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将课程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内容;通过整合,改进了教师教学的方法;通过整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句话,“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凸显的就是语文课堂的“实”和“活”。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整合了语文课程资源,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
传统的语文课,把语文教学等同于教材课文教学,一个学期教学一本教材,一篇课文要分成几节课来教。每篇课文的教学几乎都面面俱到,甚至不惜时间和精力进行烦琐分析、深挖细掘。“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根据知识点和语用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实而厚重。
一般情况下,可以是单元内课文的整合,也可以是课本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整合。教学时可以以文带文,有时一篇带一篇,有时一篇带两篇,有时一篇带多篇;还可以是课文带课外书……通过这样的整合,扩大课堂阅读量,甚至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孩子们在大量阅读中,自然而然就能摄取更多的信息,学习的收获也就更加丰硕,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品质都会得到提升。这样的语文课堂不就变得更加“实”了吗?课堂上有了实实在在的学,学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围绕核心目标,一课一得,语用点训练更加扎实
语文核心素养最基本的就是语言的建构与应用。语文课堂要做到“实”,就要加强语用点和写法的训练。“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突出的是课程资源的整合:或是情感主题整合,或是作家作品整合,或是写法整合,或是语用点整合……务必使学生一课一得。教师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有关的阅读材料,通过整合,深入浅出,删繁就简,不但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而且让学生学习更充分,练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效果更好。
我在教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时,以情感主题和写法训练点进行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主题整合,用“1 1”的阅读模式,对《穷人》和《唯一的听众》两篇课文进行教学。除了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还重点训练学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在学习《穷人》一课时,我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认真品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完了《穷人》,接着学习《唯一的听众》,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感悟。学完这两篇课文后,我布置片段练习:写一篇短文,用今天所學到的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写你身边熟悉的一个人。这种训练,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学生一课一得,学得轻松自然、简单而扎实。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不仅凸显了语文课堂的“实”,还凸显了语文课堂的“活”
深圳市福田区小学语文教研员余云德老师经常说:“书是孩子们读懂的,不是教师教懂的。”古人也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减少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分享”成为“语文主题学习”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我在教三年级第六册《和时间赛跑》一文时,根据内容将其和高年级的课文——朱自清的《匆匆》整合在一起学习。先教学生学习《和时间赛跑》,引导孩子们懂得“时间一旦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的道理后,再让孩子们自读《匆匆》。同时,让学生思考:1.在什么时候,时间就匆匆流逝了?2.课文里还有哪些地方指导时间的流逝,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的感悟。3.完成练习后进行组内讨论交流,并推选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孩子们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展示,潜能得到充分展现,学习的积极性完全被激发了出来。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尽情地阅读,自主地阅读;课堂里有学有练,举一反三;学生有时静心倾听,有时轻声发问,有时激烈争辩……这样的语文课堂不是变得更加“活”了吗?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老师在一次“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年会上曾经说:“语文课应做到:教学目标要更集中,教学内容要更丰富,教学环节要更简化,教学方法要更简便,学生学习要更充分,课堂练习要更有效。”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既要扎实,也要灵动。随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不断深化,既“实”且“活”的“语文主题学习”不但丰富了语文课程内容,也更好地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相信大家必将继续朝着这个教改的正确方向一路前行。
(责 编 帕 拉)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整合了语文课程资源,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
传统的语文课,把语文教学等同于教材课文教学,一个学期教学一本教材,一篇课文要分成几节课来教。每篇课文的教学几乎都面面俱到,甚至不惜时间和精力进行烦琐分析、深挖细掘。“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根据知识点和语用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实而厚重。
一般情况下,可以是单元内课文的整合,也可以是课本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整合。教学时可以以文带文,有时一篇带一篇,有时一篇带两篇,有时一篇带多篇;还可以是课文带课外书……通过这样的整合,扩大课堂阅读量,甚至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孩子们在大量阅读中,自然而然就能摄取更多的信息,学习的收获也就更加丰硕,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品质都会得到提升。这样的语文课堂不就变得更加“实”了吗?课堂上有了实实在在的学,学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围绕核心目标,一课一得,语用点训练更加扎实
语文核心素养最基本的就是语言的建构与应用。语文课堂要做到“实”,就要加强语用点和写法的训练。“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突出的是课程资源的整合:或是情感主题整合,或是作家作品整合,或是写法整合,或是语用点整合……务必使学生一课一得。教师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有关的阅读材料,通过整合,深入浅出,删繁就简,不但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而且让学生学习更充分,练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效果更好。
我在教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时,以情感主题和写法训练点进行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主题整合,用“1 1”的阅读模式,对《穷人》和《唯一的听众》两篇课文进行教学。除了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还重点训练学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在学习《穷人》一课时,我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认真品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完了《穷人》,接着学习《唯一的听众》,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感悟。学完这两篇课文后,我布置片段练习:写一篇短文,用今天所學到的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写你身边熟悉的一个人。这种训练,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学生一课一得,学得轻松自然、简单而扎实。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不仅凸显了语文课堂的“实”,还凸显了语文课堂的“活”
深圳市福田区小学语文教研员余云德老师经常说:“书是孩子们读懂的,不是教师教懂的。”古人也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减少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分享”成为“语文主题学习”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我在教三年级第六册《和时间赛跑》一文时,根据内容将其和高年级的课文——朱自清的《匆匆》整合在一起学习。先教学生学习《和时间赛跑》,引导孩子们懂得“时间一旦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的道理后,再让孩子们自读《匆匆》。同时,让学生思考:1.在什么时候,时间就匆匆流逝了?2.课文里还有哪些地方指导时间的流逝,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的感悟。3.完成练习后进行组内讨论交流,并推选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孩子们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展示,潜能得到充分展现,学习的积极性完全被激发了出来。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尽情地阅读,自主地阅读;课堂里有学有练,举一反三;学生有时静心倾听,有时轻声发问,有时激烈争辩……这样的语文课堂不是变得更加“活”了吗?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老师在一次“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年会上曾经说:“语文课应做到:教学目标要更集中,教学内容要更丰富,教学环节要更简化,教学方法要更简便,学生学习要更充分,课堂练习要更有效。”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既要扎实,也要灵动。随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不断深化,既“实”且“活”的“语文主题学习”不但丰富了语文课程内容,也更好地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相信大家必将继续朝着这个教改的正确方向一路前行。
(责 编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