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eng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哨子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具和助手,合理地使用哨子,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指出哨子在体育课堂上所起的作用,通过分析体育课堂上错误使用哨子的案例,探讨使用哨子的原则与方法,给予一线体育教师一些思考。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课;哨子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3.005
  哨子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具和助手,在体育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合理地使用哨子,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不少青年体育教师很少利用哨子进行有效教学,有些教师更是不用或不会用哨子。本文通过哨子在体育课堂上所起的作用,分析体育课堂上错误使用哨子的案例,探讨使用哨子的原则与方法,与同仁共享。
  一、哨子的作用
  1.提示作用
  体育课主要在空旷的室外进行,课堂周围的外界环境较室内复杂,容易使学生受到干扰,因此,在适合的时候鸣哨,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提示作用。
  2.指挥作用
  在集合队伍、练习开始、暂停、终止以及改变练习方式等教学环节上,用哨音传递口令,能够迅速实现教师的指挥意图,保证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3.保护作用
  在体育课堂中,受到室外环境嘈杂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将音量提高,长期超负荷地使用嗓子会引起慢性因喉炎等疾病。但若能合理使用哨子,不仅能保护嗓子,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
  4.激励作用
  体育教师运用哨子做到哨声振动灵活、控制自如、有节奏感,哨音悦耳动听、声中有情,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教学语言,还能提高学生的兴奋度,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激情。
  二、体育课中哨子使用不当的案例
  1.音量控制不妥
  在体育课堂中,有部分教师在使用哨子时欠考虑,时刻咬着哨子,随时随地就吹响哨子,完全没有考虑学生所处的位置、人数多少以及鸣哨的意图,因而就出现对鸣哨音量、鸣哨次数以及鸣哨目的不明确的现象。如,在离学生1米的距离内就大声响起哨子,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捂住耳朵或者表现出厌恶的情绪,使哨声成为体育课堂上的噪音。
  2.哨声杂乱不清晰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教师鸣哨的特点和所指的意思,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指定的鸣哨发音,下达相应的指令。如在50米跑发令的时候是以一声短哨快速有力的鸣响哨子,可是在与此同时有学生穿越跑道,就不能以同样的鸣哨方法来维持跑道上的秩序, 否则会使站在起跑线的学生听声做出快速起跑的反应。此时,可以使用连续两声或多次鸣哨来示意穿越跑道的学生离开跑道。又如,在做游戏时,通过鸣哨来练习学生的反应速度,就需要向学生说明一声哨声代表跑,两声代表停,三声反向跑,并在游戏过程中完全贯彻要求来实行,否则就会出现哨声杂乱,学生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
  此外,在体育课堂上,有些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或兼职体育教师,没有掌握正确的鸣哨方法,或是哨声不清晰或声音过小,有时候甚至出现指令与鸣哨不一致,让学生无法理解教师鸣哨的目的。
  3.鸣哨时机掌控不佳
  在体育课堂上,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鸣哨,鸣哨需要选中适宜的时机。如,在学生进行动作练习时可以以哨声代替口令;在学生队伍分散时可以通过鸣哨来集合队伍;在学生违法纪律出现不良行为时可以通过哨声制止学生。
  若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较近,完全可以通过语言或者手势等代替鸣哨;如在讲解示范时只需要用语言讲解、用身体姿势展示即可,不需要配合鸣哨,否则就是出现鸣哨时机不合理的现象。
  三、哨子的使用原则
  1.距离原则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除了要适时鸣哨,还要注意鸣哨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根据不同的距离考虑鸣哨时产生的音量。声音越大或太靠近学生, 会使他们神经系统受到强烈刺激而产生不适,如脸色发白、甚至捂耳怪叫,严重的可导致短时耳鸣。[1]哨音强度一般为70至110分贝,会造成学生耳膜和听小骨强烈的震动,进而影响到传导听觉器官的功能,长期在这种状态下上课,会严重影响听力或造成神经衰弱等症状。[2]
