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肉身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953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是因为其伶牙俐齿的叙事和活灵活现的声口太过深入人心,马小淘小说内在的一面多少有点被掩映了。但倘仔细翻检她近来的创作,就会发现,她那些看似风格近似、题材也称不上宽阔的作品大都角度别致,观察细微,她敏锐地捕捉到在一个价值离散的消费社会里人们重建可以信赖的自我感觉的必要和艰难,所以她总能由一个不起眼的入笔慢慢让读者有一种如锤击一般的切身之感,像《章某某》里的身份焦虑、《毛坯夫妻》里的房产纠结、《春夕》和《小礼物》里的交流障碍等等,隐现与影射的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差不多每个人都曾为之困惑的“生活现象学”!因此,我倒是倾向于认为,在80后作家群体中,相比于她的锦心绣口,其对同代人痛痒的感同身受并将之赋形的能力,也许同样甚至更值得我们关注。其新作《失重》延续了她近来的路子,在一个关于减肥失败的日常故事里,让读者猝不及防地从一个青年女性个体心理的创面一下子进入到一代年轻人情感结构的创面,进而进入到一个更为严肃的社会病状的腹地,那就是在这个为“身体工业”催生的身体拜物教流行的时代,试图拒绝被潮流规训的个体究竟该如何自处的问题。
  和马小淘之前的小说人物设置一样,《失重》里的丁鑫鑫是个都市白领,也是小淘写来最得心应手的角色。她工作稳定,生活优渥,情感也差强人意,唯一的烦恼在于,她少女时期引以为傲的从不发胖的身材开始公然与她作对了。接下来小说双线展开:一条是丁鑫鑫为减肥百折不挠然而肥胖之疾却从腠理到肌肤复到肠胃再到骨髓,“失重”的体重导致“失重”的情感,又腐蚀了她本该安享的中产生活;另一条是丁鑫鑫家那只叫虎子的腊肠犬和主人如一的减肥经历,不同的是,虎子虽性情大变,但最后成功减重。双线的设置一来让小说有了“狗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反讽之趣,而更深在的,则指向时代以苗条为身体资本的审美规则无远弗届的宰制力,真是人狗概莫能外!
  小说中,丁鑫鑫那无法被偏瘦的时尚衣装容纳下的“沉重的肉身”成为导致一系列生活混乱的发酵剂,她一直试图控制自己的体重,但却失察了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她对体重的焦虑并不单纯来自自控的失效,而是因为她的身体被更大层面的消费观念塑造并掌控着,早已与个体脱离,成为标示其社会身份的载体,更吊诡的是,这种实际上去个体化的身体又成为丁鑫鑫拼命追求的自我认同的核心。就像英国的身体社会学研究专家克里斯·西林在他《身体与社会理论》的导言部分谈道的:“随着生物学知识、外科整容、生物工程、运动科学的发展,身体越来越成为可以选择、塑造的东西。这些发展促进了人们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也促进了身体被别人控制的能力。”于是,丁鑫鑫越是跟自己的体重较劲——节食、健身、排毒果汁——就越深地蹈入各种“身体工业”蒙“性感”和“健康”之名对身体的规训之中。小说告诉我们,当丁鑫鑫意识到自己发胖的事实后,她对自己身材的自信几乎在一瞬间便崩坍了,这说明她早已经把苗条等同于健康和美、维持保养一个令人愉悦的瘦削的身体形象是自我具有正面属性的象征等等观念内在化地接受了。