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
破除各类门槛和限制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我国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短板和突出问题,企业负担仍需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待缓解,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审批难审批慢依然存在,一些地方监管执法存在“一刀切”现象,产权保护仍需加强,部分政策制定不科学、落实不到位等。为此,《通知》以市场主体期待和需求为导向,提出了“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等七项任务、26条举措。
根据《通知》,第一项任务是“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包括4条措施: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推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加强诚信政府建设。
其中在市场准入方面,《通知》指出,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要牵头负责在2018年底前修订并全面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发改委要加强协调指导督促工作,有关部门和地方按职责分工尽快在民航、铁路、公路、油气、电信等领域,落实一批高质量的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在融资方面,《通知》提出,银保监会要抓紧制定出台政策措施,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防止对民营企业随意减少授信、抽贷断贷“一刀切”等做法;督促有关金融机构坚决取消和查处各类违规手续费,降低融资成本。银保监会、国家税务总局要积极推进“银税互动”,鼓励商业银行依托纳税信用信息创新信贷产品,推动税务、银行信息互联互通,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在诚信政府建设方面,《通知》表示,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政府诚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凡是对社会承诺的服务事项,都要履行约定义务,接受社会监督,没有执行到位的要有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严重失职失责的要追究责任。
第二项任务是“推动外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包括4条措施: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进一步促进外商投资;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和推进通关便利化;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
在出口退税方面,《通知》指出,财政部、税务总局要抓紧制定出台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的操作文件,简并退税率,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要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对信用评级高、纳税记录好的企业简化手续、缩短退税时间;全面推行无纸化退税申报,提高退税审核效率,确保2018年底前将办理退税平均时间由目前13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尽快实现电子退库全联网全覆盖,实现申报、证明办理、核准、退库等业务网上办理。
提升审批服务质量
第三项任务是“持续提升审批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包括4条措施: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审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压减行政许可等事项;加快制定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其中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通知》指出,国务院审改办、市场监管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按时在全国范围内对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逐一制定出台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或优化准入服务的具体办法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并于2018年11月10日前向社会公开。要按照涉企许可证全覆盖的要求,抓紧梳理形成中央设定的涉及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并组织各地区梳理地方设定的各类审批事项,在自贸试验区率先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条件成熟后在全国推广。
在压减行政许可等事项方面,《通知》要求,2018年底前,国务院审改办要牵头组织各部门对现有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论证,再推动取消部分行政许可事项,2019年3月底前修订公布新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
第四项任务是“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包括3条措施:清理物流、认证、检验检测、公用事业等领域经营服务性收费;整治政府部门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乱收费行为;规范降低涉企保证金和社保费率,减轻企业负担。
其中在降低涉企保證金和社保费率方面,《通知》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要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清理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涉企保证金,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进一步降低涉企保证金缴纳标准,推广以银行保函替代现金缴纳保证金。财政部要抓紧研究提出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的具体方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医保局等部门要根据国务院有关部署,抓紧制定出台降低社保费率的具体实施办法,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与征收体制改革同步实施,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第五项任务是“大力保护产权,为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包括2条措施: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加快落实各项产权保护措施。
其中在产权保护措施方面,《通知》称,发改委、司法部要督促各地区、各部门抓紧完成不利于产权保护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018年底前将清理情况汇总报国务院。发改委要配合高法院继续加大涉产权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力度,2019年6月底前再审理公布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
第六项任务是“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包括3条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坚决纠正“一刀切”式执法,规范自由裁量权。
其中在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方面,《通知》指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根据自身职责加强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既提高监管效能,又切实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市场监管总局要在2018年底前研究制定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指导意见。加快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规范认证行业发展,通过质量认证和监管、完善标准规范,促进企业提品质、创品牌,让群众放心消费。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信用体系建设,2018年底前完成50个以上重点领域联合奖惩备忘录。国务院办公厅要牵头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力争2019年9月底前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同步上线运行。
第七项任务是“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包括6条措施: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抓落实的责任;落实地方政府责任;组织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增强政策制定实施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
其中在营商环境评价方面,《通知》称,发改委要牵头在2018年底前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机制,通过引入第三方等方式在22个城市开展试评价;2019年在各省以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若干地级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编制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
