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规模在线社区的教师育人知识发展:路径、模式及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电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WE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育人能力提升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亿万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该文以“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为依托,以协同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基于在线大规模育人社区提出了教师“学习 实践反思”“共享 交流协商” “课程 问题 案例”的育人实践性知识发展路径,并对在线育人社区如何支持教师群体间的协同学习、基于实践的经验分享和基于反思问题的协同解决这三种典型应用模式进行了阐释,最后结合调研数据说明其实践应用效果。
  关键词:教师育人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社区;育人社区
  中图分类号:CJ434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背景
  近年来,教师育人T作日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1]: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应该以育人能力为核心”,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2]。2019年,在国家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再次强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
  教育的发展規律、教育的目的以及教师的职责使命都决定了育人能力是教师的核心能力,也是教师为师之根本[4]。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教书”与“育人”T作的分离可能使得部分教师处在“教书”能力不断提高、 “育人”能力却不断下降的状态,教师的育人能力需要得到全方位、全范围、普遍性的提升[5]。教师育人能力的发展需要其具备必要的育人知识,目前,育人知识和能力的发展途径主要包含职前教师即师范生的学校培养和在职教师的岗内培训,前者主要通过师范院校专门的理论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和课题研讨、模拟训练、教育实践的形式进行[6][7],而后者主要依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校内德育工作部门或者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的以“师德” “德育” “立德树人”等为主题的培训,包含宣讲会、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活动、短期项目等多种形式。然而,教师育人知识和能力是在实践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只有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自我实践的交互才能让其得到真正的形成和发展[8],也就是说,理论层面的育人培训难以让教师对育人规律产生深刻的理解。而缺乏长时间跟踪和全过程指导,培训的效果也无法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组建区域内跨校的教师育人共同体成为趋势,名师工作坊、教师读书会、育人研讨会、教师网络群组、育人经验分享沙龙都是其表现形式[9][10]。教师育人共同体是教师在育人实践中形成的,集教育、道德和文化特性于一体的专业团体[11],其专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研究性、合作性为教师提供了交流表达的平等机会和发展提升的有利环境[12]。教师在融人育人共同体、参与共同体行动的过程中汲取他人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育人素质,最终形成育人理念、方法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13]。育人共同体能起到小范围内的育人知识共享和辐射带动作用,但是基于区域的线下育人共同体难以打破固定区域、封闭人群的限制,群体智慧难以超越成员进入更加广泛的社会空间之内,得到更大范围的交流和共享,进而限制了教师共同体力量的充分发挥。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其打破边界促进跨区域资源分享、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等特点对于教师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构建教师网络社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4],也为上述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一方面,在线育人社区可以整合分散在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不同组织的育人资源和育人智慧,为更大范围的教师群体开放共享。另一方面,基于社区的知识管理和组织功能,可以让育人社区全过程服务和支持教师育人实践,让育人知识在教师实践中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运用、也在实践中得到新的进化和发展。
