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实现软着陆,消费和社会投资能否“雄起”是关键。如果有几步棋,能同时解决楼市、股市和企业效益的问题,那么就一定可以同时解决中国的消费问题和投资问题,并带领中国经济摆脱低迷。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4万亿投资计划,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这有助于中国经济软着陆。
如果在此基础上走好三步棋,中国经济全盘皆活,2009年就可以实现软着陆,2010年就可以率先走出危机的阴影。
这三步棋是:第一步,全面进行税费改革,逐步取消行政收费,先减费1万亿;第二步,择机减持美国国债,战略配置上游资源;第三步棋,支持香港政府推出平准基金,公布中国平准基金推出条件。
三重压力的叠加共振
2009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实现软着陆。如果不能成功实现软着陆,仅仅大量失业的民工,就可能演化成社会问题,给中国带来较大的振荡。
对于经济学家普遍寄予厚望的消费,笔者不抱乐观态度。1998年以来,中国社会消费增长一直在加速。2004年为13.3%,2005年为12.9%,2006年为13.7%,2007年为16.8%,2008年1至11月为21.9%然而从2008年12月开始消费一直呈现同比下降势头。不难看出2008年社会消费增速短期已见顶,2009年常规情况下将低于18%。
投资和消费增速,没办法抵消进出口下降带来的影响。但2009年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实现软着陆,消费和社会投资能否起来是关键。问题是目前遭遇民工返乡、房地产低迷和股市暴跌。想消费起,消费见顶难加速,想投资起,社会投资、企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遇到问题。在此情况下,要成功实现软着陆,非得用特殊的办法不可。思路是找到同时解决股市、楼市和企业效益问题的办法。
目前股市、楼市与企业效益是中国经济难题之死结,这三个问题互相纠缠,互相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先来看股市。从3000点开始,政府多次救市。2990点救了一次,跌到1802点。1802点救了一次,跌到1664点。1664点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反弹到2400点,现在又在振荡探底。市场上一直有声音,认为A股将跌到1200点以下。
股市代表了社会对经济的预期。股市走不稳,人们预期经济走不好,就不敢消费。中国的消费构成中,70%集中在城市,30%分散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沪深两市已超过1.2亿账户,涉及数千万个城镇家庭,几亿人口。中国90%的白领和中产阶级都进入了股市,他们的消费能力,一个人可抵10个农民家庭。他们严重被套。如果2009年股市不好转,要想城市消费有大起色,很难。
股市与一大批企业业绩相关。3800点以下’游资反复做多,机构反复做空。机构做空的原因,在于大盘蓝筹股业绩预期不好。他们为国际游资埋了单,在国际原材料处于历史高位时,高价购进了大量的铁矿石、石油、有色、磷矿石等资源,至今难以消化完毕,导致巨额亏损。如中石化、钢铁企业、磷肥企业。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特别是中石油,成本高企导致利润下滑。而金融危机使得海外需求不畅,大批出口型企业业绩自然下滑。上市公司业绩好不了,股市要想走好,难。
股市不好,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就萎缩,反过来又影响到实体经济。目前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基本废止,企业融资剩下银行贷款这一条路,会给银行的经营带来风险,影响前几年银行改革的成果。股市同时牵扯到投资和消费两大块。股市走不好,中国楼市购买力量的中坚悉数被深套,楼市购买力也就起不来,投资和消费同时受影响。
再看楼市,楼市是前10年中国经济的火车头,投资和消费的火车头,带动数十个产业高速发展。2007年冬天以来,楼市进人调整期。
楼市低迷深处的原因,在于过高的房价与老百姓购买力的矛盾。高房价的背后,在于地方政府和地产商的利益链。地价、税费、开发商的行贿费用和超额利润,推动房价在前10年中涨了8倍,透支了老百姓未来的购买能力。根据笔者对住宅行业的了解,房价中,土地成本和税费占比可达70%。目前全国楼价仍在调整,离百姓的购买力仍有较大的距离。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些救市政策,少数城市楼市成交量有所放大,但多数城市成交依然低迷。难题是房价深跌会拖垮金融业,房价不跌普通老百姓又买不起。
楼市也同时牵扯投资和消费两大块。楼市起不来,投资上不去,消费也上不去,相关行业企业业绩也好不起来,股市也上不去。
楼市与股市紧密相关。对沪深股市影响最大的三个板块,一是采掘业,二是金融业,三是房地产业。在深市,房地产板块是最大的板块,对深成指影响最大。控制了房地产板块就控制了深成指;控制了万科、招商地产,就控制了房地产板块。房地产企业效益上不去,深成指走不好,关联行业效益也不会好,上证指数自然就走不好;房地产板块走好了,深成指就走好了,关联行业和上证指数就走好了。
企业效益一样同时牵扯投资和消费两头。企业效益不行,企业投资就不行,老百姓的收入就上不去,消费就起不来,相应地又影响到楼市购买力,影响到股市。再说海外。美国本轮调整,至少10年。美国影响到香港,香港市场长期跟随美国走,而香港又影响到中国大陆。如果香港一直跟随美国调整,那么中国大陆市场一旦跟随香港走习惯了,股市要想一两年内有起色,很难;股市如果一两年内跟随美国和香港大跌,中国经济要想单独走好,一样困难。
这些问题错综复杂,互相纠结,影响因素太多,利益主体又太多,弄不好就会结成一个相互缠绕的死结,剪不断,理还乱。
减费才能“放水养鱼”
如果有几步棋,能够同时解决楼市问题、股市问题和企业效益问题,那么就一定可以同时解决中国消费问题和投资问题,并同时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这样的棋,有!
