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顶级奢侈品面貌出现的卡地亚,其设计的不断创新和先进的营销手段成为它品牌高昂价格的强有力支持。本文从卡地亚的历史和设计创新方面探讨了卡地亚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卡地亚;皇室;花环风格;ART DECO风格;自然主义;创新
卡地亚是法国众多奢侈品牌中的佼佼者。如果说法国引领着世界的美学风潮,卡地亚便是这美学风潮的缔造者之一。在社会更迭的进程中,凭借着对艺术的无限热情和创新精神,在160多年的时光里,卡地亚的足迹遍及世界,将法国和世界的艺术文化交相融汇。一款款华美的臻品既凝聚着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亦见证着社会风尚的更迭变化,奠定了卡地亚在近代珠宝史乃至艺术史上的领袖地位。
一 风格起源
1847年,卡地亚在巴黎创办。
1856年拿破仑年轻的堂妹玛蒂尔德公主第一次在卡地亚定制珠宝,并将其引入巴黎皇室和贵族的殿堂。其后,拿破仑三世的欧珍妮皇后在卡地亚定制茶具,比利时伊莉莎白皇后请其定制冠冕。卡地亚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珠宝商,深受欧洲皇室的推崇。
1904-1939期间,卡地亚共获得15张皇室委任状,成为英、西、葡、俄等众多皇室的御用珠宝商,并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誉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
二 突破创新的花环风格
1890年后,新艺术运动设计风格席卷欧洲。它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彻底走向自然风格,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
与新艺术运动呼应,1900年,路易卡地亚革命性的在珠宝设计中引入铂金,将其用于钻石镶嵌底座,使铂金特有的抗腐蚀性和极佳的柔韧性完美表达了丝般细腻精致的质感,打造出了精美绝伦的花环风格作品。
三 先锋大胆的装饰艺术风格
卡地亚还是装饰艺术风格的首创者。
裝饰艺术风格起于法国,兴于美国,是世界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装饰艺术首饰有着强烈的视觉特征:大胆艳丽的色彩运用、棱角分明的几何对称、东方风情的材质及纹样借鉴。
卡地亚早在1900年左右就开始探索装饰艺术风格。此时,欧洲皇室没落,新兴中产阶级崛起。为了迎合新的社会消费阶层,卡地亚对首饰造型进行了新探索,进行了大量几何化和艳丽色彩及东方风情的运用,使珠宝风格开始脱离曲线装饰,有了更睿智果断的中性气息。
1925年的巴黎装饰艺术博览会开启了装饰艺术风格综合门类的序幕,卡地亚在博览会上发布了“具有生命力的珠宝”,以此宣扬卡地亚“简约既是美”的超前理念。装饰艺术风格则是此后得名,足足晚了二十多年。
四 对话亚非
卡地亚还不断搜珍猎奇,从世界各国的异域风情中寻找设计灵感。
其异域风情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直接取材于古董艺术品或者残片,将其重新组合再创作;第二类采用异域特有的材质和色彩搭配;第三类在充分理解异域文化基础上,以特定纹饰符号进行创作。卡地亚为此还专门整理各国传统工艺,收集各国古董,建立专门的素材部门。
1、中国
卡地亚的中国传统色彩,是其设计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中国元素从材质到题材无所不包的辉煌体现在其装饰艺术风格时期。它不仅从材质、题材、工艺都原汁原味,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期间出现了一批以龙、莲、神像、山水亭台、楼阁仕女等作为装饰题材,以翡翠、碧玉、珊瑚、白玉、螺钿等中国传统用材,以珐琅、陶瓷、木雕、漆艺等中国传统工艺为元素,搭配卡地亚经久不衰的钻石和铂金镶嵌手法,经二次创作而成的装饰艺术风格首饰。这些经常是几种质材融为一体的使用,在中国自己的设计中也不多见。因此,卡地亚可以说是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在西方设计力量的改造下,中国传统题材不再是雕镂满眼的满地装饰,而是辅以局部留白处理;多以长短曲线组合而成的传统纹样得以和圆形、方形、多边形等几何形状相搭配;珠宝用色也因为黑玛瑙、绿翡翠、红珊瑚、透明水晶和彩色珐琅的运用,呈现出大胆奔放的搭配效果。
