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心网状告千橡不正当竞争;搜狐的白社会正式对网友开放注册;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Facebook活跃用户数突破3亿,该公司现金流开始为正;雅虎停止仅推出一年的“雅虎关系”服务……
半年来,各种SNS网站的媒体曝光率居高不下。原本就很热闹的SNS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逐鹿的群雄在纷纷扰扰的纠葛中继续为这种新的互联网热点探路。
社会关系的网络版
“互联”网的基本要义在于“互相联系”。无论是否愿意,如今的我们都已被带入通过网络互相联系的web时代。
从起初的“你上网了吗”到现在的“你在网上吗”,单是从人们互致问候的变化这一点,也可看出,web时代自身也处在不断的发展进化中。
在传统的web1.0网站独霸天下的日子里,网民大多被动地单向接受信息,即便是主动用搜索引擎搜索到的内容,也是网络在说、网民在看。到了web2.0时代,“被动”升级为“互动”,而风头正盛的SNS网站正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互联的鲜活范例。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认为所有人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这一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后,就成为一个大型社会性网络。
在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的今天,社会性网络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并以惊人的速度演绎着互联网时代的“六度分割”,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这种“社会性网络服务”正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SNS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在网民数量不断激增的今天,作为现实社交网络再现的一个重要版本,SNS已逐渐指向一种帮人运营朋友圈的网站。
2004年,作为哈佛学生交流网站的Facebook在美国诞生。此后,它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扩张,并成为时人公认的SNS龙头老大。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奥巴马与他的竞争对手都通过频繁使用Facebook等web2.0工具为自己拉来不少选票。今年年初,国外某研究机构发表的报告显示,社交媒体网站Facebook在英国民众最上瘾的商品及服务中位列第三,排在它前面的是地位历来难以撼动的咖啡和巧克力。
Facebook等SNS网站能在国外形成难以阻挡的势头,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满足了人们在网络上重现真实社会关系的需求。Facebook的第一批用户以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为主,他们希望利用虚拟社区来广结人脉。其他年龄层次的人同样需要为自己编织关系网,因而,在互联网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年龄层次相对成熟的互联网用户群体让这张网络的普及得以加速。
在为自己编织大型社会性网络方面,国人也有着同样的需求。将于10月中下旬对外发布的由康盛创想和艾瑞咨询、《站长》俱乐部联合推出的2009《第五届中国互联网社区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国内近九成网络社区用户正在或希望使用SNS服务,被调查者中有53.3%的用户正在使用SNS服务,有36%的用户还没有使用但希望使用SNS服务,没有使用或对SNS服务不感兴趣的用户仅为10.7%。
需求带来的巨大市场让或直接或间接地复制国外模式的SNS网站在短短数年中遍地开花。然而诸多客观因素却决定了中国的SNS难以直接照搬国外先行者的精髓。
网民年龄结构的不同是借鉴的第一道鸿沟。调查机构MediaPost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11月以后的3个月中,Facebook用户中增速最快的群体是55岁以上的妇女。美国《财富》杂志则在不久之后进一步补充,大学生和研究生这些Facebook的最初用户群已仅占全部用户的1/4。
SNS网站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也让国内的SNS打了折扣。在充分竞争的SNS市场,任何一个网站内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唯有各个SNS网站之间实现了用户与信息的共享,共同构建出的这张基于关系的信息传播媒介巨网才能发挥出1+1>2的威力。美国的Facebook、Twitter、Friendfeed等SNS网站正是通过互相绑定用户数据、互相输出用户动态,共同构成了庞大的SNS网络。
我国短期内还无法建立这样一张年龄层次分布广泛、覆盖社会主流人群的虚拟人际关系网络,在非生即死的探路阶段让国内的SNS网站都做到开放自己的用户动态也是勉为其难。因而,让现实关系成为在网络上的直接映射,我国的SNS网站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不仅是游戏
国内的SNS网站多采取“玩乐交友”的模式,用户从简洁的网站入口登陆后,可以建立新朋旧友的关系网,还可以参与各类增进关系的互动游戏。
从SNS的本意来说,前者是主要目的,后者仅仅是一种调节。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当提及国内的SNS网站时,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游戏,SNS的主旨被很多人冷落了。
率先给国人留下这一印象的,是被视为Facebook忠实模仿者的开心网。2008年异军突起的它拥有基础功能、简单互动和社交游戏三类组件,但让众多网民病毒般地广泛传播其声名的只有争车位、朋友买卖、买房送花园等数量有限的游戏组件。一时间,愈演愈烈的游戏精神几乎让开心网成为上班偷闲者的集中营。
今年4月19日,30位职业经理人或老板代表各自企业自发成立了“反庐舍联盟”,向“庐舍(Loser)”这种每天在网上耗费两小时以上工作时间沉迷于游戏等与工作无关之事的低效上班族说不。在不到25天的时间里,约有340家企业加入了这一联盟,其中不乏七匹狼(湖北)、惠普中国这样的知名企业。