首先要大规模减费。如果中国政府今年取消1万亿收费,中国经济的几大难题都可以解决,世界金融危机就不会对中国构成大的影响,这第一步棋就走活了。
中国分步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建设现代政府的历史潮流。现代政府是契约型政府,老百姓以税收购买政府的服务,政府没理由在服务时再收费。古今中外所有的盛世都与低税赋紧密相连,休养生息是盛世来临前的基本国策。在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政府可以适当减少手中控制的部分资源。笔者不提倡再减税,建议进行税费改革,先用一年时间取消1万亿收费;再设5到8年过渡期,全面取消行政收费。
其实,目前中国政府“敛财”已经到惊人程度。2008年,中国政府有5.4万亿税收,以前税费比例约为一半对一半,以较低的标准预计全国收费约4万亿。中国每年还有约 1万亿卖地收入,国企利润1万亿。因此,中国政府手中可以动用的资源最高可达11万亿多,约占GDP的36%。取消1万亿行政收费,对地方政府影响并不太大。据笔者了解,目前中央和省市一级政府各部门手中的钱根本用不完,连很多原来的清水衙门,也是如此。每年年终,省市一级各部门突击开会,突击消费、突击发卡、突击转账成风,浪费不小。三公消费(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2006年为9000亿,2008年估计超过1.1万亿,影响不好。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曾建议,政府要与民众共度时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政府消费要降下来,以提高自身的威信。各地政府只要节俭一点,减少10%的费用,这笔钱就可以节约出来。经济如此艰难,地方政府取消部分收费,紧一下裤带,很正常。
此外,从制度上来说规范税费有助于推进政府改革。中央借此机会,启动大规模税费改革,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并最终取消全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一部分改为税。
笔者认为,取消收费,少了不行,起不到震动作用,无法振奋人心;太晚了也不行,错过了时机。因此必须早下手,下重手,要果断。市场经济说到最后是信用经济,信心对于市场经济尤为重要,信心一崩溃,后面就难以收拾。
那么减费怎么减?首先不能乱减,而要搞结构性减费。一般首先只减省市(地)一级收费,发达地区才可以减到县一级。过渡期末才可以全国铺开。
其中关键是要取消房地产行业所有的不合理收费,则房价可直接降15%(为地产商少付成本带来的降价)。再辅之以政策扶持,成交必然大幅放大,地产行业和相关行业的问题就解决了,投资问题和消费问题迎刃而解,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也可得到较好的解决。还应该取消对大型国企、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的各种收费。
这个决策一定要中央政府来做,文件要中央政府发,地方政府动力明显不足。
抛美国国债,购战略资源
在对内减费的同时,对外则要择机抛售美国国债。在美国最艰难的时刻,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承担了一个大国的国际责任。2008年12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6962亿美元,居全球之首。
其实中国持有美元资产越多,中国的货币政策就越被动。从中长期看,中国需要持有更多的非美元货币与资产,以增加本国应对与美国博弈变局的腾挪空间。当然从短期国际利益出发,适度增持短期美元国债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宜增持长期债。
美国的惯用做法是,利用美元货币政策和世界发钞国的地位,在同其他国家的博弈中赢取更大的利益。当对手持有过多的美元资产时,美元长期贬值,就可以减轻美国负担。日本在1990年以后,手中美元资产暴增,为此付出了较大的代价。美元贬值让日本年损失高达500亿美元。这都要日本政府和企业消化。日本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们尚且吃不消,更不要谈中国了。
现在美元早已天量发行。这既为刺激世界经济,同时从长远看,也为未来世界高通胀埋下伏笔。一旦世界经济复苏,美元的长期贬值历程就会开始。这是我们持有美国长期国债和美元资产的中长期风险之所在。因此,从中期和长期来看,中国要择机减少美元资产,特别是长期美元国债,一旦过了国际政治敏感期,一定要抓住机会一点点减下来。
