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具有恒久影响力,从人文视角下重温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发现其创造教育在立足人之本源、尊重人之本性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在教育发展愈来愈注重人文关怀的当下,从人性出发,深度挖掘其创造教育的内在价值,对寻求当代创造教育的突破发展,为国家培育更多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创造教育;人文视角;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184-02
一、引言
陶行知(1891-1946)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先行者,早在一个世纪前,陶行知就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教育思想,其思想頗具传承性、发展性。虽已跨越一个多世纪,仍为当今世人铭记传唱。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在素质教育目标导向下,2016 年我国提出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把“实践创新”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突出了创造性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研究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当今发展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有深远指导意义。本文即立足人文视角来探寻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挖掘其蕴藏的人本、自主、自由的人文内涵,力图从人性的本质来寻求创造教育的新发展,开发人的创造性,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二、从人文视角看创造教育的意义
(一)关于人文视角
1.人文视角的内涵。
何谓人文?《易经》中最早解释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男刚女柔,即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以自然来察观春夏秋冬四季之变;明以止即明而止,以人们的行为要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推及天下以成大化。总体而言,人文即既要遵循天道自然之规律,又要把握好社会之人论秩序。可见传统的人文观念区别于自然、神理、野蛮,是文明的象征,更是一种对人的教化,它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简而言之,人文归根在于人性,这里所谈的人文视角即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人文视角看创造教育即从人性出发来探究人与创造的关系,目的是更好的挖掘人内在的创造性。
2.人文视角三要素。
人文视角的内在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教育层面看,人文视角大致包含“人本观念”、“个人观念”、“自由观念”三个要素。“人本观念”即教育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个人观念”即教育要保护人权,尊重个体,尊重个性。“自由观念”即反对专制教育,主张教育自主、自觉。只有在尊重人之主体、人之个性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挖掘人之创造力,只有在尊重人之自由,给予人自由发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二)从人文视角看创造教育的重要意义。
何谓创造教育?创造教育等同于发明创造吗?当然不是,这往往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创造教育旨在挖掘人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创造发明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创造教育的表现成果。20世纪世界大战、工业革命的爆发推动了科技的创新发展,如计算机、电器机械等的发明创造,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这样发明创造成果大为称赞,鲜有人知的是这些发明创造背后的故事。这就容易让“创造力就是科技发明能力”的狭隘观念风行,掩盖创造的真正内涵与本质,忽视创造教育的内在价值,忽视所能带来创造发明的人的特性。因此,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人文视角剖析人内在的创造性。
另外,接受教育的是人,教育最终要培养的也是人,教育发展的好不好根本上还要看教育所培养出的人。而当下我国的教育仍是以应试为主,教育功利化弊端频频显露,缺乏人文关怀,戕害学生学习主动性,扼杀学生们的创造力,多少学生成为失去自由的“笼中之鸟”?这样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教育何去何从已成为我们必须去直面和迫切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全球发展趋势的民主化、信息化、多元化,人们越来越认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人道,更加尊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社会。因此,在教育方面,人们日益关注教育的内在价值,更加注重教育在对人自身存在的价值、人的精神需要和人性的完善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这样的需求下,我们需要对人性给予高度关注。
最后,重视人文思想并不代表对科学思想的置之不理,正好相反,人文教育思想为科学发展提供价值导向。通过人性化的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多方面素质,激发人内在的创造性,激励人们大胆的发明创造,推进科学技术发展,这也是当今创造教育大力提倡人文性的重要意义。
陶行知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在其创造教育理论中突出了教育人文性的重要意义,虽然没有在他的创造教育思想中明确提出创造教育需要人文关怀,但通过深入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可以深刻体会到他的教育思想中对人文性的渗透,有似“此时无声胜有声”。下面便从人文视角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进行新角度的阐释。
三、人文视角下陶行知的创造教育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是立足科学前沿,回答创造教育能够创造什么有价值的科学发明,而是尊重人之本性,立足于人,立足生活,将创造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落在培养“真善美的活人”上。人文视角的“人本观念”、“个人观念”、“自由观念”就渗透在其创造教育的实施方法、培养目标实践中。
(一)创造教育的内在源泉——人之本性。
