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淮安市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引领,以项目化建设为载体,探索和打造了一批具有淮安特色的社会治理新举措,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走出了富有淮安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为淮安实现新起点上新跨越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坚持群众路线、服务优先,进一步密切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质量,让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春风化为滋润民众的“及时雨”。一是打造101%满意服务品牌,让群众满意。着力深化“101%”服务,中央和省、市政策100%落实,部门和单位职责100%履行,对群众提出的合情合理、应做能做的要求做到100%满足。在此基础上,用创新创优、超前超值、差别化个性化服务给其一份惊喜,让人民群众101%的满意。二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使群众知情。秉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念,大力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不断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切实维护企业和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努力实现政府服务和治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三是不断下移工作重心,向群众“靠近”。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自觉主动地把根基植入群众、把血脉融入群众,创新开展“三解三促”“三进三帮”活动,全力以赴帮助群众排忧解难。2012年全市1049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751名县区直机关领导干部、1053名乡(镇、街道)干部,挂钩联系全市所有村(社区)和部分重点企业,全年为基层单位和群众办实事3600多件,提供各类扶持资金9000多万元。
坚持维护稳定、促进和谐,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社会和谐度。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淮安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把促进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紧紧抓住促进和谐稳定的重点环节,切实做好社会风险防范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一是精心构筑“阳光信访”,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从2007年开始,淮安市以创新的理念、改革的思维,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阳光信访”综合服务系统,有机融合了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和电子网络信访服务中心功能,走出了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信访工作新路,使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或缓解。“阳光信访”荣获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等荣誉,在去年召开的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推广。二是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提高社会管控能力。以夏季和冬季两个“严打百日行动”为抓手,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学校和幼儿园、医院等重点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着力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进一步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技防乡镇(街道)建成率超过90%。淮安连续多年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2012年度公众安全感经省统计局抽样调查为96.13%,全省排名第二。三是严格监管公共领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在全市所有工业企业全面推广“1+3”安全监控体系,建立安全生产“群防、群控、群治”的有效机制,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扎实开展了食品安全“放心行动”八项工程活动。注重突发事件应急治理,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推动应急中心与公安指挥中心有机结合,形成应急指挥中心、实战调度中心、情报信息中心和治安防控中心“四位一体”。
坚持强基固本、关口前移,进一步发挥好基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一线职责。实践证明,一些地方社会治理之所以混乱,根本原因在于地方的党组织、综治组织和社会治理组织软弱涣散甚至瘫痪。因此,淮安市坚持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将工作重心下移,把社会治理力量部署到最基层、措施落实到最基层,在抓基层打基础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一是建立健全治理网络,筑牢基层工作基础。按照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立体式、网格化的社会治理服务网络。纵向上,成立自上而下多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形成区、街道、社区、网格、楼幢等五个层级的组织网络体系;横向上,将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上下左右联动,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处置到位,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二是构建化解工作机制,源头治理社会矛盾。在具体工作中,一手抓矛盾的预防,率先在全省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预测机制,以确定稳评事项、收集社情民意、汇总分析论证、落实维稳措施、全市跟踪评估为主要内容,形成“五步稳评工作法”,及时预测和化解不稳定风险,努力避免因为决策失误引发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项2321个,共有25个重大事项被暂缓出台实施,5个不予实施。通过风险评估,排查化解矛盾6301件,有效预防各类群体性事件1600多起。一手抓矛盾的处理,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实现审判、检察、信访、纪检等部门有效对接,其中法院系统已建立诉调工作室18个,156个公安派出所均设立公调对接调处室。在全国率先创立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調处机制,实现调裁审无缝对接,高效及时地化解劳资矛盾,达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三是加强人口服务治理,抓好基层关键环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治理,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等“一证通”服务治理措施,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就医、居住、教育等基本民生需求,切实维护和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在全省率先建立外来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机制,实现了外来人口到淮三日内基本信息采集率达95%以上。强化重点人群帮教治理,完善社区矫正“1+4”治理模式,健全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治理的衔接机制,重新犯罪率始终保持低位。大力实施青少年群体“1+6”关爱工程,积极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体系。 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进一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淮安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十分注重资源融合,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构建社会治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一是培育核心价值理念。以“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为指导,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新时期淮安精神大讨论活动,从发掘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出发,总结提炼传承历史、紧跟时代、引领发展、独具特质的新时期淮安精神。新时期淮安精神大讨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全市每143人中就有1人思考并撰写了表述语,累计征集表述语3.7万多条,征集、提炼、培育的过程成为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激发民力的过程,在全市营造了同心同向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注重道德培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相继组织了“明荣知耻案例”征集、“践荣拒耻”社会承诺等活动,全国总工会和中央文明办在淮安召开现场会推介了这一做法。以“十讲文明、共创和谐”主题活动为抓手,精心实施“育心立德”公民素质提升计划,全市连续15年开展月度文明新事评选,推出了一批在省内外富有影响的“道德模范”,孙美兰、唐真亚等先进典型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三是繁荣先进文化。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把和谐社区、和谐乡村、和谐家庭的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让群众切身感受和谐,不断培育和发展和谐文化,为先进文化建设注入新鲜内容和血液。加快推进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各类硬件设施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淮安在社会治理方面创造了一些新鲜经验,取得了一定工作成绩,但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社会矛盾多发、社会问题凸显、社会风险增大的情况并未根本改变。加快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重大转型,必须以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执政理念全面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也有必要作更多深层次思考和创新性实践。
