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孟子,是我们当代人众所周知的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其在道义上继承了儒家重人重民的基本精神以及以仁为核心,在其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基础上,也建立了他的君臣观。在我看来,孟子的君臣观在政治领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出了我们当代人所谓的人的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也较有时代色彩,因此使得周以来的重人思想在孟子的君臣观念之下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的高度。仔细回想,孟子对君臣在道德上确实有极高的要求。为政在人这简单的四个字,却将孟子的君臣观和政治观与道德于一体,其重视在观念上限制和制约君权,但不是一味地无尽限制。这种在政治领域中的限制是含有理性色彩及时代意义,因此在其君臣观中也较早体现了后人理解中的为政在人精神,进一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思维方式。
【关键词】孟子;君臣观;理性;后代思考
背景简述:
在孟子的整體思想观念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一生中充满着“义”。孟子有着尚义的思想,因此在其所有为人处事中都呈现出了一种非凡的时代气概,也呈现出了那个时代传统知识分子博大致远的胸怀。在这一尚义思想的深刻影响之下。孟子的主要性格特征表现为正直与坚韧。在历史的进程中孟子闪烁着自我的光芒。尤其对于我们当代来说,孟子留下的更是可贵的精神财富,能帮助我们在不同方面解决各种问题的困顿,从而找回内心的宁静。我们常言的君臣观是先秦诸子常涉及到的一个话题,从君臣观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时代政治理想,孟子的君臣观由于其独树一帜又充满着理性色彩,从而引起了现实中人们的重视。对于君臣关系,孟子一贯主张建立一种君臣共同保民利国的道义交往,简单来说,便是为政在人。从孟子对君臣提出的权利和义务这两方面的制约来看,孟子的君臣观无不充满了比较民主平等的色彩。其主要君臣观可以总结概括为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而今天,我们主要来谈孟子君臣观之为政在人。对其大致理解为为政就是办政治,所以,办政治的关键就在人。有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来办政治,这个政治才能办得好。所以孟子提倡:为政在人。
一、“为政在人”的提出
在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中所阐释的“为政在人”,“人”即治于人的“人民”和治人的“人才”,为政在人的核心是与我们当代国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相一致的,保证服务人民的人才与人民的需求共同和谐促进,简单来说,便是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在儒家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核心元素是多化的,其中主要包括为一统政治、伦理政治、圣贤政治、民本政治。他们的主张面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在一统政治主张中,主要宣扬王道仁政及和谐稳定,但在本质上可以归于我们所理解的王权主义,因此与孟子所说的为政在人这一说有较大偏差,因为在这一统政治中可以发现其与民权根本无关。而伦理政治主要关注的是德治礼治以及宗法人伦,本质上归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德治主义,德治与法治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两个方面,但其与法治有着很大不同。但是我们深知圣贤政治强调的便是孟子所提倡的为政在人与选贤与能,,其政治思想本质上便是归于人治主义。而这种民本政治主义突出的是我们所理解的民贵民本、民心民生,最终使民服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孟子所提倡的君臣观之为政在人具有时代性,但我们在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同时,也要避免走向为政时期的保守主义。因此,总的来说,从孟子为政在人的君臣观的提出到发展来看,相较于多样化的其它政治观念,其为政在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君臣观中“为政在人”的理性色彩
在先秦儒家的"为政在人"观念之中,我们必须明确在政治阶段的“人”并非我们所理解的“人”。这俩者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其深刻意义有着本质区别。相较于我们认知中的西方关于“人”理论,孟子所提倡的为政在人便更具有理性色彩。西方的政治体系中主要侧重于时代政治体制的设计,而我们中国先秦时期孟子所提倡君臣观中的"为政在人其实"范围更为广泛而深刻,因为在过程中孟强调的不仅仅"为政"那么简单,“在人”也强调了当代统治者的自身综合素质。“在人”并不是意味着人一味地在政治利益中主导,这其中也包含着诸多法律层面的见解和思考,因而是理性的。孟子虽然强调"为政在人",但是并非抛弃法律,一味发挥热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坚持在政治的各个小层面上,在尊重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将"人"的作用是予以特别重视。历史的进程有着其共通性,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及有效地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合法利益的唯一方式便是在君臣观中坚持孟子所提倡的“为政在人”。通过对积极人治的理性分析,我认为积极人治存在着其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三、君臣观之“为政在人”的具体内容及意义
