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及新媒体,我们行外的人总不免拿它和高科技、酷炫外表、迷幻互动这类东西相提并论。因为它名称里的“新”让我们惯常地觉得它与生活存在着距离。但事实上,当我们真正走进这个领域,听到这个行业内不同身份的人谈及它时,才知道这是一个如此宽泛,且见仁见智的话题。它存在于科技开发、艺术创作、商业运用、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立场不同,也因此看待它的方式会不一样,所以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确切的定义。本期采访的DIETER JUNG,他向我们展示了新媒体技术中的一种“全息图像术”,虽是以研发为主,但他以小见大,充满哲思的视野,为我们开启了认识新媒体当如感知一个全新美学领域的大门。aaajiao是中国新生一代新媒体艺术家,成长于互联网文化影响下、同时拥有计算机学历背景,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个人创作风格,站在与当代艺术的对比中,他同样对新媒体艺术有着个人强烈的体验和认识。Keith Lam和Yeon、Biuy则有一些不同,他们都经营着新媒体设计公司,从事新媒体教育和推广工作,强调独立的创意,并同时践行艺术的尝试以摸索一条平衡市场和自我创意实现的路子。Francis lam则是将新媒体技术更广泛地实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师,他就职于广告公司。基于互联网平台下的品牌体验打造,如何影响消费者以产生更大商业价值是他研究新媒体的核心所在。来自法国的Charles Carcopino不仅是这个领域的策展人,同时也专注于利用媒介技术打造非凡舞台视觉体验,但并非因此就成为了“技术至上”者,相反他更看重艺术的内涵。
这六位学者、设计师或者艺术家,从事的都是和新媒体有关的工作,却因为身份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见解和感知,为我们开启了认识新媒体的另一面,带来启发的同时也让我们有新的认识和惊喜。原来我们认定的新媒体,事实上都可能并非所想:新媒体除了互动一面,也有非互动的另一面;新媒体除了科技一面,也有哲思的另一面;你认为新媒体是专业人士的事情,但其实它已成为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套用Keith在访谈里说到的一句话,“其实它已经是我们的第二层皮肤了”,当它在潜移默化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和社会结构时,我们也希望能更多地去了解它。
全息影像,开后了一个新的美学领域
开后了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不同感知
全息术作为新媒体技术领域里开发的一种新媒介技术,如今已逐渐流行于全世界范围的舞台表演中,DIETER JUNG从1970年代便开始接触和钻研这种新媒体技术,先后在MIT最前沿的部门进行研发,与众多科学家进行项目的合作。至今他也在大学从事教育几十年,可以说JUN6是新媒体技术开发的老前辈,他代表了一类同时拥有文理科知识背景的新媒体人才形象:在理性的技术思维下,同时拥有感性的审美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在我们与JUNG的访谈中,虽然他谈论的话题都围绕着全息术这种单纯的技术开展,但透过他客观、又具有哲思的思考,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他不断超越感知和有限思维边界的创作。我们仿佛能够以小见大,从中透析出一种技术、一种媒介到底对我们的现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你如何踏入这个行业中来的?
1972年,我开始绘画一组组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物像,利用计算机横竖震荡的线条在帆布上捕捉形象。这种模式建立在变形的原则上,他们的脸和肤色看上去好像是随着电脑产生或者消失,在网眼中出现又缺席,就像一个人在不同距离和程度上去检验油画笔触的质感一样。(图1)1977年在纽约全息影像展览馆中,我第一次看到了纯粹的灯光雕塑,一个真实的海市蜃楼,它就是全息图!我立刻被这种技术所吸引,开始在Jody Burns建立的纽约全息影像学校学习。实验室就像一个神奇的有度量的花园,被上百万的硅沙尘粒照亮。在一台沉重的,摇晃的清水砂台面,拥有镜面般的充气管里发射出一束束的光流,就像单束的连贯的单光一样。这就是激光!激光束穿过针孔,被一片玻璃分割成两部分,光束通过透镜放大,然后根据镜面的指引,一部分的光束照亮物体,另一部分则照亮全息板,它们相遇,互相影响。在后来的30年里,我很荣幸能够和开发全息影像显示技术的科学家和先锋们合作,他们激发我并给我的作品以支持。1985年,我成为洛柯菲勒研究中心一员。我所在MIT的前沿视觉学院与Spatial Imaging Group合作开发了一组大型的电脑生成和动画全息,例如LightMill以及holograpic poems(图2)。
你研究新媒体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地还是在虚拟的全息影像里提供时空感受——运用它所有的空间吸引力、诱惑力来创造一个全然不同的对光、空间、颜色的认知。空气中飞翔的颜色,竟然比空气还要轻盈!全息影像开启了一个新的美学领域,在今天依然整合着绝大多数现代的数码媒体技术。它刺激了观者的视觉反应,继而影响到了思想和情感的维度。观者能够适时地在空间里根据自己的行动与影像互动。作为一个灯光艺术家,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自然的还是人工的光线对我来说似乎都是和谐内在、个人表现里最丰富的体验:全息图像术为交流,为不管是虚拟的还是物质世界中的多元文化、精神、宗教模式注入了无限的美学可能。在我获取或者创造人造光现象的途径中,空间成像的历史,以及我个人的历史成为了基础,在这之上,经纬度的信号作为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基础,成为了宇宙编织的一部分。
你平时会关注什么?哪些东西会带给你创作的灵感?
我会将新的概念视觉化。在传统媒体上也会做同样的尝试。去欣赏和尊敬我的家人、自然的美、彩虹、海市蜃楼、极光、太阳风,以及和我的狗玩耍。
除此以外,在媒介沟通上还有其他奇思妙想吗?
对于一些新媒体的永久保存性和存在性。无尽的图像、声音流,它们无休止的“信息”轰炸,会对人内在空间和自我成长的自由设限。从多媒体全息术的传递途径的另一方面来说,它提供了一种恒定的对话,在观众和“捕捉”到的光影像丰富性之间。在这里,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物理速度、不同的观看角度和距离获取他自己的影像。我的全息装置致力为观者带来视觉和心灵愉悦的不同现实下,强调一种和谐的、多维度的互动(图3)。
目前主要是哪些类品牌/客户倾向于采用新媒体?
当然新媒体全息技术对于艺术收藏家和品牌来说都很具吸引力,他们将速度、流量和新科技商业化。商贸中心、博物馆、政府的机构也都参与到了新媒体中来,例如欧洲专利局,在那里我实现了“The Holographic Prism Changer”(全息棱镜变换器)和“PerpetuumMobile”(永动机)的项目,这个装置包含了一个全息的平台和一个完整的永动机雕塑,从天顶悬挂下来,跟随周围的空气流而运动(图4)。
全息术在你的国家接受度如何?
对于创意的全息术,公众的接受度很高。但是这个媒介依旧有些排外性, 它的费用很高。为了保险起见,主要的投资还是到了传统的艺术上去。
全息术在你日常的生活是怎样的?
当然,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全息术。你在钞票上、信用卡、护照上都能找到它们。它总是以多彩的闪烁的小小的品牌形象无处不在。这些都是为了安全原因设置的凸起的全息图像。但是全息术还可以做更多,当我在亚洲第一次展示全息术的时候,人们都坐下来陷入了沉思,还有一些人则不停地触摸这些图像,想要证实他们看到的。他们想要抓住未知世界的一瞥。全息术启发着人们,唤醒人们,它不仅仅是我们信用卡和护照上所携带的那一点点。它开启了不同的思考和感觉维度。
你认为新媒体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的原因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突破。批量生产工具的进步让许多新媒介能够普及起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当地或全球的交流中实现拍照、录像、玩游戏、阅读电子书。全息术像是一个“外来的”媒介,拥有重塑我们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高度可能性。
对比传统媒体,你认为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优势是:创造性的全息术绝对不会无聊,它在每一个角落、距离、时间都能再被重新定义。它们就像是鲜活的身体,与时空里的观者和谐互动。直到光线消失。劣势是:它的生产成本依然很高。也有这样的说法,全息术很脆弱,它的幻象容易失去。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能显现。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建造户外的全息雕塑,运用在建筑里的窗和墙,让全息术有了新的存在可能。它还可以抗湿度、耐高低温和UV紫外线。
你关注的有哪些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在这里提一些:全息技术在建筑、设计以及时尚领域的整合;全息化的舞台以及舞台的全息化;公共事件、公共盛典的全息技术运用;全息电视等,可能性很多。哪些能够成为新趋势的很难被预测,它也不单纯依赖市场策略。看看艺术家Nam June Paik的作品,他过去是作为画家被培养起来的。后来卷入了电子艺术成为了第一个视频艺术家,这花了他30年的时间才足够撼动社会和文化界,获得大家的认可(图6)。
要识别新媒体艺术,就要从创作线索上看
不同于DIETER JUNG的时代,aaajiao成长于互联网开始盛行的时代,拥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他,从2006年开始涉足新媒体艺术领域。aaajiao看待新媒体艺术有着鲜明的个人感知,从最初的创作立场来看,他就站在相对于当代艺术的角度。他着重宏观结构层面的线索,偏重大叙事理念,强调新媒体艺术创作的线索独特性。但是近几年的经历又让他逐步认识到新媒体艺术向“混合艺术”的转变,他说这是新媒体艺术的野心,想要包裹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这也导致了很难再去定义何为新媒体,他更愿意广泛称之为“媒体艺术”。aaajiao是属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新结构、新现象的创作者,他会注入哲思层面的内容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取得作品的某种永恒性。平时他也会参与到新媒体商业运用中来,但是艺术和商业中的新媒体运用,在艺术家身份的aaajiao看来,实属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
你如何理解新媒体?