  但是,正如有的学者所描述的“太多的网络社区在建立不久后就败落无声,仿佛一个个电子鬼城”[15],如果缺乏科学的设计支持、清晰的发展路径指引和有效的应用模式总结,在线育人社区难以对教师线下育人工作起到长久稳定的支撑作用。因此,如何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教师育人知识的发展路径,如何通过有效的应用模式提升教师在线参与度和交互深度,从而真正增长教师育人知识、促进教师育人能力发展并最终更好地支持教师线下育人实践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6年多的实践[16],以其服务于全国6000多所、40余万教师的大规模育人在线社区为依托,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和回应。
  二、理论基础
  (一)教师育人和育人知识的内涵
  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立德树人工作推进的主要阵地,是重要的育人主体[17]。随着“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提出,育人已成为教师专业内涵的重要维度之一。 “育人”的内容包含品德、审美、个性、人格等多方面的培养,以促进人“认知和情感” “道德与公民素养” “个性、社会与人格” “健康与安全” “艺术与审美”五个维度上的和谐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完整的人”[18]。具体到中小学阶段,教师的育人工作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劳动观等[19]。
  教师开展育人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育人知识,个体育人能力的提升是基于个体育人知识的进化和发展基础之上的。在理解“育什么人”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明白“如何育人”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办法[20],并将育人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渗透到教育教学T作的全方面,以课程、教学、科研、管理、活动、家校合作、校外实践为基本载体和重要手段,协同发挥出其应有的育人作用[21]。由此来看,教师需要具备学生发展、德育、心理健康、人生规划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原理性知识,这指导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秉承一定的思想和原则,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属于“知”的层面。然而,育人作为一种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实践,其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制,不是在任何“情境”之下都普遍适用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特定的方式和办法,并基于对具体方法使用限度的把握推进实践,要将客观的知识规律和具体情景下的育人经验进行结合来展开育人工作,追求“知”和“行”的统一[22]。因此,教师更需要相关的实践性知识一一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情境的知识、策略知识、学习者的知识和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解释和运用原则”[23]。其中,一般性、原理性的育人知识教师通过自主学习、专家讲座等方式可以初步习得。而对于实践性知识,因为其具有“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导向,其过程要求教师反思和主动性的参与”[24]的特点,所以首先应坚持问题导向,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探寻合理、有效地应对育人问题的各种方法、策略[25];同时教师实践过程中要主动反思自己行为的结果,以提炼、获得有价值的育人经验[26];最后,还应该注意实践性知识的公共性特点,各个区域和学校应组建以育人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师发展共同体[27],让个体知识通过外显化来接受共同体成员的重复检验,最终被广泛接受、认可后成为群体公共性知识[28]。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网络社区成为新的知识管理和创造的途径,能促进知识建构和个体智慧的发展[29]。有研究者发现教师在线社区能缩小社区成员個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促进社区成员在实践性知识等方面的共同发展[30]。但同时,结合文献调研也发现目前相关研究更多聚焦在教师如何进行课例研究和网络研修[31]、如何开展远程观摩课[32]和网络协同备课[33]等,聚焦育人领域、探讨如何利用在线社区支持教师育人知识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
  (二)知识协同建构
  在线实践社区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34],知识是学习者之间通过互动对话共同建构的,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共同体知识的增长和社区成员观念的更新。因此,分享与协作是影响在线社区成功的重要因素[35],而教师围绕育人知识的深度分享和协作建构也就成为影响育人在线社区成功的关键。
