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培养跨学科应用型人才是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我国目前应用型学科虽总体规模大,但实力还不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贴合国
【机 构】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2012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培养跨学科应用型人才是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我国目前应用型学科虽总体规模大,但实力还不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贴合国家人才培养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立国内首个双主体共建共管的示范性学院,积极探索培养金融科技专业跨学科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其他文献
语义波理论与外语教学的结合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文章基于语义波理论,以大学英语一节课堂中的教学设计与教师课堂话语为例,分析了英语教学课堂中语义波的形成、语义引力和语义密度的变化以及语义波对学生累积式知识建构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教师课堂话语中对知识点的讲授遵循“概念呈现—解包—重新打包”的模式,其语义引力和语义密度会在不同阶段发生强弱交替的变化,从而形成完整的语义波。学生跟随教师的课堂话语,能够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融合,从而实现累积式知识建构。
高校是国家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的提出使高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既注重了专业性又关注了育人性.文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及教育载体等。亲和力是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是辅导员与大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教育合力,是积极教育关系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教育活动各要素协调运行所显示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仅蕴含了教育者的人格吸引力、知识引导力和实践智慧,而且也体现了外显的教育媒介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最终产生同化受教育者的影响力。
内涵式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取向。在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面广路阜,其发展的关键在“人”,而提升亲和力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步骤和重要进路。那么如何提升亲和力,关键在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手段的关系。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衍生出众多新媒体平台,并深刻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和弘扬面临新的考验。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力量,也是新媒体应用的主力军。高校应充分挖掘新媒体技术优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激发大学生传统文化兴趣,搭建传统文化新媒体教育平台,强化大学生传统文化实践,增强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提高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对高等财经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财经人才成为许多财经院校的办学定位.基于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可以从知识转化的视角对财经类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给高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以及行为习惯等带来深远影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全新挑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角色转变、组织转型以及方法转换是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应对路径。
王季愚是建国初期著名的外语教育家,她初创了如今的黑龙江大学,引领了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她的教学思想启示我们,教学的前提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价值观方向。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遵循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规律,严格按照人的发展、教育的客观法则开展工作,在按规律办事的基础上,坚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与时俱进、大胆进取、勇于创新,全力以赴提升办学层次和教学水平。当前高等教育因以科研为衡量教师职称的重要指标,导致部分教师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在教育观念和教学环境的内外双重变化下,构建学习共同体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教师角色的内涵更加丰富,包括教学资源的开发设计者、开放式学习的监督者、专业学习的答疑者、交流情境的创设者、学习成效的评价者、教学反思的实践者。而教师角色的实践路径更强调构建学生和学习资源的时空连接、构建学生之间的多元化交流氛围、构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共同体、构建教师团队的学习共同体。以构建学习共同体为目标的高校教师角色,始终强调“以学习为中心”,以实现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共担学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多种传播方式与渠道的整合,不仅要从“我方”视角出发,也要借助“他方”视角,这样讲述的中国故事更易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高校要从丰富“他者镜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社交媒体、培养“意见领袖”、发挥校友力量等多种途径入手,让来华留学生“有故事讲、愿意讲、讲得好”,实现对中国文化认知、认同、践行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国故事的主动讲述者和中国国家形象的特殊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