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家购车调查:最重安全性想换SUV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es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如其人,管理上亿元资产,年收入逾百万元的投资界人士,又会选择哪些与其身份和职业相符合的座驾呢?
  在2010北京国际车展如火如荼之际,《投资者报》特编制了《投资界都开什么车?》的调查问卷,通过对京沪深的投资家调查发现,比起跑车和MPV(多用途车),轿车和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则最受投资界人士青睐;品牌上,奥迪和奔驰两大品牌为大多数投资界人士钟情和向往;而比起品牌和驾驶乐趣等因素,安全性才是他们购车时最为关注的因素。
  整体来看,投资界人士在座驾的选择上,一般是选择那些既能体现其身份和地位,同时又具实用性和安全性的座驾。
  
  77%投资家使用轿车
  
  此次调查问卷的发放,主要以管理资产规模一般在1亿元以上,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上,年龄在28岁以上的京沪深等地区的投资界人士为主。问卷共包含15个问题,涉及到投资界人士资产现状,当前的座驾品牌,未来更换意愿较强的座驾品牌,以及在座驾选择中最为关注的因素等内容。
  调查发现,被调查的投资界人士,年龄在36岁~42岁之间的最多,达到六成,其余四成的年龄则更为年轻化,集中在28岁~35岁之间。就性别来看,清一色的为男性。就被调查对象的地域分布来看,近六成被调查对象分布在北京地区,两成被调查对象分布在上海地区,当然,其余两成被调查对象是来自深圳、广州、西安等其他城市。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近五成人士管理资产规模在10亿元以上,逾九成人士将其所管理的资产全部或者部分地投向了股票。
  总体上看,调查对象为京沪地区年龄在30岁~40岁之间的男性,他们同时也是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亿元资产管理者。
  这样的一个群体,其在座驾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特征。
  其中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在车型选择上更倾向于轿车和SUV。
  根据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投资界人士中,有77%现在正在使用的座驾为轿车。当然,越野车也是不少投资界人士所钟爱的,有23%被调查对象正在使用的座驾就是SUV,这也契合了投资界人士在沉稳冷静的同时,也有着男人特有的征服与冒险的一面。比较而言,MPV和个性张扬的跑车则并不受投资界人士的青睐。
  
  安全第一,想换SUV
  
  就目前投资界人士座驾的品牌和车型来看,集中度较高。奔驰、奥迪、宝马、凯迪拉克和大众等几大品牌,均以各自独特的特质,成为投资界人士比较钟情的重点品牌。
  本次调查问卷还涉及到被调查对象是否有更换座驾的意愿,以及未来更换的品牌倾向这样的内容。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目前暂无更换座驾意愿的并不在少数,其原因并不难理解,因为前文已经提及,多数投资界人士的现任座驾使用年限在1年~3年之间,而他们期望的使用年限是5年~8年,说明他们当前的座驾,大多未到更换时间。
  就其余有更换座驾意愿的投资界人士来看,我们的理解是,这更多的是被调查对象对其未来理想车型及品牌的一个展望。在车型上,50%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更换座驾,首选是SUV车型,这也不难理解,因为目前多数投资界人士的车型为轿车,同时,SUV也是受他们青睐的重要车型,如果更换,更多将现有的轿车更换为SUV;在品牌上,奥迪、奔驰两大品牌为多数投资界人士所青睐,这也是和投资界人士的收入、身份和地位比较吻合的两大品牌。
  具体到购车的过程中,投资界人士最关注的因素是什么呢?
  根据调查结果,投资界人士在选择汽车时,所谓的驾驶乐趣等等,都不是最重要的,比较之下,他们更看重的是汽车的安全性如何,其次才是品牌,再次是售后服务,相比之下,驾驶乐趣以及省油环保的关注度则明显低于前三者。
  而就最近一次促成投资界人士购车的因素来看,“试驾体验”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朋友推荐”,说明汽车的实际性能以及口碑,才是影响其市场销量的两大重要的因素。与此相比,仅有极少数的投资界人士选择某一座驾的原因是“被广告吸引”以及“同品牌升级”,这也显示出投资界人士在购买座驾时,决策上较为理性,同时也告诉汽车厂家和销售商,“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切实提高汽车的性能才是王道。
  
