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不加点”不是写文章不加标点
文不加点w6n bu jia dian
“文不加点”的意思是写文章不用涂改就一气呵成。(古人竖行书写,写错了的字就在右上角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初学记》卷十七引汉·张衡《文土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苏雪林《我的写作习惯》:“我的文思最为迟钝,别人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或日写万字,文不加点,我只有羡慕的份儿,我自己便是一二千字的小文,也要费上两三天的工夫才写得成。”
实际应用中,有人常把“文不加点”误认为是写文章不加标点。类似这样的句子在网上是常常可以看到的:“只见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不消片刻,一篇佳作便呈现在大家面前。只是文不加点,难以断句,不能不说是白璧微瑕。”“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造成误用的原因是根本没有弄懂何谓“加点”。可见,使用成语千万不可望文生义,以致贻笑大方。
“无动于衷”不是“心不在焉”
无动于衷wu dong yu zh6ng
“无动于衷”指一点也不动心,对应该关心的事情漠不关心。例如清·方苞《修复双峰书院记》:“尝叹五季缙绅之士,视亡国易君,若邻之丧其鸡犬,漠然无动于中(同‘衷’)。”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神圣的抗战,死了那么多的人,流了那么多的血,他都无动于衷。”
有人常常把“无动于衷”同“心不在焉”混为一谈。例如:“这孩子,基础本来就不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学习态度只能说认真不认真,勤奋不勤奋,不能说关心不关心,感动不感动。所以,这里不能用“无动于衷”。“心不在焉”是说心不在这里,形容思想不集中,用在这里还比较接近原意。其实这里用“认真”“刻苦”之类的词更直截了当。使用成语本来是想言简意赅、增加文采,但是用得不好反而弄巧成拙,不如老老实实,有啥说啥,这种朴实的文风应该提倡。
文不加点w6n bu jia dian
“文不加点”的意思是写文章不用涂改就一气呵成。(古人竖行书写,写错了的字就在右上角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初学记》卷十七引汉·张衡《文土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苏雪林《我的写作习惯》:“我的文思最为迟钝,别人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或日写万字,文不加点,我只有羡慕的份儿,我自己便是一二千字的小文,也要费上两三天的工夫才写得成。”
实际应用中,有人常把“文不加点”误认为是写文章不加标点。类似这样的句子在网上是常常可以看到的:“只见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不消片刻,一篇佳作便呈现在大家面前。只是文不加点,难以断句,不能不说是白璧微瑕。”“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造成误用的原因是根本没有弄懂何谓“加点”。可见,使用成语千万不可望文生义,以致贻笑大方。
“无动于衷”不是“心不在焉”
无动于衷wu dong yu zh6ng
“无动于衷”指一点也不动心,对应该关心的事情漠不关心。例如清·方苞《修复双峰书院记》:“尝叹五季缙绅之士,视亡国易君,若邻之丧其鸡犬,漠然无动于中(同‘衷’)。”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神圣的抗战,死了那么多的人,流了那么多的血,他都无动于衷。”
有人常常把“无动于衷”同“心不在焉”混为一谈。例如:“这孩子,基础本来就不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学习态度只能说认真不认真,勤奋不勤奋,不能说关心不关心,感动不感动。所以,这里不能用“无动于衷”。“心不在焉”是说心不在这里,形容思想不集中,用在这里还比较接近原意。其实这里用“认真”“刻苦”之类的词更直截了当。使用成语本来是想言简意赅、增加文采,但是用得不好反而弄巧成拙,不如老老实实,有啥说啥,这种朴实的文风应该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