  “知识建构”既包括个体知识建构也包括协同知识建构,具体是指个体在某一特定社区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如学习任务、问题解决等),最终形成某种观念、理论或假设等智慧产品,个体在该共同知识形成过程获得相关个体知识发展[36]。Scardamalia和Bereiter提出了知识建构的十二条原则,同样强调观点的形成从现实出发,以理解现实世界中他们感兴趣的真实问题为建构的出发点,同时强调“观点的改进性、多样性、升华性、民主性,社区知识和集体贡献、权威资料的建构使用”[37]等。对于如何开展知识协同建构,不同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样化的模型,其中典型代表为美国学者Gerry Stahl提出的协同知识建构过程模型[38],这个模型从个人知识建构与社会知识建构相统一的视角展示了知识建构过程中不同认知阶段的知识创造及流动情况。其中社会知识建构的基本过程是:来自不同个体的公开表述在讨论过程中汇聚,发现了彼此思想和理解中不一致的部分,围绕意见冲突展开辩论与原理阐述,而后意义得到澄清,小组内形成对概念或观点的理解共享,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观点交流,最后达成小组共识即协作的知识,它经过形式化和客体化后产生新的人工制品,其过程如图1所示。
  上述知识建构原则和模型对在线育人知识发展的启示是:应以实践育人真实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同时注意不同背景教师的民主参与、贡献和集体责任,鼓励教师成为积极的认知者;注意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发现并及时奖励教师的贡献,让他们成为公共社区的核心并以推进公共社区群体育人知识的发展为骄傲;另外,通过相关设计支持专家育人资源等权威资料的引入,重视具有价值的公共知识的产生、发展和持续改进等;最后,可以让教师经历共享、质疑、协商、综合、实践、反思这几个知识建构阶段,以创立、优化和改善他们自身育人知识,同时生成集体育人学习成果和育人智慧产品。
  三、基于大规模在线社区的育人知识发展路径
  大规模在线育人社区能打破时空边界,让全国有相同育人问题和需求的教师能随时参与学习和交流.但这也意味着面临需要满足不同需求、让不同背景教师都能得到相应成长的挑战。在线育人社区作为特定领域知识的垂直社区,应能契合学校和教师的育人实践,只有理解并遵循在线育人社区支持下个体育人知识的发展路径、个体育人知识和群体育人知识的协同发展路径,才能更好地推动每个教师的育人知识发展、支持每个教师的育人实践,并更好地促进大规模教师群体育人知识的汇聚、学习和在线流转。
  在教师育人知识和知识协同建构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的实践经验,构建形成如下页图2所示的教师育人知识发展路径图,能对应支持上述育人知识发展路径的“中国好老师”育人社区平台功能则如下页图3所示。
  结合育人社区的功能,对教师育人知识发展路径具体阐释如下。
  (一)以实践育人问题为驱动,以“学习一实践一反思”的个体活动促进个体育人知识的生成和发展
  教师首先带着实践的真实问题开展在线学习,初步获得相关育人的基本理念和集体优秀经验方法;再在育人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方法和策略,构建个人育人经验;最后通过反思来提炼、抽象个人育人经验,在经验的转化中生成个体育人知识[39](具体表现为育人案例和策略分享等),并确定下轮“学习一实践一反思”的实践新问题。教师通过对具体情景下的育人实践的持续探索和反思促进其个体育人知识库的不断丰富、发展。
  1.学习:在知识建构的视角下,学习者被视为积极的建构者,其观点的发展和知识的生成需要借助权威资料[40]。育人社区中的“学习模块”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和掌握育人知识。 “学习模块”以视频为主要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权威的育人资料,包括非实时课程学习和实时直播两种形态。其中非实时的育人系列课程致力于育人优秀资源的聚合、挖掘和结构化分类展示,进化、呈现“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的全国精品育人资源和课程。而实时直播则更多聚焦于当前育人热点、难点,教师可以在观看直播的同时参与实时交流互动,与同行和专家交流疑惑或感受。通过育人知识的学习,教师形成个人理解,在经过个体内化后成为其后续学习的基础。
  2.实践:教师学习的育人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发展。育人社区中的“教师空间”可以支持教师将育人实践中的各种育人经验、感受和观点进行公开的表述和分享,面向同问题解决的实践知识分享则汇总成相关育人“主题”,一方面教师通过实践经验分享实现个体隐形知识的显性化表达,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分享为群体的交流和协商提供基础。
  3.反思:在实践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进行进一步反思来持续发现育人真实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协商解决进一步促进相关育人知识的迁移和建构。这些来源于真实育人实践而不是教科书中的知识单元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才是教师真正关心且感兴趣的,也是知识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1]。育人社区的“问答模块”可以支持真实育人问题的群体解决,在每个栏目下,教师以帖子形式发布问题,支持其他教师们从自己的角度基于理论和已有育人经验对问题开展自由讨论,同时支持以“邀请回答”发送定向邀请。来自不同教师的观点在“问答模块”汇聚,为新方法、新策略的产生和改进提供条件,在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指导引领下将会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二)以在线育人共同体为依托,以“共享一交流一协商”的群体协同活动推进个体和群体知识的持续进化和更新