减持以后,可以大规模配置上游战略资源来回避未来风险。目前国际石油、有色、铁矿石、磷矿石、农产品等经过大跌,长期价值显现。中国一直想搞石油战略储备,现在开始分批陆续买人,是很好的机会。笔者认为资源配置最好在8000亿到1万亿美元之间。中国人口太多,世界资源不足以支撑金砖四国的高速发展,国际投机力量早已看准了这点,不会放手的。中国谋划得越早,准备得越充分,行动越坚决,未来越主动。
走完这第二步棋后,就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资源基础,美国就不可能通过拉抬资源价格,向中国大规模转嫁危机。
支持港府设立平准基金
全球经济现在主要看中国和美国这两个风向标如何走,而中美的“主战场”无疑是香港。
笔者认为支持港府设立平准基金可以斩断港股跟随美股运行的节奏,过滤掉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重大不利影响。未来美国至少调整10年,如果香港紧跟美国调整,中国大陆再跟随香港调整,中国经济要想在未来10年内实现平稳较快的发展,难度会很大。这是一条曲折的路。支持香港政府设立平准基金,就可以在港股、美股和A股之间建立一道屏障。
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定价权体现。前10年中,没有定价权,让中国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中国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没有定价权的结果是铁矿石连续多年大幅涨价,最后还逼得中国企业大量进口天价铁矿石,导致目前钢铁行业全面亏损。石油亦是如此。中国国企的实力在这一役中受损不小。国际炒家利用定价权,将所有中国进口的东西炒高了5到10倍。更有甚者,运用定价权和市场变幻,打垮中国整条产业链,如大豆产业链的全军覆没。
国企改革时,大量的国企进入香港和纽约市场,因为不掌握定价权,卖价很低。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最初在国际上的卖价是5到10倍市盈率,卖给国内投资者是三四十倍的市盈率。中石油、中石化、几大商业银行、中移动等等,都是如此。外国人挣得盆满钵满,而中国政府、企业的对外投资,普遍亏损严重。
目前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中资股,都已经足够便宜了。中国大陆股市平均市盈率前期只有不到15倍,香港和纽约的中资股只有8倍。但国际上有股舆论认为A股的底是1000点,他们力图把A股再次打到1000点,以便在纽约、香港和中国大陆购入大批中国优秀企业的廉价股权。一旦将来全球经济复苏,同时推高国际资源价格、中资企业股价、中国楼价和人民币汇率,以便再次牟取暴利。可以说从6000点到2000点,中国宝贵的金融资本被自己大批绞杀,而一旦A股跌到1000点,将是国际游资和金融资本绞杀中国金融资本的天堂。
香港政府若设立平准基金投资H股和香港本地优质企业,未来应该会有丰厚的盈利,港股已经足够便宜了。平准基金会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悲观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从过往经验来看,以7倍的市盈率买人年增长超过6%的国家的股票,盈利会很丰厚。如果中国政府有更大的信心,甚至可以在不减少美元资产的前提下,动用外汇储备购入在香港和纽约发行的中资股。这是一笔从长远来看只赢不输的投资,跟中投公司在历史高位投资美国股票相比,天壤之别。减持美债,购入本国优质企业股权,很合算。
股市应成信心抓手
保持港股和A股较高定价具有重大的战略利益。从未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反差来看,支持中国股市重新定价。中国经济今后中长期的高速增长这个基本面没有改变,而世界经济至少调整10年。这一巨大的反差,有利于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
未来10年,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危机,会导致他们的企业定价较低。国际并购普遍以市值为基础,中国通过平准基金入市,引导大陆建立自己的定价权,给大陆A股和在港上市的中资股重新定价,至少在未来10年中,有利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具有重大的战略利益。
中国政府可以宣布,一旦A股低于1500点,中国平准基金入市。1500点为A股平准基金入市的条件。从技术上看,如果A股再次跌破1664点的前期低点,表明又一轮中长期下跌开始。从时间周期上来看,A股至少要跌到7月,最长甚至要跌到明年春天,那么未来A股见1300点甚至1000点就会是事实,这等于送国际游资进入屠杀中国金融资本的天堂。目前市场之所以难以上升。根本原因在于以基金、券商为主体的国内投资机构对中国经济持普遍悲观的预期。机构根据他们的预测操作,导致A股向上力量不足,中央几次救市,力量难以有较好的显现。一旦宣布平准基金入市,则可以使机构跟随政府做多,从根本上改变市场预期。