破除各类门槛和限制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我国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短板和突出问题,企业负担仍需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待缓解,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审批难审批慢依然存在,一些地方监管执法存在“一刀切”现象,产权保护仍需加强,部分政策制定不科学、落实不到位等。为此,《通知》以市场主体期待和需求为导向,提出了“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等七项任务、26条举措。
根据《通知》,第一项任务是“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包括4条措施: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推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加强诚信政府建设。
其中在市场准入方面,《通知》指出,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要牵头负责在2018年底前修订并全面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发改委要加强协调指导督促工作,有关部门和地方按职责分工尽快在民航、铁路、公路、油气、电信等领域,落实一批高质量的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在融资方面,《通知》提出,银保监会要抓紧制定出台政策措施,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防止对民营企业随意减少授信、抽贷断贷“一刀切”等做法;督促有关金融机构坚决取消和查处各类违规手续费,降低融资成本。银保监会、国家税务总局要积极推进“银税互动”,鼓励商业银行依托纳税信用信息创新信贷产品,推动税务、银行信息互联互通,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在诚信政府建设方面,《通知》表示,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政府诚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凡是对社会承诺的服务事项,都要履行约定义务,接受社会监督,没有执行到位的要有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严重失职失责的要追究责任。
第二项任务是“推动外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包括4条措施: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进一步促进外商投资;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和推进通关便利化;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
在出口退税方面,《通知》指出,财政部、税务总局要抓紧制定出台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的操作文件,简并退税率,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要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对信用评级高、纳税记录好的企业简化手续、缩短退税时间;全面推行无纸化退税申报,提高退税审核效率,确保2018年底前将办理退税平均时间由目前13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尽快实现电子退库全联网全覆盖,实现申报、证明办理、核准、退库等业务网上办理。
提升审批服务质量
第三项任务是“持续提升审批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包括4条措施: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审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压减行政许可等事项;加快制定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其中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通知》指出,国务院审改办、市场监管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按时在全国范围内对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逐一制定出台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或优化准入服务的具体办法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并于2018年11月10日前向社会公开。要按照涉企许可证全覆盖的要求,抓紧梳理形成中央设定的涉及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并组织各地区梳理地方设定的各类审批事项,在自贸试验区率先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条件成熟后在全国推广。
在压减行政许可等事项方面,《通知》要求,2018年底前,国务院审改办要牵头组织各部门对现有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论证,再推动取消部分行政许可事项,2019年3月底前修订公布新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
第四项任务是“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包括3条措施:清理物流、认证、检验检测、公用事业等领域经营服务性收费;整治政府部门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乱收费行为;规范降低涉企保证金和社保费率,减轻企业负担。
其中在降低涉企保證金和社保费率方面,《通知》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要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清理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涉企保证金,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进一步降低涉企保证金缴纳标准,推广以银行保函替代现金缴纳保证金。财政部要抓紧研究提出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的具体方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医保局等部门要根据国务院有关部署,抓紧制定出台降低社保费率的具体实施办法,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与征收体制改革同步实施,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第五项任务是“大力保护产权,为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包括2条措施: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加快落实各项产权保护措施。
其中在产权保护措施方面,《通知》称,发改委、司法部要督促各地区、各部门抓紧完成不利于产权保护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018年底前将清理情况汇总报国务院。发改委要配合高法院继续加大涉产权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力度,2019年6月底前再审理公布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
第六项任务是“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包括3条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坚决纠正“一刀切”式执法,规范自由裁量权。
其中在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方面,《通知》指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根据自身职责加强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既提高监管效能,又切实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市场监管总局要在2018年底前研究制定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指导意见。加快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规范认证行业发展,通过质量认证和监管、完善标准规范,促进企业提品质、创品牌,让群众放心消费。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信用体系建设,2018年底前完成50个以上重点领域联合奖惩备忘录。国务院办公厅要牵头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力争2019年9月底前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同步上线运行。
第七项任务是“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包括6条措施: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抓落实的责任;落实地方政府责任;组织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增强政策制定实施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
其中在营商环境评价方面,《通知》称,发改委要牵头在2018年底前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机制,通过引入第三方等方式在22个城市开展试评价;2019年在各省以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若干地级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编制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