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当下学校的品德教育,费时低效已成痼疾,究其原因缘于传统的德育模式:伦理灌输、理性说教、忽视主体、轻视情商。我校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摸索出一条通过开展节日活动创造氛围、熏陶文化、主体参与、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德育模式,在封闭管理中,营造出一条充满人文精神的绿色通道,让学生在节日活动中感悟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走向道德的自我构建。
一、走进自然 培养守护家园的情怀
明天就是植树节了,四年级的学生跑来问我:“老师,明天我们想去看一看去年栽的小树。”望着学生渴望的目光,我的心暖暖的。五年前,在植树节来临那一天,我带着学生走出校园,来到一块荒地上,每人领栽一棵小树。从此以后,学生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亲手栽下的小树,有的学生还为小树起了可爱的名字。我们定期组织学生给小树浇水、修枝,呵护着小小的生命。看到小树不断长高,学生高兴地欢呼雀跃。这样的活动我们已经开展了五年,当年的小树,已经亭亭玉立,挺拔修长了。3月22日是节水日,在这一天,教师制作了精彩的课件,给学生介绍世界上淡水资源的匮乏,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大家听了深受震动,纷纷为自己以前浪费水的行为深深内疚。课后,学生们主动用刷碗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6月5日是环保日,在这一天,我们组织学生来到学校周围的小河边,考察水质。当看到那条环绕我们校园的清澈小河被造纸厂流出的废水污染,变得又黑又臭时,学生们义愤填膺。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们给县长写了信,经过县长的亲自干预,那条臭气熏天的小河重新变得清澈见底,游鱼可见。
二、敞开胸怀在融和交往中增尽友情
听障生由于自身生理缺陷,加之学校封闭管理,缺少认识社会的知识和与他人交往的技能,有的产生了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这使得他们更加自卑、自闭和偏激。有的学生毕业后,在单位里难以与其他正常人相处,最后不得不辞掉了工作。这些现象让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技能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为此我们定下制度,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和县实验小学、二小、城西小学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我校文艺队精彩的舞蹈和小品受到了那些健听学生的喜欢,而普小的学生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礼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我们的学生把自己编织的中国结、剪的精美窗花,赠送给普小的学生。岁月流逝,多年之后他们仍然保持着这份纯真的友谊。正是在这些节日里,我们的学生不再感到孤独,他们以有健听的孩子作为朋友而自豪,在交往中,他们懂得了人与人相处的技巧,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渐渐地融入这个大家庭中。
三、关爱奉献在见证感恩中回馈亲情
据调查,当代青年学生最缺乏的品质是感恩。一个不会感恩的人是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人格不健全的人。为此,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每当母亲节来临的时候,政教处总要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介绍中外伟大母亲的感人事迹,赠给母亲一句话,回忆与母亲最感人的事情,演讲、书法、儿童画等。这一天校园沉浸在浓浓的亲情氛围中,一丝一缕的关爱、点点滴滴的回忆感染着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增强了对母亲的了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一位学生在给母亲的一封信中写道:“是您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可是我却不理解您,经常和您吵架,让您生气,我非常难受。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再也不惹您生气了,我会永远爱您的。”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助残日,在这一天会有许多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以及社会上关爱特殊教育的仁人志士亲临我校,慰问看望学生,并给学生送来了礼物,我们也以精彩的舞蹈节目,以及装帧精美的儿童画和手工制品回赠客人,表达感恩之情。
四、回望历史 在传统节日里提升爱国情操
历史是一本教科书,而中国历史就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宝藏,那里回荡着中华民族延绵不息的文化圣火。其中许多节日源远流长,浓缩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节日活动这个平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情怀。如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我们学校在这一天会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早操结束后,少先队大队长宣布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活动开始,就此拉开了一天活动的序幕。二百名学生在操场上齐声朗诵屈原的诗句,灿烂的朝霞映红了一张张庄重的小脸。之后,学生们参观学校的黑板报,那里详细介绍屈原的生平和爱国事迹。紧接着,学校举行纪念屈原手抄报比赛和儿童画比赛。在这样的氛围中,屈原的爱国形象深深地镌刻在学生们的心中。
在重阳节,我们组织学生登高望远,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善待他人。农历二月二的元宵节,我们通过网络展示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花灯,让学生徜徉在祖国独具特色的花灯文化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国庆节、建军节,我们都要结合节日的特点,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同时还播放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重走长征路的专题片,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是无数的先烈舍生忘死,推翻风雨如磐的旧中国,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立志报国的壮志。