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特点看这句话,人的主观能动性表明了人的可塑性、可变性,为人的成长变化提供了可能,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的源于人内在的创造性的发挥。陶行知反对压迫人欲的旧教育,他相信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提倡创造教育要发扬自由、自主精神,发挥人的能动性。这一理念渗透在他的创造教育方法与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实施教学做合一,积极发扬自主。
陶行知认为过去的教学重教太过,因此教与学有所分离,因此他提出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以做为中心,主张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他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只是简单的教,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其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所说:“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我们要摒弃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现象,将教学联合,发挥教师启发诱导的作用,面对一个问题,教师重要的是教予学生解决该问题方法的思路和经验,而不只是传授固有知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只需传授精华,给学生留有思考和学习的空间让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正所谓孟子所说的“自得”,即当今教育家们所倡导的“自动”,把关键点到,剩下的只管相信学生们就好了,从而慢慢将其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自由。
2.实施“六大解放”,大力倡导自由。
“六大解放”即:①解放头脑,让人们破除固有的迷信、曲解、幻想对大脑的迷惑,立足现实而有所思有所信;②解放双手,首先,给予人们双手充分的自由,其次,给予人们更多动手的机会,从有可能使人们在手脑并用中有所创造;③解放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必须给予儿童的好奇心以尊重,给他问的鼓励,问的自由;④解放眼睛 ,让人们走出狭隘的教室,放眼大自然、大社会,从中发现真实的、可探索的新事物;⑤解放空间,创造需要开阔的眼界,广博的知识,这就需要挣脱鸟笼,走向大自然,走向宇宙,与万物为友;⑥解放时间,陶行知反对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剥夺了学生的自由,他提倡给予学生更多可支配的时间,让其自由学习、思考、创造。头脑、双手、眼睛、空间、时间这些属于我们的东西本就应是自由的不是吗?还有何谈解放之余地?人性的自由何在便可想而知了。要相信创造力是人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我们不是没有创造的能力,是我们将其残忍的扼杀在了摇篮了,而创造不能没有这片自由呼吸的空气,创造教育的发展首先需要解放人性,减少束缚和牵绊。
(二)创造教育的重要支撑——立足生活。
人不论富贵贫贱,都依赖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所以人之创造大抵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围绕着生活创造生活。因此,从人文视角看创造教育,我们一定要立足生活,这是创造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他极力倡导创造的教育要以实实际际、活灵活现的生活为主要内容。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视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可以说:‘生活教育’。”可见,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改变,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同时陶行知指出,教育虽源于生活但不能被动的时刻适应生活,而要发挥教育对生活的反作用,努力改造生活,二者相辅相成。因此,生活教育根本上就是创造的教育。创造教育的发展空间就是我们周遭的生活环境,创造教育的主体就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陶行知的这一生活教育思想质朴而发人深省,也给我们发展创造教育带来灵感。教育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无论教育培养出多么卓越的人才,他最终都是要为我们平凡的生活服务。创造教育亦如此。创造教育要接地气,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发展创造教育要倡导教育的生活化,生活中切身的体验与感受,才能触发我们的心灵,激起我们创造的灵感。
(三)创造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人之发展。
从人文视角看陶行知创造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培养“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指出:“中国旧教育是‘奴性’太多,它只能培養唯命是从的旧制度的奴才,而要担负起改造中国的巨任的新一代,必须是有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的新人,他们既富有革命理想,又有健全身躯,又有科学文化,能肩负改造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大任的一代新人,即具有创造精神的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所倡导的这种真善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本质上是一种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这与我们当今创造教育要培养的创造性人才实质上是相符的,虽然其创造教育目标在当时难能实现,但已弥足可贵。
那么,“真善美”三个字如何理解呢?在我看来“真”即求真,有两方面的内涵:①与“旧教育”相对;②创新探真知。也就是说,反对旧教育,批判其痼疾,主张投身真切的现实生活,发扬求真精神,积极实践创新,探索真知。“善”即改进、完善,促使人积极向上、追新追好;“美”即美好,追求全面发展、和谐共生。“善”与“美”均以“真”为根本,三者和谐统一。另外,陶行知在对培养“真善美的活人”方面指出:“知情意行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情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从中强调了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知指知识教育,知识教育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是培养人的认知能力,这是追求真理的基础。情、意指情感教育,贯穿于知情意行整个过程,起情感调节作用。行指实践,指对真理的不懈探索。知情意行合一就是指在人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引起其对真理的无限追求和探索,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这成为陶行知创造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动力系统。