2、波斯
在20世纪30年代,异国情调刚硬的几何造型并存。卡地亚1936年在伦敦制作的波斯皇冠,一反钻石的精细的几何设计,而是镶嵌一排坚硬的蓝色原始的宝石。
3、印度
1913年11月,卡地亚的印度印象展览,所展示的20件珠宝作品广泛汲取了伊斯兰和印度的艺术元素,在纽约第五大道轰动一时,掀起了印度风潮。
1936年卡地亚用源自于印度艺术的灵感,创造了精美艷丽的“水果锦囊”风格系列首饰。这个系列熠熠生辉、雍容华贵。繁茂的鲜花、果实与平纹图案彼此交织,平滑而带有罗纹的珠子、梨形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叶形雕花祖母绿交相辉映,编织出一幅花团锦簇的绚丽图画。
五 不断创新
在卡地亚的传奇发展历程中,经典、创新和优越的工艺已经成为其品牌的精髓。
1904年,路易.卡地亚为解决他的巴西飞行家朋友桑托斯-杜芒无法在飞行时看时间的难题,而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款腕表——“桑托斯手表”。
1912年,举世闻名的魅幻时钟,再次显示了卡地亚的开拓精神。这一钟表史上伟大发明,灵感来源于魔术,其时钟指标似乎悬浮于半空中,与机芯没有丝毫联系。事实上,指标却固定在锯齿的水晶圆盘上,由隐藏在侧面的机械系统带动。
1919年,以一战中新武器法国雷诺坦克为创作灵感的TANK手表。当时,简约就是典雅的概念还不能为大众接受,而卡地亚却突破陈规从带领潮流的异国风情将目光转向战场,公开倡导新的美学标准。多年来,这款坦克腕表现代感历久弥新,始终站在时代先端,被成为腕表史上的VIO(Very Important Object)
1968年,实用奢侈品革命。在此前,奢侈品还只是贵族名流专利,而且品类非常有限,卖弄多于实用。卡地亚于1968年打破常规的率先推出了第一款椭圆型黄金打火机。当时遭到了专业打火机生产商的嘲笑,认为永远不可能卖出。但事实上,仅仅1973年一年就在全球销售了30万只打火机,并推出皮具、眼镜、笔、香水等众多实用配饰。这一系列首次赋予能性日常用品奢华概念,给奢侈品市场带来革命性发展,为众多其他奢侈品牌日后的战略提供重要参照。
1969年,强调“爱与忠贞”理念而设计的需两人协助开锁的手镯——LOVE手镯诞生。当时西方处于文化、道德、政治理念剧烈震荡期,人们失去了对爱与生活的信念,性解放大行其道。卡地亚却反其道而行,用这款需要两人协助开锁的手镯强调“爱与忠贞”,被誉为“先锋之作”。
综上所述,卡地亚品牌的成功,源自于它设计上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源于它理念上的敢于自我否定,去芜存精;更源自于它兼容并济,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保留和发扬;同时也来源于它对于综合学科的了解和涉猎。这些都给我们的当代设计无限启发。
而作为一种艺术符号,“装饰”在未来的设计中也不会消失。它是艺术的符号,又是文化的符号。而且,装饰满足人的心理需要。未来的设计本质上就是对生活方式的设计,而适宜的装饰正是设计美好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是以“宜 饰而饰”达到“宜人”的目标,它会让人们走向的艺术化的、充满诗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故宫博物院. 卡地亚珍宝艺术(Y) ,紫禁城出版社,2009
[2]世界品牌故事.珠宝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3]李英豪,卡地亚珍藏,广州出版社,2003