  无论是学习、实踐还是反思环节,都不是教师个体独立、封闭开展的,而是依托于和其他教师、相关育人专家等组建的线上线下育人共同体进行,通过经历群体知识协同建构的共享、质疑、协商、综合等阶段,促进育人知识的协同学习和研讨、育人问题的协商和解决,以及育人经验的分享和传播等。在此过程中,群体进一步深化认识,发现彼此思想和理解中不一致的部分并最后达成共识,教师作为群体的成员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解他人观点、批判已有观点、抛弃错误观点,并综合建立新的观点,创立、优化和改善他们自身的知识[42],也推动群体知识的增长。这个部分主要关注共同体每位成员的参与、贡献和集体责任,关注教师个体的知识发展、观点改进和集体学习成果的持续生成。
  在个体“学习一实践一反思”阶段均注重提供群体分享、协同,育人社区通过积分机制外化、激励教师的育人知识贡献。另外,知识建构是特定的文化情境之中“群体”互动的结果,同样需要群体性的主题活动,育人社区的“活动模块”可以为教师提供线上线下的育人活动信息分享,支持来自不同地域教师育人的协同活动的开展。
  (三)以“课程一问题一案例”外化群体育人智慧,推动教师育人知识智能化发展
  知识建构最终的目的就是形成公共知识,实现共同体知识的增长和社区成员观念的更新。不断生成的、被集体实践检验的群体公共育人知识库具体表征为常见育人问题及解答库、育人学习课程库和育人经验案例库等:其中课程和案例都蕴含、指向各种育人实践问题的解决;包含实践育人问题解决策略的情境性、鲜活性的具体经验表现为各种育人案例;而经过对育人问题、案例背后抽象的育人方法、策略进行转化、设计则又可以上升为育人学习课程,同时,育人课程又支撑各种育人实践问题解决、育人案例的阐释和传播。这三种不断生长的群体育人知识库,结合引进的专家育人资源等权威材料,为教师个体和群体的进一步学习、实践和反思提供资源支持。
  基于育人公共知识库的已有资源,可以构建育人知识图谱以对育人课程、问题和解决方案、案例进行结构化的组织和表征,在此基础上可利用智能推理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数据背后的育人规律,定位教师需要的育人知识,发现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育人问题的自动化诊断、育人资源的个性化推荐和人机智能问答,进一步推动智能化的“学习一反思一实践”和“共享一交流一协商”,促进群体育人知识库的持续进化和教师育人能力的精准、智能发展。
  四、实践典型应用模式
  按照教师“学习一实践一反思”育人发展路径,结合社区学习、教师空间和问答模块,对支撑教师育人知识发展的三类典型应用模式介绍如下。
  (一)基于课程的群体协同学习
  首先,基于“权威资料建构使用”的知识协同建构原则,公益行动组织者在对育人共性需求分析基础上邀请一线实践骨干、相关领域专家将现有优秀育人经验和育人理论知识转化形成系列育人模块课程视频,并投放在社区的学习模块(育人专家、骨干用户也可以自主在线创建课程,实现了多元化的育人资源供给),同时在活动模块发布课程信息,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和意愿自愿加入课程学习;其次,教师根据课程任务设计,在任务消息提醒下持续参与相关视频观摩或参与相关直播活动等,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利用“笔记”功能结合自身育人经验记录学习心得,也可以随时利用课程的“问答”功能提交自己的学习困惑或问题,这体现了基于自身实践育人经验对相关育人知识的理解和建构过程;教师共享的学习笔记和心得引起同伴思考和共鸣,教师发布的问题则会引发群体的质疑和协商,通过和同伴、专家的不断交流、研讨,以达到消除个人学习疑惑、形成群体理解共识的目标;教师的学习是指向自己个性化育人问题的解决,因此,在模块课程学习基础上,鼓励教师以实践育人问题解决计划、学习小结报告等形态在教师空间进行学习成果的提交和分享,学习成果体现了个体育人知识的外化,也是学习阶段个体知识的收敛和综合;在相关专家参与和支持下,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指导、提炼和综合,个性化的反馈促进教师实践优化和推进,群体性的收敛则以学习模块总结形态发布在资讯,这体现了群体智慧的协同建构和综合过程;最后,重视社区的激励机制建设和落实,结合平台的学习数据、学习积分记录,根据参与和贡献对教师颁发相关学时认证证书、优秀学员证书等。基于课程的群体协同学习路径如图4所示。
  (二)基于实践的群体经验分享
  对于育人而言,教师在育人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感性认识及对感性认识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构成了他们的经验,育人经验是在一次次的育人实践中产生并积累而来的。有经验的教师会依据其个人的教育信念、教育价值观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判和应对。当教师的育人情境相似时,育人经验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教育经验的表达和分享甚至比教育经验本身更加重要,因为它使教育经验不断增值和扩容[43]。为促进教师的群体经验深度分享和协同,社区平台鼓励教师开展基于育人主题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其实施路径如图5所示。
  首先,教师通过活动模块获得相关经验分享活动信息,这会激活教师个体相关育人经验和知识;教师再将自己育人实践中的纷繁复杂而感性具体的故事、思考、感想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提炼,成为相对抽象理性的“经验”在平台教师空间模块进行发布,教师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外化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观念深化和行动反思;平台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通过浏览、评论、收藏和点赞等行为来借鉴、积累和表达新的教育经验,基于一定主题的育人经验分享能让其他教师看到优秀教师的育人足迹,了解他们育人实践中的喜悦、困惑、收获和迷茫,引发群体性交流思考的同时,增进了相关育人方法、理念、策略的传播分享;随着群体经验分享和生成的不断深入,可以结合相关领域专家,对教师群体分享的内容进行汇聚、收敛和总结,再以精华帖、资讯方式展示群体分享的智慧成果;最后,根据教师的参与和贡献提供相关积分或图书等奖品激励。   教师优秀经验的提炼、表达和梳理等不仅充实了情境丰富、内容真实的育人案例库,其中典型案例经过设计和开发后还能够进一步转化为育人课程。