  因此,在鸣哨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般离学生 3 米以上较合理。
  2.适度原则
  尽管哨子使用起来方便有效,但并不意味着哨子能取代口头表达或肢体语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哨子需要注意使用频率和使用次数。哨子具有提示和指挥作用,使用过于频繁,会使学生对哨子声音失去敏感度,降低学生做出反应的速度,从而导致哨声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此外,还会影响其他班级的课堂教学。
  因此,在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与学生距离较近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可以使用语言或手势来传达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
  3.规律性原则
  哨声是由短哨、长哨或长短哨经过编排,结合不同的口令来使用的。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相应的鸣哨方法,从而下达不同的指令。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所规定的哨声代表不同的意图,所以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向学生解释不同哨声分别代表特定的意图,让学生听到哨声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达到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4.有效性原则
  鸣哨是一项技术活,并不是使哨子发出声音就能达到正确鸣哨的效果,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时要掌握正确鸣哨的方法,提高鸣哨的有效性。鸣哨时,首先将哨子嘴放入口中,用上、下切牙咬住哨子嘴上下凸缘的内侧,松紧度以鸣哨时哨子不被气流从牙齿之间吹脱为宜,舌尖稍用力堵住哨口,上下嘴唇包紧哨子的颈部,谨防漏气,胸腹部肌肉用力收缩,使胸腔内的压力增大,同时,鼻腔闭气,口腔两侧的肌肉紧收,形成向外吹气之势;然后,舌尖突然后缩打开哨口,使气流进入哨中,吹响哨子,音量的大小、强弱由吹气力量而定。如要终止鸣哨时,舌尖再次堵住哨口;如要间断性鸣哨,吹气时舌尖只要反复堵住和打开哨口即可。[3]   四、哨子的使用方法
  哨子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鸣哨类型如时间长短,可以分为短哨、长哨、长短哨相结合等;根据不同场合及情景中,又可分为哨子在队列队形练习中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等。
  鸣哨类型分为长、短、轻、重、缓、急等六种。 长鸣哨的方法是加大呼吸量,腹式呼吸,气量充足,丹田用力,用胸腔部位长时间吐气。短鸣哨的方法是舌尖顶住哨口,一伸一缩,用力中等,吐气少,有起有伏,节奏分明。轻鸣哨的方法是减少呼吸量,用力轻,吐气少,节奏要平稳。重鸣哨的方法是加大呼吸量,用力大,吐气多,节奏要起伏。缓鸣哨的方法是加大呼吸量,用力由大到小,节奏由快到慢,缓冲过渡。急鸣哨的方法是舌尖顶住哨口,快速缩回,用力大,吐气多,时间快。
  哨子在队列队形练习中的运用,如短音转长音(“滴滴——!”),表示召集分散相对较远的学生集中;第一长音转短音(“滴——滴!”),表示立定;声音由高到低再到高(“滴—滴—滴!”),表示口令“1—2—1”;平缓短促四声,第一声高,第二声低,第三、四声较平缓(“滴 - 滴 - 滴 - 滴!”),表示节拍“ 1-2-3-4……”;声音由低到高,第一声短音,第二声长音,第三声短而响亮声音(“滴滴——滴!”),表示向左 (右) ——转;声音由快速转长音(“滴滴—滴——!”),表示要求整个队伍迅速集合。
  哨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有其特殊意义,如,长音一声(“滴——!”),表示某动作或片断的开始;声音由高到平缓长音(“滴—滴——!”),表示动作的片断结束或课的终止;平缓短促两声(“滴滴!”),表示提醒引起学生注意或暂停;声音由低到高,急促两声(“滴滴—!”),表示警告、制止违犯课堂纪律的学生;声音由快速转长音(“滴滴—滴——!”),表示要求整个队伍迅速集合;急促及快的四声(“滴滴滴滴!”),表示催促学生加快完成动作,不同音调也有激发学生的作用。
  哨子具有提示、指挥、保护和激励的作用,在体育课堂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哨子,充分发挥哨子的作用,可以有效掌控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所以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遵守使用哨子的原则,掌握正确鸣哨的方法,使哨子最大限度充当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 李燕强.试析体育教学管理与实践中的第二语言“哨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2:105.