总之,无论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实施方法还是其培养目标,都以人为落脚点,关注人性,培养人才。这是透过人看创造教育的本质,是从根本上来看创造教育。
四、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人文性对当代创造教育的启示
如今,国家经济繁荣了,人民生活富裕起来,我国开始更加关注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人们对创造教育发展的关注方向也从更加注重科技发明转向更加注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那么,当今应如何更好的培养创造性人才呢?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创造教育理念。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创造教育理念,承认创造教育的普遍性和可发掘性。很多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神力,把创造力看作是少数天才的专属。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是具有创造力的,而对于有的人有所创造,有的人却平平碌碌的问题,只是受个人所具有的创造力是否被很好的开发的影响。因此要相信人人都具有创造力。 再者,将看待发展创造力的视野放宽。陶行知提出过创造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真善美”的活人,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创造教育不局限于智力范围的科技发明,它还涉及人文层面,具体的说它更是一种全面发展的创造教育,提倡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因此,当今的创造教育充分发扬其人文特性,应渗透于德智体美各个领域。
(二)营造创造教育环境,发扬自主自动精神。
轻松自由的学校环境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重要前提。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自然环境,包括学校建筑、学校绿化、学校设备等方面,应该体现形式与艺术相结合之美,比如学校建筑应有学校的风格,彰显个性的学校文化;学校布局要和谐,过于整齐划一反而显得呆板,压抑人的创造性;实验、多媒体等设备要齐全,能够满足现代人性化教学需求等。二是精神环境,包括师生关系、课堂环境等方面。师生之间最好的关系应是亦师亦友,建立一种平等关系,互相交流切磋,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充满人文性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基于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学生作为主体,并遵循自我实现、民主、激励的创造教育原则,学生应当配合教师,积极探讨、思考、行动,发扬自主精神。
积极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学堂”,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与体验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当前教育仍旧是让学生待在教室或实验室这样狭隘的空间里学习活动,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我们应更多的给予他们自由、鼓励和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进入大自然、大社会,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质疑的精神和自动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实验课、口语交际、课外实习等亲自动手体验的课程,开展小组辩论、手艺制作、设计发明等有意义的小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以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自己的学习生活,在观察、动手、思考中擦出创造的星星之火。
五、小结
本文从创造教育的本质即人性视角详细分析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阐释了其创造教育思想中所蕴含的民主、自由、自主等人文情怀。从中可见,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具有恒久影响力,从人文视角下重温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创造教育理念、营造创造教育环境、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都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创造教育的魅力在于人,成功的创造教育在于有效的开发人之创造性。面对当前创造教育的发展现状,我们需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审视创造教育,从而寻求出路,推动创造教育不断发展,为国家培育更多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创造宣言》,载《育才学校》1951年4月,选自《陶行知文集》第893页,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 孔颖达:《周易正义》卷3,《十三经注疏》本第75页,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第1版。
[3]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4]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载《时报·教育周刊·世界教育新思潮》第1号1919年2月,选自《陶行知文集》第38页,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33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6] 林永希:《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评述》,载《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版。
[7] 陶行知:《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载《行知教育论文选集》1943年4月,选自《陶行知文集》第797-798页,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上),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下),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 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论》(第3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 陶行知:《第一流的教育家》,载《时报·教育周刊·世界教育新思潮》1919年4月
[12] 刘畅:《“创造力”与教育的大众化——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社会考察》,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月