我们讲的新媒体和欧洲完全是平行的,我们很多作品的来源,是基于互联网以后产生的新的社会结构。线索上有很明显的区分,这和欧洲是比较一致的。“新”是相对的新,2006-2002年我认识的许多人都集中在新媒体“交互”这个层面,很多传统艺术家也来做这个东西。这是手法。是技术上的新。但从2009年开始到最近,新媒体创作都是一个混合体,比如我们做的东西,有可能也用传统的技法,但观念却是来源于科技或者某种新的社会结构,而不特别着眼于现实或者当代的领域。到现在没有特别地分什么是新媒体艺术,或者当代艺术,我们更多地称之为媒体艺术。它和媒介有关系,思路上会存在区别,这会影响作品的形式。我们可能不会考虑从某一个奇观的现象出发,而更多是比较宏观的。当你做媒体艺术的时候,你会发现思路不会是自己的一个小情绪。可能是一个更大的线索。一旦去做研究,它一定是一个面式的,而非点式的。
技术对你来说重要吗?
其实技术本身不重要,但是它带来的新的结构很重要。比如说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你的交流结构不是这样的,这就是新的结构,但很少人去讨论这个结构本身。从我的角度来说,作品的线索性到底来源于哪里,如果要作区别,这就是唯一的区别,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法或者观感上的东西了。我愿意做的是技术带来的整个媒介系统,它形成的新的格局里面很多好玩的东西可以做。
中国新媒体艺术兴起的背景如何?
最早很多人都参与,皮力以前也做过新媒体。2002-2003年开始热卖的时候,艺术家主要是从技法上做新媒体,但是很多线索性还是比较当代的,只是技法上有一个承上启下的线索。所以也归类为新媒体。到了2006、2002年开始,我们这一波做的时候有明显不同了,当时很多人都做交互类,但后来有人思索交互的东西可能更适合商业、展览,并不适合放在作品本身。所以我开始几乎就不在现场和观众做交互。我的作品结构和线索就比较明晰了。到了200g年奥地利的ArsElectronica提出了“混合艺术”,这是新媒体的野心,它希望把所有艺术都包裹起来,因为在技法和线索上已经看不出边界了。去年它的金奖颁给一个把马的血抽出来,打在自己身上的艺术家。这其实特别象行为艺术,但它又有很完整的文本线索性,以及逻辑的东西,而且又跟新媒体的这种线索很相似,这种东西很难定性的。所以有一些做传统艺术的人可能不认可作新媒体艺术的,因为他不懂你在做什么,因为他关注的社会的奇观来源和艺术史的传承,所以大家并不在同一语境里。
新媒体在商业上的运用情况如何呢?商业的新媒体其实范畴更广泛,比如说你给新的杂志做一个APP、新浪微博这些都叫新媒体,所以我们要明确区分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两回事儿。现在商业上用的一些新媒体装置,它还是归类在商业类的新媒体,它更多关注的是人的交流方法的表达,跟新媒体艺术讨论的线索的东西基本没关系。它只是一个技法式的东西。从大的历史来讲,艺术上的概念一定是引导商业的。这是没错的。像很早做这种多点触摸,其实在70年代,这个原形在MIT实验室里已有了。MIT的实验室是一个综合体,包含了商业、军事、艺术,就是说这种突破性的线索它和艺术有关,但是艺术不是做主导,它是启发性的。因为比如大的结构,人机交互上的这种更新一定是和技术本身发展有关系的,但是这个作品可能还会有某种哲学的线索、某种艺术线索,它是有喜好的,所以有艺术家参与的时候,这种喜好被发挥出来,变成了一种更具体的表现形式。我会分得比较清楚,在做商业装置的时候,更多是技巧式的东西、视觉化的东西,但是做我自己作品的时候,肯定都是走线索的。同时我也不期望这个线索能够 引导商业做什么事儿。
有些品牌和客户其实还是希望把艺术的东西加入进去。
不,这是讲法而已,你的定制只是在品牌的口号上作定制,你给他的是一个讲法,而且这个讲法可能比一个广告公司讲得漂亮,而且还便宜,这是商业的逻辑。
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前两年在某些节点上,它是具有公用性的优势,因为它有交互的属性在,场面视觉上可以带来更大的刺激。它不像传统媒体,你要去理解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到特定的地方去。但是现在新媒体很多是户外的,它的规模是大的,门槛是很低的。问题是这件事现在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它一定是公用性的,所以也不是优势,这个过程会有变化。所以现在来讲,它和当代艺术没区别,基本上就是一回事儿,只是说不同的人在操作。反而是劣势更多,因为很多东西是装置式的,可能并不容易被收藏,然后你在整个艺术线索里面是不明晰的,因为它的历史短嘛,所以就是说它的传承、价值认可都有问题。它和商业之间这种讲不清楚的关系,有时候也是劣势。
你有思考它未来发展的趋势吗?
如果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来讲,它会和之前的当代艺术越来越融合,估计再过2年,大家也不会去谈什么新媒体艺术了,而更多的是去谈这个艺术品怎样,我觉得这个趋势会非常大。但是从概念上来讲。可能说中国在前几年有点拔苗助长,4-5年就可能把欧洲10-15年的过程都走过了,我们的起步是慢的,但是和它衰落的速度是一样的,从去年年底开始,很多新媒体机构都基本是在走下坡路的,比如像德国的ZKM(注释1),它以前做很多收藏,收藏大系统的,现在都偏理论了:荷兰的V2(注释2)也一样,政府会对它有新的要求,希望它有更多公众性的,而把艺术性降低。还有很多做VEDIO的机构都关闭掉了。因为它不像当代艺术那样,有实际买卖、画廊和大的商业体系存在。新媒体从开始就是一个机构性质的东西,因为它有很强的研究性,有很高的成本。但是因为它之前的公用性,政府会很喜欢,会愿意投资。中国也是一样的,前两年作eARTS,规模、耗费都很大,大家都发现这个东西好像一下子被拉到了顶端,顶端之后呢,全球经济不好,然后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有往市场转的需求,一旦被扔进了市场。你就会发现市场对它的要求是另外一种层面的。你要更合理、便宜、有效,所以你就不会看到更多大规模的东西,而是小规模的、点式的。我觉得这频率会越来越高。下一波它怎么回来,可能是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法,应该不是这种展览了,而是更偏软性的,基于互联网本身的,基于现在的传播媒介,可能它会选择一个更轻量级的方法再回来。
你如何分类新媒体艺术?
我一直分的方法是:装置类:表演性(它可能带有更多实验性):纯软型(纯的软件性质的,它一定是存在于互联网上,它的载体一定是互联网或者电脑本身,但是和装置有区别,装置本身的形状是有含义的)。
新媒体有一种我称之为“不完整性”的特质
Keith Lain(林欣杰)。Dimension+艺术总监,有电子艺术界奥斯卡之称的PRIX ArsElectronica,互动艺术类别2008年之表扬大奖得主,香港艺术发展奖2008艺术新秀奖得主,2011被透视杂志选为40under40全球40位40岁以下以创作骄子。作品被邀到世界各艺术展展出,包括Ars Electronica Festival,FILE,404 Festival,ISEA,等等,遍布世界各国包括奥地利,英国,荷兰,巴西,台北,阿根廷,克罗地亚等等。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香港艺术学院的客席讲师。曾任教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担任技术总监及顾问。
公司网站:http://www.d-p.cc/
“大部分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或者需要观众加入到作品当中,作品才会完整。”这是来自香港的新媒体艺术家Keith Lam对新媒体的特征的自我认识,活跃于新媒体创作领域的Keith拥有多重的身份,一方面他经营一家名为Dimension+的新媒体创意公司,进行着商业和艺术的双重实践;另一方面他任教于大学、为杂志撰写相关专栏文章,致力于新媒体的教育和推广。目前Keith还会在香港举办讲座和工作坊,搭建公众认知新媒体的广泛平台。可以说无论是从艺术、商业、生活还是学术领域,Keith都有机会接触到并思索新媒体实际的影响。在《里外》的访谈里,他以多重的身份分享了有关新媒体发展的多面。
你如何理解新媒体的“新”?
我对新媒体艺术当中的“新”字很有保留,究竟要多“新”才是“新”媒体呢?新媒体创作的“新”大概可能指当中的手法。我常常形容我的创作,或新媒体的创作是一种“能量转换”。例如艺术家会把电能转成动能,然后利用动能造成的敲击创造声音,这就是我所说的能量转换。当然,这个转换过程加入了创作者的概念、想法,这样的能量转换才会构成艺术创作,不然随便一个把电能变成光的灯泡都会是艺术作品。工具都一样,不同创造者加入自己的想法,赋予其本身软件功能以外的能力。
你关注和思考的新媒体趋势是什么?