  投资家车辆使用年限2~5年
  
  在家庭汽车保有量上,多数投资界人士家庭汽车量都在1辆~3辆之间。具体来看,家庭拥有汽车为1辆共占40%,家庭拥有汽车为2辆的占比也是40%,另外,有13.6%的被调查者家庭汽车拥有量为3辆。
  在座驾使用年限上,四成被调查的投资界人士表示自己每辆车的平均使用年限会在2年~5年,三成左右的人士则会是在5年~8年左右,当然,也有近两成的投资界人士每辆汽车的使用年限在2年以下,一成左右的人士使用年限则超过8年。但从总体上看,2年~8年是多数投资界人士座驾的使用年限。
  同时,调查也发现,投资界人士当前使用的座驾,购置年限并不长,近八成都是1年~3年,4年~5年的仅一成左右。
  对于这一普遍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不尽相同的内因外,外因方面,我们认为极有可能和2009年以来,中国为促消费、保增长而出台的一系列汽车购置优惠政策有关。当然,在被调查对象中,使用年限最长的是10年,但是仅一位被调查对象属于这种情况。在年使用公里数上,五成投资界人士的座驾年使用公里数为1万~2万公里左右。
  实际上,就投资界人士拥有车辆的历史来看,到目前为止仅拥有过1辆汽车的人士占比最多,接近四成。同时,也有逾三成的投资界人士到目前为止拥有过两辆汽车,仅两成投资界人士拥有过3辆~5辆车。这也表明投资界人士,尽管收入可观,但在消费方面,呈现出符合其职业特质的理性和冷静。
其他文献
对政策收紧的担忧成了市场空头的武器,但经济复苏、转好的确定性还在逐渐增加  市场不会走熊,只是在等待利空出尽,现在也许只剩下加息这一条了,而我们也宁愿把加息视为大牛的起点    期货市场中的玩家在股指期货上市第一周充分表现了一把。尽管不会有人公开声明自己是何方神圣,但很显然,上周A股的大落大起,不像是一周前的市场,温吞有余、活力不足。  市场上的很多看客对空头充分利用上周末的“坏消息”而大发一笔横
期刊
4月份以来,干旱因素逐渐被消化,农产品价格走势近期逐渐归于平静,甚至不少品种处于回调的通道中。但就未来的走势而言,多数农产品仍存在价格上涨的动力。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将使得通胀及通胀预期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首先,就产量而言,我国的粮食已经连续6年保持上涨趋势,但上涨幅度逐渐减弱,时至2009年,这一趋势更为明显。2010年里,干旱的影响下,粮食产量的拐点或将出现。  其次,尽管近期多数农产
期刊
4月19日的暴跌让市场始料未及:地产及相关板块大幅下挫,引领上证指数一度跌至2977.77低点,终以2980.3点收盘,暴跌150点,创8个月来单日最大跌幅。  市场普遍认为,此次暴跌是由于近期外围市场不振和房地产新政引发了恐慌情绪。在我看来,二季度加息预期以及汇率的变化,也是造成近期股市震荡的主因。  自2009年7月央行上调央票发行利率引起市场对政策退出的预期后,股市进入宽幅震荡格局,并陷入了
期刊
房地产行业正面临二次调控,随着政策的密集出台,房地产业或现拐点。这代表了市场的预期,也是百姓的呼声。但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房价涨跌与否现在都只是靠猜。一方面是真真正正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而另一方面是虚虚实实的房地产数据。或许还记得2009年底到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房地产价格并非因此受到打压,反而让楼市价格屡创新高。  到底是什么左右房地产价格,一两条政策的出台显然不足以说明问题。我
期刊
“太合身了,太美了。”这是巴菲特穿上大杨创世的西服之后,给其董事长李桂莲的亲笔回信。由此,有人戏称,“李桂莲是巴菲特的中国裁缝。”  然而,也就在2009年9月14日之前,大杨创世还一直是A股市场中默默无闻的一只股票,可就是巴菲特在大杨集团30周年庆典上,短短3分钟向63岁李桂莲致礼的视频,将这只股票推向了“火山口”,股价从9月初的8元飙升至11月中旬的19元,成为众多机构争抢的筹码。  也正在这
期刊
股指期货上市前,很多专家都表示“股指期货以后,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上市后,A股市场的波动反而加大。  类似的误区还有不少,笔者以为主要有三。  误区一,大盘蓝筹股估值偏低。目前大多数投资者对于估值的理解,还受股改之前的惯性思维影响。大家对于A股市场或个股的合理估值,都不自觉地以股改前或股改前半段做参照。参照美国等全流通的股市,15至20倍市盈率(PE)是常态的合理估值水
期刊
似乎也再没有比这三个简单的字,“房地产”,更令人困惑的词汇了。它既寄托了复杂的情感,也包含着纷繁的认识。它既困惑着普通百姓,也困惑着政策制定者,而且也让人难以看到这种困惑何时才能终结。  简单地梳理一下,房地产所引发的困惑主要体现为:  第一,房地产的泡沫何时破灭。持破灭说的人认为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是由于流动性过于宽松所致。随着政策的收紧,房价就要下跌,泡沫便会破灭。也有人则认为泡沫三五年之内不
期刊
今年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后,低于市场预期的CPI(居民消费价格,2.2%)增长被看作是通胀压力减小的信号,市场对加息的预期也在数据公布后减弱。  对于通胀压力,在官方的公开表态,以及具有官方背景的经济学家口中,普遍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情绪。国家统计局的判断是“总体上基本稳定”,总经济师姚景源也公开表示“近期通胀威胁不大”。  而民众对于通胀的感受,显然没有此种“乐观”。菜、油、米、水、电、气,以及
期刊
潘向东:  6、7月加息可能性大    “虽然3月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小幅回落,但对中国而言,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内外夹击的通胀压力。”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4月21日对《投资者报》记者直言。  潘向东认为,目前国内通胀压力明显存在,货币政策正处在一个偏紧的过程,旨在防通胀。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的确认,全球货币过度宽松必将导致下半年到明年资源和资产价格再次快速上涨,引领
期刊
欧洲大陆上弥漫着冰岛火山灰, 而华尔街上空是高盛火山云压顶。很多人认为高盛罪有应得,这家华尔街最具实力和争议的公司会得到所谓的报应吗?  4月16日,星期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高盛集团和它的一名副总裁Fabrice Tourre提出民事诉讼,指控他们欺诈投资人,状告高盛此前在美国房地产市场风雨飘摇之际,没有对于一个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金融产品的极端重要信息进行披露。受此影响,高盛股价重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