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课程改革后的初中化学中考题型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m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课程的改革也是自然而然的,而化学这门基础自然科学,更应该随之而改革,这样才有利于化学这门学科不断的发展,它已经把传统的精英教育的课程转向于大众的教育,由此中考中的一些题型也就应孕而生了。
  一、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题型应孕而生
  教育与实际相结合,这是课改中最为特出的内容。中考命题中就出现了如下的命题,例1(2010山西)小丽最近腹泻,医生建议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小丽应选择的早餐是( )
  A.油条和豆浆B.馒头和稀饭
  C.鸡蛋和牛奶D.炸鸡腿和酸奶油
  上述的例题中不仅强调理论知识而且也注重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的关注,从而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科学探究内容的设置的题型应孕而生
  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它让学生学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得出结论,由此中考命题中也就出现了如下的题型,例2(2010年重庆市)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某研究小组对一只干燥管里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
  和氢氧化钠。
  猜想Ⅱ:部分变质,含有……
  猜想Ⅲ:完全变质,只含有碳酸钙、碳酸钠。
  【实验探究】
  【小结与思考】
  ⑴从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_________成立。
  ⑵"碱石灰"样品里是否一定含有碳酸钙?请说明理由。
  由这种题型不难看出他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正是课改的需要,它不仅让学生随着试题的情境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融入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三、其他学科的渗透的题型应孕而生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学科,与其他学科是相互共存,相互促进的,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的,因此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就渗透到中考命题中了,例3(2010年绵阳市)二氧化碳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
  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跟压强成反比
  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④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由此不同学科的知识的渗透,明显改变了学科本位的倾向,培养了学生的不同学科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环保意识及人文关怀的渗入的题型应孕而生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出现了新问题,而化学作为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它的发展尤其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环境之间产生了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这也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因此与人文关怀,环保意识相关的命题就出现了,例4(2010年安徽省)“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经常开车上班
  C.使用节能灯泡 D.节约每一滴水
  这种题型让学生注意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社会的责任感,并且培养他们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体现出课改的人文关怀,环保意识的教育理念。
  总之,化学课程是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完善的,而中考的命题的题型也会随之而波动,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探索,才能使学生学好化学,用好化学,才能更加完美的体现出课改的教育理念。
其他文献
摘要:厌学体育,是学生的一种行为表现,是指对体育活动的一种消极行为。当代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是好的,动机是正确的,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的确存在着厌学体育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较大,借故请假较多,完成任务勉强,考核只求及格,课外活动较少参加,没有喜爱的活动项目,怕出汗等。解决厌学体育的行为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按照学生个性特点,
摘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功效,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从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的方式、优势、应注意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对策)以及发展趋势来研究,让学生不断地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学习、成长,得到信息的帮助,产生对信息的兴趣,逐渐学会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整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