也许真的是科技变得容易拿捏,新媒体创作近来也很多样化了,很难说它将会有哪种特别的趋势。倒是我自己慢慢有一种特定的关注,也成为了很多艺评把我定形的原因。我的作品以装置为主,概念上通常会把一些隐藏的东西可视化。而形式大部份都包含了机能(Kinetic)的部份。例如我去年的作品《讯·变》,概念表达的是我们身边愈来愈多的行动装置,都包含各种讯号,而这些讯号就是信息。虽然眼睛看不到,但这些看不到却在改变塑造我们的生活。我不太喜欢过分虚拟或完全虚拟的东西,距离现实太远了,所以偏爱实体的东西。我的作品也愈来愈多以实体的形式呈现。
新媒体的项目,都必须是互动的吗?
这个问题很好!跟你分享一个经验,实在有太多人问怎么“玩”我的作品。这完全是个误解!白南准的作品就鲜有互动的,但他的作品都是新媒体艺术的经典。也许可能新媒体往往有一种我称之为“不完整性”的特质,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新媒体一定有互动。我所谓的“不完整性”的特质,是指大部份新媒体艺术的作品都没有一个固定形态。于是观众每一次看同样的作品都可能看到不一样的形式,领略不同的意义层次。而包含互动的作品更加需要观众加入到作品当中,作品才会变得完整。例如我的作品《MovingMario》如果没有人去拿控捍操作去移动Mario,它只是一件死物。但新媒体真的不一定有互动的,或者有互动,也不一定和人有实时互动,也可能和一些信息有互动,和生物有互动,甚至和环境有互动。
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里? 欣赏传统艺术,如果对该画作的年份,作者本身的经历,画风等背景知识缺乏了解,是不能完整阅读作品的。反过来,新媒体艺术相比更具在地性,很多时候又有互动性质,某种层面看也许比较冷血,未必需要有太多背景知识也可以参与。不过从推广新媒体艺术或创作的角度来说,这肯定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技术”在你的创作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什么是最重要的?
在创作的前期,技术对我来说不太重要,不然会绑手绑脚;但在后期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持,所想表达的概念未必能完美地呈现。在我早年的创作过程就很多时因为技术做不到而牺牲了部份概念,结果很不完满。但我一直坚持一开始不设想技术的部份。进入后期我会想尽方法去解决。我会告诉我的学生:如果你是因为某技术而产生兴趣,这是没问题。但如果因为这样而要做一个作品,这就大错特错。你平时会关注什么?什么会成为你创作的灵感?
我特别爱到郊外,或人少、比较破旧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会看到很多平常忽略的东西,我常常幻想那里的每件东西都会自己说话什么的……这就是我们平常忽略的。所以我坐公交车逛街都不会听iPod,这样可以发现更多无聊但有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是创作的灵感。
你认为大陆客户对新媒体的认可度,公众接受的程度如何?
可能香港的新媒体创作也发展了一段时间,有很多成了型的想法和做法,于是很多项目都要求倒模式的制作,即“人有我有”的参考方法。相反在大陆,可能新媒体才刚起步,于是客户们都很接受新的想法,不介意多试。不过两地都有些共通的情况,其中一个就是以技术的高低去评论创作的好与坏:另外就是大众的接受程度,华人都比较害羞,不太愿意跟作品互动,所以我们常看到国外的视频观众玩得很开心,下次看到这样的作品不妨疯狂地参与一下。
新媒体在香港的发展如何?
2005年还是到今年年初,人们访问我的问题还是:“新媒体在香港才算刚起步”。香港的代表性新媒体艺术节微波国际艺术节都过了二十多年了,还新吗?近年来自政府的支持算是一大改进的变化。也可以看到愈来愈多新媒体的创作出现在展览,这些都是好现象。香港无论在信息上,在材料的便购程度上都有很大的优点去培养更多人才。不过需要在艺术欣赏、教育培训上找对的方法、对的人。我们的商业项目也要放弃即食式的作品。特别新媒体创作需要很多实验时间。花多点制作时间让创作者在创作和制作上,这绝对会对整个新媒体艺术和创作的推动有很大的帮助。我常说商业项目很多时候可以反过来推动艺术,因为大部份人看网站逛商场逛街的时间一定比逛艺术馆画廊多。
有人说新媒体运用更像是商业噱头,或者一个艺术家做的事儿,你怎么认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是么?反而是个噱头我就常听到。其实新媒体艺术相对其他艺术已经很在地了。但因为某些作品太虚拟,太抽离现实,于是观众不觉得这跟他们的生活有关系。那也是为什为我爱实体,能触摸到,而且和我们的生活有关的作品。这也许不是新媒体创作独有,能够引起共鸣,或引发不同层次的思考的作品,都是很亲切很诚实的作品。而且,新媒体这东西,套用学者的话,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第二层皮肤。我们不是刻意要去用新媒体从事创作,而是这已经是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部份,于是我们利用新媒体去做不同的事包括创作也只是平常不过的事,相当于用牙刷刷牙,完全嵌入了我们的生活。
“新媒体更新太快了,很难真正保留人的珍贵的东西。”
SuperNature是一家建立在上海的跨领域设计公司,主要专注在互动设计、视觉沟通和媒体技术领域。在新媒体和物理计算层面不断挑战创新。公司提供从设计到技术使用的整合性定制方案。追求革新的解决方案是SuperNature的终极目标,同时他们也一直致力于研究&发展的工作。创始团队成员:BILLY、LINYEW、YEOH
网站:www.supernaturedesign.com
这是Super Nature的创意总监YEOH对于新媒体的看法,他并不是我想象中热衷新技术、数码产品更新的设计师,相反他珍惜一张照片的纪念意义,保留读实体书的习惯,细心察看身边的自然……这也是Super Nature这家新媒体创作公司给我的印象,它由三位留学国外的设计师共同在上海创立,规模不大,多以项目为单位与外界的人才进行合作。虽已在上海第五个年头,Super Nature仍然是服务于国外的商业项目居多,如NIKE、BMW等。同时他们每年也参与政府组织的项目,以有趣的方式普及公众对于互动的理解。在Super Nature看来,技术只是作为新媒体实现的手段之一,真正的价值在于作品内含的故事性,他们善于营造每一件作品的历史性,赋予其人文的价值在其中,他们坦然在国内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艰难性,因为目前整体的大环境仍喜好以技术高低、视觉效果作为评判的标准。但是Super Nature始终坚持人文性和理念性为设计原则,它是一小类拥有独立创意思维和技术实现能力的新媒体公司代表。在商业领域外,Super Nature从成立之初就不断在艺术领域探索和试验,这也成为与他们商业发展相辅相成的另一手段。
请简单介绍一下Super Nature?
YEOH:一开始我们还没有组织公司的时候。在新西兰做很多艺术的装置去参加一些展览和盛事。2008年我们来到上海一起合作成立了这家公司。这家公司本身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做比较商业的案例,另外一方面,我们做纯粹艺术性的,我们也去其他国家做展览。客户需要长期的理解过程,因此在艺术这一部分,其实也能够让客户慢慢了解互动的方式不一定就要好的技术;了解其中的内容和方式,而不只是炫的外表。
目前主要是哪些类品牌/客户倾向于采用新媒体?
BILLY:国际化的客户,到了第五年了,我们都还没有本土的客户。年轻化的品牌比较多,一般都是消费类品牌。
为什么没有本土的客户?
YEBH:合作很多次都不成功,双方没有达到一致的想法,我们需要客户真正理解我们的出发点,他们的想法很直接,要求你提供技术就好了,像一个产品交易一般,这不只是讲创意的问题,我觉得更大的挑战就是怎样能够让客户真正理解。其实中国有很多很好的人才,他们工作的方式已经非常有限,可能就是开发、模仿国外的技术,而没有想用自己的创意把这个技术运用得最好,最重要的是创意要出自于你自己,这样才能够谈创新,也才有更好的未来。
能谈谈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吗?
BILLY:这是我们今年在考虑发展的新的方向,从一些有趣的生活产品来发展,一旦把这些互动的体验功能化,它就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以后这是一个趋势,很多创意的产品、家居带来了很多非常考究的互动性,这才会 让你的生活有趣。
新媒体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YEOH:新媒体艺术最早都是从一些艺术装置开始,在1998年,当时国外有很多实验性的项目,为了表达艺术的理念和实验性的结果,他们用了非常实验的方法让人们去了解,因为它是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所以人们叫它新媒体。新媒体很多时候是虚的东西,你的装置也许很难保存下来。
新媒体艺术的价值是什么?
我本人觉得需要时间去让人理解它的价值。我早期作了一个石头装置,放在不同国家展览。在德国我看到有人把这些石头全部堆起来,做成了一个像雕塑的东西,投影下来:可是在美国不一样,美国人喜欢将石头四处乱放:澳大利亚人也不一样,所以你可以看到每个国家的人思考习惯都不一样。回到作品价值方面,还是要看人本身对这个物品/装置有没有回忆?如果当时体验过了,在很多年以后还会想起,这样的体验我觉得最有价值。你很难看到新媒体装置被收藏,它不像一幅画。很难再被展览出来,有时还需要很复杂的组装过程。花费很大。
你认为好的新媒体设计/艺术的标准是什么?