[13] 吕长春:《学习陶行知勇于改革教育的创新精神》,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10月
关键词: 陶行知;创造教育;人文视角;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184-02
一、引言
陶行知(1891-1946)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先行者,早在一个世纪前,陶行知就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教育思想,其思想頗具传承性、发展性。虽已跨越一个多世纪,仍为当今世人铭记传唱。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在素质教育目标导向下,2016 年我国提出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把“实践创新”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突出了创造性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研究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当今发展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有深远指导意义。本文即立足人文视角来探寻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挖掘其蕴藏的人本、自主、自由的人文内涵,力图从人性的本质来寻求创造教育的新发展,开发人的创造性,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二、从人文视角看创造教育的意义
(一)关于人文视角
1.人文视角的内涵。
何谓人文?《易经》中最早解释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男刚女柔,即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以自然来察观春夏秋冬四季之变;明以止即明而止,以人们的行为要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推及天下以成大化。总体而言,人文即既要遵循天道自然之规律,又要把握好社会之人论秩序。可见传统的人文观念区别于自然、神理、野蛮,是文明的象征,更是一种对人的教化,它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简而言之,人文归根在于人性,这里所谈的人文视角即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人文视角看创造教育即从人性出发来探究人与创造的关系,目的是更好的挖掘人内在的创造性。
2.人文视角三要素。
人文视角的内在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教育层面看,人文视角大致包含“人本观念”、“个人观念”、“自由观念”三个要素。“人本观念”即教育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个人观念”即教育要保护人权,尊重个体,尊重个性。“自由观念”即反对专制教育,主张教育自主、自觉。只有在尊重人之主体、人之个性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挖掘人之创造力,只有在尊重人之自由,给予人自由发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二)从人文视角看创造教育的重要意义。
何谓创造教育?创造教育等同于发明创造吗?当然不是,这往往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创造教育旨在挖掘人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创造发明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创造教育的表现成果。20世纪世界大战、工业革命的爆发推动了科技的创新发展,如计算机、电器机械等的发明创造,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这样发明创造成果大为称赞,鲜有人知的是这些发明创造背后的故事。这就容易让“创造力就是科技发明能力”的狭隘观念风行,掩盖创造的真正内涵与本质,忽视创造教育的内在价值,忽视所能带来创造发明的人的特性。因此,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人文视角剖析人内在的创造性。
另外,接受教育的是人,教育最终要培养的也是人,教育发展的好不好根本上还要看教育所培养出的人。而当下我国的教育仍是以应试为主,教育功利化弊端频频显露,缺乏人文关怀,戕害学生学习主动性,扼杀学生们的创造力,多少学生成为失去自由的“笼中之鸟”?这样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教育何去何从已成为我们必须去直面和迫切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全球发展趋势的民主化、信息化、多元化,人们越来越认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人道,更加尊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社会。因此,在教育方面,人们日益关注教育的内在价值,更加注重教育在对人自身存在的价值、人的精神需要和人性的完善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这样的需求下,我们需要对人性给予高度关注。
最后,重视人文思想并不代表对科学思想的置之不理,正好相反,人文教育思想为科学发展提供价值导向。通过人性化的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多方面素质,激发人内在的创造性,激励人们大胆的发明创造,推进科学技术发展,这也是当今创造教育大力提倡人文性的重要意义。
陶行知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在其创造教育理论中突出了教育人文性的重要意义,虽然没有在他的创造教育思想中明确提出创造教育需要人文关怀,但通过深入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可以深刻体会到他的教育思想中对人文性的渗透,有似“此时无声胜有声”。下面便从人文视角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进行新角度的阐释。
三、人文视角下陶行知的创造教育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是立足科学前沿,回答创造教育能够创造什么有价值的科学发明,而是尊重人之本性,立足于人,立足生活,将创造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落在培养“真善美的活人”上。人文视角的“人本观念”、“个人观念”、“自由观念”就渗透在其创造教育的实施方法、培养目标实践中。
(一)创造教育的内在源泉——人之本性。
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特点看这句话,人的主观能动性表明了人的可塑性、可变性,为人的成长变化提供了可能,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的源于人内在的创造性的发挥。陶行知反对压迫人欲的旧教育,他相信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提倡创造教育要发扬自由、自主精神,发挥人的能动性。这一理念渗透在他的创造教育方法与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实施教学做合一,积极发扬自主。