笔者认为A股平准基金规模不用很大,下限1000亿,一般用2000亿到3000亿就足够了。走完这步棋,国际金融资本和国际游资要想绞杀中国金融资本,要想在低位拿足中国优质企业的廉价筹码,把中国当做他们最大的提款机,就不可能了。而这三步棋一走完,中国经济全盘皆活。企业效益、楼市、股市问题均可以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眼前和长远问题,也可以解决。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4万亿投资计划,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这有助于中国经济软着陆。
如果在此基础上走好三步棋,中国经济全盘皆活,2009年就可以实现软着陆,2010年就可以率先走出危机的阴影。
这三步棋是:第一步,全面进行税费改革,逐步取消行政收费,先减费1万亿;第二步,择机减持美国国债,战略配置上游资源;第三步棋,支持香港政府推出平准基金,公布中国平准基金推出条件。
三重压力的叠加共振
2009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实现软着陆。如果不能成功实现软着陆,仅仅大量失业的民工,就可能演化成社会问题,给中国带来较大的振荡。
对于经济学家普遍寄予厚望的消费,笔者不抱乐观态度。1998年以来,中国社会消费增长一直在加速。2004年为13.3%,2005年为12.9%,2006年为13.7%,2007年为16.8%,2008年1至11月为21.9%然而从2008年12月开始消费一直呈现同比下降势头。不难看出2008年社会消费增速短期已见顶,2009年常规情况下将低于18%。
投资和消费增速,没办法抵消进出口下降带来的影响。但2009年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实现软着陆,消费和社会投资能否起来是关键。问题是目前遭遇民工返乡、房地产低迷和股市暴跌。想消费起,消费见顶难加速,想投资起,社会投资、企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遇到问题。在此情况下,要成功实现软着陆,非得用特殊的办法不可。思路是找到同时解决股市、楼市和企业效益问题的办法。
目前股市、楼市与企业效益是中国经济难题之死结,这三个问题互相纠缠,互相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先来看股市。从3000点开始,政府多次救市。2990点救了一次,跌到1802点。1802点救了一次,跌到1664点。1664点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反弹到2400点,现在又在振荡探底。市场上一直有声音,认为A股将跌到1200点以下。
股市代表了社会对经济的预期。股市走不稳,人们预期经济走不好,就不敢消费。中国的消费构成中,70%集中在城市,30%分散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沪深两市已超过1.2亿账户,涉及数千万个城镇家庭,几亿人口。中国90%的白领和中产阶级都进入了股市,他们的消费能力,一个人可抵10个农民家庭。他们严重被套。如果2009年股市不好转,要想城市消费有大起色,很难。
股市与一大批企业业绩相关。3800点以下’游资反复做多,机构反复做空。机构做空的原因,在于大盘蓝筹股业绩预期不好。他们为国际游资埋了单,在国际原材料处于历史高位时,高价购进了大量的铁矿石、石油、有色、磷矿石等资源,至今难以消化完毕,导致巨额亏损。如中石化、钢铁企业、磷肥企业。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特别是中石油,成本高企导致利润下滑。而金融危机使得海外需求不畅,大批出口型企业业绩自然下滑。上市公司业绩好不了,股市要想走好,难。
股市不好,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就萎缩,反过来又影响到实体经济。目前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基本废止,企业融资剩下银行贷款这一条路,会给银行的经营带来风险,影响前几年银行改革的成果。股市同时牵扯到投资和消费两大块。股市走不好,中国楼市购买力量的中坚悉数被深套,楼市购买力也就起不来,投资和消费同时受影响。
再看楼市,楼市是前10年中国经济的火车头,投资和消费的火车头,带动数十个产业高速发展。2007年冬天以来,楼市进人调整期。
