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着遥控器打电话,打开电视机上网冲浪,盯着电视屏幕玩网络游戏,握着手机看电视新闻的实况转播……今后,人们只要安装一个网络便可同时完成上网、看电视、打电话、发短信等几乎所有的日常信息处理。
这种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自由无缝随时随地的“三屏合一”的美妙新前景似乎即在眼前。历经12年的博弈之后,三网融合破冰的时刻终于到来。
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战略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由国务院如此高规格高格调提出建设,且立下2015年建成的“军令状”,决心之强、举措之大实属罕见。于是“三网融合”的概念热度骤升,吸引了无数眼球,给电信、广电、互联网、通信、手机、电视、文化创意乃至证券、投资等业内人士带来了无限的憧憬和希望,也似乎给市场指明了数年内的产业发展和主流投资的大方向。
国内股市立即率先作出了“膝跳式”反应,三网合一最先受惠的广电建设类、光纤光缆类、软件开发类、设备提供类等应声大涨,走出了一波强劲行情。
而在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又给出了三网融合的具体时间表,称将争取在4月底确定三网融合双向进入的试点方案,5月份能够批准实施。
三网融合,为国民经济起跳再添“加速器”
“三网合一”概念最初于1996年由美国网络专家提出,曾让世界为此一亮,开始风靡全球。而从那一年以来,世界各国都先后开始推动三网融合的进程,不少发达国家已实现各种形式、不同程度的融合。
而国内,其实早在1998年,相关主管部门、业界也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并加以实施的计划,认为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用户利益还是从产业本身的利益出发,大多认为它能带来积极正面的效应。因此1999、2000年“三网合一”概念在国内也曾火了一把。
金融危机之后,重新调整经济结构成为国内经济建设的重点,持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大力拓宽信息化应用领域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结构的重要途径,于是三网融合再度应运而生。
可以预见,三网融合将带动不同产业链的整体大发展,包括内容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以及光纤通讯设备制造商在内的许多相关行业企业均将为此受益非浅。三网融合是跨行业业务的整合,它不仅继承原有的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而且通过网络的整合,衍生出了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如图文电视、VOIP、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极大地拓展了业务提供的范围与市场。有机构预测,如果实现“三网融合”,预计我国三大网络所承载的信息、多媒体、娱乐以及游戏等业务收入,最终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互联网通信大国。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三网融合最简捷实效的体现就是“3屏”融合,即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的合一,以后的手机可看电视、上网,电视可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打电话、看电视,给百姓带来极大的生活便利与费用节省,切实分享到三网融合带来的明显实惠。
而IDC调查机构预测,加大三网融合的建设,实现三网融合,将给产业链相关各方带来空前巨大的真金白银,今后几年将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每年将拉动我国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而且还有可能增加20万个就业岗位。合一后的三网将必然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也是新世纪抢占信息化制高点的战略性布局之一。
三网融合看着美,做着难
然而,“三网融合”并非将三股线揉成一股线那般简单,看着美,做着难。尤其是随着网络融合度的不断提升,产业间的利益层次将更为复杂多变,各广电集团、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或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暗中较劲。
尽管如今“三网合一”已确立为国家大战略,从技术上来讲或已无大碍,但要真正完全实现“三网合一”,仍然还有一个较长的路要走,困难和挑战不小,甚至仍有人担心是否会重蹈“老路”,不欢而散,甚至形成“半拉子工程”?曾有人把三网融合,比作带刺的玫瑰,一不小心,就可能扎破手指。
其实,三网融合的概念早在1998年就被提出,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已呼吁了10多年而仍未取得实质进展,几乎原地踏步。究其原因,决定产业发展方向,并不仅是技术,还有产业政策、监管制度、市场需求和利益机制分配等因素。要想在没完全开放、不对等的市场上实现三网合一的重大目标,在目前境况之下,至少仍存在四大樊篱急需突破和跨越:
一是不同行业主管部门、不同网络商之间的利益矛盾是关键。从中长期而言,三网合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为因素,也就是根深蒂固的行政条块利益在阻碍,技术反倒在其次。从广电总局到信产部,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广播电视总台,从电信企业到电视机构,从中移动到电信、联通,其间关系,两个词“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而要三网融合,甚至要涉及到国务院部属机构调整的大问题,比如工信部和广电总局是否继续分立还是合并,要否像国外成立通信管理委员会?这些问题,都急需决策层做出果断正确的战略决择,不然凭各揣利益、各自分割的部门,能否完成三网融合,是个大问号。
比如,今年春节一过,先是广西广电叫停广西电信的IPTV业务,紧接着有报道称,互联网电视的牌照将先发给广电系统的企业,民营企业拿牌没有时间表,这就给三网融合蒙上一层阴影。
专家认为,三网合一,必须垂直而下解决好主管机关、行业部门和网络通信商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必须找到两大部门、三大网络商都能妥协的利益平衡点,必须解决好以谁为主、谁向谁靠拢的策略问题,才有可能大步踏进。
二是运营体制上的差异严重阻碍了“三网”融合的实施。众所周知,广电业列属广电总局的公共部门,旗下运营机构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基本属于公益性质,而电信业则以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运营商为首构成,属于工信部管辖之下的企业组织单位,采取了完全市场化、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模式,二者经营性质迥异,难于合为一体,而硬要“捆绑”,必定出现“拉郎配”的后遗症。专家认为,强行“一根线搞掂一切”或造成新的资源垄断,伤害互联网已经充分市场化的业态。
因此如何协调两个不同属性的行业机构的不同目标及利益诉求,并改变其营运性质,展开适度竞争,将是个很大的难题,这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尚未完全成功解决的课题,为此需要我国政府高超灵活的协调能力。
三是技术接入的瓶颈问题能否较快冲关、突破,目前也是不小的问题。三网合一的最大瓶颈之一就是接入技术的难关,也就是互联互通的问题。接入网正成为制约综合宽带多媒体业务发展的“瓶颈”,目前行业尚未找到物美价廉又便于快速建设的接入技术。目前三大网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各行其道,不尽相同,其间存在难于兼容、难于自由无缝接入的问题。因此三大网商必须找到为三方所共同认可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另外网关、资费结算等问题也显得突出,这也分别涉及到技术难关和利益冲突的问题。
四是多媒体业务的运营管理能力如何,也是未来的一大挑战。时代华纳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商业内容公司,其市场化能力和战略水平都是领先的,10年前,它收购美国在线(AOL)的举动被多少人盛赞,誉为“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但因管理构架冲突、文化理念相左、后续服务难于跟上等问题,最后败走麦城,在去年底彻底剥离了AOL业务。因此在新战略业务模式下,三大运营商在目标定位、内容创新、客户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上都面临全新的改造提升,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持续推出好理念、好班子、好业务,缔造在三网融合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仍是一个重大课题。
风物长宜放眼量
目前不少业界、媒体人士解读并高呼三网合一,将在5年内实现。理想是良好,现实却未必如人意。从国内外的产业融合历史实践可见,无论是哪一个层面的融合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三网融合之路将是曲折漫长的,需要政府各个部门、产业链各方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耐心、坚强的斗志,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专家认为,目前三网融合成功的当务之急是抓紧建立融合的、有效的监管体制。比如,第一步就是成立国务院协调机构,如统一通信管理委员会,这种高层融合是打破僵局的重要一步;第二步是待局面打开、积累一定经验后,可以考虑在同一个部委下设立不同专业局来分别处理广电和电信的监管事宜,目前美国的FCC就是这种模式。待时机成熟后,则需要完全融合成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大监管机构来实施全面监管、运行职能,目前英国的OFCOM就是此模式的代表。
而对广电业而言,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推进实施政企分离、网台分离、制播分离、公共台和商业台分离,为构建公平、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创造条件。
总之,主管机关、三方运营商皆应“风物长宜放眼量”,为一个共同目标,舍小求大存异求同,尽快找到为大家所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齐心合力把我国通信与信息服务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蛋糕”做大做强,才是根本大计,三网融合的美景才能最终实现。
