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城市对建筑物的需求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技术应用不当,关键环节未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从而降低了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施工技术,随着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与完善,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推动了国内房屋建筑施工的快速进步。但是现阶段,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却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缺陷,这给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基于此,需进一步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優势所在。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在进一步展开后续内容之前,首先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展开分析,目的在于更好的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征,从而为在施工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奠定坚实的前提基础。该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应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水热化而形成的混凝土开裂的问题。为了能够切实的减少因为开裂所导致的返工问题从而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借助合理化的配合比、温度控制以及混凝土浇筑方式,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由此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往往较大,某些结构部分甚至超过1m,这就导致在浇筑后混凝土内部温度会出现聚集升高的情况。混凝土表面温度虽然较低但是内部温度较高极易导致开裂。如何控制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一个要点。另一方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实施大范围的浇筑,分层浇筑厚度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该项技术在应用时也需要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精度与合理性,适当控制砂石料的含水率,按需调整矿物掺合料种类和参量,才能真正有效的避免开裂。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要想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首要的关键环节就是混凝土配比质量控制,而混凝土配比质量控制又和混凝土原材料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原材料种类很多。不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对混凝土的强度、抗压抗拉伸等性能的影响非常大。在具体的配置过程中不同原材料都有相应的要求,保证原材料能够符合混凝土设计性能要求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根本。所以,在进行采购原材料时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如查看水泥、外加剂是否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核对产品种类、强度等级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特别是在性能检测方面,要随机取样送具备资质的材料试验室进行复试。避免因混凝土原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进而影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2.2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
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就是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出厂时的质量对混凝土构配件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具有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要想控制好这几个重要指标,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必须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具备先进技术的设备,在充分掌握混凝土生产技术的前提下严格把控各生产环节,进而保障混凝土的出厂质量。
2.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有三种。第一种,全面分层,通常应用于施工量较小的建筑项目中。就是将整个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分成厚度不大的若干层,一次浇筑全面的一层,再回头浇筑上面一层。这样施工容易形成水平施工缝,适合于厚度较大、面积不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第二种,推移式连续浇筑,就是在浇筑点不断灌注混凝土直接浇筑到设计标高,使浇筑部位附近的混凝土自然流淌成斜面。浇筑点顺序往前推移直至完成整个施工面。适合于面积较大、厚度不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第三种,斜面分层推移式浇筑,就是分成若干层浇筑,但是每一层都不完全浇筑到头,下一层浇筑一部分后,回头浇筑上一层,逐步形成阶梯形浇筑层次,这种适合于面积和厚度都比较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在施工过程中需着重控制混凝土施工的浇筑频率保持一致,避免漏振和过度振捣,才能有效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
2.4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所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对施工安全、结构稳定性等都具有较为不利的影响。要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就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注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通过控制浇筑施工速度来控制混凝土热量的散发,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的形变现象,以此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合理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一般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会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面的方式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降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部温度的变化。
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还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尽量提升混凝土的运输速度,避免混凝土经历较长的运输时间而出现温度提升的现象。施工组织人员还需将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5h以上,并在浇筑过程中适当地降低整体浇筑的速度,以此来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部的热量能够得到有效散发,降低水化热程度。
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内部温度较高,会对混凝土的整体浇筑质量、构配件稳定性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确保其内部温度不高于75℃,且入模时的外界环境温度冬季不低于5℃夏季不高于35℃,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
2.5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难度大、耗时长,完工后的养护工作能够适当提升混凝土使用年限。当混凝土完成浇筑后可在初凝前采用圆盘式抹光机进行二次抹压,将混凝土表面抹压密实把混凝土内部的泌水通道、毛细管道消除掉,可以排除最早形成的表面裂缝。
根据试验数据和生产经验总结商品混凝土的7d强度大概是28d强度的(65%~85%),所以二次抹压后8小时内开始为期7天的湿养护显得非常必要。在这7天中时间越靠前混凝土越容易失水形成缺陷,防止失水也越重要。混凝土3d强度大概是28d强度的45%~60%,所以前3天防止失水尤为关键。前3天如果不失水,之后继续浇水保湿至7天可以基本避免开裂问题产生。
结语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为了满足施工要求,在混凝土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对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尚,李韡.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21-122.
[2]龚雨轩.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与预算,2019(12):61-63.
[3]王旭辉.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200.
[4]赵俊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5):48-49.