楼市低迷深处的原因,在于过高的房价与老百姓购买力的矛盾。高房价的背后,在于地方政府和地产商的利益链。地价、税费、开发商的行贿费用和超额利润,推动房价在前10年中涨了8倍,透支了老百姓未来的购买能力。根据笔者对住宅行业的了解,房价中,土地成本和税费占比可达70%。目前全国楼价仍在调整,离百姓的购买力仍有较大的距离。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些救市政策,少数城市楼市成交量有所放大,但多数城市成交依然低迷。难题是房价深跌会拖垮金融业,房价不跌普通老百姓又买不起。
楼市也同时牵扯投资和消费两大块。楼市起不来,投资上不去,消费也上不去,相关行业企业业绩也好不起来,股市也上不去。
楼市与股市紧密相关。对沪深股市影响最大的三个板块,一是采掘业,二是金融业,三是房地产业。在深市,房地产板块是最大的板块,对深成指影响最大。控制了房地产板块就控制了深成指;控制了万科、招商地产,就控制了房地产板块。房地产企业效益上不去,深成指走不好,关联行业效益也不会好,上证指数自然就走不好;房地产板块走好了,深成指就走好了,关联行业和上证指数就走好了。
企业效益一样同时牵扯投资和消费两头。企业效益不行,企业投资就不行,老百姓的收入就上不去,消费就起不来,相应地又影响到楼市购买力,影响到股市。再说海外。美国本轮调整,至少10年。美国影响到香港,香港市场长期跟随美国走,而香港又影响到中国大陆。如果香港一直跟随美国调整,那么中国大陆市场一旦跟随香港走习惯了,股市要想一两年内有起色,很难;股市如果一两年内跟随美国和香港大跌,中国经济要想单独走好,一样困难。
这些问题错综复杂,互相纠结,影响因素太多,利益主体又太多,弄不好就会结成一个相互缠绕的死结,剪不断,理还乱。
减费才能“放水养鱼”
如果有几步棋,能够同时解决楼市问题、股市问题和企业效益问题,那么就一定可以同时解决中国消费问题和投资问题,并同时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这样的棋,有!
首先要大规模减费。如果中国政府今年取消1万亿收费,中国经济的几大难题都可以解决,世界金融危机就不会对中国构成大的影响,这第一步棋就走活了。
中国分步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建设现代政府的历史潮流。现代政府是契约型政府,老百姓以税收购买政府的服务,政府没理由在服务时再收费。古今中外所有的盛世都与低税赋紧密相连,休养生息是盛世来临前的基本国策。在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政府可以适当减少手中控制的部分资源。笔者不提倡再减税,建议进行税费改革,先用一年时间取消1万亿收费;再设5到8年过渡期,全面取消行政收费。
其实,目前中国政府“敛财”已经到惊人程度。2008年,中国政府有5.4万亿税收,以前税费比例约为一半对一半,以较低的标准预计全国收费约4万亿。中国每年还有约 1万亿卖地收入,国企利润1万亿。因此,中国政府手中可以动用的资源最高可达11万亿多,约占GDP的36%。取消1万亿行政收费,对地方政府影响并不太大。据笔者了解,目前中央和省市一级政府各部门手中的钱根本用不完,连很多原来的清水衙门,也是如此。每年年终,省市一级各部门突击开会,突击消费、突击发卡、突击转账成风,浪费不小。三公消费(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2006年为9000亿,2008年估计超过1.1万亿,影响不好。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曾建议,政府要与民众共度时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政府消费要降下来,以提高自身的威信。各地政府只要节俭一点,减少10%的费用,这笔钱就可以节约出来。经济如此艰难,地方政府取消部分收费,紧一下裤带,很正常。
此外,从制度上来说规范税费有助于推进政府改革。中央借此机会,启动大规模税费改革,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并最终取消全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一部分改为税。
笔者认为,取消收费,少了不行,起不到震动作用,无法振奋人心;太晚了也不行,错过了时机。因此必须早下手,下重手,要果断。市场经济说到最后是信用经济,信心对于市场经济尤为重要,信心一崩溃,后面就难以收拾。
那么减费怎么减?首先不能乱减,而要搞结构性减费。一般首先只减省市(地)一级收费,发达地区才可以减到县一级。过渡期末才可以全国铺开。
其中关键是要取消房地产行业所有的不合理收费,则房价可直接降15%(为地产商少付成本带来的降价)。再辅之以政策扶持,成交必然大幅放大,地产行业和相关行业的问题就解决了,投资问题和消费问题迎刃而解,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也可得到较好的解决。还应该取消对大型国企、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的各种收费。
这个决策一定要中央政府来做,文件要中央政府发,地方政府动力明显不足。