YEOH:给人一个非常好的体验。
BILLY:需要一个好的概念,我们做装置需要考虑很多环节,认为“互动”不只是让人参与一下,而是用心去体验。我们也会自问:这个东西新鲜度到底能持续多久?它必须要一个很好的理念和故事去支持。我们强调作品的内涵,如果没有内涵,就很难传达。
对比传统媒体,你认为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YEOH:也许我们太依赖科技,新媒体就变成了一种技术的开发,开发技术也不是不好,只是会忽略创意,容易被科技控制住想法。现在人们对某些东西不太在意了因为太容易得到,回忆没有了,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历史,你永远会处于一个很虚的空间里。新媒体一直在更新,它很难真正保留人的珍贵的东西。
BILLY:科技有时会束缚你,也存在局限,可能会限制你的天马行空,它也有一个区域,我们会事先知道用户是不懂的。我认为传统的东西有好有坏,传统的东西可被保留,新媒体的东西,可能还没有到保留时。就被下一代淘汰。
互联网-在新媒体的发展中是一个很大的推手
Francis Lam,W+K Shanghai互动创意总监,服务耐克、匡威等客户。拥有艺术、设计、计算机工程学历背景,曾在美国MIT主修Social Media,早期在香港就进行了一系列互联网创作实践,例如“MAGIC CUBE”互动网络装置、“裸男制造机”,自己开发经营网站db-db。
网站:http://Wkshanghai.com
http://www.db-db.com/inspires
Francis Lam的创作多基于互联网平台,他是W+K上海数码互动部门创意总监,因此在传统广告公司领域下,用非传统的新媒介进行品牌和产品的推广成为了他的首要任务。Frands Lam曾主修social media,与受众的互动性成为了他设计的主要原则。因此网站的用户体验、利用网络交流的社会结构,以及公众对智能手机、互联网的多样性使用习惯,成为了他关注新媒体领域的焦点。在与他的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他个人早期的新媒体创作实践,无论是为公众创造游戏的乐趣也好,还是为了表达个人的价值观、以及社会思考,抑或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参与创作的平台,Francis对新媒体的实践多建立在软件开发的基础上,在与我们分享了个人的创作理念外,他也谈到当下各类软件程序、互联网等媒介在商业上的运用,是如何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的。
如何理解新媒体的“新”?
新媒体,这个媒体就是人跟我们创造的一个Content的交互。以前的媒体是单方向传播,现在的新媒体的“新”在于互动。但是它不等于数码艺术,不完全是数码的。新的媒体可能就是一个游戏、一个工具、一个大型的建筑体验、一个让人参与和用户创造的硬件装置、或小到一个互动家具。新媒体很“乱”,因为它定义太广了,但是渐渐会规范出哪一种的交互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件和人的关系,空间和人的关系。
新媒体在广告行业的运用如何?
广告主要受客户的市场方向控制。以前的媒体预算大部分在电视和平面上。现在渐渐增加了在网络的投放。新媒体很大程度上和科技有关,国外的发展走得比国内前,因为互联网也是从美国先开始。美国、欧洲、日本等在新媒体上绝对是领先的,他们会设立一个标准给亚洲。这很容易让新媒体变成新科技的试验场,但是对我本身来说,科技本身不是用来炫耀的,你只是使用它,所以新媒体艺术作品注重的还是其传达的概念和信息。你很容易看到一个现象,懂一点新技术的就可以成为新媒体艺术家。这在新媒体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到底它是一个好玩的东西,还是一个艺术品?我觉得这个也是很让人头疼的。
你希望通过新媒体传达出什么?
我不能规范我自己作品的路向,因为我现在有很多重身份,我希望让人玩的开心,FOR FUN/PLAY,所以我暂时做的都是游戏类,我会做IPHONE的游戏、互动的游戏、网络的游戏,但游戏除了玩之外,它也可以表现我的价值观,或者是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同时再给用户一个创造的机会。
W+K上海的客户是怎样的?
大多数还是国外在中国设立办公室的客户,例如NIKE、匡威、P&G、可乐、LEVIS等。我暂时做NIKE、匡威的部分比较多,做网站和所有的互动体验。我们的客户多是年轻的品牌,消费者是年轻人,这批人常活跃于网络,数码社区等,所以客户把大部分的预算转移。你看美国的P&G,也已经把全球预算的大部分转移到DIGITAL上来了,其实这是一个大方向,所以我们现在主要做的是网站及社交性媒体,如微博、人人、QQ等平台的运用,以及怎样跟创意结合的部分。
对比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里?
优势肯定在于灵活性和多变性,网站的周期制作相对短,可以实现的东西也比较多,它很广泛,你在一个网站上可以拍一个片子。也算是在新媒体上的传播:它的传播性也比较强;与观众的互动也很直接。但传统媒体还是有它的魅力,例如你需要一个确保很快让很多人知道,马上能感动别人的东西的时候,拍一条很简单、直接的大片,30秒可能就能让所以有人立马知道。就不需要很多人要点击、玩、传播。不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并不是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平衡和互补。
新媒体一定是互动的吗?
对,是互动的。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FEEDBACK(反馈),这已经不是传统的雕塑了。因为互动的动作在于你的感官,新媒体的定义就会变成一个模糊的状态。新媒体的观众,可能不仅是一个OBSERVER(观察者),他也可能是一个USER(使用者)。
在中国新媒体的挑战是什么? 中国的互联网和国外还是不一样:简单来讲,国外大部分都用EAEEBOOK,利用FACEBOOK就可以搞定大部分问题,在中国有QQ、人人、微博、微信……问题就会来了,因为每一个平台都会有不同的行为和人群。人才教育上也有问题:在中国的教育还是文理分科,这对发展新媒体有一些阻碍。在国外,很多美术学院也加入了理工科的学习,因为做新媒体要写程式,在工程学院里面,有一小组人又是学艺术的。不过。这样的文理能力的混搭在国内可能会慢慢流行起来。另外中国不缺视觉方面的高手。但是他们不一定会将其转化为用户体验。因为中国太大,有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你如何将一个创意给到大部分的人,还蛮难,有时候需要牺牲一点创意度来迎合大的市场,这点对创意人来说蛮痛苦。
请谈谈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手机就是一个最普遍的现象。眼下的智能手机热潮是绝对性地对我们生活有改变,有多少人在使用手机看电视、游戏或者淘宝、认识朋友……做任何事情都好像变得容易。IPHONE、安卓都有很多APPS,也是一个创意平台。设计师们、企业家们都可以想很多点子,做一个APP放在上面共享,ANGRY BIRD、DRAW STH都突然间立刻热门起来。还有我用手机订票、用大众点评去搜索吃的……这些就是新媒体的运用。
你关注的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有那些?
新媒体应该是要再走五年,就不是新媒体了。最近一直在艺术上的尝试很多。商用上,新媒体的收费还是很高的,你很难定义这个是有多少钱。因为它是单一次性的东西,你也不能复制。比方手机已经成为一个新媒体的平台,它已经有很多可以让人互动的东西,例如平衡的感应器,这样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但是定制的,慢慢需要格式化,才可以商用。例如现在开始流行的投影映像,当越来越多人关注。就会变成一类东西。新媒体艺术,正渐渐融合进各类艺术里,并将他们细分出新的类别。例如这类叫做DATAVISULATIDN(数据视觉化),将微博的信息变成实体的装置:还有可能是KlNETICSCULPTURE(动力雕塑):有一些可能是SOCIAL MEDIA(社会媒介)等。新媒体会慢慢成熟,而不仅代表互动。
当单纯用新媒体激发其本身的发展时,它可能会是一个减速器
在新媒体创作上,Charles Carcopino视听和多媒体专业的背景让他自然地走进了这个领域,在1996年他就为EXIT Festival上的媒体艺术家作品深深吸引,这促发了他的思考和实践,四年后,他开创了自己的工作室Le Studio-Maison desArts,专注舞台视觉艺术的推广。如今Charles在商业领域多为歌剧院、当代芭蕾舞剧院、戏院合作,同时也参与艺术活动的艺术指导,策划展览以及EXITFestival。Chartes说没有比无公众参与的舞台更令人悲伤的。新媒体于他,并非科技至上,只是营造视觉体验的工具。他认为,当你想要利用新媒体去激发新媒体本身的发展时,也许它会成为一个减速器,在这个意义上,新媒体就不再是完全的优势,网络、电脑、屏幕使用也足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曾策划的“LowTech”展,他收集的艺术品都只是利用过往时代中可能被废弃的科技,抑或最简单的工具,来模仿科技的革新。
如何理解新媒体的“新”?技术重要吗?
它总是和最近的趋势、研究以及艺术表达相联,它攸关最近的革新,但是如果我们看回10年或20年前的“新媒体艺术”,它也是到了现在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也不再和任何“新媒体艺术”相符。优秀的艺术作品终究会成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时间不会影响它的价值,但是有些作品就像实验阶段的一个步骤,在今天看来只是俗气。
技术的运用创造了新一代艺术家,他们取得了在艺术学校以外的技能,我认为开放传统艺术学院的思维是很重要的,它连接了真实和虚拟。
和传统媒体比,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简单地使用屏幕、电脑和网络都足够激发新媒体的发展了。从考虑数码科技的引用改变了我们传统的通信生活来说,我认为这是优势。但有时候只是单纯利用新媒体来推进新媒体的发展,这并不见得有效。相反可能还会减速它的发展。有时候只是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延展创意的领域会更好。我个人认为如果不看技术会更好,当然也取决于你要谈论的话题。
你在关注的新媒体趋势是什么?