  (三)基于反思问题的群体协同解决
  反思不仅能促进个体经验的知识转化,而且能够建构或重新建构遇到的问题,并在问题背景下进一步探究问题,因为“问题不会像礼物一样主动呈现给实践者,它们必须从复杂、疑惑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情景中建构出来”,然后再找出解释或解决问题的方法[44]。基于“中国好老师”育人社区,教师对育人实践反思生成的问题开展群体协同解决的实施路径如图6所示。
  首先,教师可以随时通过活动模块了解“每周一问”等近期育人热点话题或问题(也可以随时结合实践反思直接在问答模块进行提问或参与解答),教师结合自身育人经验,决定是否参与对相关育人问题的协商和解决;再在问答模块以回帖方式来对相关育人问题贡献育人策略方法,这体现了个人育人知识的外化过程;在个体分享的基础上,群体以评论、点赞等方式交流、比较、协商彼此策略间的异同和特点;结合专家研讨,汇聚来自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知识领域、不同发展经历的个体对问题的认识、见解,形成相关问题的优质问答集锦并以“问题精选”“资讯”等方式旱现,成为育人常见问题解答库的一部分;最后,基于参与问答情况给予教师相关活动激励。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问题及解答库通过问题情景的不断拓宽和深入而得以丰富,教师对问题解决办法经过群体讨论后得以明晰。群体协商后认同的观点还可以进一步收入育人案例库或学习课程库,成为新的“权威资料”,为其他教师解决类似育人问题提供有效支持。
  五、实施效果
  (一)切实提升活跃用户育人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支持其育人实践开展
  平台内容和活动得到大量教师的参与和学习,在线课程内容在线学习时长累积超过200万小时。为进一步了解一线教师的收获,对平台深度活跃的教师进行了在线调研(活跃用户界定为至少参加并完成至少一个主题模块课程学习和开展相关实践),最终自愿参与有效问卷作答人数为8489人。
  结合问卷反馈,绝大部分教师认为通过持续在线社区学习和交流对自己无论是育人理论素养、育人策略方法,还是育人兴趣、育人自信均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中86.7%用戶非常认同“通过社区能获得育人理论知识指导”;88%用户非常认同“借助社区平台让自己掌握了更多实际育人策略和方法”;86.6%的教师非常认同“通过社区自己对待实际教学中的育人问题会更有兴趣和信心去解决”;其中,85.5%的教师认为育人社区确实支持自己改进了自身育人实践。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二)协同构建形成了持续动态进化的在线育人智慧库,支持教师育人问题跨区域协同解决
  “中国好老师”育人社区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6000多所学校、40余万教师,汇聚形成了几十万余条经验分享(包括3万多个育人案例),并生成了近600节优质育人课程,构建了支持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动态进化育人智慧库,持续支持教师的个性化学习。
  教师一方面通过平台的课程和内容来获得相关育人知识和策略,另一方面将自己育人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交流,获得同行和专家的解答和支持。在对平台上来自不同地区的296位教师交流的育人问题进行抽样分析后,发现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最关注的是典型学生问题,包括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儿童、学困生以及问题行为学生在内的特殊儿童需求相关提问和交流占比最多,如图7所示。而针对这些问题,不同区域、具有解决策略的教师会积极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从学生发展规律来分析问题,强调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建议依据学生发展特点提出奖惩措施,并注重从家校社合作角度对典型学生进行帮助和支持等,通过分享让不同区域的教师育人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
  六、结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T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理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45]。“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和担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的价值引领会更加受到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情感交流、人文关怀不可或缺,其“灵魂的工程师”“情感的呵护者”的育人角色也会愈加重要,对教师的育人能力建设提出了新期待和新要求[46]。在线育人社区作为一种打破时空边界、跨越角色限制的知识管理和创造途径,为教师围绕育人问题的协同解决、为教师群体育人智慧的协同创生提供了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f2010一2020年)[EB/OL].ht’p://www.gov.cn/jr29/2010—07/29/contenL1667 143.htm,2020—07—29.