[5]李佳侁.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51.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施工技术,随着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与完善,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推动了国内房屋建筑施工的快速进步。但是现阶段,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却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缺陷,这给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基于此,需进一步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優势所在。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在进一步展开后续内容之前,首先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展开分析,目的在于更好的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征,从而为在施工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奠定坚实的前提基础。该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应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水热化而形成的混凝土开裂的问题。为了能够切实的减少因为开裂所导致的返工问题从而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借助合理化的配合比、温度控制以及混凝土浇筑方式,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由此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往往较大,某些结构部分甚至超过1m,这就导致在浇筑后混凝土内部温度会出现聚集升高的情况。混凝土表面温度虽然较低但是内部温度较高极易导致开裂。如何控制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一个要点。另一方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实施大范围的浇筑,分层浇筑厚度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该项技术在应用时也需要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精度与合理性,适当控制砂石料的含水率,按需调整矿物掺合料种类和参量,才能真正有效的避免开裂。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要想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首要的关键环节就是混凝土配比质量控制,而混凝土配比质量控制又和混凝土原材料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原材料种类很多。不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对混凝土的强度、抗压抗拉伸等性能的影响非常大。在具体的配置过程中不同原材料都有相应的要求,保证原材料能够符合混凝土设计性能要求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根本。所以,在进行采购原材料时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如查看水泥、外加剂是否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核对产品种类、强度等级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特别是在性能检测方面,要随机取样送具备资质的材料试验室进行复试。避免因混凝土原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进而影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2.2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
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就是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出厂时的质量对混凝土构配件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具有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要想控制好这几个重要指标,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必须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具备先进技术的设备,在充分掌握混凝土生产技术的前提下严格把控各生产环节,进而保障混凝土的出厂质量。
2.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有三种。第一种,全面分层,通常应用于施工量较小的建筑项目中。就是将整个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分成厚度不大的若干层,一次浇筑全面的一层,再回头浇筑上面一层。这样施工容易形成水平施工缝,适合于厚度较大、面积不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第二种,推移式连续浇筑,就是在浇筑点不断灌注混凝土直接浇筑到设计标高,使浇筑部位附近的混凝土自然流淌成斜面。浇筑点顺序往前推移直至完成整个施工面。适合于面积较大、厚度不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第三种,斜面分层推移式浇筑,就是分成若干层浇筑,但是每一层都不完全浇筑到头,下一层浇筑一部分后,回头浇筑上一层,逐步形成阶梯形浇筑层次,这种适合于面积和厚度都比较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在施工过程中需着重控制混凝土施工的浇筑频率保持一致,避免漏振和过度振捣,才能有效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
2.4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所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对施工安全、结构稳定性等都具有较为不利的影响。要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就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注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通过控制浇筑施工速度来控制混凝土热量的散发,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的形变现象,以此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合理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一般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会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面的方式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降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部温度的变化。
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还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尽量提升混凝土的运输速度,避免混凝土经历较长的运输时间而出现温度提升的现象。施工组织人员还需将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5h以上,并在浇筑过程中适当地降低整体浇筑的速度,以此来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部的热量能够得到有效散发,降低水化热程度。
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内部温度较高,会对混凝土的整体浇筑质量、构配件稳定性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确保其内部温度不高于75℃,且入模时的外界环境温度冬季不低于5℃夏季不高于35℃,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
2.5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难度大、耗时长,完工后的养护工作能够适当提升混凝土使用年限。当混凝土完成浇筑后可在初凝前采用圆盘式抹光机进行二次抹压,将混凝土表面抹压密实把混凝土内部的泌水通道、毛细管道消除掉,可以排除最早形成的表面裂缝。
根据试验数据和生产经验总结商品混凝土的7d强度大概是28d强度的(65%~85%),所以二次抹压后8小时内开始为期7天的湿养护显得非常必要。在这7天中时间越靠前混凝土越容易失水形成缺陷,防止失水也越重要。混凝土3d强度大概是28d强度的45%~60%,所以前3天防止失水尤为关键。前3天如果不失水,之后继续浇水保湿至7天可以基本避免开裂问题产生。
结语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为了满足施工要求,在混凝土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对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尚,李韡.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21-122.
[2]龚雨轩.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与预算,2019(12):61-63.
[3]王旭辉.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200.
[4]赵俊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5):48-49.
[5]李佳侁.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