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协同”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响应中央号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机制不健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包含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也就是校内部门协同机制和政校行企协同机制。校内协同机制包括改革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和完善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制度。政校行企协同机制包括与政府部门协同、与行业企业协同和探索政校行企协同制度。基于“双协同”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机制;双协同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11-0052-04
  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创新创业资源缺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结合松散,与实践“两张皮”;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不足,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收不到实效;学校缺乏实践平台,企业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健全[1]。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而影响和制约人的因素中,核心是体制机制。所以,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一、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解析
  机制是指组成事物各个部分的关系和运行方式。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主要包括相关方的岗位职责和相应行为的引导制度。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倡导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最终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内容上对接产业岗位需求,目标上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全方位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它以未来的经济发展态势为坐标,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能力;最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与专业教育不同,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岗位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和融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所以,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是基础和支撑,创新是核心和本质,创业是载体和形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终极目标[2]。
  (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必然包括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科学有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既要有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内部机制,同时还要构建起学校与社会、企业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外联动机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内部机制构建,要靠内部的体制和制度,就是要做好学校内部的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使创新创业教育内部运行畅通;学校与社会、企业良性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外联动机制构建,要靠校内外联动的体制和制度,就是要做好学校与地方政府,专业与行业企业,师生与工作岗位的联动与对接,用好国家的政策,建设和发挥好校外教学基地、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作用,形成創新创业教育的内外合力。
  二、“双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点,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在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通过近三年的理论探索和工作实践,逐步建立起了校内部门协同和政校行企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双协同”机制,见图1。
  (一)校内部门协同机制
  1.改革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体制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需求,我们建立健全了相关组织机构,明确了相应岗位的责权,见图2。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的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和副书记担任副组长,主要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系)负责人担任成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统筹全校的资源,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并全面领导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指导,设计全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审核批准创新创业类课程标准,对创新创业教育成效进行评价。委员会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主任委员,教务处长、创业学院院长和各二级学院(系)负责人担任委员,并邀请校外专家担任委员。
  教务处:教务处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牵头部门,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动机,负责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立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总体规划,并通过《学校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等基本文件,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来实施,同时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以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贯穿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和学分制管理的制度,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人事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人事部门把握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要求,建立健全教师各类激励和考核制度,把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及个人创业活动等纳入教师工作量计量办法、年度考核、聘期考核、职称评聘等,形成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创业学院:成立教学部门性质的创业学院,配备专职的创业学院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创业学院一是承担全校性的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开展课程教学研讨和改革工作;二是建设一支由创业学院专职教师、校内兼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师队伍,做好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三是负责校级层面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特别SYB实训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园等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四是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大赛的组织工作;五是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   系、专业(教师):专业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专业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要求,把培养创新型人才确定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专业要根据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加强专业课程的整合和教学内容的重组,要注重前沿知识,开设专业最新技术或最新商业模式课程。更为重要的是,专业要引导全体专业教师,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要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广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二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课程標准而不仅是教材,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三是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要从单一的结果性考核转向结果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相结合;对教师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更关注学习过程的指导和反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同时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学生处、团委:学生处和团委,要发挥优势,加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和舆论宣传,让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同时要利用第二课堂和众多社团平台,通过科技文化节、社团成果巡回展演、攀登计划、挑战杯等平台载体,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2.完善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制度
  学校陆续制定了诸多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着重从两个层面进行完善。
  第一个层面是教师层面,建立健全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一是把各部门和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计量范围,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激励制度;二是把教师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课程建设和改革纳入年度考核、岗位任期考核、职称评聘的范围,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约束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在全校形成以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为领导,以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指导,由教务处牵头,创业学院、各二级学院(系)、专业、教师、学生处(团委)、社团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局面。
  第二个层面是学生层面,建立健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一是把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纳入学校的学分计量范围,建立起包括弹性学制、创新创业学分置换办法等在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激励制度;二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课程纳入必修课范畴,建立起创新创业活动的约束制度。通过制度催化,在全校形成推动全体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校园随处可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生动局面。