更多的艺术家都感兴趣新技术和互动性,与科幻的相联性也更多地影响了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公众性增强了,公众不再是被动地站在艺术品前。另一方面,更多的数码艺术家的作品卷入了一种通俗化,这让公众能更多地回到意义本身来。对科技的迷恋不再像以前那么强烈。
请谈谈新媒体在日常生活的运用。
当你被某样艺术创作触动的时候,媒介不再是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的生活方式深深地改变了交流、生产和行为的方式,而我自己有点迷恋科技!从我母亲给我发邮件、发短信起,我就明白一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如今如果不使用网络似乎不可能了,智能界面的互动性也像是一种生活方式了。
这六位学者、设计师或者艺术家,从事的都是和新媒体有关的工作,却因为身份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见解和感知,为我们开启了认识新媒体的另一面,带来启发的同时也让我们有新的认识和惊喜。原来我们认定的新媒体,事实上都可能并非所想:新媒体除了互动一面,也有非互动的另一面;新媒体除了科技一面,也有哲思的另一面;你认为新媒体是专业人士的事情,但其实它已成为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套用Keith在访谈里说到的一句话,“其实它已经是我们的第二层皮肤了”,当它在潜移默化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和社会结构时,我们也希望能更多地去了解它。
全息影像,开后了一个新的美学领域
开后了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不同感知
全息术作为新媒体技术领域里开发的一种新媒介技术,如今已逐渐流行于全世界范围的舞台表演中,DIETER JUNG从1970年代便开始接触和钻研这种新媒体技术,先后在MIT最前沿的部门进行研发,与众多科学家进行项目的合作。至今他也在大学从事教育几十年,可以说JUN6是新媒体技术开发的老前辈,他代表了一类同时拥有文理科知识背景的新媒体人才形象:在理性的技术思维下,同时拥有感性的审美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在我们与JUNG的访谈中,虽然他谈论的话题都围绕着全息术这种单纯的技术开展,但透过他客观、又具有哲思的思考,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他不断超越感知和有限思维边界的创作。我们仿佛能够以小见大,从中透析出一种技术、一种媒介到底对我们的现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你如何踏入这个行业中来的?
1972年,我开始绘画一组组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物像,利用计算机横竖震荡的线条在帆布上捕捉形象。这种模式建立在变形的原则上,他们的脸和肤色看上去好像是随着电脑产生或者消失,在网眼中出现又缺席,就像一个人在不同距离和程度上去检验油画笔触的质感一样。(图1)1977年在纽约全息影像展览馆中,我第一次看到了纯粹的灯光雕塑,一个真实的海市蜃楼,它就是全息图!我立刻被这种技术所吸引,开始在Jody Burns建立的纽约全息影像学校学习。实验室就像一个神奇的有度量的花园,被上百万的硅沙尘粒照亮。在一台沉重的,摇晃的清水砂台面,拥有镜面般的充气管里发射出一束束的光流,就像单束的连贯的单光一样。这就是激光!激光束穿过针孔,被一片玻璃分割成两部分,光束通过透镜放大,然后根据镜面的指引,一部分的光束照亮物体,另一部分则照亮全息板,它们相遇,互相影响。在后来的30年里,我很荣幸能够和开发全息影像显示技术的科学家和先锋们合作,他们激发我并给我的作品以支持。1985年,我成为洛柯菲勒研究中心一员。我所在MIT的前沿视觉学院与Spatial Imaging Group合作开发了一组大型的电脑生成和动画全息,例如LightMill以及holograpic poems(图2)。
你研究新媒体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地还是在虚拟的全息影像里提供时空感受——运用它所有的空间吸引力、诱惑力来创造一个全然不同的对光、空间、颜色的认知。空气中飞翔的颜色,竟然比空气还要轻盈!全息影像开启了一个新的美学领域,在今天依然整合着绝大多数现代的数码媒体技术。它刺激了观者的视觉反应,继而影响到了思想和情感的维度。观者能够适时地在空间里根据自己的行动与影像互动。作为一个灯光艺术家,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自然的还是人工的光线对我来说似乎都是和谐内在、个人表现里最丰富的体验:全息图像术为交流,为不管是虚拟的还是物质世界中的多元文化、精神、宗教模式注入了无限的美学可能。在我获取或者创造人造光现象的途径中,空间成像的历史,以及我个人的历史成为了基础,在这之上,经纬度的信号作为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基础,成为了宇宙编织的一部分。
你平时会关注什么?哪些东西会带给你创作的灵感?
我会将新的概念视觉化。在传统媒体上也会做同样的尝试。去欣赏和尊敬我的家人、自然的美、彩虹、海市蜃楼、极光、太阳风,以及和我的狗玩耍。
除此以外,在媒介沟通上还有其他奇思妙想吗?
对于一些新媒体的永久保存性和存在性。无尽的图像、声音流,它们无休止的“信息”轰炸,会对人内在空间和自我成长的自由设限。从多媒体全息术的传递途径的另一方面来说,它提供了一种恒定的对话,在观众和“捕捉”到的光影像丰富性之间。在这里,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物理速度、不同的观看角度和距离获取他自己的影像。我的全息装置致力为观者带来视觉和心灵愉悦的不同现实下,强调一种和谐的、多维度的互动(图3)。
目前主要是哪些类品牌/客户倾向于采用新媒体?
当然新媒体全息技术对于艺术收藏家和品牌来说都很具吸引力,他们将速度、流量和新科技商业化。商贸中心、博物馆、政府的机构也都参与到了新媒体中来,例如欧洲专利局,在那里我实现了“The Holographic Prism Changer”(全息棱镜变换器)和“PerpetuumMobile”(永动机)的项目,这个装置包含了一个全息的平台和一个完整的永动机雕塑,从天顶悬挂下来,跟随周围的空气流而运动(图4)。
全息术在你的国家接受度如何?
对于创意的全息术,公众的接受度很高。但是这个媒介依旧有些排外性, 它的费用很高。为了保险起见,主要的投资还是到了传统的艺术上去。
全息术在你日常的生活是怎样的?
当然,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全息术。你在钞票上、信用卡、护照上都能找到它们。它总是以多彩的闪烁的小小的品牌形象无处不在。这些都是为了安全原因设置的凸起的全息图像。但是全息术还可以做更多,当我在亚洲第一次展示全息术的时候,人们都坐下来陷入了沉思,还有一些人则不停地触摸这些图像,想要证实他们看到的。他们想要抓住未知世界的一瞥。全息术启发着人们,唤醒人们,它不仅仅是我们信用卡和护照上所携带的那一点点。它开启了不同的思考和感觉维度。
你认为新媒体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的原因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突破。批量生产工具的进步让许多新媒介能够普及起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当地或全球的交流中实现拍照、录像、玩游戏、阅读电子书。全息术像是一个“外来的”媒介,拥有重塑我们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高度可能性。
对比传统媒体,你认为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优势是:创造性的全息术绝对不会无聊,它在每一个角落、距离、时间都能再被重新定义。它们就像是鲜活的身体,与时空里的观者和谐互动。直到光线消失。劣势是:它的生产成本依然很高。也有这样的说法,全息术很脆弱,它的幻象容易失去。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能显现。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建造户外的全息雕塑,运用在建筑里的窗和墙,让全息术有了新的存在可能。它还可以抗湿度、耐高低温和UV紫外线。
你关注的有哪些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在这里提一些:全息技术在建筑、设计以及时尚领域的整合;全息化的舞台以及舞台的全息化;公共事件、公共盛典的全息技术运用;全息电视等,可能性很多。哪些能够成为新趋势的很难被预测,它也不单纯依赖市场策略。看看艺术家Nam June Paik的作品,他过去是作为画家被培养起来的。后来卷入了电子艺术成为了第一个视频艺术家,这花了他30年的时间才足够撼动社会和文化界,获得大家的认可(图6)。
要识别新媒体艺术,就要从创作线索上看
不同于DIETER JUNG的时代,aaajiao成长于互联网开始盛行的时代,拥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他,从2006年开始涉足新媒体艺术领域。aaajiao看待新媒体艺术有着鲜明的个人感知,从最初的创作立场来看,他就站在相对于当代艺术的角度。他着重宏观结构层面的线索,偏重大叙事理念,强调新媒体艺术创作的线索独特性。但是近几年的经历又让他逐步认识到新媒体艺术向“混合艺术”的转变,他说这是新媒体艺术的野心,想要包裹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这也导致了很难再去定义何为新媒体,他更愿意广泛称之为“媒体艺术”。aaajiao是属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新结构、新现象的创作者,他会注入哲思层面的内容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取得作品的某种永恒性。平时他也会参与到新媒体商业运用中来,但是艺术和商业中的新媒体运用,在艺术家身份的aaajiao看来,实属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
你如何理解新媒体?
