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研究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将在未来社会承担更为重大的社会责任,发挥更为重要的社会作用。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研究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关系到研究生培养教育事业,为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追求新目标,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育 研究生
作者简介:赵雪,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247-01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思想比较成熟、独立性强,社会经历和学历背景多样,学习、生活与本科生相比具有不同特点。所以,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目前高校研究生思想现状为:主流思想积极健康向上,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是不可避免的部分研究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缺失、知行不够统一等问题。研究生面临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实际困难及压力,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所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加强。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部分高等学校研究生工作体制尚不健全,特别是面对研究生规模扩大、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还缺乏积极应对的有效办法。所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切实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1.切实加强研究生政治理论教育。各高校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结合研究生特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务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对研究生起到教育作用。
2.大力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注重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研究生会的作用,通过其积极地、创造性地为广大研究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发挥他们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研究生会形成和促进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模式,全方位培养研究生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感。
3.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设立专项资金,做到有组织、有考核,形成长效机制。要积极与企事业单位、部队、地方政府等共同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安排必要的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研究生要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以科教支农、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技术开发和推广、挂职锻炼等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4.切实加强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在校研究生绝大部分处于22—30的年龄段,各方面都相对成熟,对他们的心理素质仅靠简单说教实行不通的。绝大多数研究生都面临着就业及婚恋压力,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表现的十分突出。所以加强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状况普查,认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和咨询服务,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有各种心理障碍的研究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辅导和治疗。
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等。全体参与研究生教育的教师均附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都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自觉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领会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2.着重发挥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新出台的《关于加强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意见》明确了研究生导师负责所指导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职责,主要包括:培养研究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关心研究生的思想、学习、科研、生活,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为研究生提供就业推荐和帮助,参与研究生违纪处理、疾病、事故、心理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处置。导师在出国访问或出差期间,要定期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履行职责。同时,导师在研究生入党、就业、担任社会职务、奖学金及各类荣誉评定、参与校园文化与实践活动等方面,充分享有知情权、发言权和决策参与权。学校对在思想政治教育或教书育人方面不达标的申请人,不聘为研究生导师,对当年未能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各方面反映意见较大的教师,一经查实,暂停其招生。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导师在做好教育培养的同时,要注意掌握研究生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培养研究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学术道德,促进研究生全面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体制和队伍.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2]张治库.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教育探索.2004(6).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育 研究生
作者简介:赵雪,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247-01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思想比较成熟、独立性强,社会经历和学历背景多样,学习、生活与本科生相比具有不同特点。所以,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目前高校研究生思想现状为:主流思想积极健康向上,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是不可避免的部分研究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缺失、知行不够统一等问题。研究生面临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实际困难及压力,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所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加强。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部分高等学校研究生工作体制尚不健全,特别是面对研究生规模扩大、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还缺乏积极应对的有效办法。所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切实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1.切实加强研究生政治理论教育。各高校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结合研究生特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务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对研究生起到教育作用。
2.大力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注重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研究生会的作用,通过其积极地、创造性地为广大研究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发挥他们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研究生会形成和促进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模式,全方位培养研究生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感。
3.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设立专项资金,做到有组织、有考核,形成长效机制。要积极与企事业单位、部队、地方政府等共同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安排必要的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研究生要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以科教支农、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技术开发和推广、挂职锻炼等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4.切实加强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在校研究生绝大部分处于22—30的年龄段,各方面都相对成熟,对他们的心理素质仅靠简单说教实行不通的。绝大多数研究生都面临着就业及婚恋压力,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表现的十分突出。所以加强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状况普查,认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和咨询服务,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有各种心理障碍的研究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辅导和治疗。
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等。全体参与研究生教育的教师均附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都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自觉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领会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2.着重发挥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新出台的《关于加强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意见》明确了研究生导师负责所指导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职责,主要包括:培养研究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关心研究生的思想、学习、科研、生活,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为研究生提供就业推荐和帮助,参与研究生违纪处理、疾病、事故、心理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处置。导师在出国访问或出差期间,要定期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履行职责。同时,导师在研究生入党、就业、担任社会职务、奖学金及各类荣誉评定、参与校园文化与实践活动等方面,充分享有知情权、发言权和决策参与权。学校对在思想政治教育或教书育人方面不达标的申请人,不聘为研究生导师,对当年未能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各方面反映意见较大的教师,一经查实,暂停其招生。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导师在做好教育培养的同时,要注意掌握研究生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培养研究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学术道德,促进研究生全面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体制和队伍.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2]张治库.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教育探索.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