  [2]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4—7.
  [3]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http://www moe.gov.cn,jy})一xwfh/s6052/moe一838/201902/t201 90223—370857.html.2020一07—23.
  [4][8]刘鹂,陈晓端等.教师育人能力的理论逻辑与价值澄明[J].教育研究,2020,41f6J153—159.
  [5]张家军,靳玉乐.论教师一般育人能力的内涵与价值向度[J].中国教育学刊,2020,(7):89—96.
  [6]吴晓燕,关庆华.省属院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2):40一47 124.
  [7]王彩霞.职前教师教育实践的价值审视[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142—145.   [9][12]王天晓,李敏.教师共同体的特点及意义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f8):25—27.
  [10]李学红.提升教师教育境界激发教师育人自觉[J].思想理论教育,2013,(4):17—18.
  [11][13]曾小丽,田友谊,李芳.“立德树人”何以可能——基于教师共同体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29):6—8.
  [14]覃幼莲.“互联网 ”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构模式和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6-(17):128—131.
  [15] Riel M M.Levin J A.Building eleCtroni communities:Success and failureincomputer networking [J].lnstructional science,1990,19(2): 145-1 69.
  [16]“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立德树人、筑梦未来[EB/0L].http://haolaoshi.bou.edu.cn/gywm/zghlsgyxdjh/.2020-07-06.
  [17]王嘉毅,张晋.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J].中国电化教育,2020.( 8):1-6 40.
  [18]朱旭東.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201435(6):81-90.
  [19]刘晶.中小学教师“育人”本职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0][22]张铭凯,靳玉乐.论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与推进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2020,(8):7-13.
  [21]唐汉卫.学校立德树人的全面渗透:意蕴、实践与优化[J].中国电化教育,2020,(10):1-6.
  [23]陈向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知识论基础[J].教育学报,2009,5(2);47-55.129.
  [24]魏戈,陈向明.主体性的浮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育性意义[J]教育学报,2019,15 (4):72-79.
  [25][27]董奇.育人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J].中国教育学刊,2017,(1):3.
  [26] Garrison J.An introduction to Dewev’s theory of functi.nal“trans-action”:An alternative paradigm for activity theory [J].Mind.ulture.andactivitv.2001.8(4):275-296.
  [28]邹逸.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公共性维度[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3):1-5.12.
  [29]甘永成,祝智庭.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发展的学习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5):27-32.
  [30]王陆.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机理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5):101-107.
  [31]蒋银健,郭绍青.基于知识建构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6):89-93.
  [32]胡小勇,林梓柔.精准教研视域下的教师画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7):84-91.
  [33]陈玲,张俊等.面向知识建构的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模式研究——一项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实践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6):60-67.
  [34] Hewitt J.Towand an undestanding of how threads die in asynchonousconferences[J].Thejoumlal of the 1earing sciences,2005,14(4):567—589.
  [35]王陆.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l,(9):30-42.
  [36]Sardamalia,M.
其他文献
基于短视频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分析科普工作在短视频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科普中国”和“回形针”两大科普品牌的抖音号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在议题设置、技术形态、受众互动、内容延伸等多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提出在短视频时代如何有效传播科普短视频,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动员公众参与的可行策略。
摘要:从浙江小学生被戴上“智能头环”的事件来看,本应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智能技术,却有可能反过来构成了教育的牢笼。而这也预示着,智能时代的技术进步除了使人受益之外,也很可能释放出意料之外的力量,反而异化教育,使之表现出技术崇拜、娱乐之殇与价值冲突的典型特征。究其实质,上述教育异化的病灶源于技术的复杂性、人类的局限性以及“教育与智能技术”关系的不确定性。鉴于此,若要对智能时代教育异化进行前瞻治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