[4]马小雨,卡地亚的品牌基因在哪里,中国品牌,2010年第4期
【关键词】:卡地亚;皇室;花环风格;ART DECO风格;自然主义;创新
卡地亚是法国众多奢侈品牌中的佼佼者。如果说法国引领着世界的美学风潮,卡地亚便是这美学风潮的缔造者之一。在社会更迭的进程中,凭借着对艺术的无限热情和创新精神,在160多年的时光里,卡地亚的足迹遍及世界,将法国和世界的艺术文化交相融汇。一款款华美的臻品既凝聚着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亦见证着社会风尚的更迭变化,奠定了卡地亚在近代珠宝史乃至艺术史上的领袖地位。
一 风格起源
1847年,卡地亚在巴黎创办。
1856年拿破仑年轻的堂妹玛蒂尔德公主第一次在卡地亚定制珠宝,并将其引入巴黎皇室和贵族的殿堂。其后,拿破仑三世的欧珍妮皇后在卡地亚定制茶具,比利时伊莉莎白皇后请其定制冠冕。卡地亚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珠宝商,深受欧洲皇室的推崇。
1904-1939期间,卡地亚共获得15张皇室委任状,成为英、西、葡、俄等众多皇室的御用珠宝商,并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誉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
二 突破创新的花环风格
1890年后,新艺术运动设计风格席卷欧洲。它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彻底走向自然风格,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
与新艺术运动呼应,1900年,路易卡地亚革命性的在珠宝设计中引入铂金,将其用于钻石镶嵌底座,使铂金特有的抗腐蚀性和极佳的柔韧性完美表达了丝般细腻精致的质感,打造出了精美绝伦的花环风格作品。
三 先锋大胆的装饰艺术风格
卡地亚还是装饰艺术风格的首创者。
裝饰艺术风格起于法国,兴于美国,是世界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装饰艺术首饰有着强烈的视觉特征:大胆艳丽的色彩运用、棱角分明的几何对称、东方风情的材质及纹样借鉴。
卡地亚早在1900年左右就开始探索装饰艺术风格。此时,欧洲皇室没落,新兴中产阶级崛起。为了迎合新的社会消费阶层,卡地亚对首饰造型进行了新探索,进行了大量几何化和艳丽色彩及东方风情的运用,使珠宝风格开始脱离曲线装饰,有了更睿智果断的中性气息。
1925年的巴黎装饰艺术博览会开启了装饰艺术风格综合门类的序幕,卡地亚在博览会上发布了“具有生命力的珠宝”,以此宣扬卡地亚“简约既是美”的超前理念。装饰艺术风格则是此后得名,足足晚了二十多年。
四 对话亚非
卡地亚还不断搜珍猎奇,从世界各国的异域风情中寻找设计灵感。
其异域风情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直接取材于古董艺术品或者残片,将其重新组合再创作;第二类采用异域特有的材质和色彩搭配;第三类在充分理解异域文化基础上,以特定纹饰符号进行创作。卡地亚为此还专门整理各国传统工艺,收集各国古董,建立专门的素材部门。
1、中国
卡地亚的中国传统色彩,是其设计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中国元素从材质到题材无所不包的辉煌体现在其装饰艺术风格时期。它不仅从材质、题材、工艺都原汁原味,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期间出现了一批以龙、莲、神像、山水亭台、楼阁仕女等作为装饰题材,以翡翠、碧玉、珊瑚、白玉、螺钿等中国传统用材,以珐琅、陶瓷、木雕、漆艺等中国传统工艺为元素,搭配卡地亚经久不衰的钻石和铂金镶嵌手法,经二次创作而成的装饰艺术风格首饰。这些经常是几种质材融为一体的使用,在中国自己的设计中也不多见。因此,卡地亚可以说是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在西方设计力量的改造下,中国传统题材不再是雕镂满眼的满地装饰,而是辅以局部留白处理;多以长短曲线组合而成的传统纹样得以和圆形、方形、多边形等几何形状相搭配;珠宝用色也因为黑玛瑙、绿翡翠、红珊瑚、透明水晶和彩色珐琅的运用,呈现出大胆奔放的搭配效果。