陶行知认为过去的教学重教太过,因此教与学有所分离,因此他提出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以做为中心,主张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他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只是简单的教,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其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所说:“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我们要摒弃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现象,将教学联合,发挥教师启发诱导的作用,面对一个问题,教师重要的是教予学生解决该问题方法的思路和经验,而不只是传授固有知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只需传授精华,给学生留有思考和学习的空间让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正所谓孟子所说的“自得”,即当今教育家们所倡导的“自动”,把关键点到,剩下的只管相信学生们就好了,从而慢慢将其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自由。
2.实施“六大解放”,大力倡导自由。
“六大解放”即:①解放头脑,让人们破除固有的迷信、曲解、幻想对大脑的迷惑,立足现实而有所思有所信;②解放双手,首先,给予人们双手充分的自由,其次,给予人们更多动手的机会,从有可能使人们在手脑并用中有所创造;③解放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必须给予儿童的好奇心以尊重,给他问的鼓励,问的自由;④解放眼睛 ,让人们走出狭隘的教室,放眼大自然、大社会,从中发现真实的、可探索的新事物;⑤解放空间,创造需要开阔的眼界,广博的知识,这就需要挣脱鸟笼,走向大自然,走向宇宙,与万物为友;⑥解放时间,陶行知反对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剥夺了学生的自由,他提倡给予学生更多可支配的时间,让其自由学习、思考、创造。头脑、双手、眼睛、空间、时间这些属于我们的东西本就应是自由的不是吗?还有何谈解放之余地?人性的自由何在便可想而知了。要相信创造力是人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我们不是没有创造的能力,是我们将其残忍的扼杀在了摇篮了,而创造不能没有这片自由呼吸的空气,创造教育的发展首先需要解放人性,减少束缚和牵绊。
(二)创造教育的重要支撑——立足生活。
人不论富贵贫贱,都依赖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所以人之创造大抵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围绕着生活创造生活。因此,从人文视角看创造教育,我们一定要立足生活,这是创造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他极力倡导创造的教育要以实实际际、活灵活现的生活为主要内容。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视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可以说:‘生活教育’。”可见,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改变,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同时陶行知指出,教育虽源于生活但不能被动的时刻适应生活,而要发挥教育对生活的反作用,努力改造生活,二者相辅相成。因此,生活教育根本上就是创造的教育。创造教育的发展空间就是我们周遭的生活环境,创造教育的主体就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陶行知的这一生活教育思想质朴而发人深省,也给我们发展创造教育带来灵感。教育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无论教育培养出多么卓越的人才,他最终都是要为我们平凡的生活服务。创造教育亦如此。创造教育要接地气,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发展创造教育要倡导教育的生活化,生活中切身的体验与感受,才能触发我们的心灵,激起我们创造的灵感。
(三)创造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人之发展。
从人文视角看陶行知创造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培养“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指出:“中国旧教育是‘奴性’太多,它只能培養唯命是从的旧制度的奴才,而要担负起改造中国的巨任的新一代,必须是有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的新人,他们既富有革命理想,又有健全身躯,又有科学文化,能肩负改造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大任的一代新人,即具有创造精神的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所倡导的这种真善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本质上是一种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这与我们当今创造教育要培养的创造性人才实质上是相符的,虽然其创造教育目标在当时难能实现,但已弥足可贵。
那么,“真善美”三个字如何理解呢?在我看来“真”即求真,有两方面的内涵:①与“旧教育”相对;②创新探真知。也就是说,反对旧教育,批判其痼疾,主张投身真切的现实生活,发扬求真精神,积极实践创新,探索真知。“善”即改进、完善,促使人积极向上、追新追好;“美”即美好,追求全面发展、和谐共生。“善”与“美”均以“真”为根本,三者和谐统一。另外,陶行知在对培养“真善美的活人”方面指出:“知情意行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情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从中强调了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知指知识教育,知识教育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是培养人的认知能力,这是追求真理的基础。情、意指情感教育,贯穿于知情意行整个过程,起情感调节作用。行指实践,指对真理的不懈探索。知情意行合一就是指在人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引起其对真理的无限追求和探索,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这成为陶行知创造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动力系统。
总之,无论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实施方法还是其培养目标,都以人为落脚点,关注人性,培养人才。这是透过人看创造教育的本质,是从根本上来看创造教育。
