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精神科住院病人饮食护理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cpi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完善饮食护理规范化管理,确保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并学习,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调查范围为本病区男性住院患者70例,并对实施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绝大部分病人均能按护理要求进餐,饮食不规范行为比例下降了64.4%。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饮食管理意识,责任心和执行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精神病患者;饮食护理;管理
  1.选题理由
  精神病患者由于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等方面的异常致饮食变化多端,并且因病情特点而各具特殊性常可出现饮食异常,如拒食、厌食、抢食、暴食、贪食、藏食、偷食、噎食等,如果不及时处理,轻则影响治疗,重则危及生命。因此,饮食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并增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促进病员行为矫正治疗及疾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1.1我病区饮食管理现状调查情况
  由表1可见部分精神病患者的异常饮食行为可因饮食护理措施落实欠缺,饮食管理不完善,导致饮食护理管理质量下降,因此在圈长的组织下,圈员们针对患者相关问题点进行了讨论。
  1.2.原因分析:
  1.2.1寝室进餐:患者喜欢安静就餐;家属额外准备的食物。
  1.2.2插队:生活较懒散;欺负弱小患者;排队时间较长,不愿等待。
  1.2.4藏食:欲少食多餐,留餐备用或有藏食物的不良习惯。
  1.2.5抢食、暴食:精神症状;糖尿病患者饥饿感;个别食量较大。
  1.2.6进食少:营养不良;口腔疾病;焦虑、抑郁。
  1.2.8拒食:饭菜不合胃口;精神症状;紧张、木僵、意识障碍患者。
  1.2.9特殊饮食:糖尿病低脂低盐饮食味道较淡。
  1.2.10噎食:老年、痴呆、癫痫患者;药物副反应如锥体外系反应;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进食。
  1.3 目标设定:为现状值-(现状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
  现状值=3月份各项日平均值之和
  现状值=45
  目标值=3月份各项日平均值之和×0.45
  目标值=20.25
  2 .对策实施:
  2.1 采用集体用餐形式 进餐期间,除紧急工作外,全部上班人员均参与进餐管理工作,巡视患者进餐情况,做好进食相关健康教育,家属所送食物护士必须严格检查,食物较多、易坏应交由护士统一保管。
  2.2 用餐期间由专人组织维持好领餐秩序,给予不遵守秩序患者劝解及教育,必要时给予干預措施。
  2.3 护士应及时巡视观察,杜绝将未吃完的食物带回寝室内,饭后再次巡视寝室内有无藏食情况。
  2.4 暴饮、暴食患者,暂禁到餐厅进食,采取单独隔离限制措施,同时,应适当控制饮食量,饮食过程应由专人照看,尽量劝导细嚼慢咽,防止发生噎食。
  2.5 对进食较少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用餐环境,进食期间应专人守护,护士应主动劝解,多鼓励患者,需要时通知患者家属可带患者喜爱的食物补充进食需求。
  2.6 对完全拒食患者可通过鼻饲及补液补充营养及水份,同时要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症状有所缓解即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耐心劝慰开导患者进食,必要时给予喂食,对受幻觉妄想支配而拒食者,要细心了解病情,分析拒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7 遵医嘱为患者提供食物,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发生差错,糖尿病患者应重点观察进食情况。
  2.8 噎食的护理以预防为主,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进食情况,必要时给予软食或流质饮食,专人协助进食。
  3 实施后调查情况(见表2)
  4 小结:
  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圈员们团结合作,同心协力,为这次品管圈的开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同时,提高了病员对病区饮食管理的满意度,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逐渐实现了病区饮食护理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了饮食护理管理,一旦发现了病员饮食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而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摄入量,及时解除危险因素,避免意外发生。饮食管理更进一步带动了对病员的行为矫正治疗,做到了以饮食护理规范化管理为支点,“撬起”整个病房的和谐管理。
  参考文献:
  [1]高雪雁,华淑敏,对住院精神病人的饮食管理,中国当代医学,2007年6月6卷12期p53-54
  [2]张幸国、王临刚、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更好的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方法 选择142位家长,在“妈妈课堂”前后,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問卷,进行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问卷测评。结果 实施“妈妈课堂”后,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妈妈课堂”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妈妈课堂”能有效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关键词:妈妈学堂;预防接种知识;效果  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接受短期集中式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进行传统分次健康教育活动。結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两组病人的教育内容、授课人员以及授课总数均相同。试验组采取5 d 短时集中式健康教育,每天约2 h,由糖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46例青光眼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46例患者分为健康教育组(n=23)与常规护理组(n=23);对于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于健康教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组疾病、饮食、遵医行为、疾病认知情况、治愈信心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2014年6月对100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高血压患者对成人平均每天食盐量、成人确诊高血压标准、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是否终生服药、生活方式(体质指数、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知晓情况及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结果 发放问卷100份,实际收回问卷100份,
期刊
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对职业的满意度,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探讨精神科护士由身分管理转向岗位管理,推进精神科护理能级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护理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于2014年1月修订了护士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对护士实施工-效挂钩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法,根据护士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年限、学历、职称等建立了护士分层进阶体系,将护士由低到高分为N0-N4级,分别赋予不同的层级系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2例采用产后健康宣教措施,对照组132例采用常规管理,观察两组的产后个人卫生、心理状况、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母乳喂养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心理状况、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产后个人卫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精神科门诊就诊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将来我院精神科的329例就诊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就诊者中男女比例、职业、收入水平等基本资料,按照诊断有无心理健康问题将329例就诊者分为A组(诊断有心理健康问题组)和B组(诊断无心理健康问题组),分析心理健康状态与性别、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的相关性。结果:确诊有心理健康问题者中男性比例低于女性,受教育程度高者高于受教育程度低者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隐患及保障措施。方法:对128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64例,分析两组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经分析得出,常规护理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为12.50%,护理干预组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为3.13%,两组在院内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几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消渴病患者中医护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施情况,为下一步《方案》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与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证型一致的54例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按《方案》进行护理并分析。结果:病人自觉症状改善,依从性好(依从率在95%以上),满意度高(满意率在95%以上),护理人员认为《方案》实用性强的占比为94.4%。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给予个体化的中医特
期刊
摘要: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卧床患者较多,患者自身体质差合并症多,基础护理量大,在以往的工作模式下,护士工作量繁重,缺乏对患者的主动服务和系统管理,卧床患者恨容易出现皮肤问题,患者舒适感降低,护士的工作难以见到成效,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低。为此我科室于2013年1-6月针对“如何预防院内压疮提高带入压疮治愈率”的问题,在8个护理床位间组织了品管圈活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引导下皮肤系统管理的工作模式,于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