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时代的侧影》、《现象1980》、《甲子》这些片子里,历史似乎有了开口诉说的姿势,历史资料全用原片同期声,看不到所谓专家的指指点点,“不需要他们引导观众”
话说1979年盛夏某日,安徽省灵璧县城,14岁的男孩小清子猫在粮站门口,探视他可能的未来。
他很淘气,初中毕业会考分数够不上录取线,因为父亲在这所中学任教,被“照顾”进了高一。母亲说,考不上大学,进粮站开票是没问题的。
现在,小清子正望着那个开票的瘦男人:眉毛胡子上挂着一些面粉,像当年的动脑筋爷爷——他困顿地望向天花板,长久保持这个姿势,每当运粮女工从身后过,他会飞快地转过身去摸一下她的屁股,又飞快地转回来,继续望天……小清子的心低下去,低下去,突然,开票男呲出黄牙,奋力从鼻孔中拖出一坨鼻屎,毫不犹豫地,按在桌面上。
有几次坐火车回家,陈晓卿听着到北京做保姆的同乡女孩卷着舌头说话,就动了拍她们的心思。他和安徽台的同仁摸到安徽无为县妇联,找了22个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女孩,从她们离家的那一刻跟拍,坐汽车,坐火车,一直跟到她们进了北京城,在一些人家安顿下来,历时一年半。城市的冷漠、伪善,外来者不停地委屈自己迁就它、适应它。片子粗剪出来,朱羽君教授看哭了。
今天回过头看,陈晓卿觉得它在技术上粗糙,但是用了心,动了情。他的学生认为这是陈老师最好的作品。而另一头,10多年过去,那些姑娘有事还会跑到央视找陈晓卿。
1993年,上海台的《纪录片编辑室》、央视的《生活空间》等,破天荒让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上了荧屏。生活的残酷,普通人的挣扎、隐忍,取代了英雄人物的单一和苍白。步入21世纪,这类片子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不是让你哭,就是博你笑,“恭喜你,答对了”、“OK,给点掌声好不好”。他讨厌这样的节目。某天,他突然想出一个词:纪录片的贞操。他说,就算今天已经很开放了,“贞操”还是有人在乎的吧。
他的理想是像小川绅介那样拍到死。无论拍土豆还是拍上帝,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他自信可以胜任任何类型的片子。
“发现平凡生活里的乐趣,那种快乐,多少钱也换不来。拍《龙脊》时有一段,一群孩子上课,小主人公上台解题,完了老师带领同学们表扬他:‘潘能高,最能干,潘能高,最能干。’这孩子来自单亲家庭,由爷爷带着。爷爷原是桂北游击队队员,解放后在兴安火车站当巡道员,后来回到山里成亲、当农民,整个人都系在这孩子身上。他是村里惟一见过世面的人,知道李宗仁、毛泽东。摄制组进村时,村长说,去潘家聊吧,他汉话说得好。聊着聊着潘能高放学了,把书包一扔,往地上一躺,拿出课本念:‘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爷爷马上拖着个板凳凑过去看孙子念书,就那种贱兮兮的样子,也不理我们了。后来我们拍爷爷教孙子插秧,那是潘能高第一次下田,完了爷爷站起身说:‘潘能高,真能干。’唉,我们拍到这些的时候,真是摄像机都不想要了,扔田里算了。”
“让普通人不畏惧你的镜头,难吗?”
“一点儿都不难。马克思说,无产者失去的,只有锁链。一个农民,一个打工仔,他可能有说假话的企图,但可能性很小,他为什么要说假话呢?”
在瑶族村寨拍《龙脊》,前一个月拍的素材几乎没用上,后来渐渐不同。
“拍一个孩子割猪草回家。他从山上下来,我们提前跑两步,拍他开门,扔下猪草,跨过摄像机,当我们是他们家的狗一样,哈哈。”
从《刘少奇》到《森林之歌》
拍完文献纪录片《刘少奇》,陈晓卿见到了刘的家人,经过关键人说服,王光美同意接受采访。1998年2月的16天里,摄制组每接到通知就扛着设备,赶到木樨地王光美的家中,从头说起,包括在西柏坡的婚礼。老人的修养、党性、坚忍,让他落了泪。因为某种原因,最终成片的12集纪录片里,王光美的访谈不到5分钟。去年老人去世那天,陈晓卿接到朋友短信时正在同学聚会的热闹里,他挣出来清静了几分钟,稍后写了这样几句话:“那些磁带静静地躺在中央电视台的素材库里,恒温恒湿。希望我将来的同行们能够发现它们,善待它们。”
从徒弟金铁木花3年时间拍完的《圆明园》,一路谈到任学安总编导的《大国崛起》,陈晓卿有保留地赞扬,这些片子从最初极好的创意到折衷、让步、完成,他一歪脑袋:“实现了初衷的50%?”他断定,一个为国家电视台工作的有思想的编导,必须放弃一部分个人理想。
1998年,陈晓卿深入阅读党史和传记,所以今天他能告诉你哪部高级将领的传记含金量最高,哪段史实有出入。那些难得的采访经历已转化为对伟人、对历史的再认识,种在心里。拍完《宋庆龄》,他渐渐淡出文献片,回到普通人中间,用他的话说:接地气。