首先,我们深知人是现实社会下的主体。孟子说的为政在人更是时代条件下创造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完成主体使命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孟子所提出的为政在人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选人,孟子向来推崇“尚贤使能”,在能得到贤能的人才之时也可以打破我们观念中的亲子关系。因此在君臣观之中,孟子认为在当下那个时代选举政治人才之时最好选择关系疏远的人而非是关系亲近的人。在整个过程中荀子对孟子的这点也进行了相关论证,他们都认为在政治场中即便是王公贵族的子孙,倘若其没有德才更没有政治素养的话,最终无非只能沦为平民百姓。同样道理,如果现实生活中的平民百姓的后代可以德才兼备,就应当把他视为为政在人中的“人”。其次,孟子强调君臣观中“为政在人”其最为深重的现实意义便是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全面性,在人的同时仍然要保证为政者的综合素养,为政在人中的人同样也要遵守现实法律,只是在此过程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在社会条件下,君臣关系只有在政治方面有了好的领导者与贯彻执行者,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有序。天生万人,并不是为了维护政治本身,其实更多的是天设立人,最终是为了人民百姓。
孟子的君臣观之“为政在人”的具体内容其实主要概括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在《梁惠王下》有这样一片记载: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眼中,夏桀与商纣残暴无道,压根谈不上是君主而更多的只是一夫,也就是是残贼之人。因此杀桀、纣也只是诛一夫,谈不上是弑君。对于在位之君齐宣王而言,孟子的回答的确让人毛骨悚然,因为他肯定了臣子为仁义而杀死暴君的合理性。但其实转念一想,这便是印证了孟子所提倡的君臣观念。君主在为一己之私利而为非作歹时,就会有所忌惮。为政在人的真实意义便是有才能的人可以运用自己的才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完善自身的同时去管理整个国家,最终达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境界。一心谋求私人利益的君主最后只会落得不好的下场,这是命运更是警示。 四、与孔子的君臣观相较
孟子所提倡的君臣观表明治理国家需要不仅法治,同时也需要德治。在那个时期的各个实践来看,为政在人的优势得以凸显。为政在人不仅在道德层面的对政治领域的民众与领导者进行了有效感化,更是将全部君臣观念包括在内,将君臣观念之“为政在人”在不同维度的地位和作用阐释得较为具体。两者横向来看,都将君臣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呈现在政治层面,但总的来说,孔子对君臣双方应有的权利与义务的阐释比较笼统,只是较为概括性地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形容为互相遵守所谓的礼义,孟子在君臣观上则不然,其主要较为具体地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对君主的权利与义务的划分更为严明清晰。孟子在“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体现了国君做得不仁不义,大臣完全可以推翻国君。君臣关系可以更换。因此君臣在一定程度上是平等的。但这观点点与孔子的观点完全相反。孔子的观点是国君即使做得非常差,大臣也不可以推翻国君。君王唯一要做的便是对大臣有礼。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孟子所提倡的君臣观情感色彩更为鲜明,因此我们说孟子的君臣观所具备的张力较大,其主张在现实意义上更具有人民性。
在西周,周公提倡为“君君、臣臣”的名分规范,使当时的德政从之前的自然趋势发展为有了制度依托,但这仍是外在的。而后孔子在理论上“从周”,并在周公制的礼乐中增添了“仁”等内在因素。仔细探究孔子所处的时代,“君不君、臣不臣”有势无道的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促使孔子将之前外在化的德化政治通过君臣转化为内在的仁治政治形态。其次是君礼臣忠,,这是理想性与现实的结合,也是对孔子君臣观正确认识的核心思路。在一定条件下,孔子君臣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二个,一是道德来约束,其次是从由上到下的道德感化的特点。而孟子的君臣观中,其从儒家尊德性的根本视角出发,在阐释了著名的仁政思想基础之上,更加强调了君臣互动。君臣关系为君对臣及臣对君的两对关系。孟子对于儒家思想的君臣观提出了相关创新,他不再将君王看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人,而是根据君王的所作所为,也就是实际行动和效力去分析认识君臣关系,这便是我们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以仁义为具体的基础,这便是对于孔子君臣观而言的一次非常大的进步。孟子在君臣关系上,不仅肯定了有才能的人的地位,更是将为政在人的概念再次提升到了新高度。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圣人观并将其具体化,与当代现实背景相结合,本着以人为本的君臣观念,认为君跟臣在一定程度上是平等的,其并积极为圣人辩护辟谣,不是否定圣人更不是大肆宣扬时代下的圣人,而是将人们头脑中的圣人由一个理想化状态变成了现实的人,因此孟子在君臣观上也进一步阐释了“人皆可以为尧、舜”。
五、孟子君臣觀之为政在人对于现实的意义
1.对于社会整体来说