2、波斯
在20世纪30年代,异国情调刚硬的几何造型并存。卡地亚1936年在伦敦制作的波斯皇冠,一反钻石的精细的几何设计,而是镶嵌一排坚硬的蓝色原始的宝石。
3、印度
1913年11月,卡地亚的印度印象展览,所展示的20件珠宝作品广泛汲取了伊斯兰和印度的艺术元素,在纽约第五大道轰动一时,掀起了印度风潮。
1936年卡地亚用源自于印度艺术的灵感,创造了精美艷丽的“水果锦囊”风格系列首饰。这个系列熠熠生辉、雍容华贵。繁茂的鲜花、果实与平纹图案彼此交织,平滑而带有罗纹的珠子、梨形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叶形雕花祖母绿交相辉映,编织出一幅花团锦簇的绚丽图画。
五 不断创新
在卡地亚的传奇发展历程中,经典、创新和优越的工艺已经成为其品牌的精髓。
1904年,路易.卡地亚为解决他的巴西飞行家朋友桑托斯-杜芒无法在飞行时看时间的难题,而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款腕表——“桑托斯手表”。
1912年,举世闻名的魅幻时钟,再次显示了卡地亚的开拓精神。这一钟表史上伟大发明,灵感来源于魔术,其时钟指标似乎悬浮于半空中,与机芯没有丝毫联系。事实上,指标却固定在锯齿的水晶圆盘上,由隐藏在侧面的机械系统带动。
1919年,以一战中新武器法国雷诺坦克为创作灵感的TANK手表。当时,简约就是典雅的概念还不能为大众接受,而卡地亚却突破陈规从带领潮流的异国风情将目光转向战场,公开倡导新的美学标准。多年来,这款坦克腕表现代感历久弥新,始终站在时代先端,被成为腕表史上的VIO(Very Important Object)
1968年,实用奢侈品革命。在此前,奢侈品还只是贵族名流专利,而且品类非常有限,卖弄多于实用。卡地亚于1968年打破常规的率先推出了第一款椭圆型黄金打火机。当时遭到了专业打火机生产商的嘲笑,认为永远不可能卖出。但事实上,仅仅1973年一年就在全球销售了30万只打火机,并推出皮具、眼镜、笔、香水等众多实用配饰。这一系列首次赋予能性日常用品奢华概念,给奢侈品市场带来革命性发展,为众多其他奢侈品牌日后的战略提供重要参照。
1969年,强调“爱与忠贞”理念而设计的需两人协助开锁的手镯——LOVE手镯诞生。当时西方处于文化、道德、政治理念剧烈震荡期,人们失去了对爱与生活的信念,性解放大行其道。卡地亚却反其道而行,用这款需要两人协助开锁的手镯强调“爱与忠贞”,被誉为“先锋之作”。
综上所述,卡地亚品牌的成功,源自于它设计上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源于它理念上的敢于自我否定,去芜存精;更源自于它兼容并济,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保留和发扬;同时也来源于它对于综合学科的了解和涉猎。这些都给我们的当代设计无限启发。
而作为一种艺术符号,“装饰”在未来的设计中也不会消失。它是艺术的符号,又是文化的符号。而且,装饰满足人的心理需要。未来的设计本质上就是对生活方式的设计,而适宜的装饰正是设计美好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是以“宜 饰而饰”达到“宜人”的目标,它会让人们走向的艺术化的、充满诗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故宫博物院. 卡地亚珍宝艺术(Y) ,紫禁城出版社,2009
[2]世界品牌故事.珠宝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3]李英豪,卡地亚珍藏,广州出版社,2003
[4]马小雨,卡地亚的品牌基因在哪里,中国品牌,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