几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开展节日活动,让节日承载育人功能,让文化浸润心灵,让情感自主体验,有助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孕育成长。节日文化已经成了我校德育的主要特色、一道靓丽的风景、一种温馨的回忆、一种个体道德情感体验的有效载体。
(责编夏天)
一、走进自然 培养守护家园的情怀
明天就是植树节了,四年级的学生跑来问我:“老师,明天我们想去看一看去年栽的小树。”望着学生渴望的目光,我的心暖暖的。五年前,在植树节来临那一天,我带着学生走出校园,来到一块荒地上,每人领栽一棵小树。从此以后,学生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亲手栽下的小树,有的学生还为小树起了可爱的名字。我们定期组织学生给小树浇水、修枝,呵护着小小的生命。看到小树不断长高,学生高兴地欢呼雀跃。这样的活动我们已经开展了五年,当年的小树,已经亭亭玉立,挺拔修长了。3月22日是节水日,在这一天,教师制作了精彩的课件,给学生介绍世界上淡水资源的匮乏,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大家听了深受震动,纷纷为自己以前浪费水的行为深深内疚。课后,学生们主动用刷碗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6月5日是环保日,在这一天,我们组织学生来到学校周围的小河边,考察水质。当看到那条环绕我们校园的清澈小河被造纸厂流出的废水污染,变得又黑又臭时,学生们义愤填膺。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们给县长写了信,经过县长的亲自干预,那条臭气熏天的小河重新变得清澈见底,游鱼可见。
二、敞开胸怀在融和交往中增尽友情
听障生由于自身生理缺陷,加之学校封闭管理,缺少认识社会的知识和与他人交往的技能,有的产生了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这使得他们更加自卑、自闭和偏激。有的学生毕业后,在单位里难以与其他正常人相处,最后不得不辞掉了工作。这些现象让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技能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为此我们定下制度,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和县实验小学、二小、城西小学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我校文艺队精彩的舞蹈和小品受到了那些健听学生的喜欢,而普小的学生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礼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我们的学生把自己编织的中国结、剪的精美窗花,赠送给普小的学生。岁月流逝,多年之后他们仍然保持着这份纯真的友谊。正是在这些节日里,我们的学生不再感到孤独,他们以有健听的孩子作为朋友而自豪,在交往中,他们懂得了人与人相处的技巧,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渐渐地融入这个大家庭中。
三、关爱奉献在见证感恩中回馈亲情
据调查,当代青年学生最缺乏的品质是感恩。一个不会感恩的人是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人格不健全的人。为此,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每当母亲节来临的时候,政教处总要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介绍中外伟大母亲的感人事迹,赠给母亲一句话,回忆与母亲最感人的事情,演讲、书法、儿童画等。这一天校园沉浸在浓浓的亲情氛围中,一丝一缕的关爱、点点滴滴的回忆感染着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增强了对母亲的了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一位学生在给母亲的一封信中写道:“是您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可是我却不理解您,经常和您吵架,让您生气,我非常难受。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再也不惹您生气了,我会永远爱您的。”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助残日,在这一天会有许多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以及社会上关爱特殊教育的仁人志士亲临我校,慰问看望学生,并给学生送来了礼物,我们也以精彩的舞蹈节目,以及装帧精美的儿童画和手工制品回赠客人,表达感恩之情。
四、回望历史 在传统节日里提升爱国情操
历史是一本教科书,而中国历史就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宝藏,那里回荡着中华民族延绵不息的文化圣火。其中许多节日源远流长,浓缩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节日活动这个平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情怀。如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我们学校在这一天会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早操结束后,少先队大队长宣布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活动开始,就此拉开了一天活动的序幕。二百名学生在操场上齐声朗诵屈原的诗句,灿烂的朝霞映红了一张张庄重的小脸。之后,学生们参观学校的黑板报,那里详细介绍屈原的生平和爱国事迹。紧接着,学校举行纪念屈原手抄报比赛和儿童画比赛。在这样的氛围中,屈原的爱国形象深深地镌刻在学生们的心中。
在重阳节,我们组织学生登高望远,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善待他人。农历二月二的元宵节,我们通过网络展示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花灯,让学生徜徉在祖国独具特色的花灯文化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国庆节、建军节,我们都要结合节日的特点,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同时还播放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重走长征路的专题片,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是无数的先烈舍生忘死,推翻风雨如磐的旧中国,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立志报国的壮志。
几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开展节日活动,让节日承载育人功能,让文化浸润心灵,让情感自主体验,有助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孕育成长。节日文化已经成了我校德育的主要特色、一道靓丽的风景、一种温馨的回忆、一种个体道德情感体验的有效载体。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