在春秋战国纷乱动荡的时局中孟子的君臣观最终无法付诸于现实政治之中,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先秦儒家的不幸,但其实其正好验证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也给我们后代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孟子在君臣观中的所提及的仁政与王道,其中就包含着为政在人的现实性。孟子主张有才能的人去实行仁政, 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最终实行仁政的具体表现, 就是使百姓能安居乐业,从实行为政在人的君臣观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若要实行合理及合乎时代发展的王道便要“尊贤使能”,致电是比较关键的一点。
2.对于社会个体来说
社会个体组成了整个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孟子对于为政在人的描述中,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人是物质世界改造的决定性力量。但在过程中其中的要求也不容忽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贤人,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一段政治关系中显现自己的权利优势。这个社会的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能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国家管理层面上发挥自我价值,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孟子的为政在人的主张,其实是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放在现代社会,也许这套学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但在古代传统制度中完完全全体现了其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为政在人,在于什么样的人?这是值得我们推敲的问题。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时刻在不同方面尽可能完善自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实现思想维度与实践理论层面的有机结合,力争做一个有思想、有温度、有担当的社会人,从而有朝一日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论法治与积极人治的统一[J]. 蒋玉莲.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2]5]仁与德治——浅析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J]. 黄云.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4(04)
[3]先秦儒家的“君臣之分”探赜——以《论语》、《孟子》、《荀子》为依据[J]. 王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4]“从道不从君”——先秦儒家君臣之道澄源[J]. 王欣瀛. 西部学刊. 2015(12)
[5]先秦儒、墨、道、法家君臣关系理论浅析[J]. 陈秀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6]孟子的社会分工说:以君臣关系为例的个案分析[J]. 王杰. 人文杂志. 2006(04)
[7]先秦儒家忠君思想的形成与解读[J]. 曾广开. 中国文化研究. 2009(04)
【关键词】孟子;君臣观;理性;后代思考
背景简述:
在孟子的整體思想观念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一生中充满着“义”。孟子有着尚义的思想,因此在其所有为人处事中都呈现出了一种非凡的时代气概,也呈现出了那个时代传统知识分子博大致远的胸怀。在这一尚义思想的深刻影响之下。孟子的主要性格特征表现为正直与坚韧。在历史的进程中孟子闪烁着自我的光芒。尤其对于我们当代来说,孟子留下的更是可贵的精神财富,能帮助我们在不同方面解决各种问题的困顿,从而找回内心的宁静。我们常言的君臣观是先秦诸子常涉及到的一个话题,从君臣观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时代政治理想,孟子的君臣观由于其独树一帜又充满着理性色彩,从而引起了现实中人们的重视。对于君臣关系,孟子一贯主张建立一种君臣共同保民利国的道义交往,简单来说,便是为政在人。从孟子对君臣提出的权利和义务这两方面的制约来看,孟子的君臣观无不充满了比较民主平等的色彩。其主要君臣观可以总结概括为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而今天,我们主要来谈孟子君臣观之为政在人。对其大致理解为为政就是办政治,所以,办政治的关键就在人。有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来办政治,这个政治才能办得好。所以孟子提倡:为政在人。
一、“为政在人”的提出
在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中所阐释的“为政在人”,“人”即治于人的“人民”和治人的“人才”,为政在人的核心是与我们当代国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相一致的,保证服务人民的人才与人民的需求共同和谐促进,简单来说,便是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在儒家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核心元素是多化的,其中主要包括为一统政治、伦理政治、圣贤政治、民本政治。他们的主张面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在一统政治主张中,主要宣扬王道仁政及和谐稳定,但在本质上可以归于我们所理解的王权主义,因此与孟子所说的为政在人这一说有较大偏差,因为在这一统政治中可以发现其与民权根本无关。