  [2]张俊,丁祥干.体育教师使用哨子“三注意”[J].体育教学,2012.1:70.
  [3]刘斌,谭俊.哨子在体育课使用中的六种错误与改进方法[J].体育教学,2011.11:61.
  [4]陈爱仁, 杨峰.体育课堂的指挥官——哨子[J].体育师友,2014.3:66.
  [5] 郑波.体育课中运用哨子的方法与技巧[J].中国学校体育,2011.5:89.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 510440)
其他文献
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如长江奔流不息;精深文化,历久弥新,如古董与光同尘。中华传统文化厚重广博,觅其“根”,乃中华民族千年所育民族精神。而精神又寓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这些载体是跨越千年之美丽,是民族之“根”。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琅琅的歌谣唱出遥远的故事——让外国人赞不绝口的国粹京剧脸谱。红脸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犷、刚正不阿;紫脸表示老实忠厚;蓝脸表示桀骜不
摘 要:通过课例研究,认为教师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进行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学段水平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问题呈现的方式以及结合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会更加有效。  关键词:借助;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5.006  1 案例主题和背景  2000年起抛绣球开始被纳入广西中
摘 要:今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施行的最后一年,我国学校教育在总体向好的趨势下依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一些痼疾:学生体质下降、肥胖率、近视率人群增加等。为此众多研究从体育课程改革与价值功用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但基于教师体育教学当中专业能力却少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在课堂教学教师应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其中“三讲”包括讲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其
有这样一条河,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条文化长河所蕴藏的秘密吧!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是这条文化长河中一滴滴澄澈的水。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拥有悠久的历史。回望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在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字体。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古色古香,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電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
摘要:本文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体育教育技能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实施的现状、新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论证、构建了新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实施的模式。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实践课 课程模式    传统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模式以“学科中心论”为指导思想,即专业课程实践课的实施完全以竞技体育项目为其课程设置的基石,
摘 要:当下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情怀趋向积极,他们以观摩课的形式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内容与形式单一,提升的广度与深度受限;学校领导不重视与经费不足是制约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通过加强信念教育、设置系统的研训内容、构建学习共同体、实施发展性评价等方式来提升乡村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乡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
篮球中的行进间运球上篮通常也称三步上篮,它是篮球技术中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之一。笔者经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简便并非常有效的方法。现将方法与步骤叙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第一步:学习者在罚球线右侧附近,背对篮板进行运球5下(球落地为一下),当第5下球落地后,学习者马上在右腿迈大步做左后转身的同时去拿球(球这时已在最高点)嘴里喊 出“1”,接下来左腿迈小步落地后用力起跳喊出“2”
新年前夜,我走进熟悉的酒吧,我不是来跨年的,只想喝点儿酒,感情问题弄得我很头疼,年初认识的女朋友终于在前几天分手了。当初认识的时候就觉得好像并不是很合拍,但是感情也是需要经营的,所以我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没想到强扭的瓜不甜,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整个酒吧充满着欢乐的气氛,我真的没有什么兴趣跨年,这难道不是我平凡生命中平凡的一天吗?在经历了这么多坎坷后,我走向吧台,向酒保要了一杯伏特加,听说这玩意能
大概就是疫情最为严重的那段时间,我还在抱怨因为疫情,搞得每天宅在家里,都不能出去散心逛街,吃不到美食,每天消毒好麻煩的时候,我的一位无话不谈的朋友却伤心地告诉我,他母亲得了新冠肺炎。  我突然就觉得自己特别不懂事。明明过年的时候我还和他每天聊天,我还特别羡慕他可以回老家过年,可现在却造化弄人,命运竟然给他的家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本以为这个漫长的寒假是如此难得,可以自由自在地睡懒觉、打游戏,也
摘 要:通过阐述体育精准扶贫的内涵与特征,剖析了体育产业精准扶贫的原则,探讨了体育产业精准扶贫的产生形态选择,从体育服务业、体育旅游业、体育用品业等方面分析了体育产业各要素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  关键词:体育产业 精准扶贫 参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5月,习总书记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