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打火匣

来源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i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跟爷爷一起,生活在一个小山村里。
  爷爷是大青山上的一位老护林员。他一个人住在山上的小木屋里,常常一年四季都不下山。
  爷爷有一个小小的、古旧的打火匣。每次爷爷要给我点上暖手罐的时候,就从打火匣里拿出火石和火镰,对着放在暖手罐里的一小团火绒,“叮叮”地对擦两三下,擦出的小火星就飞进了火绒里,把暖手罐里的木炭点着了。小小的暖手罐好温暖啊!
  那时候在乡下,火柴是十分珍贵的东西,也很少有盒装的火柴。我们从镇上的小卖部里买到的火柴,都是散装的。售货员姐姐用小秤称好了我买的一小堆火柴,然后用牛皮纸包好,再按照火柴的多少,给我一张用来擦火的纸。
  爷爷从来不舍得使用火柴,要点火时就用自己的火石和火镰。这样可以把火柴节省下来,留给奶奶做饭引火用。
  从我记事那年起,我就常常提着水罐和竹篮,到高高的大青山上去为爷爷送汤、送饭。
  有时候,爷爷背着猎枪遍山转悠去了,我就站在小木屋前的那块大石头上,对着山谷大声呼喊:“爷爷——吃饭啦——”整个山谷都在答应我。
  爷爷出去巡山的时候,都会把打火匣放在小木屋里,因为山林里是不能有半点火星的。可是,有一次,一只小狐狸偷偷溜进小木屋,把爷爷的打火匣偷走了。原来,小狐狸曾经看见过爷爷是怎么使用火石和火镰的,它很好奇。
  月亮升起的时候,小狐狸躲藏在黑暗的地方,一边用火镰“叮叮”地擦着打火石,一边“啊呜啊呜”地学大老虎叫,吓唬那些到了晚上还不肯回家,还在村口玩耍的小孩子。
  小孩们看见火星,听到怪叫声,都很害怕,纷纷跑回家去了。
  小狐狸好得意呀,因为它的恶作剧成功了。
  可是,没过几天,小狐狸差点儿用爷爷的打火匣惹出一场大乱子。原来,小狐狸想用火石和火镰点燃一小堆干草,烧土豆吃。结果,火星點燃了茅草地,接着又烧到了一片小树林,把住在树林里的小豹子给烧伤了。
  小豹子的妈妈找小狐狸的妈妈告状。狐狸妈妈这才知道,原来是小狐狸偷了我爷爷的打火匣。
  狐狸妈妈把小狐狸狠狠地修理了一顿,说:“你真是太顽皮了,太让妈妈失望了,竟然偷走了那位好心的老爷爷的打火匣!这可是老爷爷最心爱的东西呢。老爷爷一个人在山上生活,没有了打火匣,该多么着急啊!你知道吗?老爷爷还是救过你的小命的恩人呀!”
  原来,有一年冬天,爷爷在雪地里看见了迷路的小狐狸。爷爷赶紧脱下棉袄,包起快要冻僵了的小狐狸,把它送回了狐狸妈妈身边。不过,那时候小狐狸还很小,还不到记事儿的年龄。
  小狐狸明白自己做错了事,就把打火匣又悄悄送回了爷爷的小木屋里。
  秋风起了,大雁排着“人”字形的队伍飞向了远方。
  每年冬天来临前,我要和奶奶一起,在这一年里最后一次上一趟大青山,为爷爷送去御寒的棉衣和过冬的粮食。
  大雪封山了,天地连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这时候,爷爷就守着他的小木屋,守着整个大青山,度过长长的一个冬季。直到春天到来、积雪消融的时候,我才能再看见爷爷。每当这时,我总会觉得,爷爷又老了许多,他的牙齿快要掉光了。
  到了爷爷走不动的时候,村里人劝说着,把他背下了大青山。从那以后,爷爷每天就坐在又黑又长的胡同口,一边晒着太阳,一边遥望着大青山的山峰……
  “爷爷,天快黑了,我们回家吧。”
  “来,帮爷爷瞅瞅,西山头的老榉树,怎么像是少了两棵?”