我们讲的新媒体和欧洲完全是平行的,我们很多作品的来源,是基于互联网以后产生的新的社会结构。线索上有很明显的区分,这和欧洲是比较一致的。“新”是相对的新,2006-2002年我认识的许多人都集中在新媒体“交互”这个层面,很多传统艺术家也来做这个东西。这是手法。是技术上的新。但从2009年开始到最近,新媒体创作都是一个混合体,比如我们做的东西,有可能也用传统的技法,但观念却是来源于科技或者某种新的社会结构,而不特别着眼于现实或者当代的领域。到现在没有特别地分什么是新媒体艺术,或者当代艺术,我们更多地称之为媒体艺术。它和媒介有关系,思路上会存在区别,这会影响作品的形式。我们可能不会考虑从某一个奇观的现象出发,而更多是比较宏观的。当你做媒体艺术的时候,你会发现思路不会是自己的一个小情绪。可能是一个更大的线索。一旦去做研究,它一定是一个面式的,而非点式的。
技术对你来说重要吗?
其实技术本身不重要,但是它带来的新的结构很重要。比如说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你的交流结构不是这样的,这就是新的结构,但很少人去讨论这个结构本身。从我的角度来说,作品的线索性到底来源于哪里,如果要作区别,这就是唯一的区别,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法或者观感上的东西了。我愿意做的是技术带来的整个媒介系统,它形成的新的格局里面很多好玩的东西可以做。
中国新媒体艺术兴起的背景如何?
最早很多人都参与,皮力以前也做过新媒体。2002-2003年开始热卖的时候,艺术家主要是从技法上做新媒体,但是很多线索性还是比较当代的,只是技法上有一个承上启下的线索。所以也归类为新媒体。到了2006、2002年开始,我们这一波做的时候有明显不同了,当时很多人都做交互类,但后来有人思索交互的东西可能更适合商业、展览,并不适合放在作品本身。所以我开始几乎就不在现场和观众做交互。我的作品结构和线索就比较明晰了。到了200g年奥地利的ArsElectronica提出了“混合艺术”,这是新媒体的野心,它希望把所有艺术都包裹起来,因为在技法和线索上已经看不出边界了。去年它的金奖颁给一个把马的血抽出来,打在自己身上的艺术家。这其实特别象行为艺术,但它又有很完整的文本线索性,以及逻辑的东西,而且又跟新媒体的这种线索很相似,这种东西很难定性的。所以有一些做传统艺术的人可能不认可作新媒体艺术的,因为他不懂你在做什么,因为他关注的社会的奇观来源和艺术史的传承,所以大家并不在同一语境里。
新媒体在商业上的运用情况如何呢?商业的新媒体其实范畴更广泛,比如说你给新的杂志做一个APP、新浪微博这些都叫新媒体,所以我们要明确区分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两回事儿。现在商业上用的一些新媒体装置,它还是归类在商业类的新媒体,它更多关注的是人的交流方法的表达,跟新媒体艺术讨论的线索的东西基本没关系。它只是一个技法式的东西。从大的历史来讲,艺术上的概念一定是引导商业的。这是没错的。像很早做这种多点触摸,其实在70年代,这个原形在MIT实验室里已有了。MIT的实验室是一个综合体,包含了商业、军事、艺术,就是说这种突破性的线索它和艺术有关,但是艺术不是做主导,它是启发性的。因为比如大的结构,人机交互上的这种更新一定是和技术本身发展有关系的,但是这个作品可能还会有某种哲学的线索、某种艺术线索,它是有喜好的,所以有艺术家参与的时候,这种喜好被发挥出来,变成了一种更具体的表现形式。我会分得比较清楚,在做商业装置的时候,更多是技巧式的东西、视觉化的东西,但是做我自己作品的时候,肯定都是走线索的。同时我也不期望这个线索能够 引导商业做什么事儿。
有些品牌和客户其实还是希望把艺术的东西加入进去。
不,这是讲法而已,你的定制只是在品牌的口号上作定制,你给他的是一个讲法,而且这个讲法可能比一个广告公司讲得漂亮,而且还便宜,这是商业的逻辑。
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前两年在某些节点上,它是具有公用性的优势,因为它有交互的属性在,场面视觉上可以带来更大的刺激。它不像传统媒体,你要去理解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到特定的地方去。但是现在新媒体很多是户外的,它的规模是大的,门槛是很低的。问题是这件事现在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它一定是公用性的,所以也不是优势,这个过程会有变化。所以现在来讲,它和当代艺术没区别,基本上就是一回事儿,只是说不同的人在操作。反而是劣势更多,因为很多东西是装置式的,可能并不容易被收藏,然后你在整个艺术线索里面是不明晰的,因为它的历史短嘛,所以就是说它的传承、价值认可都有问题。它和商业之间这种讲不清楚的关系,有时候也是劣势。
你有思考它未来发展的趋势吗?
如果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来讲,它会和之前的当代艺术越来越融合,估计再过2年,大家也不会去谈什么新媒体艺术了,而更多的是去谈这个艺术品怎样,我觉得这个趋势会非常大。但是从概念上来讲。可能说中国在前几年有点拔苗助长,4-5年就可能把欧洲10-15年的过程都走过了,我们的起步是慢的,但是和它衰落的速度是一样的,从去年年底开始,很多新媒体机构都基本是在走下坡路的,比如像德国的ZKM(注释1),它以前做很多收藏,收藏大系统的,现在都偏理论了:荷兰的V2(注释2)也一样,政府会对它有新的要求,希望它有更多公众性的,而把艺术性降低。还有很多做VEDIO的机构都关闭掉了。因为它不像当代艺术那样,有实际买卖、画廊和大的商业体系存在。新媒体从开始就是一个机构性质的东西,因为它有很强的研究性,有很高的成本。但是因为它之前的公用性,政府会很喜欢,会愿意投资。中国也是一样的,前两年作eARTS,规模、耗费都很大,大家都发现这个东西好像一下子被拉到了顶端,顶端之后呢,全球经济不好,然后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有往市场转的需求,一旦被扔进了市场。你就会发现市场对它的要求是另外一种层面的。你要更合理、便宜、有效,所以你就不会看到更多大规模的东西,而是小规模的、点式的。我觉得这频率会越来越高。下一波它怎么回来,可能是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法,应该不是这种展览了,而是更偏软性的,基于互联网本身的,基于现在的传播媒介,可能它会选择一个更轻量级的方法再回来。
你如何分类新媒体艺术?
我一直分的方法是:装置类:表演性(它可能带有更多实验性):纯软型(纯的软件性质的,它一定是存在于互联网上,它的载体一定是互联网或者电脑本身,但是和装置有区别,装置本身的形状是有含义的)。
新媒体有一种我称之为“不完整性”的特质
Keith Lain(林欣杰)。Dimension+艺术总监,有电子艺术界奥斯卡之称的PRIX ArsElectronica,互动艺术类别2008年之表扬大奖得主,香港艺术发展奖2008艺术新秀奖得主,2011被透视杂志选为40under40全球40位40岁以下以创作骄子。作品被邀到世界各艺术展展出,包括Ars Electronica Festival,FILE,404 Festival,ISEA,等等,遍布世界各国包括奥地利,英国,荷兰,巴西,台北,阿根廷,克罗地亚等等。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香港艺术学院的客席讲师。曾任教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担任技术总监及顾问。
公司网站:http://www.d-p.cc/
“大部分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或者需要观众加入到作品当中,作品才会完整。”这是来自香港的新媒体艺术家Keith Lam对新媒体的特征的自我认识,活跃于新媒体创作领域的Keith拥有多重的身份,一方面他经营一家名为Dimension+的新媒体创意公司,进行着商业和艺术的双重实践;另一方面他任教于大学、为杂志撰写相关专栏文章,致力于新媒体的教育和推广。目前Keith还会在香港举办讲座和工作坊,搭建公众认知新媒体的广泛平台。可以说无论是从艺术、商业、生活还是学术领域,Keith都有机会接触到并思索新媒体实际的影响。在《里外》的访谈里,他以多重的身份分享了有关新媒体发展的多面。
你如何理解新媒体的“新”?
我对新媒体艺术当中的“新”字很有保留,究竟要多“新”才是“新”媒体呢?新媒体创作的“新”大概可能指当中的手法。我常常形容我的创作,或新媒体的创作是一种“能量转换”。例如艺术家会把电能转成动能,然后利用动能造成的敲击创造声音,这就是我所说的能量转换。当然,这个转换过程加入了创作者的概念、想法,这样的能量转换才会构成艺术创作,不然随便一个把电能变成光的灯泡都会是艺术作品。工具都一样,不同创造者加入自己的想法,赋予其本身软件功能以外的能力。
你关注和思考的新媒体趋势是什么?
也许真的是科技变得容易拿捏,新媒体创作近来也很多样化了,很难说它将会有哪种特别的趋势。倒是我自己慢慢有一种特定的关注,也成为了很多艺评把我定形的原因。我的作品以装置为主,概念上通常会把一些隐藏的东西可视化。而形式大部份都包含了机能(Kinetic)的部份。例如我去年的作品《讯·变》,概念表达的是我们身边愈来愈多的行动装置,都包含各种讯号,而这些讯号就是信息。虽然眼睛看不到,但这些看不到却在改变塑造我们的生活。我不太喜欢过分虚拟或完全虚拟的东西,距离现实太远了,所以偏爱实体的东西。我的作品也愈来愈多以实体的形式呈现。
新媒体的项目,都必须是互动的吗?