而伦理政治主要关注的是德治礼治以及宗法人伦,本质上归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德治主义,德治与法治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两个方面,但其与法治有着很大不同。但是我们深知圣贤政治强调的便是孟子所提倡的为政在人与选贤与能,,其政治思想本质上便是归于人治主义。而这种民本政治主义突出的是我们所理解的民贵民本、民心民生,最终使民服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孟子所提倡的君臣观之为政在人具有时代性,但我们在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同时,也要避免走向为政时期的保守主义。因此,总的来说,从孟子为政在人的君臣观的提出到发展来看,相较于多样化的其它政治观念,其为政在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君臣观中“为政在人”的理性色彩
在先秦儒家的"为政在人"观念之中,我们必须明确在政治阶段的“人”并非我们所理解的“人”。这俩者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其深刻意义有着本质区别。相较于我们认知中的西方关于“人”理论,孟子所提倡的为政在人便更具有理性色彩。西方的政治体系中主要侧重于时代政治体制的设计,而我们中国先秦时期孟子所提倡君臣观中的"为政在人其实"范围更为广泛而深刻,因为在过程中孟强调的不仅仅"为政"那么简单,“在人”也强调了当代统治者的自身综合素质。“在人”并不是意味着人一味地在政治利益中主导,这其中也包含着诸多法律层面的见解和思考,因而是理性的。孟子虽然强调"为政在人",但是并非抛弃法律,一味发挥热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坚持在政治的各个小层面上,在尊重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将"人"的作用是予以特别重视。历史的进程有着其共通性,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及有效地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合法利益的唯一方式便是在君臣观中坚持孟子所提倡的“为政在人”。通过对积极人治的理性分析,我认为积极人治存在着其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三、君臣观之“为政在人”的具体内容及意义
首先,我们深知人是现实社会下的主体。孟子说的为政在人更是时代条件下创造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完成主体使命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孟子所提出的为政在人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选人,孟子向来推崇“尚贤使能”,在能得到贤能的人才之时也可以打破我们观念中的亲子关系。因此在君臣观之中,孟子认为在当下那个时代选举政治人才之时最好选择关系疏远的人而非是关系亲近的人。在整个过程中荀子对孟子的这点也进行了相关论证,他们都认为在政治场中即便是王公贵族的子孙,倘若其没有德才更没有政治素养的话,最终无非只能沦为平民百姓。同样道理,如果现实生活中的平民百姓的后代可以德才兼备,就应当把他视为为政在人中的“人”。其次,孟子强调君臣观中“为政在人”其最为深重的现实意义便是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全面性,在人的同时仍然要保证为政者的综合素养,为政在人中的人同样也要遵守现实法律,只是在此过程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在社会条件下,君臣关系只有在政治方面有了好的领导者与贯彻执行者,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有序。天生万人,并不是为了维护政治本身,其实更多的是天设立人,最终是为了人民百姓。
孟子的君臣观之“为政在人”的具体内容其实主要概括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在《梁惠王下》有这样一片记载: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眼中,夏桀与商纣残暴无道,压根谈不上是君主而更多的只是一夫,也就是是残贼之人。因此杀桀、纣也只是诛一夫,谈不上是弑君。对于在位之君齐宣王而言,孟子的回答的确让人毛骨悚然,因为他肯定了臣子为仁义而杀死暴君的合理性。但其实转念一想,这便是印证了孟子所提倡的君臣观念。君主在为一己之私利而为非作歹时,就会有所忌惮。为政在人的真实意义便是有才能的人可以运用自己的才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完善自身的同时去管理整个国家,最终达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境界。一心谋求私人利益的君主最后只会落得不好的下场,这是命运更是警示。 四、与孔子的君臣观相较
孟子所提倡的君臣观表明治理国家需要不仅法治,同时也需要德治。在那个时期的各个实践来看,为政在人的优势得以凸显。为政在人不仅在道德层面的对政治领域的民众与领导者进行了有效感化,更是将全部君臣观念包括在内,将君臣观念之“为政在人”在不同维度的地位和作用阐释得较为具体。两者横向来看,都将君臣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呈现在政治层面,但总的来说,孔子对君臣双方应有的权利与义务的阐释比较笼统,只是较为概括性地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形容为互相遵守所谓的礼义,孟子在君臣观上则不然,其主要较为具体地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对君主的权利与义务的划分更为严明清晰。孟子在“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体现了国君做得不仁不义,大臣完全可以推翻国君。君臣关系可以更换。因此君臣在一定程度上是平等的。但这观点点与孔子的观点完全相反。孔子的观点是国君即使做得非常差,大臣也不可以推翻国君。君王唯一要做的便是对大臣有礼。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孟子所提倡的君臣观情感色彩更为鲜明,因此我们说孟子的君臣观所具备的张力较大,其主张在现实意义上更具有人民性。
