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之中,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和谐发展,同时还产生了许多的教育矛盾,为了给我国的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空间,本文依据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解决对策分析高中生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共同发展,我国开始积极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以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切入点,以保障农村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以及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留守学生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尤为严峻,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还导致了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分析
结合数据分析和实践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处于留守状态。在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时,我们发现许多高中生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和心理,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对此,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除了要保障高中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多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通过对反馈过来的留守学生信息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的高中留守学生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隔代监护,这一类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长辈会直接对高中生进行监护,这是大部分在外打工的父母会采取的履行自身教育责任的方式。第二种则是委托监护的形式,高中生的父母委托同辈人对高中生进行照料,比如学生的叔叔、伯父、姑姑等,这种将孩子交给朋友或者是亲戚抚养的监护形式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也非常的普遍。由于監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的过程之中,潜意识里知道监护对象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子女,因此难以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的对其加强监督以及关照,最终导致许多高中生在心理上出现了问题。
如果站在微观的角度对高中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那么这些问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是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同时个人的主观表达意愿较为欠缺,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在于高中生祖辈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个人的思想理念非常的保守以及传统,只能够以个人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及教育。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高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非常喜欢创新和刺激,这一点导致高中生与个人的长辈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另一种情况是在现有的委托监护条件之下,监护人只能够为学生提供物质上的服务,不能够站在精神的层面与高中生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就会使得许多的高中留守学生缺乏与他人进行主动交流的意愿,同时个人也不愿意主动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第二个问题则是高中生在学习上缺乏一定的自信心,自卑心理相对比较严重,极少有高中生能够主动的寻求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即使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也不会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个人的心理压力过大,积压的问题较多,最终影响到个人的学习成绩以及生活。第三个心理问题则是由于长期以来难以获得老师以及家长的关心和照料,学生在业余时间中经常会感到空虚和寂寞,因此非常容易产生抑郁和心理躁动,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即使在业余时间也不能静下心去看书学习,往往会通过上网的形式来打发时间、获取安慰,以致于最终沉迷网络不可自拔。
除了心理问题,农村高中的留守学生还存在许多的行为问题,其中只有一少部分的留守学生能够积极的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学会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非常消极懈怠,思想道德严重滑坡,甚至出现了违法乱纪的现象。与其他的学生相比,这些留守高中生所产生的行为问题更加的突出,比如思想和行为上的弃学,这一类学生难以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之中不能主动地接受老师的引导,出现了课堂玩手机、开小差、甚至频繁逃课的现象。其次,高中生缺乏生活经历,明辨是非能力并不是很强,难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对一件事情进行客观的判断和分析,容易盲目从众。同样的,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一部分的农村高中留守学生性情冷漠、行为懒散,缺乏集体主义精神,自私自利,从不会主动为他人提供相应的帮助。
三、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农村留守高中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许多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在生活和心理上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了能够有效的突破这一教育困境,我们应从各个方面入手,联合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首先,对于政府来说,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站在管理的角度,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管理部门可以制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就业,积极的通过市场的开拓来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资金和信息支持,将劳动力的外流率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保证高中生的父母能够留在家中,以此来为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环境。
其次,对于学校来说,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引导时,必须要意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学生登记和档案制度,了解留守学生的真实情况,通过专门档案和联系卡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具体变动来及时的进行内容的调整,加强学校与家长、监护人与学生和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促进留守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另外学校还需要注重留守学生的心理疏导,老师要多关注班级内部的留守学生,常与其交流、谈心,积极引导,保障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心理观。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学校需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积极采取措施帮助高中生缓解个人的心理压力,让高中生得到关怀的同时,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大胆的表达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最后对于家庭来说,家长需要转变外出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学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的改善高中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主动的与学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此来真正的为高中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结语
高中生处于个人成长发展的黄金阶段,家长和老师都必须要加强对高中生的引导。通过对留守高中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主动为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保证其能够在自主研究和学习实践时,真正的实现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登峰. 农村高中留守学生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平舆二高为例[J]. 读书文摘, 2016(4).
[2]杨存政. 贫困地区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现状的调查及研究--以宁夏彭阳县为例[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13):125-125.
