病患的意外拔管概率降低,在根本上提高病患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肖韶玲,顾春雨,肖凌志.多元化护理在 ICU 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08)154-155.
[2]沈犁.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08)12-13.
作者简介:郜慧英 出生年月1983.8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菏泽 职称:中级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ICU护理
【关键词】 ICU 非计划拔管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151-01
相关调查显示,在对ICU病患进行护理过程中,约有3---15%.的患者出现了意外拔管现象,意外拔管的出现,可能是病患有意为之,这对病患造成了极大危害。也可能是护理过程中意外脱落。由此可见,利用有效方式防止ICU病患出现意外拔管,能够在根本上提高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
1 致使病患意外拔管的相关因素
1.1 病患相关因素
1.1.1 病患自身舒适度发生改变
ICU重症病患的舒适度改变是导致病患计划外拔管的主要因素,相关医护人员在对病患进行体内置管的时候,病患自身舒适度发生了较大变化,进而令病患产生恶心,消化道不适等症状,对病患的气进行插管的时候,会令病患产生强烈的异物感。
1.1.2 病患意识发生变化
据相关医学文献显示,造成重症病患计划外拔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病患意识发生改变。因饱受疼痛折磨,病患会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不安情绪。对于意识低下病患,因大脑供血不足的缘故,对内置管产生了强烈的排斥,病患在挣扎的时候,会令内置管脱出。也有一些烦躁情绪病患会产生自主拔管的行为。
1.2 医护人员相关因素
1.2.1 临床经验缺失
相关医学报道指出,计划外拔管大多发生在医生交接班时刻,其中发生在夜间的计划外拔管更是高达79%。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医护人员缺乏临床经验造成。如果医院选用了临床经验尚浅的护理人员值班,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意外拔管的概率。
1.2.2 缺少必要止痛举措
ICU病患保守身心折磨,相关医护人员没有对病患进行必要的止痛举措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病患出现意外拔管,病患因疼痛的原因,引起拔管。
1.2.3 相关工作遗漏
医生或护士在搬运病患的时候,因为没有良好的配合,没有将内置管进行有效固定,会导致内置管意外脱出。
1.3 内置管管理相关因素
1.3.1 插管方法
从当前来看,对病患进行插管的举措有如下两种:第一,经病患口腔,对病患插入明视气管。这种方式较为简便,但不好固定。如果没有对病患进行必要的看口腔护理,会引起病患口腔部位肌肉松动。令内置管发生意外脱出的现象。第二,对病患空肠营养管进行置管。这种方式需要病患通过自身肠胃蠕动到达目标部位,前段不能固定在病患的鼻部,要留出适当的距离固定在病患的面颊处。和传统插管方式相比,将插管置于病患的肠胃处更加容易引发病患出现意外拔管的现象。
1.3.2 导管松动
据调查表明,导致病患出现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固定后导管意外松动。从当前情况来看,相关医护人员普遍利用在病患脸颊部贴胶布的方式来固定病患的导管。随着胶布贴面时间延长,病患自身分泌的汗液会将医用胶布的粘性减少,令原本固定的导管脱出,在对病患进行静脉置管的时候,相关医护人员没有用缝针进行有效固定,也会令导管出现意外脱落的现象。
2 针对意外拔管提出的相关护理措施
2.1 强化风险的相关管理工作
相关医护人员在进行该项工作的时候,可以利用效果分析模式与失效模式对病患的相关病情进行全面探析和研究,进而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上述两种模式主要强调的是有预见性的对病患可能发生的意外进行管理。对想患者进行置管中可能发生的非计划拔管现象积极你想全面总结,做好评分工作。在根本上降低病患的意外拔管率。
2.2 多与病患进行沟通
相关医护人员对意识清晰病患要做好沟通工作[1]。对病患讲解内置管的作用,自主拔管的危害。对病患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必要的安慰工作。当病患出现烦躁情绪的时候,对病患播放一些抒情歌曲,安抚病患的情绪。
2.3 选取适当的插管固定方法
相关医护人员要检查病患插管的固定情况和交接情况,对各种插管进行有效分类。在对病患进行插管期间,相关医护人员好做好必要的记录工作,并认真检查插管入胃的相关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及时更换用胶布,防止因胶布脱落导致的意外拔管现象发生。清洗病患面部的油污,汗渍。对病患的口腔进行深度护理。对病患进行静脉置管的时候,要利用专业的静脉换药包来进行该项工作。医护人员在对病患进行换管的过程中,动作保持轻缓,对内置管连接处尽心轻微按压,保证内置管的有效固定。
2.4 加强夜间巡查工作
在对重症病患进行换管过程时,需要多名医护人员的有效配合方可完成。医护人员在进行夜间巡查的时候,要对工作负起责任。对于自行拔管的病患,要作为重点对象来看护。在对行气管插管病患的护理中,要对病患及时吸痰,叩背。避免内置管脱落的现象发生[2]。
2.5 院方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院方应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增强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医护人员之间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工作。在对病患进行交流的时候,要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病患阐述内置管的重要性和作用,以便得到病患的理解,进而积极配合治疗。在根本上减轻病患的不安情绪,从而减低病患发生自行拔管的概率。
2.6 对病患进行必要的镇痛措施
ICU病患因为身心饱受病痛的折磨,对整个治疗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在出现此类情况的时候,相关医护人员要对病患使用一定剂量的镇定剂,进而降低病患自行拔管的危险。医护人员更是要严密观测病患的插管情况,护士要将病患的有关信息及时报告给医生,帮助医生酌量选用合适的计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计划外拔管的概率在根本上加以降低,是对ICU病患有效护理的方式之意义,相关医护人员要在工作过程中加强临床经验,对种种计划外拔管的原因进行认真探究。对相关原因进行正确理解,在根本上将病患的意外拔管概率降低,在根本上提高病患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肖韶玲,顾春雨,肖凌志.多元化护理在 ICU 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08)154-155.
[2]沈犁.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08)12-13.
作者简介:郜慧英 出生年月1983.8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菏泽 职称:中级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ICU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