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政府部门为了推动就业工作,完成“民生大计”的就业任务采用了多种干预行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口号的提出和推行便是其中的一种。然而,当就业工作口号被不断泛化乃至被推向极端时,就可能导致广大毕业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因此,理性认识“就业口号”,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才能保证就业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就业口号
[作者简介]张永祥(1964- ),男,河南南阳人,许昌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大学生就业指导。(河南 许昌 461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172-02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频频颁布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法规,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就业工作口号。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口号的提出,引导着各级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的就业工作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就业工作口号不断泛化甚至被推向极端时,给各级政府、高等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惑,同时也使得广大毕业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因此,重新审视和解读相关的就业工作口号,才能保证就业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就业口号”的阐释
“就业口号”是指政府为完成就业指标和任务所采用的干预行为,是就业工作中基本的语言形式之一,在就业过程中颇为常见。“就业口号”作为描述就业工作现象的语言形式,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参与就业活动的每一个人。“就业口号”一般是非系统化的,在表述形式上也不严谨,由于它通俗易懂,常常被人们不假思索地加以接受和传诵。它是以一种情绪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激起的是人们的情绪化反应。因此,可以说“就业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是“主情”的,并非“主知”的。它能够唤起人们情感、情绪的相应反应。
“就业口号”具有以下特点:(1)简约性。教育口号用的几乎都是简单明了的语句。它将复杂的有着丰富含义的问题,用短小精悍的词语表达出来,真正是言简意赅。(2)情绪化。口号并不排斥概念、术语的认知意义,但更重视概念的情绪意义,就是强调其对倾听者的感染力。为了能打动人、感染人,引起心理上的共鸣,口号有时会夸大其词,使人不由自主地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倾向于实际赞成或反抗的行为。就业口号将就业工作的含义情绪化、表面化了,它不太重视某个词语含义的清晰程度,高喊口号的人,一般是“拿来主义者”,是“实用主义者”,只要词语能为我所用,就可以拿来用上。正是由于教育口号的这种情绪色彩,有时会使得它走向极端,在表述上趋于极端化。它不肩负严格规定术语的职责,它是以影响人的情意心理为己任的,因而,有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把问题的陈述推向极端。(3)导向性。教育口号表述的意思,一般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它规定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将教育发展的未来前景用口号的形式外化出来。教育口号有时颇有理想化色彩,不一定着眼于现实现地。(4)明显的价值取向性。“就业口号”不是客观描述,而是将一定的价值倾向借助于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似乎我们还没有看到只有事实表述而不含价值倾向的“口号”)。
二、“就业口号”辨析
(一)关于“一把手工程”的就业口号
党政“一把手”尽职尽责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一环,但不是全部。目前有一种现象,凡是上级开会或下文要求抓落实的事情都要成立某某领导小组,为了表示重视,都要求“一把手”亲自挂帅,俗称“一把手工程”。
从客观上说,无论抓任何工作,“一把手”的重视程度的确与工作的进展成正比。对一些上级部署的全局性工作和重点、难点工作,由“一把手”亲自组织指挥,亲自检查督促,这样的“一把手工程”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正如通常所说的“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了就不难”。然而,滥用“一把手”口号,可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许多问题。第一,“一把手工程”过多过滥,耗费了“一把手”的大量精力和时间不说,还会使一些该认真抓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可以想象,如果事无巨细,都打着“一把手工程”的旗号,“一把手”纵有三头六臂,也很难顾及周全,很可能陷入“丢西瓜、拣芝麻”的境地。第二,“一把手工程”均由“一把手”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参与部门多,导致其就业主管部门的主体地位反被削弱。有的因部门职责不清,把该办的事当球踢或绕道而行,致使“一把手工程”成了“无人管工程”,影响了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第三,助长了形式主义。“一把手”为了彰显政绩,不求实际,搞“形象工程”,追求华而不实的短期效应。第四,过分强调“一把手工程”,容易忽视领导集体的作用,有违“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形成个人权力的过分集中。而过分集中的权力又容易滋生腐败。再往深处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极少数单位把许多工作都当做“一把手工程”,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这些单位和部门的“一把手”往往大权独揽,小权不放,独断专行,使“一把”变成了“一霸”。现在许多就业政策、法规、制度不能落到实处,就是很好的佐证。
(二)关于“一票否决”的就业口号
“一票否决”是行政管理中通用的一种强制手段,通常是指针对某一项工作,没有达到一定标准、指标或者因工作失误导致的后果直接影响了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对行政领导或主要责任人进行评先创优、晋级晋职否定的行为。
目前,每年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都要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高层管理者要求将就业率与专业设置挂钩,对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将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就如何看待就业率和就业率能否“一票否决”专业设置等话题,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要正确地解读就业率。”