四、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人文性对当代创造教育的启示
如今,国家经济繁荣了,人民生活富裕起来,我国开始更加关注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人们对创造教育发展的关注方向也从更加注重科技发明转向更加注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那么,当今应如何更好的培养创造性人才呢?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创造教育理念。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创造教育理念,承认创造教育的普遍性和可发掘性。很多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神力,把创造力看作是少数天才的专属。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是具有创造力的,而对于有的人有所创造,有的人却平平碌碌的问题,只是受个人所具有的创造力是否被很好的开发的影响。因此要相信人人都具有创造力。 再者,将看待发展创造力的视野放宽。陶行知提出过创造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真善美”的活人,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创造教育不局限于智力范围的科技发明,它还涉及人文层面,具体的说它更是一种全面发展的创造教育,提倡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因此,当今的创造教育充分发扬其人文特性,应渗透于德智体美各个领域。
(二)营造创造教育环境,发扬自主自动精神。
轻松自由的学校环境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重要前提。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自然环境,包括学校建筑、学校绿化、学校设备等方面,应该体现形式与艺术相结合之美,比如学校建筑应有学校的风格,彰显个性的学校文化;学校布局要和谐,过于整齐划一反而显得呆板,压抑人的创造性;实验、多媒体等设备要齐全,能够满足现代人性化教学需求等。二是精神环境,包括师生关系、课堂环境等方面。师生之间最好的关系应是亦师亦友,建立一种平等关系,互相交流切磋,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充满人文性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基于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学生作为主体,并遵循自我实现、民主、激励的创造教育原则,学生应当配合教师,积极探讨、思考、行动,发扬自主精神。
积极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学堂”,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与体验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当前教育仍旧是让学生待在教室或实验室这样狭隘的空间里学习活动,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我们应更多的给予他们自由、鼓励和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进入大自然、大社会,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质疑的精神和自动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实验课、口语交际、课外实习等亲自动手体验的课程,开展小组辩论、手艺制作、设计发明等有意义的小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以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自己的学习生活,在观察、动手、思考中擦出创造的星星之火。
五、小结
本文从创造教育的本质即人性视角详细分析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阐释了其创造教育思想中所蕴含的民主、自由、自主等人文情怀。从中可见,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具有恒久影响力,从人文视角下重温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创造教育理念、营造创造教育环境、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都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创造教育的魅力在于人,成功的创造教育在于有效的开发人之创造性。面对当前创造教育的发展现状,我们需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审视创造教育,从而寻求出路,推动创造教育不断发展,为国家培育更多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创造宣言》,载《育才学校》1951年4月,选自《陶行知文集》第893页,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 孔颖达:《周易正义》卷3,《十三经注疏》本第75页,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第1版。
[3]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4]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载《时报·教育周刊·世界教育新思潮》第1号1919年2月,选自《陶行知文集》第38页,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33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6] 林永希:《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评述》,载《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版。
[7] 陶行知:《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载《行知教育论文选集》1943年4月,选自《陶行知文集》第797-798页,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上),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下),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 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论》(第3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 陶行知:《第一流的教育家》,载《时报·教育周刊·世界教育新思潮》1919年4月
[12] 刘畅:《“创造力”与教育的大众化——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社会考察》,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月
[13] 吕长春:《学习陶行知勇于改革教育的创新精神》,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