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深刻转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根本要义。对人的服务是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以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治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立足便民利民,以全方位、高效率、无缝隙的优质服务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应当以“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作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变革的关键点,创造条件让更多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制度化渠道有序参与公共生活治理。
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深刻转变,需要把握与时俱进这一关键所在。“治理”理念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党的执政提出的要求,意味着政府对社会的统治观念必须让位于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淮安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治理由防控型监管向精细化服务、由被动应付向长效治理、由应急处置向源头治理、由单打独斗向多管齐下转变,这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契合了治理理论的核心理念。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变革,还需要我们更加深刻认识“枫桥经验”的时代意义,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摒弃单一的行政管控手段,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特别是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引领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深刻转变,需要抓住求真务实这一核心环节。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事。淮安在社会治理方面抓好基层、打牢基础,让广大干群切切实实感受到社会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推动“管理”到“治理”的转型,要把学习借鉴外地创造的好经验与尊重自身实际结合起来,由点到面、突出重点、远近结合、上下联动抓好落实,在实践中创造社会治理变革的淮安路径。积极推动政府、社会、市场、公民个人之间的合作与良性互动,引导各级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放下身段,学会尊重,平等对待合作伙伴、治理对象,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和谐发展“加法”。
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深刻转变,需要落实机制建设这一必然要求。机制选择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推进社会治理变革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可持续性。推进社会治理变革,必须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揮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内容,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让治理和服务社会的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官民共同参与、共同协作将社会治理好。
(执笔人:李金平、周岭峰、张春建、李 敏)
责任编辑:黄 杰
坚持群众路线、服务优先,进一步密切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质量,让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春风化为滋润民众的“及时雨”。一是打造101%满意服务品牌,让群众满意。着力深化“101%”服务,中央和省、市政策100%落实,部门和单位职责100%履行,对群众提出的合情合理、应做能做的要求做到100%满足。在此基础上,用创新创优、超前超值、差别化个性化服务给其一份惊喜,让人民群众101%的满意。二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使群众知情。秉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念,大力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不断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切实维护企业和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努力实现政府服务和治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三是不断下移工作重心,向群众“靠近”。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自觉主动地把根基植入群众、把血脉融入群众,创新开展“三解三促”“三进三帮”活动,全力以赴帮助群众排忧解难。2012年全市1049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751名县区直机关领导干部、1053名乡(镇、街道)干部,挂钩联系全市所有村(社区)和部分重点企业,全年为基层单位和群众办实事3600多件,提供各类扶持资金9000多万元。
坚持维护稳定、促进和谐,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社会和谐度。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淮安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把促进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紧紧抓住促进和谐稳定的重点环节,切实做好社会风险防范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一是精心构筑“阳光信访”,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从2007年开始,淮安市以创新的理念、改革的思维,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阳光信访”综合服务系统,有机融合了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和电子网络信访服务中心功能,走出了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信访工作新路,使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或缓解。“阳光信访”荣获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等荣誉,在去年召开的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推广。二是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提高社会管控能力。以夏季和冬季两个“严打百日行动”为抓手,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学校和幼儿园、医院等重点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着力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进一步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技防乡镇(街道)建成率超过90%。淮安连续多年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2012年度公众安全感经省统计局抽样调查为96.13%,全省排名第二。三是严格监管公共领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在全市所有工业企业全面推广“1+3”安全监控体系,建立安全生产“群防、群控、群治”的有效机制,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扎实开展了食品安全“放心行动”八项工程活动。注重突发事件应急治理,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推动应急中心与公安指挥中心有机结合,形成应急指挥中心、实战调度中心、情报信息中心和治安防控中心“四位一体”。