首先,依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专业设置对接市场要因校制宜。公布就业率固然是一件好事情,但要正确地解读这个就业率,不能只看绝对数字的高低,重点大学90%的就业率与普通高校90%的就业率是不一样的,前者可能是由于有业不就,后者可能是因为择业困难。因此,就业排行榜还应该有更科学的排名方法,比如区分综合院校与工科院校、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考虑招生规模等。
其次,要充分权衡当前与未来、局部与全面的关系。高校专业设置怎样对接市场,要根据不同学校性质,因校制宜。综合性大学一部分是为了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技术学院则主要是面向一线培养技能人才。就业率尽管是对学校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综合性学校对此可能不太敏感,相比之下,后者更要面向市场找出路。譬如一些技术院校提出“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这样的办学理念,充分考虑到了技术院校的性质和特点,但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说,就值得进一步磋商了。
第三,高校专业的设置应在国家调控下进行微调,专业的取舍应考虑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必要性来说,如果把学生比作商品,那么在作出是否“生产”的判断时,不能以一次就业率来判断专业的存在价值,因为社会需求具有阶段性。另外,现在鼓励学生进行流动就业,因此,在决定一个专业的命运时,应从全局考虑和衡量。从可行性来说,砍掉一个专业轻而易举,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并不那么容易改变,对专业的频繁变更,必将影响教学质量。
(三)关于“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口号
近年来,学生、家长和学校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就是高校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采取的一项措施。然而,它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效,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商榷。
首先,先就业后择业,误导了学生的就业观念。作为白纸一张的学生,该如何就业,他们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当然希望得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帮助或者通过以前的师哥师姐了解情况。而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一方面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功;另一方面也为了来年吸引更多的生源,能更好地招生。
其次,先就业后择业,导致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先就业后择业,本身就是提倡“饥不择食”的理念,当这种观念弥漫在整个校园里面的情况下,学生更多的是迷茫,不知孰是孰非?学生自己喜欢做什么工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这方面又不加以指导,就会造成学生盲从,整天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只知道要学习,究竟需要学习什么呢?该如何去学呢?对今后的就业有何帮助呢?答案是:不知道,很困惑,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很不错了,更不用说职业规划了。
第三,先就业后择业,为用人单位带来麻烦。学生们带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想法去找工作,对找工作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又不是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干几个月就不干了。这个口号,影响了学生的职业态度。在工作中一旦有压力,就想逃跑。有了一点工作压力加上不正确的就业心态,动不动就想辞职,为用人单位的招聘带来了麻烦,也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
第四,先就业后择业,导致职场恐慌,影响学生的就业信心。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充满了整个大学校园,也弥漫在整个社会,使学生们认为人才供应严重大于需求,导致社会职场上的大恐慌,影响学生的就业信心。2006年12月7日的《中国教育报》报道:“现在新人招进来,我们一般只能过一年安稳日子,第二年就开始心慌,第三年相当一部分新人就会选择跳槽。” “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低‘成活率’和频繁跳槽,让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谨小慎微,他们既要选到自己需要的人才,还要保证人才的保持率,以实现人才招聘和任用效益的最大化。一些大学生盲目地‘先就业后择业’,让不少用人单位苦不堪言,甚至产生学历‘恐高症’,似乎越是高学历的人才越留不住。”因此,有专家认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职业规划、盲目选择职业已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周期短的主要诱因。
总之,盲目地“先就业后择业”不应该成为个别高校提高就业率指标的权宜之计,也不应该成为大学毕业生为缓解就业压力而追随的潮流。毕竟,初涉职场的经历对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弥足珍贵,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职业心理的稳定性与成熟度。
(四)关于“降低期望值”的就业口号
“降低期望值”是近几年提倡的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种就业观念。这里的“期望值”由工作薪酬、工种前景、用人单位规模、工作地域等要素构成,即要求大学生们不要因为把各要素想得太高、太好或想一步到位而错失“就业”的机会,要“先就业、再择业”。
一些高校还给家长寄信,希望与家长一起做大学生的思想工作。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必要的,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现实情况是,很多大学生也确实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他们从原来的“非大企业不去”“工资低于3000元不去”等期望值,变成了一千块钱的活也要抢着干。一些大学生的反应是:“我们现在已经把期望值降到最低了,我们只想有一份能基本养活自己的工作,难道这样的要求也过分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是否太苛刻了?”由此,“降低期望值”已经成了一种尴尬的说法。
大学生在“降低期望值”后并不能马上解决供求双方在用人标准上的磨合问题,而且,甚至还给不良居心的用人单位带来了“空子”。目前,有部分用人单位面对急于找工作的大学生开出“1000元不包吃住”的条件,大有一副“你不干有人争着干”的架势,趁机“欺行压市”。不少大学的BBS上已有学生一面愤言“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竟不如民工”,一面集中火力瞄准了继续深造和挤考公务员的“独木桥”。