《见证
话说1979年盛夏某日,安徽省灵璧县城,14岁的男孩小清子猫在粮站门口,探视他可能的未来。
他很淘气,初中毕业会考分数够不上录取线,因为父亲在这所中学任教,被“照顾”进了高一。母亲说,考不上大学,进粮站开票是没问题的。
现在,小清子正望着那个开票的瘦男人:眉毛胡子上挂着一些面粉,像当年的动脑筋爷爷——他困顿地望向天花板,长久保持这个姿势,每当运粮女工从身后过,他会飞快地转过身去摸一下她的屁股,又飞快地转回来,继续望天……小清子的心低下去,低下去,突然,开票男呲出黄牙,奋力从鼻孔中拖出一坨鼻屎,毫不犹豫地,按在桌面上。
有几次坐火车回家,陈晓卿听着到北京做保姆的同乡女孩卷着舌头说话,就动了拍她们的心思。他和安徽台的同仁摸到安徽无为县妇联,找了22个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女孩,从她们离家的那一刻跟拍,坐汽车,坐火车,一直跟到她们进了北京城,在一些人家安顿下来,历时一年半。城市的冷漠、伪善,外来者不停地委屈自己迁就它、适应它。片子粗剪出来,朱羽君教授看哭了。
今天回过头看,陈晓卿觉得它在技术上粗糙,但是用了心,动了情。他的学生认为这是陈老师最好的作品。而另一头,10多年过去,那些姑娘有事还会跑到央视找陈晓卿。
1993年,上海台的《纪录片编辑室》、央视的《生活空间》等,破天荒让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上了荧屏。生活的残酷,普通人的挣扎、隐忍,取代了英雄人物的单一和苍白。步入21世纪,这类片子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不是让你哭,就是博你笑,“恭喜你,答对了”、“OK,给点掌声好不好”。他讨厌这样的节目。某天,他突然想出一个词:纪录片的贞操。他说,就算今天已经很开放了,“贞操”还是有人在乎的吧。
他的理想是像小川绅介那样拍到死。无论拍土豆还是拍上帝,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他自信可以胜任任何类型的片子。
“发现平凡生活里的乐趣,那种快乐,多少钱也换不来。拍《龙脊》时有一段,一群孩子上课,小主人公上台解题,完了老师带领同学们表扬他:‘潘能高,最能干,潘能高,最能干。’这孩子来自单亲家庭,由爷爷带着。爷爷原是桂北游击队队员,解放后在兴安火车站当巡道员,后来回到山里成亲、当农民,整个人都系在这孩子身上。他是村里惟一见过世面的人,知道李宗仁、毛泽东。摄制组进村时,村长说,去潘家聊吧,他汉话说得好。聊着聊着潘能高放学了,把书包一扔,往地上一躺,拿出课本念:‘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爷爷马上拖着个板凳凑过去看孙子念书,就那种贱兮兮的样子,也不理我们了。后来我们拍爷爷教孙子插秧,那是潘能高第一次下田,完了爷爷站起身说:‘潘能高,真能干。’唉,我们拍到这些的时候,真是摄像机都不想要了,扔田里算了。”
“让普通人不畏惧你的镜头,难吗?”
“一点儿都不难。马克思说,无产者失去的,只有锁链。一个农民,一个打工仔,他可能有说假话的企图,但可能性很小,他为什么要说假话呢?”
在瑶族村寨拍《龙脊》,前一个月拍的素材几乎没用上,后来渐渐不同。
“拍一个孩子割猪草回家。他从山上下来,我们提前跑两步,拍他开门,扔下猪草,跨过摄像机,当我们是他们家的狗一样,哈哈。”
从《刘少奇》到《森林之歌》
拍完文献纪录片《刘少奇》,陈晓卿见到了刘的家人,经过关键人说服,王光美同意接受采访。1998年2月的16天里,摄制组每接到通知就扛着设备,赶到木樨地王光美的家中,从头说起,包括在西柏坡的婚礼。老人的修养、党性、坚忍,让他落了泪。因为某种原因,最终成片的12集纪录片里,王光美的访谈不到5分钟。去年老人去世那天,陈晓卿接到朋友短信时正在同学聚会的热闹里,他挣出来清静了几分钟,稍后写了这样几句话:“那些磁带静静地躺在中央电视台的素材库里,恒温恒湿。希望我将来的同行们能够发现它们,善待它们。”
从徒弟金铁木花3年时间拍完的《圆明园》,一路谈到任学安总编导的《大国崛起》,陈晓卿有保留地赞扬,这些片子从最初极好的创意到折衷、让步、完成,他一歪脑袋:“实现了初衷的50%?”他断定,一个为国家电视台工作的有思想的编导,必须放弃一部分个人理想。
1998年,陈晓卿深入阅读党史和传记,所以今天他能告诉你哪部高级将领的传记含金量最高,哪段史实有出入。那些难得的采访经历已转化为对伟人、对历史的再认识,种在心里。拍完《宋庆龄》,他渐渐淡出文献片,回到普通人中间,用他的话说:接地气。
《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