  “爷爷,一棵也没少呢,还是四棵,有两棵被影子遮住了。”
  “唉,真的老了,不中用了,眼也花了……”爷爷自言自语地说。
  不久后的一天,爷爷就坐在村边那条又黑又长的胡同口,面对着远处的大青山,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遵照爷爷的遗愿,我们把他抬上了大青山,埋在他的那座小木屋旁边。我把陪伴了爷爷一生的小小的打火匣,轻轻地放在了他的棺木里。
  爷爷过世了,大青山上所有的动物都感到十分难过。那只小狐狸跟着它的妈妈,站在爷爷的坟墓前,伤心地哭了,就像是自己的亲爷爷去世了一样。
  从此,爷爷又可以日夜和他的大青山在一起了。
  爷爷躺在大青山的怀抱里,就像安睡在自己妈妈的怀抱里。
  小时候,我还没怎么觉得爷爷的打火匣有多么神奇。现在,我早已长大了。可是,我发现,就算是在最偏远的乡下的小村庄里,也没有谁再会使用火石和火镰了。这时候,再想起爷爷的打火匣,想起爷爷的那套火石和火镰,想起那“叮叮”对擦的声音,还有在黑夜里飞舞的、小小的金色火星,我突然觉得,爷爷的打火匣好神奇啊!
  我深深地怀念敬爱的爷爷,怀念爷爷的打火匣。
  爷爷,你在那个世界里还好吗?
其他文献
“嗖、嗖”,最近我们班来了一股怪风,它神出鬼没,无恶不作,在班上惹了不少祸事。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正想写“白天”两个字。怪风在老师身边绕了几圈,老师竟鬼使神差地写成了“黑夜”,吓得她以为自己得了什么怪病,赶紧让我们上自习。  为此,我下定决心要抓住怪风,为老师“报仇雪恨”。有一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心想:怪风不会正儿八经地走正门,肯定会鬼鬼祟祟地走后门。我躲在一处角落里观察。我猜得一点儿都没
期刊
“咚”的一声巨响,惊动了正在打盹的诸葛亮。  从晨雾中走出来一个人,诸葛亮连忙问:“你是何人?”那人对他说:“我是来自21世纪的现代人。你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现代人瞧了瞧诸葛亮手中的羽扇,说道:“大名鼎鼎的军师竟用如此破烂的扇子,不妨先跟我走一趟吧!”还没等诸葛亮回答,现代人就拉着诸葛亮坐上时光机扬长而去。  眨眼间就到了21世纪,诸葛亮望着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时间惊呆了。街上飘着各种美食的香气
期刊
到2003年年底,全国共有2200多个电视频道,除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和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两个戴“农”字帽的专业频道之外,再无农业专业频道了.另外,全国只有十几个省级电视台开
我爱幻想,爱做一个个神奇的、有趣的梦,可是每次醒来就记不清梦里的故事了。我很好奇,想钻到自己的梦里去看看。  有一天,在一个魔法节上,有一个魔术师送了我一个盗梦手环。他告诉我,戴上手环后就可以进到任何人的梦里。我迫不及待地戴上了手环,进入梦乡,瞬间被吸进了一个黑洞……  我恍恍惚惚地走着,不知何时,眼前突然钻出一线光亮。我使劲揉揉眼睛,眼前一片空白,分不清楚前后左右,就像站在一个立体的、没有颜色的
期刊
我们几个人做对农节目已经多年了。下面,我们谈谈近几年在农村节目制作和创优方面的体会。 “责任在肩”激发出的新热情 河北是农业大省,作为一个农村服务性节目,《服务在线
上海电视开始变得大气和深刻了——这是上海电视台60分钟新闻杂志周刊《1/7》留给我的最直观的印象。 解读《1/7》,应当将其置于海派电视重新确立在中国电视版图中的应有地
在资源共享程度日益提高的媒体时代,众多媒体在新闻领域的竞争已经从素材抢拼转移到解读方式的精细加工,“独家题材”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品,而共享资源中的“独家视点”正上
上集回顾:小复仇者们从营地出发,开始寻找洛萨,列卡提议去寻找洛萨位于蓝鲸族的真正的家。  背 离  蛇王盖亚从灌木丛中走出,苍白的面颊,瘦削的身躯,莹绿色的眸子深陷在乌黑的眼眶里,凌乱的发丝扫过他矍铄而过早成熟的面颊。那面颊上,以前尚可窥见一斑的不谙世事的俊俏此时已被消磨殆尽。蛇王似乎终于褪尽了他的皮革,成为一条在花香和月光下犹疑的蛇。  他看见了我,辛酸地笑了笑,示意我过去。  我从红莲虎身上跳
期刊
2004年1月4日,新年第一个周日的晚上7时10分,经常收看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观众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新闻专题节目——60分钟大型电视新闻周刊《1/7》。节目第一期就获得7.0
最近,古噜噜的微博被各种好看的蛋糕安排得满满当当.星期一是戚风蛋糕,星期二是布丁蛋糕,星期三是慕斯蛋糕,星期四是芝士蛋糕……再加上古噜噜对蛋糕口感“花言巧语”式的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