在西周,周公提倡为“君君、臣臣”的名分规范,使当时的德政从之前的自然趋势发展为有了制度依托,但这仍是外在的。而后孔子在理论上“从周”,并在周公制的礼乐中增添了“仁”等内在因素。仔细探究孔子所处的时代,“君不君、臣不臣”有势无道的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促使孔子将之前外在化的德化政治通过君臣转化为内在的仁治政治形态。其次是君礼臣忠,,这是理想性与现实的结合,也是对孔子君臣观正确认识的核心思路。在一定条件下,孔子君臣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二个,一是道德来约束,其次是从由上到下的道德感化的特点。而孟子的君臣观中,其从儒家尊德性的根本视角出发,在阐释了著名的仁政思想基础之上,更加强调了君臣互动。君臣关系为君对臣及臣对君的两对关系。孟子对于儒家思想的君臣观提出了相关创新,他不再将君王看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人,而是根据君王的所作所为,也就是实际行动和效力去分析认识君臣关系,这便是我们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以仁义为具体的基础,这便是对于孔子君臣观而言的一次非常大的进步。孟子在君臣关系上,不仅肯定了有才能的人的地位,更是将为政在人的概念再次提升到了新高度。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圣人观并将其具体化,与当代现实背景相结合,本着以人为本的君臣观念,认为君跟臣在一定程度上是平等的,其并积极为圣人辩护辟谣,不是否定圣人更不是大肆宣扬时代下的圣人,而是将人们头脑中的圣人由一个理想化状态变成了现实的人,因此孟子在君臣观上也进一步阐释了“人皆可以为尧、舜”。
五、孟子君臣觀之为政在人对于现实的意义
1.对于社会整体来说
在春秋战国纷乱动荡的时局中孟子的君臣观最终无法付诸于现实政治之中,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先秦儒家的不幸,但其实其正好验证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也给我们后代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孟子在君臣观中的所提及的仁政与王道,其中就包含着为政在人的现实性。孟子主张有才能的人去实行仁政, 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最终实行仁政的具体表现, 就是使百姓能安居乐业,从实行为政在人的君臣观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若要实行合理及合乎时代发展的王道便要“尊贤使能”,致电是比较关键的一点。
2.对于社会个体来说
社会个体组成了整个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孟子对于为政在人的描述中,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人是物质世界改造的决定性力量。但在过程中其中的要求也不容忽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贤人,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一段政治关系中显现自己的权利优势。这个社会的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能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国家管理层面上发挥自我价值,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孟子的为政在人的主张,其实是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放在现代社会,也许这套学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但在古代传统制度中完完全全体现了其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为政在人,在于什么样的人?这是值得我们推敲的问题。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时刻在不同方面尽可能完善自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实现思想维度与实践理论层面的有机结合,力争做一个有思想、有温度、有担当的社会人,从而有朝一日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论法治与积极人治的统一[J]. 蒋玉莲.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2]5]仁与德治——浅析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J]. 黄云.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4(04)
[3]先秦儒家的“君臣之分”探赜——以《论语》、《孟子》、《荀子》为依据[J]. 王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4]“从道不从君”——先秦儒家君臣之道澄源[J]. 王欣瀛. 西部学刊. 2015(12)
[5]先秦儒、墨、道、法家君臣关系理论浅析[J]. 陈秀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6]孟子的社会分工说:以君臣关系为例的个案分析[J]. 王杰. 人文杂志. 2006(04)
[7]先秦儒家忠君思想的形成与解读[J]. 曾广开. 中国文化研究.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