上述种种现象说明,目前流行的某些就业口号需要重新审视和进一步修正,要理性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就业口号
[作者简介]张永祥(1964- ),男,河南南阳人,许昌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大学生就业指导。(河南 许昌 461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172-02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频频颁布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法规,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就业工作口号。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口号的提出,引导着各级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的就业工作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就业工作口号不断泛化甚至被推向极端时,给各级政府、高等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惑,同时也使得广大毕业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因此,重新审视和解读相关的就业工作口号,才能保证就业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就业口号”的阐释
“就业口号”是指政府为完成就业指标和任务所采用的干预行为,是就业工作中基本的语言形式之一,在就业过程中颇为常见。“就业口号”作为描述就业工作现象的语言形式,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参与就业活动的每一个人。“就业口号”一般是非系统化的,在表述形式上也不严谨,由于它通俗易懂,常常被人们不假思索地加以接受和传诵。它是以一种情绪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激起的是人们的情绪化反应。因此,可以说“就业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是“主情”的,并非“主知”的。它能够唤起人们情感、情绪的相应反应。
“就业口号”具有以下特点:(1)简约性。教育口号用的几乎都是简单明了的语句。它将复杂的有着丰富含义的问题,用短小精悍的词语表达出来,真正是言简意赅。(2)情绪化。口号并不排斥概念、术语的认知意义,但更重视概念的情绪意义,就是强调其对倾听者的感染力。为了能打动人、感染人,引起心理上的共鸣,口号有时会夸大其词,使人不由自主地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倾向于实际赞成或反抗的行为。就业口号将就业工作的含义情绪化、表面化了,它不太重视某个词语含义的清晰程度,高喊口号的人,一般是“拿来主义者”,是“实用主义者”,只要词语能为我所用,就可以拿来用上。正是由于教育口号的这种情绪色彩,有时会使得它走向极端,在表述上趋于极端化。它不肩负严格规定术语的职责,它是以影响人的情意心理为己任的,因而,有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把问题的陈述推向极端。(3)导向性。教育口号表述的意思,一般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它规定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将教育发展的未来前景用口号的形式外化出来。教育口号有时颇有理想化色彩,不一定着眼于现实现地。(4)明显的价值取向性。“就业口号”不是客观描述,而是将一定的价值倾向借助于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似乎我们还没有看到只有事实表述而不含价值倾向的“口号”)。
二、“就业口号”辨析
(一)关于“一把手工程”的就业口号
党政“一把手”尽职尽责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一环,但不是全部。目前有一种现象,凡是上级开会或下文要求抓落实的事情都要成立某某领导小组,为了表示重视,都要求“一把手”亲自挂帅,俗称“一把手工程”。
从客观上说,无论抓任何工作,“一把手”的重视程度的确与工作的进展成正比。对一些上级部署的全局性工作和重点、难点工作,由“一把手”亲自组织指挥,亲自检查督促,这样的“一把手工程”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正如通常所说的“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了就不难”。然而,滥用“一把手”口号,可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许多问题。第一,“一把手工程”过多过滥,耗费了“一把手”的大量精力和时间不说,还会使一些该认真抓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可以想象,如果事无巨细,都打着“一把手工程”的旗号,“一把手”纵有三头六臂,也很难顾及周全,很可能陷入“丢西瓜、拣芝麻”的境地。第二,“一把手工程”均由“一把手”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参与部门多,导致其就业主管部门的主体地位反被削弱。有的因部门职责不清,把该办的事当球踢或绕道而行,致使“一把手工程”成了“无人管工程”,影响了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第三,助长了形式主义。“一把手”为了彰显政绩,不求实际,搞“形象工程”,追求华而不实的短期效应。第四,过分强调“一把手工程”,容易忽视领导集体的作用,有违“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形成个人权力的过分集中。而过分集中的权力又容易滋生腐败。再往深处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极少数单位把许多工作都当做“一把手工程”,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这些单位和部门的“一把手”往往大权独揽,小权不放,独断专行,使“一把”变成了“一霸”。现在许多就业政策、法规、制度不能落到实处,就是很好的佐证。
(二)关于“一票否决”的就业口号
“一票否决”是行政管理中通用的一种强制手段,通常是指针对某一项工作,没有达到一定标准、指标或者因工作失误导致的后果直接影响了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对行政领导或主要责任人进行评先创优、晋级晋职否定的行为。
目前,每年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都要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高层管理者要求将就业率与专业设置挂钩,对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将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就如何看待就业率和就业率能否“一票否决”专业设置等话题,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要正确地解读就业率。”