而且不止是她,她的闺蜜、同事,摄影工作室的接待生,服装柜台的导购,甚至是她的父亲,也都秉持着一样的身体观。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另外一位英国的社会文化学者布莱恩·特纳对这种现象有着清晰的观察,在《身体与社会》中,他这样谈道:“在当代社会中,自我是一个再现的自我,其价值和意义通过个体的身体外在形状和形象,或者更确切地说通过个体的身体形象。现在,约束性地控制身体是由消费主义和时尚业而不是由宗教来执行的。”
  说到“身体”,我们自然会联想到“私人写作”、“身体写作”等和60后、70后女作家紧密相关的一些文学概念来,在这些文学概念流行的年头,评论界和读者也都曾颇为“身体的解放”鼓噪过,但也有有识之士洞见到,所谓解放了的自由身体并不存在,因为作为一个有待完成的实体,身体不但是一个个性化的自我媒介,它也需要不断被赋义,才可能与世界产生有效的链接,权力关系、文化制度、社会思潮往往使身体成为各種力量彼此掣肘的场域,而“私人写作”或“身体写作”的后果之一是让身体成功与消费工业联姻,就像鲍德里亚说的:“身体在一种全面折磨之中,变成了必须根据某些‘美学’目标来进行监护的危险物品,我们只要把眼睛紧盯着《浪潮》中那些瘦削的模特们,就可以从中解读出丰盛社会对于其身体必胜主义的完全反向的侵略,和对于其所有自身原则的强烈否定。”因此,丁鑫鑫才必须要通过不断训诫自己的身体以完成对自我的救赎。从这个层面上而言,我觉得不妨将《失重》比附为马小淘的“身体写作”,这当然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身体写作”:她摆开自恋的对自我身体的沉溺,而是提醒女人们一个更冰冷的事实;她没有在欲望和暧昧上用力,却让丁鑫鑫那“沉重的肉身”成为公开的社会焦虑的凝聚之地;她没有止于身体的肉身经验,而是不断用失控的“肉身”压榨丁鑫鑫的精神。在小说的结尾部分,马小淘告诉我们,丁鑫鑫的减肥宣告失败,她甚至比一开始要减肥时还要肥胖,这意味着她终于停止了对自我的约束,可是我们也知道,她的“灵”的部分已经受损了,甚至成为一个抑郁症患者,她在减肥中横生的恶意成为她对这个试图规训她的世界的报复,然而是多么异化的报复!
  在小说中,唯一一个逾越出减肥的消费逻辑之外的人是丁鑫鑫的丈夫何子平,当然小说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他有一副怎么吃也不胖的好皮囊。这个因为妻子固执减肥而被毁掉幸福生活的男人感到自己“是一只被命运皮鞭抽打的陀螺,还将徒劳地旋转”,坦白说,这个比喻有些陈腐,但它再一次让我们有一种锥心之感。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幸的家庭未必是各各不同,我们借身体、身份、房产和爱情证明自我的努力,都不过是在更深地投合于时代的预制。就这一点来说,何子平和丁鑫鑫一样,我们所有人也和丁鑫鑫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失重”的躯体。
  (小说《失重》刊于《文学港》2017年第12期
  获2017年《文学港》储吉旺文学奖)
其他文献
为了用五根树枝创造一颗星星  六根树枝在那里会相同  为了用五根树枝创造一颗星星  必须首先画一个圆圈……  一個圈子!  为了用很多树枝创造一棵树  你没有采取那么多预防措施  那遮蔽星星的树  树!  你,充满那你那  星星般遥远地升起的  枝叶覆盖的巢穴和鸣禽!