[3]杨丽. 关于鄂西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品德现状的分析与对策——以利川市第二高级中学为例[D].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解决对策分析高中生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共同发展,我国开始积极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以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切入点,以保障农村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以及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留守学生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尤为严峻,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还导致了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分析
结合数据分析和实践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处于留守状态。在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时,我们发现许多高中生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和心理,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对此,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除了要保障高中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多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通过对反馈过来的留守学生信息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的高中留守学生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隔代监护,这一类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长辈会直接对高中生进行监护,这是大部分在外打工的父母会采取的履行自身教育责任的方式。第二种则是委托监护的形式,高中生的父母委托同辈人对高中生进行照料,比如学生的叔叔、伯父、姑姑等,这种将孩子交给朋友或者是亲戚抚养的监护形式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也非常的普遍。由于監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的过程之中,潜意识里知道监护对象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子女,因此难以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的对其加强监督以及关照,最终导致许多高中生在心理上出现了问题。
如果站在微观的角度对高中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那么这些问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是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同时个人的主观表达意愿较为欠缺,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在于高中生祖辈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个人的思想理念非常的保守以及传统,只能够以个人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及教育。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高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非常喜欢创新和刺激,这一点导致高中生与个人的长辈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另一种情况是在现有的委托监护条件之下,监护人只能够为学生提供物质上的服务,不能够站在精神的层面与高中生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就会使得许多的高中留守学生缺乏与他人进行主动交流的意愿,同时个人也不愿意主动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第二个问题则是高中生在学习上缺乏一定的自信心,自卑心理相对比较严重,极少有高中生能够主动的寻求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即使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也不会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个人的心理压力过大,积压的问题较多,最终影响到个人的学习成绩以及生活。第三个心理问题则是由于长期以来难以获得老师以及家长的关心和照料,学生在业余时间中经常会感到空虚和寂寞,因此非常容易产生抑郁和心理躁动,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即使在业余时间也不能静下心去看书学习,往往会通过上网的形式来打发时间、获取安慰,以致于最终沉迷网络不可自拔。
除了心理问题,农村高中的留守学生还存在许多的行为问题,其中只有一少部分的留守学生能够积极的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学会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非常消极懈怠,思想道德严重滑坡,甚至出现了违法乱纪的现象。与其他的学生相比,这些留守高中生所产生的行为问题更加的突出,比如思想和行为上的弃学,这一类学生难以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之中不能主动地接受老师的引导,出现了课堂玩手机、开小差、甚至频繁逃课的现象。其次,高中生缺乏生活经历,明辨是非能力并不是很强,难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对一件事情进行客观的判断和分析,容易盲目从众。同样的,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一部分的农村高中留守学生性情冷漠、行为懒散,缺乏集体主义精神,自私自利,从不会主动为他人提供相应的帮助。
三、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农村留守高中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许多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在生活和心理上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了能够有效的突破这一教育困境,我们应从各个方面入手,联合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首先,对于政府来说,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站在管理的角度,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管理部门可以制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就业,积极的通过市场的开拓来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资金和信息支持,将劳动力的外流率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保证高中生的父母能够留在家中,以此来为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环境。
其次,对于学校来说,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引导时,必须要意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学生登记和档案制度,了解留守学生的真实情况,通过专门档案和联系卡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具体变动来及时的进行内容的调整,加强学校与家长、监护人与学生和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促进留守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另外学校还需要注重留守学生的心理疏导,老师要多关注班级内部的留守学生,常与其交流、谈心,积极引导,保障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心理观。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学校需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积极采取措施帮助高中生缓解个人的心理压力,让高中生得到关怀的同时,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大胆的表达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最后对于家庭来说,家长需要转变外出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学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的改善高中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主动的与学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此来真正的为高中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结语
高中生处于个人成长发展的黄金阶段,家长和老师都必须要加强对高中生的引导。通过对留守高中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主动为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保证其能够在自主研究和学习实践时,真正的实现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登峰. 农村高中留守学生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平舆二高为例[J]. 读书文摘, 2016(4).
[2]杨存政. 贫困地区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现状的调查及研究--以宁夏彭阳县为例[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13):125-125.
[3]杨丽. 关于鄂西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品德现状的分析与对策——以利川市第二高级中学为例[D]. 华中师范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