坚持强基固本、关口前移,进一步发挥好基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一线职责。实践证明,一些地方社会治理之所以混乱,根本原因在于地方的党组织、综治组织和社会治理组织软弱涣散甚至瘫痪。因此,淮安市坚持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将工作重心下移,把社会治理力量部署到最基层、措施落实到最基层,在抓基层打基础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一是建立健全治理网络,筑牢基层工作基础。按照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立体式、网格化的社会治理服务网络。纵向上,成立自上而下多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形成区、街道、社区、网格、楼幢等五个层级的组织网络体系;横向上,将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上下左右联动,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处置到位,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二是构建化解工作机制,源头治理社会矛盾。在具体工作中,一手抓矛盾的预防,率先在全省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预测机制,以确定稳评事项、收集社情民意、汇总分析论证、落实维稳措施、全市跟踪评估为主要内容,形成“五步稳评工作法”,及时预测和化解不稳定风险,努力避免因为决策失误引发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项2321个,共有25个重大事项被暂缓出台实施,5个不予实施。通过风险评估,排查化解矛盾6301件,有效预防各类群体性事件1600多起。一手抓矛盾的处理,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实现审判、检察、信访、纪检等部门有效对接,其中法院系统已建立诉调工作室18个,156个公安派出所均设立公调对接调处室。在全国率先创立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調处机制,实现调裁审无缝对接,高效及时地化解劳资矛盾,达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三是加强人口服务治理,抓好基层关键环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治理,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等“一证通”服务治理措施,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就医、居住、教育等基本民生需求,切实维护和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在全省率先建立外来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机制,实现了外来人口到淮三日内基本信息采集率达95%以上。强化重点人群帮教治理,完善社区矫正“1+4”治理模式,健全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治理的衔接机制,重新犯罪率始终保持低位。大力实施青少年群体“1+6”关爱工程,积极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体系。 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进一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淮安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十分注重资源融合,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构建社会治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一是培育核心价值理念。以“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为指导,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新时期淮安精神大讨论活动,从发掘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出发,总结提炼传承历史、紧跟时代、引领发展、独具特质的新时期淮安精神。新时期淮安精神大讨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全市每143人中就有1人思考并撰写了表述语,累计征集表述语3.7万多条,征集、提炼、培育的过程成为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激发民力的过程,在全市营造了同心同向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注重道德培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相继组织了“明荣知耻案例”征集、“践荣拒耻”社会承诺等活动,全国总工会和中央文明办在淮安召开现场会推介了这一做法。以“十讲文明、共创和谐”主题活动为抓手,精心实施“育心立德”公民素质提升计划,全市连续15年开展月度文明新事评选,推出了一批在省内外富有影响的“道德模范”,孙美兰、唐真亚等先进典型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三是繁荣先进文化。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把和谐社区、和谐乡村、和谐家庭的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让群众切身感受和谐,不断培育和发展和谐文化,为先进文化建设注入新鲜内容和血液。加快推进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各类硬件设施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淮安在社会治理方面创造了一些新鲜经验,取得了一定工作成绩,但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社会矛盾多发、社会问题凸显、社会风险增大的情况并未根本改变。加快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重大转型,必须以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执政理念全面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也有必要作更多深层次思考和创新性实践。
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深刻转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根本要义。对人的服务是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以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治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立足便民利民,以全方位、高效率、无缝隙的优质服务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应当以“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作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变革的关键点,创造条件让更多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制度化渠道有序参与公共生活治理。
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深刻转变,需要把握与时俱进这一关键所在。“治理”理念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党的执政提出的要求,意味着政府对社会的统治观念必须让位于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淮安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治理由防控型监管向精细化服务、由被动应付向长效治理、由应急处置向源头治理、由单打独斗向多管齐下转变,这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契合了治理理论的核心理念。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变革,还需要我们更加深刻认识“枫桥经验”的时代意义,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摒弃单一的行政管控手段,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特别是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引领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深刻转变,需要抓住求真务实这一核心环节。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事。淮安在社会治理方面抓好基层、打牢基础,让广大干群切切实实感受到社会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推动“管理”到“治理”的转型,要把学习借鉴外地创造的好经验与尊重自身实际结合起来,由点到面、突出重点、远近结合、上下联动抓好落实,在实践中创造社会治理变革的淮安路径。积极推动政府、社会、市场、公民个人之间的合作与良性互动,引导各级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放下身段,学会尊重,平等对待合作伙伴、治理对象,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和谐发展“加法”。
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深刻转变,需要落实机制建设这一必然要求。机制选择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推进社会治理变革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可持续性。推进社会治理变革,必须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揮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内容,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让治理和服务社会的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官民共同参与、共同协作将社会治理好。
(执笔人:李金平、周岭峰、张春建、李 敏)
责任编辑:黄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