期刊
羅贝尔·德斯诺斯(Robert Desnos, 1900-1945),20世纪法国超现实主义代表诗人之一,生于巴黎的一个蔬菜中间商家庭,早年在商业学院学习,后来做过职员、报纸的文学专栏作者,还当过记者,1922年经诗人佩雷和普列维尔介绍加入当时的达达主义,后来又与布勒东一起大力推行超现实主义运动,由于他具有在半睡眠状态中叙述自己的梦想、写作和绘画的才能,因此很快就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中最有才干的成员
期刊
布袋有形 山无形  太多的变幻莫测 并不总像  我们所知  ——那一年 山中老者如是说  还原一个真相 是多么困难  我舉步维艰  看着玻璃窗外的车流  随后 比世界更陌路自己  每当钻入死胡同之际  我开始怀念布袋山上的一碗米酒  能在强烈后劲中  打开死结 愈合二三两伤痛
期刊
过年,家堂上,贡了饭菜、水果、净水、红糖、火柴、香油  婆母说,少了一样呢。昨晚,我梦见菩萨了,她问我要酒喝  神灵也是要下到凡间过年呢,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此时,婆母已经倒好了酒。此时,在凡尘的供桌前  可以为神仙们,许一个愿。愿所有的神灵,都依婆母的意愿  下到凡塵,喝了这杯酒
期刊
当你把躯体托付给夜晚的魔力  穿过窗户,似乎有  那些你曾经认识的人的模糊的面庞  你在哪里?她在哪里?我们将在哪里?  那废除又恢复自己的时间  并没回答,甚至没回答那些经过的人的提问,  那些花朵,它们那被遗忘的气息吹走的花瓣  远远地落在某一片新的土地上  你看见它们闪耀在一只眼睛的闪忽里  一个嗓音的口音里,一个无用的手势里  它们将随着这个时辰迅速死去  这些来自一个远方的眼睛是两盏提灯
期刊
多像花朵和气流  像航道,像到处经过的影子  像在子夜瞥见这令人惊奇的黄昏的笑容  多像万物的幸福和悲伤  是昨天的子夜在钟楼和白杨树上升起躯干  我呼唤着那些迷失在乡间的人  古老的尸体,刚刚被砍倒的年轻橡树  地面上腐烂的织物碎片,农院中干枯的亚麻织物  我呼唤龙卷风和飓风  暴风雨、台风和旋风  激流  地震  我呼唤火山和香烟的烟雾  幻想的雪茄的烟圈  我呼唤爱情和情侣  我呼唤生者与死
期刊
1  上自习课的时候,我的肚子果断地痛了起来。额头上、颈背上冒出一层细密的汗。我把这当作某种神秘力量带来的惩罚,也许是那些孤独在胸口剧烈地摇撞。我很想在身体上划道看不见的裂缝,让殷红的血自行带走它们。  当时巡课的谭保和走过身边,拍了我后脑勺两巴掌。我看到一颗颗受惊吓的汗珠簌簌扑落,钻进肚子的痛像几只掉进洞坑的老鼠,仓皇逃窜,又无路可走。我不抬头,也能想到,此刻,谭保和睥睨的目光在我全身上下逡巡,
期刊
你记得——你出现在我门上的  窗口前的那个夜晚?  那时你在我房子的黑暗中起身  那时你像一只大鸟,疲倦子越过海洋、  平原和森林,在我的床上颓然倒下。  你记得——你问候的话语,拯救的话语吗  你记得——我那欢迎的话语  我那爱情的话语吗?  不,你记不得了,  没有人记得现在,没有人……  现在是夜晚,  你出现,你到来,你颓然倒在我的床上  我是你的仆人,是你谦恭的卫士  如你顺从我的爱情而
期刊
第一章  1  如果你有记忆的话,你会记得,母亲当时吃野草的情景的。母亲抱着你一路要饭吃,从甘肃的定西走到陕西凤山县的时候,她那年轻的生命已经饿成了一条紧绷的线,一触即断。母亲把你放在路旁,几乎是扑向了一片翠绿的青草地,如果你有明晰的思維的话,你可能会像母亲一样感到蹊跷:这凤山县,这雍山里,野草怎么依旧自豪地生长在路旁,怎么没有被人吃掉?在定西,即使到了暮春时节,也是光秃秃的一片,可怜的黄土,波浪
期刊
江南的雨真多。  多得让人常常会在无意中抱怨,甚至厌恶这轻而易举得到的天水。  春天,和风习习,这可是万象更新的好日子。终于可以扔掉笨重的冬装了,我对自己说。  人们或踏青郊游,或驱车赏花,游弋在无垠田野。时间似乎被忘却了。  只是几片轻薄浮云的天,怎么突然会下起大雨来?这就是江南。  雨可不管你是否尽兴,也顾不上你是否来得及躲避。刚才的阳光灿烂溜走了,雨,会不紧不慢地下上几个小时,甚至一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