这个问题很好!跟你分享一个经验,实在有太多人问怎么“玩”我的作品。这完全是个误解!白南准的作品就鲜有互动的,但他的作品都是新媒体艺术的经典。也许可能新媒体往往有一种我称之为“不完整性”的特质,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新媒体一定有互动。我所谓的“不完整性”的特质,是指大部份新媒体艺术的作品都没有一个固定形态。于是观众每一次看同样的作品都可能看到不一样的形式,领略不同的意义层次。而包含互动的作品更加需要观众加入到作品当中,作品才会变得完整。例如我的作品《MovingMario》如果没有人去拿控捍操作去移动Mario,它只是一件死物。但新媒体真的不一定有互动的,或者有互动,也不一定和人有实时互动,也可能和一些信息有互动,和生物有互动,甚至和环境有互动。
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里? 欣赏传统艺术,如果对该画作的年份,作者本身的经历,画风等背景知识缺乏了解,是不能完整阅读作品的。反过来,新媒体艺术相比更具在地性,很多时候又有互动性质,某种层面看也许比较冷血,未必需要有太多背景知识也可以参与。不过从推广新媒体艺术或创作的角度来说,这肯定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技术”在你的创作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什么是最重要的?
在创作的前期,技术对我来说不太重要,不然会绑手绑脚;但在后期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持,所想表达的概念未必能完美地呈现。在我早年的创作过程就很多时因为技术做不到而牺牲了部份概念,结果很不完满。但我一直坚持一开始不设想技术的部份。进入后期我会想尽方法去解决。我会告诉我的学生:如果你是因为某技术而产生兴趣,这是没问题。但如果因为这样而要做一个作品,这就大错特错。你平时会关注什么?什么会成为你创作的灵感?
我特别爱到郊外,或人少、比较破旧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会看到很多平常忽略的东西,我常常幻想那里的每件东西都会自己说话什么的……这就是我们平常忽略的。所以我坐公交车逛街都不会听iPod,这样可以发现更多无聊但有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是创作的灵感。
你认为大陆客户对新媒体的认可度,公众接受的程度如何?
可能香港的新媒体创作也发展了一段时间,有很多成了型的想法和做法,于是很多项目都要求倒模式的制作,即“人有我有”的参考方法。相反在大陆,可能新媒体才刚起步,于是客户们都很接受新的想法,不介意多试。不过两地都有些共通的情况,其中一个就是以技术的高低去评论创作的好与坏:另外就是大众的接受程度,华人都比较害羞,不太愿意跟作品互动,所以我们常看到国外的视频观众玩得很开心,下次看到这样的作品不妨疯狂地参与一下。
新媒体在香港的发展如何?
2005年还是到今年年初,人们访问我的问题还是:“新媒体在香港才算刚起步”。香港的代表性新媒体艺术节微波国际艺术节都过了二十多年了,还新吗?近年来自政府的支持算是一大改进的变化。也可以看到愈来愈多新媒体的创作出现在展览,这些都是好现象。香港无论在信息上,在材料的便购程度上都有很大的优点去培养更多人才。不过需要在艺术欣赏、教育培训上找对的方法、对的人。我们的商业项目也要放弃即食式的作品。特别新媒体创作需要很多实验时间。花多点制作时间让创作者在创作和制作上,这绝对会对整个新媒体艺术和创作的推动有很大的帮助。我常说商业项目很多时候可以反过来推动艺术,因为大部份人看网站逛商场逛街的时间一定比逛艺术馆画廊多。
有人说新媒体运用更像是商业噱头,或者一个艺术家做的事儿,你怎么认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是么?反而是个噱头我就常听到。其实新媒体艺术相对其他艺术已经很在地了。但因为某些作品太虚拟,太抽离现实,于是观众不觉得这跟他们的生活有关系。那也是为什为我爱实体,能触摸到,而且和我们的生活有关的作品。这也许不是新媒体创作独有,能够引起共鸣,或引发不同层次的思考的作品,都是很亲切很诚实的作品。而且,新媒体这东西,套用学者的话,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第二层皮肤。我们不是刻意要去用新媒体从事创作,而是这已经是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部份,于是我们利用新媒体去做不同的事包括创作也只是平常不过的事,相当于用牙刷刷牙,完全嵌入了我们的生活。
“新媒体更新太快了,很难真正保留人的珍贵的东西。”
SuperNature是一家建立在上海的跨领域设计公司,主要专注在互动设计、视觉沟通和媒体技术领域。在新媒体和物理计算层面不断挑战创新。公司提供从设计到技术使用的整合性定制方案。追求革新的解决方案是SuperNature的终极目标,同时他们也一直致力于研究&发展的工作。创始团队成员:BILLY、LINYEW、YEOH
网站:www.supernaturedesign.com
这是Super Nature的创意总监YEOH对于新媒体的看法,他并不是我想象中热衷新技术、数码产品更新的设计师,相反他珍惜一张照片的纪念意义,保留读实体书的习惯,细心察看身边的自然……这也是Super Nature这家新媒体创作公司给我的印象,它由三位留学国外的设计师共同在上海创立,规模不大,多以项目为单位与外界的人才进行合作。虽已在上海第五个年头,Super Nature仍然是服务于国外的商业项目居多,如NIKE、BMW等。同时他们每年也参与政府组织的项目,以有趣的方式普及公众对于互动的理解。在Super Nature看来,技术只是作为新媒体实现的手段之一,真正的价值在于作品内含的故事性,他们善于营造每一件作品的历史性,赋予其人文的价值在其中,他们坦然在国内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艰难性,因为目前整体的大环境仍喜好以技术高低、视觉效果作为评判的标准。但是Super Nature始终坚持人文性和理念性为设计原则,它是一小类拥有独立创意思维和技术实现能力的新媒体公司代表。在商业领域外,Super Nature从成立之初就不断在艺术领域探索和试验,这也成为与他们商业发展相辅相成的另一手段。
请简单介绍一下Super Nature?
YEOH:一开始我们还没有组织公司的时候。在新西兰做很多艺术的装置去参加一些展览和盛事。2008年我们来到上海一起合作成立了这家公司。这家公司本身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做比较商业的案例,另外一方面,我们做纯粹艺术性的,我们也去其他国家做展览。客户需要长期的理解过程,因此在艺术这一部分,其实也能够让客户慢慢了解互动的方式不一定就要好的技术;了解其中的内容和方式,而不只是炫的外表。
目前主要是哪些类品牌/客户倾向于采用新媒体?
BILLY:国际化的客户,到了第五年了,我们都还没有本土的客户。年轻化的品牌比较多,一般都是消费类品牌。
为什么没有本土的客户?
YEBH:合作很多次都不成功,双方没有达到一致的想法,我们需要客户真正理解我们的出发点,他们的想法很直接,要求你提供技术就好了,像一个产品交易一般,这不只是讲创意的问题,我觉得更大的挑战就是怎样能够让客户真正理解。其实中国有很多很好的人才,他们工作的方式已经非常有限,可能就是开发、模仿国外的技术,而没有想用自己的创意把这个技术运用得最好,最重要的是创意要出自于你自己,这样才能够谈创新,也才有更好的未来。
能谈谈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吗?
BILLY:这是我们今年在考虑发展的新的方向,从一些有趣的生活产品来发展,一旦把这些互动的体验功能化,它就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以后这是一个趋势,很多创意的产品、家居带来了很多非常考究的互动性,这才会 让你的生活有趣。
新媒体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YEOH:新媒体艺术最早都是从一些艺术装置开始,在1998年,当时国外有很多实验性的项目,为了表达艺术的理念和实验性的结果,他们用了非常实验的方法让人们去了解,因为它是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所以人们叫它新媒体。新媒体很多时候是虚的东西,你的装置也许很难保存下来。
新媒体艺术的价值是什么?
我本人觉得需要时间去让人理解它的价值。我早期作了一个石头装置,放在不同国家展览。在德国我看到有人把这些石头全部堆起来,做成了一个像雕塑的东西,投影下来:可是在美国不一样,美国人喜欢将石头四处乱放:澳大利亚人也不一样,所以你可以看到每个国家的人思考习惯都不一样。回到作品价值方面,还是要看人本身对这个物品/装置有没有回忆?如果当时体验过了,在很多年以后还会想起,这样的体验我觉得最有价值。你很难看到新媒体装置被收藏,它不像一幅画。很难再被展览出来,有时还需要很复杂的组装过程。花费很大。
你认为好的新媒体设计/艺术的标准是什么?