(作者系厦门智者恒通IT管理顾问机构总监)
这种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自由无缝随时随地的“三屏合一”的美妙新前景似乎即在眼前。历经12年的博弈之后,三网融合破冰的时刻终于到来。
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战略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由国务院如此高规格高格调提出建设,且立下2015年建成的“军令状”,决心之强、举措之大实属罕见。于是“三网融合”的概念热度骤升,吸引了无数眼球,给电信、广电、互联网、通信、手机、电视、文化创意乃至证券、投资等业内人士带来了无限的憧憬和希望,也似乎给市场指明了数年内的产业发展和主流投资的大方向。
国内股市立即率先作出了“膝跳式”反应,三网合一最先受惠的广电建设类、光纤光缆类、软件开发类、设备提供类等应声大涨,走出了一波强劲行情。
而在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又给出了三网融合的具体时间表,称将争取在4月底确定三网融合双向进入的试点方案,5月份能够批准实施。
三网融合,为国民经济起跳再添“加速器”
“三网合一”概念最初于1996年由美国网络专家提出,曾让世界为此一亮,开始风靡全球。而从那一年以来,世界各国都先后开始推动三网融合的进程,不少发达国家已实现各种形式、不同程度的融合。
而国内,其实早在1998年,相关主管部门、业界也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并加以实施的计划,认为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用户利益还是从产业本身的利益出发,大多认为它能带来积极正面的效应。因此1999、2000年“三网合一”概念在国内也曾火了一把。
金融危机之后,重新调整经济结构成为国内经济建设的重点,持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大力拓宽信息化应用领域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结构的重要途径,于是三网融合再度应运而生。
可以预见,三网融合将带动不同产业链的整体大发展,包括内容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以及光纤通讯设备制造商在内的许多相关行业企业均将为此受益非浅。三网融合是跨行业业务的整合,它不仅继承原有的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而且通过网络的整合,衍生出了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如图文电视、VOIP、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极大地拓展了业务提供的范围与市场。有机构预测,如果实现“三网融合”,预计我国三大网络所承载的信息、多媒体、娱乐以及游戏等业务收入,最终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互联网通信大国。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三网融合最简捷实效的体现就是“3屏”融合,即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的合一,以后的手机可看电视、上网,电视可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打电话、看电视,给百姓带来极大的生活便利与费用节省,切实分享到三网融合带来的明显实惠。
而IDC调查机构预测,加大三网融合的建设,实现三网融合,将给产业链相关各方带来空前巨大的真金白银,今后几年将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每年将拉动我国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而且还有可能增加20万个就业岗位。合一后的三网将必然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也是新世纪抢占信息化制高点的战略性布局之一。
三网融合看着美,做着难
然而,“三网融合”并非将三股线揉成一股线那般简单,看着美,做着难。尤其是随着网络融合度的不断提升,产业间的利益层次将更为复杂多变,各广电集团、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或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暗中较劲。
尽管如今“三网合一”已确立为国家大战略,从技术上来讲或已无大碍,但要真正完全实现“三网合一”,仍然还有一个较长的路要走,困难和挑战不小,甚至仍有人担心是否会重蹈“老路”,不欢而散,甚至形成“半拉子工程”?曾有人把三网融合,比作带刺的玫瑰,一不小心,就可能扎破手指。
其实,三网融合的概念早在1998年就被提出,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已呼吁了10多年而仍未取得实质进展,几乎原地踏步。究其原因,决定产业发展方向,并不仅是技术,还有产业政策、监管制度、市场需求和利益机制分配等因素。要想在没完全开放、不对等的市场上实现三网合一的重大目标,在目前境况之下,至少仍存在四大樊篱急需突破和跨越:
一是不同行业主管部门、不同网络商之间的利益矛盾是关键。从中长期而言,三网合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为因素,也就是根深蒂固的行政条块利益在阻碍,技术反倒在其次。从广电总局到信产部,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广播电视总台,从电信企业到电视机构,从中移动到电信、联通,其间关系,两个词“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而要三网融合,甚至要涉及到国务院部属机构调整的大问题,比如工信部和广电总局是否继续分立还是合并,要否像国外成立通信管理委员会?这些问题,都急需决策层做出果断正确的战略决择,不然凭各揣利益、各自分割的部门,能否完成三网融合,是个大问号。
比如,今年春节一过,先是广西广电叫停广西电信的IPTV业务,紧接着有报道称,互联网电视的牌照将先发给广电系统的企业,民营企业拿牌没有时间表,这就给三网融合蒙上一层阴影。
专家认为,三网合一,必须垂直而下解决好主管机关、行业部门和网络通信商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必须找到两大部门、三大网络商都能妥协的利益平衡点,必须解决好以谁为主、谁向谁靠拢的策略问题,才有可能大步踏进。
二是运营体制上的差异严重阻碍了“三网”融合的实施。众所周知,广电业列属广电总局的公共部门,旗下运营机构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基本属于公益性质,而电信业则以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运营商为首构成,属于工信部管辖之下的企业组织单位,采取了完全市场化、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模式,二者经营性质迥异,难于合为一体,而硬要“捆绑”,必定出现“拉郎配”的后遗症。专家认为,强行“一根线搞掂一切”或造成新的资源垄断,伤害互联网已经充分市场化的业态。
因此如何协调两个不同属性的行业机构的不同目标及利益诉求,并改变其营运性质,展开适度竞争,将是个很大的难题,这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尚未完全成功解决的课题,为此需要我国政府高超灵活的协调能力。
三是技术接入的瓶颈问题能否较快冲关、突破,目前也是不小的问题。三网合一的最大瓶颈之一就是接入技术的难关,也就是互联互通的问题。接入网正成为制约综合宽带多媒体业务发展的“瓶颈”,目前行业尚未找到物美价廉又便于快速建设的接入技术。目前三大网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各行其道,不尽相同,其间存在难于兼容、难于自由无缝接入的问题。因此三大网商必须找到为三方所共同认可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另外网关、资费结算等问题也显得突出,这也分别涉及到技术难关和利益冲突的问题。
四是多媒体业务的运营管理能力如何,也是未来的一大挑战。时代华纳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商业内容公司,其市场化能力和战略水平都是领先的,10年前,它收购美国在线(AOL)的举动被多少人盛赞,誉为“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但因管理构架冲突、文化理念相左、后续服务难于跟上等问题,最后败走麦城,在去年底彻底剥离了AOL业务。因此在新战略业务模式下,三大运营商在目标定位、内容创新、客户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上都面临全新的改造提升,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持续推出好理念、好班子、好业务,缔造在三网融合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仍是一个重大课题。
风物长宜放眼量
目前不少业界、媒体人士解读并高呼三网合一,将在5年内实现。理想是良好,现实却未必如人意。从国内外的产业融合历史实践可见,无论是哪一个层面的融合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三网融合之路将是曲折漫长的,需要政府各个部门、产业链各方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耐心、坚强的斗志,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专家认为,目前三网融合成功的当务之急是抓紧建立融合的、有效的监管体制。比如,第一步就是成立国务院协调机构,如统一通信管理委员会,这种高层融合是打破僵局的重要一步;第二步是待局面打开、积累一定经验后,可以考虑在同一个部委下设立不同专业局来分别处理广电和电信的监管事宜,目前美国的FCC就是这种模式。待时机成熟后,则需要完全融合成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大监管机构来实施全面监管、运行职能,目前英国的OFCOM就是此模式的代表。
而对广电业而言,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推进实施政企分离、网台分离、制播分离、公共台和商业台分离,为构建公平、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创造条件。
总之,主管机关、三方运营商皆应“风物长宜放眼量”,为一个共同目标,舍小求大存异求同,尽快找到为大家所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齐心合力把我国通信与信息服务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蛋糕”做大做强,才是根本大计,三网融合的美景才能最终实现。
(作者系厦门智者恒通IT管理顾问机构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