与中国SNS网站的这种境遇相映成趣的是,美国旧金山域名服务公司OpenDNS提供的数据也显示,美国家庭、学校和企业封杀网站的前三名中也有Facebook等SNS网站的大名。
与传统的游戏类网站不同,SNS游戏的参与者并没有脱离现实。开心网娱乐功能大放异彩的原因就在于抓住了其目标受众都市白领和高校学生这两类人群的心理特征:这些“月光”和“负翁”能甘心情愿地为虚拟资产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因为网络的虚拟空间满足了现实中难以迅速满足的愿望;在网络上不断构建并维护自己的关系网,则是寂寞的一种解脱。
中外两大SNS网站能火到让名企心有余悸的地步,首先是由于都具备了事物流行所必备的几大要素:事物自身具有黏性,使用者越多价值越高,利用口碑传播。
商务社交网站若邻网创始人邹岭认为,开心网的成功至少给业界树立了一个信心:“开放的SNS平台加上某个垂直领域的应用,这样的模式是有前途的。”
但在众多不仅看到了“前途”、更看到了“钱途”的人争相效仿之后,SNS网站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却给中国的网民带来了集体疲倦。
由于搭建SNS网站的门槛不高,使用开源程序很快就可以搭建起一个漂亮的网站,以相似的游戏为主打的“类开心网”遍地开花。
今年6月15日,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休闲交友网站网络服务应用同质化严重,在主要的七家休闲交友网站中,所有网站均提供了日志、上传照片、种菜和虚拟礼品等应用产品;四家以上的网站提供了好友买卖、抢车位、小游戏、好友印象、养宠物等应用产品。
传统网游即便不断更新,其生命周期也不过3-5年;web小游戏的生命周期更短,仅有1-3个月。为了不让网民因游戏过了新鲜期而流失,依靠游戏聚集人气的开心网等SNS网站不得不在开发游戏组件上大费周章,接下来的事是,每个新组件都迅速被更多的网站效仿。
没有哪个付出了颇多心血的人愿意看到这种坐享其成,但创新保护机制的缺乏和侵权界定的困难都是维权之路上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就在开心网用一纸诉状将千橡告上法庭四星期之后,德国科隆市一家法院作出判决,因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起诉德国同类网站StudiVZ侵权的证据不足,认定Facebook对StudiVZ的起诉无效。
对于SNS网站这样的“店铺”来说,游戏就像摆在橱窗里的“样品”。它的确能招来不少顾客,但想留住这些人和他们领来的朋友,并让他们乖乖地掏出更多的钱,SNS网站的“店长”们还有太多的事要做。
从“无底洞”到“金饭碗”
Facebook的维权未能成功,偏又遭遇了用户的维权。今年7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四名法律系学生起诉Facebook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把个人资料披露给各广告商。
全球网络安全信息公司赛门铁克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指出,由于Facebook等SNS社交网站存在漏洞,个人信息即便“完全隐藏”,也能够被黑客发现并加以利用。因此,尽管这种“披露”或许不是一种主动行为,但SNS网站难以做到不让用户个人资料外泄的事实,必然会让许多网民在填写真实信息时有所隐瞒,并将对用户的数量造成影响。而这对于仍处在积累用户与摸索盈利模式阶段的SNS网站来说,的确是个坏消息。
网络时代不乏叫好不叫座的前车之鉴。比如视频网站,千橡董事长兼CEO陈一舟表示:“视频网站烧了至少一亿美金,也没有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再比如博客,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联网评论家对它的评价是:“或许,对于博客,甚至不应该用失败来界定,因为这个产品的实际价值,有目共睹,但是遗憾的是,它只是一款产品,无法成为商品。”
数年来,多数SNS网站同样面临尚未找到明晰商业模式的窘境,网站的形状明明是个“金饭碗”,然而实际运作起来却更像个掉了碗底儿的“无底洞”。2007年5月,曾排名国内SNS网站首位的UUZone因资金问题而轰然倒下。时至今日,国内也只有校内网、51.com、开心网等为数不多的SNS网站得到了风投的青睐。就连微软以2.4亿美元入股的Facebook,也直到今年9月才结束了多年来出大于入的状态。
许多SNS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与增值服务,例如开心网的植入式广告以及51.com的增值服务。
SNS网站的广告通常定位效率不高,难以创造可观的收入。即便是Facebook的广告收入水平,也不仅无法与门户网站相比,更无法实现盈利及上市。
至于增值服务,对于习惯了免费午餐的中国互联网用户而言,从他们身上直接打钱的主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开心网从今年8月起尝试着让客户为虚拟生日礼物买单,听到的是众多网友的一致抵制:“哪个组件收费就删哪个。”
人际关系是微妙的,试图通过移植人际关系盈利的SNS网站在直行难以达到目的的时候,或许也需要在迂回出击上做些文章。
今年7月,SNS和SocialGame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发展中心主任胡延平指出:2009年一部分SNS(不包括论坛)的确有希望通过社区游戏和广告营销实现间接盈利,因为SNS上半年用户总规模已超过2.2亿,占互联网用户总量比例超过60%,SNS未来的盈利模式一定是间接模式,通过自身及开放平台直接间接提供用户所需的娱乐、购物、通讯、搜索、资讯、广告等服务,从SNS大社会中获利。
如其所言,一群有资本、技术、用户积累和其他业务嫁接基础的“四有”网站纷纷杀入SNS领域。阿里巴巴、生意宝等电子商务巨头先后推出商务型SNS网站;搜狐白社会可直接和入华的iphone进行捆绑,其上线标志着传统门户网站全面介入社交网站的市场竞争;腾讯通过QQ校友迈出了进军细分用户群SNS市场的第一步,并打算在不久的将来深耕其他垂直领域;以中国移动通信为代表的通信运营商也推出SNS社交网站,试图让其成为“中国移动用户的网上家园”……
一年前,金融危机袭来时,很多业内人士曾表示,受经济形势影响,SNS网站已经开始过剩。一年后,即将熬过这个冬天的人们向着更明晰的目标进发,SNS网站的势头较之去年更盛。天涯总裁邢明将2009年视为“SNS和社区大规模实现盈利的元年”和“国内SNS和社区的决胜年”。
从生活的调剂到巨大的市场,SNS网站让人际关系之网在电子技术之网上显现得愈发清晰,并在众多探路者的摸索中一步步地进行着从“无底洞”到“金饭碗”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