YEOH:给人一个非常好的体验。
BILLY:需要一个好的概念,我们做装置需要考虑很多环节,认为“互动”不只是让人参与一下,而是用心去体验。我们也会自问:这个东西新鲜度到底能持续多久?它必须要一个很好的理念和故事去支持。我们强调作品的内涵,如果没有内涵,就很难传达。
对比传统媒体,你认为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YEOH:也许我们太依赖科技,新媒体就变成了一种技术的开发,开发技术也不是不好,只是会忽略创意,容易被科技控制住想法。现在人们对某些东西不太在意了因为太容易得到,回忆没有了,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历史,你永远会处于一个很虚的空间里。新媒体一直在更新,它很难真正保留人的珍贵的东西。
BILLY:科技有时会束缚你,也存在局限,可能会限制你的天马行空,它也有一个区域,我们会事先知道用户是不懂的。我认为传统的东西有好有坏,传统的东西可被保留,新媒体的东西,可能还没有到保留时。就被下一代淘汰。
互联网-在新媒体的发展中是一个很大的推手
Francis Lam,W+K Shanghai互动创意总监,服务耐克、匡威等客户。拥有艺术、设计、计算机工程学历背景,曾在美国MIT主修Social Media,早期在香港就进行了一系列互联网创作实践,例如“MAGIC CUBE”互动网络装置、“裸男制造机”,自己开发经营网站db-db。
网站:http://Wkshanghai.com
http://www.db-db.com/inspires
Francis Lam的创作多基于互联网平台,他是W+K上海数码互动部门创意总监,因此在传统广告公司领域下,用非传统的新媒介进行品牌和产品的推广成为了他的首要任务。Frands Lam曾主修social media,与受众的互动性成为了他设计的主要原则。因此网站的用户体验、利用网络交流的社会结构,以及公众对智能手机、互联网的多样性使用习惯,成为了他关注新媒体领域的焦点。在与他的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他个人早期的新媒体创作实践,无论是为公众创造游戏的乐趣也好,还是为了表达个人的价值观、以及社会思考,抑或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参与创作的平台,Francis对新媒体的实践多建立在软件开发的基础上,在与我们分享了个人的创作理念外,他也谈到当下各类软件程序、互联网等媒介在商业上的运用,是如何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的。
如何理解新媒体的“新”?
新媒体,这个媒体就是人跟我们创造的一个Content的交互。以前的媒体是单方向传播,现在的新媒体的“新”在于互动。但是它不等于数码艺术,不完全是数码的。新的媒体可能就是一个游戏、一个工具、一个大型的建筑体验、一个让人参与和用户创造的硬件装置、或小到一个互动家具。新媒体很“乱”,因为它定义太广了,但是渐渐会规范出哪一种的交互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件和人的关系,空间和人的关系。
新媒体在广告行业的运用如何?
广告主要受客户的市场方向控制。以前的媒体预算大部分在电视和平面上。现在渐渐增加了在网络的投放。新媒体很大程度上和科技有关,国外的发展走得比国内前,因为互联网也是从美国先开始。美国、欧洲、日本等在新媒体上绝对是领先的,他们会设立一个标准给亚洲。这很容易让新媒体变成新科技的试验场,但是对我本身来说,科技本身不是用来炫耀的,你只是使用它,所以新媒体艺术作品注重的还是其传达的概念和信息。你很容易看到一个现象,懂一点新技术的就可以成为新媒体艺术家。这在新媒体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到底它是一个好玩的东西,还是一个艺术品?我觉得这个也是很让人头疼的。
你希望通过新媒体传达出什么?
我不能规范我自己作品的路向,因为我现在有很多重身份,我希望让人玩的开心,FOR FUN/PLAY,所以我暂时做的都是游戏类,我会做IPHONE的游戏、互动的游戏、网络的游戏,但游戏除了玩之外,它也可以表现我的价值观,或者是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同时再给用户一个创造的机会。
W+K上海的客户是怎样的?
大多数还是国外在中国设立办公室的客户,例如NIKE、匡威、P&G、可乐、LEVIS等。我暂时做NIKE、匡威的部分比较多,做网站和所有的互动体验。我们的客户多是年轻的品牌,消费者是年轻人,这批人常活跃于网络,数码社区等,所以客户把大部分的预算转移。你看美国的P&G,也已经把全球预算的大部分转移到DIGITAL上来了,其实这是一个大方向,所以我们现在主要做的是网站及社交性媒体,如微博、人人、QQ等平台的运用,以及怎样跟创意结合的部分。
对比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里?
优势肯定在于灵活性和多变性,网站的周期制作相对短,可以实现的东西也比较多,它很广泛,你在一个网站上可以拍一个片子。也算是在新媒体上的传播:它的传播性也比较强;与观众的互动也很直接。但传统媒体还是有它的魅力,例如你需要一个确保很快让很多人知道,马上能感动别人的东西的时候,拍一条很简单、直接的大片,30秒可能就能让所以有人立马知道。就不需要很多人要点击、玩、传播。不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并不是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平衡和互补。
新媒体一定是互动的吗?
对,是互动的。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FEEDBACK(反馈),这已经不是传统的雕塑了。因为互动的动作在于你的感官,新媒体的定义就会变成一个模糊的状态。新媒体的观众,可能不仅是一个OBSERVER(观察者),他也可能是一个USER(使用者)。
在中国新媒体的挑战是什么? 中国的互联网和国外还是不一样:简单来讲,国外大部分都用EAEEBOOK,利用FACEBOOK就可以搞定大部分问题,在中国有QQ、人人、微博、微信……问题就会来了,因为每一个平台都会有不同的行为和人群。人才教育上也有问题:在中国的教育还是文理分科,这对发展新媒体有一些阻碍。在国外,很多美术学院也加入了理工科的学习,因为做新媒体要写程式,在工程学院里面,有一小组人又是学艺术的。不过。这样的文理能力的混搭在国内可能会慢慢流行起来。另外中国不缺视觉方面的高手。但是他们不一定会将其转化为用户体验。因为中国太大,有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你如何将一个创意给到大部分的人,还蛮难,有时候需要牺牲一点创意度来迎合大的市场,这点对创意人来说蛮痛苦。
请谈谈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手机就是一个最普遍的现象。眼下的智能手机热潮是绝对性地对我们生活有改变,有多少人在使用手机看电视、游戏或者淘宝、认识朋友……做任何事情都好像变得容易。IPHONE、安卓都有很多APPS,也是一个创意平台。设计师们、企业家们都可以想很多点子,做一个APP放在上面共享,ANGRY BIRD、DRAW STH都突然间立刻热门起来。还有我用手机订票、用大众点评去搜索吃的……这些就是新媒体的运用。
你关注的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有那些?
新媒体应该是要再走五年,就不是新媒体了。最近一直在艺术上的尝试很多。商用上,新媒体的收费还是很高的,你很难定义这个是有多少钱。因为它是单一次性的东西,你也不能复制。比方手机已经成为一个新媒体的平台,它已经有很多可以让人互动的东西,例如平衡的感应器,这样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但是定制的,慢慢需要格式化,才可以商用。例如现在开始流行的投影映像,当越来越多人关注。就会变成一类东西。新媒体艺术,正渐渐融合进各类艺术里,并将他们细分出新的类别。例如这类叫做DATAVISULATIDN(数据视觉化),将微博的信息变成实体的装置:还有可能是KlNETICSCULPTURE(动力雕塑):有一些可能是SOCIAL MEDIA(社会媒介)等。新媒体会慢慢成熟,而不仅代表互动。
当单纯用新媒体激发其本身的发展时,它可能会是一个减速器
在新媒体创作上,Charles Carcopino视听和多媒体专业的背景让他自然地走进了这个领域,在1996年他就为EXIT Festival上的媒体艺术家作品深深吸引,这促发了他的思考和实践,四年后,他开创了自己的工作室Le Studio-Maison desArts,专注舞台视觉艺术的推广。如今Charles在商业领域多为歌剧院、当代芭蕾舞剧院、戏院合作,同时也参与艺术活动的艺术指导,策划展览以及EXITFestival。Chartes说没有比无公众参与的舞台更令人悲伤的。新媒体于他,并非科技至上,只是营造视觉体验的工具。他认为,当你想要利用新媒体去激发新媒体本身的发展时,也许它会成为一个减速器,在这个意义上,新媒体就不再是完全的优势,网络、电脑、屏幕使用也足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曾策划的“LowTech”展,他收集的艺术品都只是利用过往时代中可能被废弃的科技,抑或最简单的工具,来模仿科技的革新。
如何理解新媒体的“新”?技术重要吗?
它总是和最近的趋势、研究以及艺术表达相联,它攸关最近的革新,但是如果我们看回10年或20年前的“新媒体艺术”,它也是到了现在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也不再和任何“新媒体艺术”相符。优秀的艺术作品终究会成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时间不会影响它的价值,但是有些作品就像实验阶段的一个步骤,在今天看来只是俗气。
技术的运用创造了新一代艺术家,他们取得了在艺术学校以外的技能,我认为开放传统艺术学院的思维是很重要的,它连接了真实和虚拟。
和传统媒体比,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简单地使用屏幕、电脑和网络都足够激发新媒体的发展了。从考虑数码科技的引用改变了我们传统的通信生活来说,我认为这是优势。但有时候只是单纯利用新媒体来推进新媒体的发展,这并不见得有效。相反可能还会减速它的发展。有时候只是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延展创意的领域会更好。我个人认为如果不看技术会更好,当然也取决于你要谈论的话题。
你在关注的新媒体趋势是什么?
更多的艺术家都感兴趣新技术和互动性,与科幻的相联性也更多地影响了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公众性增强了,公众不再是被动地站在艺术品前。另一方面,更多的数码艺术家的作品卷入了一种通俗化,这让公众能更多地回到意义本身来。对科技的迷恋不再像以前那么强烈。
请谈谈新媒体在日常生活的运用。
当你被某样艺术创作触动的时候,媒介不再是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的生活方式深深地改变了交流、生产和行为的方式,而我自己有点迷恋科技!从我母亲给我发邮件、发短信起,我就明白一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如今如果不使用网络似乎不可能了,智能界面的互动性也像是一种生活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