首先,依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专业设置对接市场要因校制宜。公布就业率固然是一件好事情,但要正确地解读这个就业率,不能只看绝对数字的高低,重点大学90%的就业率与普通高校90%的就业率是不一样的,前者可能是由于有业不就,后者可能是因为择业困难。因此,就业排行榜还应该有更科学的排名方法,比如区分综合院校与工科院校、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考虑招生规模等。
其次,要充分权衡当前与未来、局部与全面的关系。高校专业设置怎样对接市场,要根据不同学校性质,因校制宜。综合性大学一部分是为了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技术学院则主要是面向一线培养技能人才。就业率尽管是对学校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综合性学校对此可能不太敏感,相比之下,后者更要面向市场找出路。譬如一些技术院校提出“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这样的办学理念,充分考虑到了技术院校的性质和特点,但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说,就值得进一步磋商了。
第三,高校专业的设置应在国家调控下进行微调,专业的取舍应考虑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必要性来说,如果把学生比作商品,那么在作出是否“生产”的判断时,不能以一次就业率来判断专业的存在价值,因为社会需求具有阶段性。另外,现在鼓励学生进行流动就业,因此,在决定一个专业的命运时,应从全局考虑和衡量。从可行性来说,砍掉一个专业轻而易举,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并不那么容易改变,对专业的频繁变更,必将影响教学质量。
(三)关于“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口号
近年来,学生、家长和学校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就是高校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采取的一项措施。然而,它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效,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商榷。
首先,先就业后择业,误导了学生的就业观念。作为白纸一张的学生,该如何就业,他们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当然希望得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帮助或者通过以前的师哥师姐了解情况。而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一方面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功;另一方面也为了来年吸引更多的生源,能更好地招生。
其次,先就业后择业,导致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先就业后择业,本身就是提倡“饥不择食”的理念,当这种观念弥漫在整个校园里面的情况下,学生更多的是迷茫,不知孰是孰非?学生自己喜欢做什么工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这方面又不加以指导,就会造成学生盲从,整天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只知道要学习,究竟需要学习什么呢?该如何去学呢?对今后的就业有何帮助呢?答案是:不知道,很困惑,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很不错了,更不用说职业规划了。
第三,先就业后择业,为用人单位带来麻烦。学生们带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想法去找工作,对找工作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又不是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干几个月就不干了。这个口号,影响了学生的职业态度。在工作中一旦有压力,就想逃跑。有了一点工作压力加上不正确的就业心态,动不动就想辞职,为用人单位的招聘带来了麻烦,也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
第四,先就业后择业,导致职场恐慌,影响学生的就业信心。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充满了整个大学校园,也弥漫在整个社会,使学生们认为人才供应严重大于需求,导致社会职场上的大恐慌,影响学生的就业信心。2006年12月7日的《中国教育报》报道:“现在新人招进来,我们一般只能过一年安稳日子,第二年就开始心慌,第三年相当一部分新人就会选择跳槽。” “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低‘成活率’和频繁跳槽,让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谨小慎微,他们既要选到自己需要的人才,还要保证人才的保持率,以实现人才招聘和任用效益的最大化。一些大学生盲目地‘先就业后择业’,让不少用人单位苦不堪言,甚至产生学历‘恐高症’,似乎越是高学历的人才越留不住。”因此,有专家认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职业规划、盲目选择职业已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周期短的主要诱因。
总之,盲目地“先就业后择业”不应该成为个别高校提高就业率指标的权宜之计,也不应该成为大学毕业生为缓解就业压力而追随的潮流。毕竟,初涉职场的经历对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弥足珍贵,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职业心理的稳定性与成熟度。
(四)关于“降低期望值”的就业口号
“降低期望值”是近几年提倡的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种就业观念。这里的“期望值”由工作薪酬、工种前景、用人单位规模、工作地域等要素构成,即要求大学生们不要因为把各要素想得太高、太好或想一步到位而错失“就业”的机会,要“先就业、再择业”。
一些高校还给家长寄信,希望与家长一起做大学生的思想工作。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必要的,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现实情况是,很多大学生也确实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他们从原来的“非大企业不去”“工资低于3000元不去”等期望值,变成了一千块钱的活也要抢着干。一些大学生的反应是:“我们现在已经把期望值降到最低了,我们只想有一份能基本养活自己的工作,难道这样的要求也过分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是否太苛刻了?”由此,“降低期望值”已经成了一种尴尬的说法。
大学生在“降低期望值”后并不能马上解决供求双方在用人标准上的磨合问题,而且,甚至还给不良居心的用人单位带来了“空子”。目前,有部分用人单位面对急于找工作的大学生开出“1000元不包吃住”的条件,大有一副“你不干有人争着干”的架势,趁机“欺行压市”。不少大学的BBS上已有学生一面愤言“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竟不如民工”,一面集中火力瞄准了继续深造和挤考公务员的“独木桥”。
上述种种现象说明,目前流行的某些就业口号需要重新审视和进一步修正,要理性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