  有了完善的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制度,还需要有相应工作方案来推进。学校先后出台了创新创业教育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实施步骤,把创新创业教育列为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作为相关部门年度工作要点,整体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新创业教育仅实施两年就取得显著成效:获得2015年“加博汇杯”广东省大学生电商创业大赛团队综合一等奖,奖励经费4万元,单项摘得1银2铜,学校还获得优秀组织高校奖和最佳人气高校奖;获得2015年首届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第二届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更是获1个特等奖(全国共3个)、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获得2016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2项、铜奖5项;获得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广东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2016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二)政校行企协同机制
  1.与政府部门协同
  创新创业教育要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地方党委政府部门的工作支持、资金扶持与政策扶持。2015年8月4日,广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少春同志带领省妇联、省人社厅领导莅临学校视察调研,对学校创建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表示支持。之后,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领导也多次肯定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15年,学校通过竞争性申报,成为省人社厅8个省级创业培训机构中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2015-2016年获得省人社厅2090万补助经费。为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学校先后邀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来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业务指导活动,以获得最大政策红利和最新资讯。
  2.与行业企业协同
  行业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自然不能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学校在三个方面推进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工作:一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校先后分别与众多行业企业发起筹建“中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广东省创业就业训练联盟”“广东巾帼创新创业联盟”“广州地区女大学生创业联盟”,并加盟了“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和“广东省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在这些平台架构下获取资源,协同开展工作。二是合作开发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学校先后与泰岳教育、富邦合创、新道科技、中科招商、省女企业家协会等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校园创业咖啡厅”“女院青创合作社”“创客CEO巾帼行馆”“VBSE综合实训中心”“超级孵化加速器”等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三是联合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近两年,创业学院广泛汇聚人才,组建了一支校内外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已有74人,在创新创业辅导、实训、大赛、评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学校派出15批38人次的教师到各行业企业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师资水平。
  3.探索政校行企协同制度
  除了成立专门机构,配备相应人员,获得充沛经费,开辟足够场地之外,还需要制度来保障运转,提高效率。我们先后制定了《广东女性职教集团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的意见》《广东巾帼创新创业联盟创新创业培训工作制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等10多个制度文件,基本上界定了政校行企各方的职责:政府制订政策引导,提供创业启动资金,调度各种资源组合;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学校提供培训和孵化场地,行业企业以深度嵌入创业项目的形式提供经验、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分工合作基础上,建立集大学生创业服务、培训和孵化平台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大学生的创业构想从萌芽到实现,创业团队的组织从组建到成长,以及创业企业从前期运作到成长壮大进行全程的扶助和指导[3]。   唯物辯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双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依靠校内部门协同机制,学校重视、更新理念、提高能力、改革方法、强化实践、优化体系,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才能造就一大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参 考 文 献
  [1]符雁飞.新时代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现代商业,2018(16):178-180.
  [2]卢志高,余一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4 1”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8(5):55-58.
  [3]李一.基于“政校行企”多元协同的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构建[J].继续教育,2016(5):53-54.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echanis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Double Synergy”
  ——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Women’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u Zhigao
  Abstract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第一是要建立质量标准系统。目前,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已成为建立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关键是内化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之中。第二是组织执行系统。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与质量监测评估委员会”,通过制定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认证评估制度,完善全国职业教育数据信息平台等,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责任主体。第三是监
摘 要 教学午餐会是以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目的的讨论式创新平台。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18位参加教学午餐会的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发现,18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学生对18位教师的评教满意率从48%上升到90%。实践表明,教学午餐会确实能够使青年教师意识到自己在以往教学活动中的不足,是高职院校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午餐
自2001年起,十多年间,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就逐年并分季度统计和分析了全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最新的相关统计数据于2015年年初发布。报告的发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比较分析了全国四季度就业市场的相关数据,呈现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趋势,对总体把握就业工作提供了详实、准确、可供参照的依据。长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关注这一监测数据,今年,再次刊载最
摘 要 佐治亚理工学院是美国三大理工学院之一,既重视科学研究,又强调通过创新与创业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该校以创新创业研究所为核心,将学生、研究者、创业公司、孵化器、商业伙伴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支撑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循证创业为方法,以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佐治亚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对我国高校的启示是:重视科学研究、商业价值及社会影响力;加
摘 要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办学的格局,发挥协同育人功效。在实践中通过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创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组建校企互聘共用的混编教师队伍,形成了“校·企·会”协同育人的运行新机制。目前,“校·企·会”协同育人存在寻找“优质”合作企业较难、学生对学徒制培养认同度不够、企业的容纳量与岗位特殊性限制了学徒制培养的可持续性的困境,建
摘 要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的印发,全国职业教育纷纷走上培优、提质、强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道路。2020年广东省率先实施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大力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优化学校治理体系,面向区域产业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组建专业群,实现专业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效衔接,增强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和服务功能,推动广东中等职业教育
在云计算的辅助下,职业教育进入了2.0时代。云时代意味着职业教育的育人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学生去向都将创新。  “在互联网的天空下,每个人都在谈论云。  “云不在空气里,云在由数据、软件、服务构成的世界里。  “在那个世界,我们索求之物以我们为中心,无时不在又无所不在,远在天边又近在手边,不求拥有又应有尽有。”  这是一本新锐杂志对云时代的感性描述。  云时代离我们远吗?  按照《经济学人》
摘 要 为完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维持职业教育市场声誉,澳大利亚于2011年成立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监管机构——技能质量署。技能质量署主要负责对全国所有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构进行监管。成立十年来,技能质量署在监管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进。未来,技能质量署将进一步加强与利益攸关方的深度交流,提高数据审查的时效性,加强审查报告的规范性和科学
摘 要 当前,国内有关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足,核心能力概念要素的界定较为模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通过大量文献研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特征,提出我国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设计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测量工具,并调查了陕西省6所高职院校的2097名学生,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高职学生核心能力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学生核心能力存在明显的专业差异和生源差异。
摘 要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员媒体、全息媒体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亦是如此。民汉双语播音人才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繁荣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目前蒙汉双语广播电视播音行业人才还很匮乏,蒙汉双语播音行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体系不完善、培养规格不匹配、培养方案不合理等问题,应进一步明确蒙汉双语应用型播音人才培养的原则和路径,将蒙汉双语播音人才培养纳入自治区应用型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