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療方法。结果:所有继发性肠套叠均可于腹部触及肿块,经腹部B超辅助诊断,诊断明确后,均行手术治疗。结论:儿童继发性肠套叠有多种原发病因,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查体及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关键词 儿童继发性肠套叠 病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51
资料与方法
2003~2009年收治继发性肠套叠患者10例,均经腹部B超检查及手术所证实;年龄2~12岁;其中男6例,女4例。导致肠套叠的原因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色素沉着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病(Peutz-Jeghers氏病)4例,美克耳憩室3例,纤维瘤1例。
临床表现:8例病人腹部可扪及肿块,其余2例在手术前麻醉状态下扪及肿块。有血便表现5例,有呕吐表现4例。所有病例均做腹部B超检查:可探及肠套叠包块,表现为:①沿肠管长轴见局部呈低和中等回声相间的平行结构,短轴切面呈同心圆状或靶心状;②病变近端可见肠黏膜水肿的低回声肠壁增厚;③常伴有肠梗阻的声像图表现。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均行肠切除吻合术,Peutz-Jeghers氏病2例肠管发生坏死者行肠切除吻合术,其余2例肠管无坏死者及美克耳憩室、纤维瘤分别在整复套叠后切开肠壁,将息肉或肿瘤切除。所有病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出院随访0.5~6年无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无肠套叠复发。
讨 论
肠套叠多见于儿童,肠套叠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约95%的小儿肠套叠属于原发型,5%左右的病例为继发型。由于肠管有明显的机械原因,如美克尔憩室翻入回肠腔内,成为肠套叠的起点,又如肠息肉、肿瘤等也可牵引肠壁而发生肠套叠。继发性肠套叠类型与原发病及病变部位有关。本组套叠发生类型有回结型、小肠型、多发型。
肠套叠的四个主要症状即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可触及腊肠样肿块,均具备时,诊断是很容易的。但继发性肠套叠由于继发于器质性病变,因此临床表现各有其特点。如色素沉着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病人共收治3例均表现为直肠指诊无血便,但粪便常规检查提示为潜血便阳性,同时下唇均可见到点状黑斑。又如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表现为呕吐1个月,同时腹部可触及一肿块,无血便。但所有病例均可触及腹部肿块,并经腹部B超检查证实诊断,由于腹部B超检查无创、简单方便,可以帮助诊断,应作为首选的辅助检查方式。
儿童继发性肠套叠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发病过程多较缓慢,肠梗阻是不完全性的。对于P-J综合征,1例病人术中证实为回肠多发套叠,顺行解套,将多发套叠分别整复后,肠管无坏死,依次切开肠壁将多发息肉切除。另1例10岁患儿术中见腹腔渗液,约50ml,小肠明显扩张,距回盲部约50cm处有一直径约5cm的套叠块,复位困难,套入肠管及部分鞘部肠管黑暗发臭即坏死,坏死肠管长达70cm。将其切除,进一步探查发现:未发生坏死的肠管内仍可触及息肉,为了尽可能多保留正常肠管长度,术中纵行切开肠壁,将息肉切除后横行缝合肠壁切口。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术前即表现为腹部可触及肿块达1个月余,同时患儿贫血、营养差,术前即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术中可见套叠处肠系膜有数枚肿大淋巴结,更证实了术前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为防止恶性肿瘤扩散,未进行手法整复,直接行肠切除吻合术,同时清扫淋巴结,术后切开肠腔可见肿物呈菜花样,质硬,术后病理证实其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给予正规化疗治疗。
参考文献
1 佘亚雄.小儿外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 李贵斌,邱云,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12例.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9(8):781.
关键词 儿童继发性肠套叠 病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51
资料与方法
2003~2009年收治继发性肠套叠患者10例,均经腹部B超检查及手术所证实;年龄2~12岁;其中男6例,女4例。导致肠套叠的原因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色素沉着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病(Peutz-Jeghers氏病)4例,美克耳憩室3例,纤维瘤1例。
临床表现:8例病人腹部可扪及肿块,其余2例在手术前麻醉状态下扪及肿块。有血便表现5例,有呕吐表现4例。所有病例均做腹部B超检查:可探及肠套叠包块,表现为:①沿肠管长轴见局部呈低和中等回声相间的平行结构,短轴切面呈同心圆状或靶心状;②病变近端可见肠黏膜水肿的低回声肠壁增厚;③常伴有肠梗阻的声像图表现。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均行肠切除吻合术,Peutz-Jeghers氏病2例肠管发生坏死者行肠切除吻合术,其余2例肠管无坏死者及美克耳憩室、纤维瘤分别在整复套叠后切开肠壁,将息肉或肿瘤切除。所有病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出院随访0.5~6年无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无肠套叠复发。
讨 论
肠套叠多见于儿童,肠套叠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约95%的小儿肠套叠属于原发型,5%左右的病例为继发型。由于肠管有明显的机械原因,如美克尔憩室翻入回肠腔内,成为肠套叠的起点,又如肠息肉、肿瘤等也可牵引肠壁而发生肠套叠。继发性肠套叠类型与原发病及病变部位有关。本组套叠发生类型有回结型、小肠型、多发型。
肠套叠的四个主要症状即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可触及腊肠样肿块,均具备时,诊断是很容易的。但继发性肠套叠由于继发于器质性病变,因此临床表现各有其特点。如色素沉着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病人共收治3例均表现为直肠指诊无血便,但粪便常规检查提示为潜血便阳性,同时下唇均可见到点状黑斑。又如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表现为呕吐1个月,同时腹部可触及一肿块,无血便。但所有病例均可触及腹部肿块,并经腹部B超检查证实诊断,由于腹部B超检查无创、简单方便,可以帮助诊断,应作为首选的辅助检查方式。
儿童继发性肠套叠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发病过程多较缓慢,肠梗阻是不完全性的。对于P-J综合征,1例病人术中证实为回肠多发套叠,顺行解套,将多发套叠分别整复后,肠管无坏死,依次切开肠壁将多发息肉切除。另1例10岁患儿术中见腹腔渗液,约50ml,小肠明显扩张,距回盲部约50cm处有一直径约5cm的套叠块,复位困难,套入肠管及部分鞘部肠管黑暗发臭即坏死,坏死肠管长达70cm。将其切除,进一步探查发现:未发生坏死的肠管内仍可触及息肉,为了尽可能多保留正常肠管长度,术中纵行切开肠壁,将息肉切除后横行缝合肠壁切口。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术前即表现为腹部可触及肿块达1个月余,同时患儿贫血、营养差,术前即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术中可见套叠处肠系膜有数枚肿大淋巴结,更证实了术前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为防止恶性肿瘤扩散,未进行手法整复,直接行肠切除吻合术,同时清扫淋巴结,术后切开肠腔可见肿物呈菜花样,质硬,术后病理证实其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给予正规化疗治疗。
参考文献
1 佘亚雄.小儿外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 李贵斌,邱云,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12例.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9(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