抛美国国债,购战略资源
在对内减费的同时,对外则要择机抛售美国国债。在美国最艰难的时刻,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承担了一个大国的国际责任。2008年12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6962亿美元,居全球之首。
其实中国持有美元资产越多,中国的货币政策就越被动。从中长期看,中国需要持有更多的非美元货币与资产,以增加本国应对与美国博弈变局的腾挪空间。当然从短期国际利益出发,适度增持短期美元国债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宜增持长期债。
美国的惯用做法是,利用美元货币政策和世界发钞国的地位,在同其他国家的博弈中赢取更大的利益。当对手持有过多的美元资产时,美元长期贬值,就可以减轻美国负担。日本在1990年以后,手中美元资产暴增,为此付出了较大的代价。美元贬值让日本年损失高达500亿美元。这都要日本政府和企业消化。日本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们尚且吃不消,更不要谈中国了。
现在美元早已天量发行。这既为刺激世界经济,同时从长远看,也为未来世界高通胀埋下伏笔。一旦世界经济复苏,美元的长期贬值历程就会开始。这是我们持有美国长期国债和美元资产的中长期风险之所在。因此,从中期和长期来看,中国要择机减少美元资产,特别是长期美元国债,一旦过了国际政治敏感期,一定要抓住机会一点点减下来。
减持以后,可以大规模配置上游战略资源来回避未来风险。目前国际石油、有色、铁矿石、磷矿石、农产品等经过大跌,长期价值显现。中国一直想搞石油战略储备,现在开始分批陆续买人,是很好的机会。笔者认为资源配置最好在8000亿到1万亿美元之间。中国人口太多,世界资源不足以支撑金砖四国的高速发展,国际投机力量早已看准了这点,不会放手的。中国谋划得越早,准备得越充分,行动越坚决,未来越主动。
走完这第二步棋后,就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资源基础,美国就不可能通过拉抬资源价格,向中国大规模转嫁危机。
支持港府设立平准基金
全球经济现在主要看中国和美国这两个风向标如何走,而中美的“主战场”无疑是香港。
笔者认为支持港府设立平准基金可以斩断港股跟随美股运行的节奏,过滤掉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重大不利影响。未来美国至少调整10年,如果香港紧跟美国调整,中国大陆再跟随香港调整,中国经济要想在未来10年内实现平稳较快的发展,难度会很大。这是一条曲折的路。支持香港政府设立平准基金,就可以在港股、美股和A股之间建立一道屏障。
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定价权体现。前10年中,没有定价权,让中国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中国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没有定价权的结果是铁矿石连续多年大幅涨价,最后还逼得中国企业大量进口天价铁矿石,导致目前钢铁行业全面亏损。石油亦是如此。中国国企的实力在这一役中受损不小。国际炒家利用定价权,将所有中国进口的东西炒高了5到10倍。更有甚者,运用定价权和市场变幻,打垮中国整条产业链,如大豆产业链的全军覆没。
国企改革时,大量的国企进入香港和纽约市场,因为不掌握定价权,卖价很低。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最初在国际上的卖价是5到10倍市盈率,卖给国内投资者是三四十倍的市盈率。中石油、中石化、几大商业银行、中移动等等,都是如此。外国人挣得盆满钵满,而中国政府、企业的对外投资,普遍亏损严重。
目前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中资股,都已经足够便宜了。中国大陆股市平均市盈率前期只有不到15倍,香港和纽约的中资股只有8倍。但国际上有股舆论认为A股的底是1000点,他们力图把A股再次打到1000点,以便在纽约、香港和中国大陆购入大批中国优秀企业的廉价股权。一旦将来全球经济复苏,同时推高国际资源价格、中资企业股价、中国楼价和人民币汇率,以便再次牟取暴利。可以说从6000点到2000点,中国宝贵的金融资本被自己大批绞杀,而一旦A股跌到1000点,将是国际游资和金融资本绞杀中国金融资本的天堂。
香港政府若设立平准基金投资H股和香港本地优质企业,未来应该会有丰厚的盈利,港股已经足够便宜了。平准基金会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悲观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从过往经验来看,以7倍的市盈率买人年增长超过6%的国家的股票,盈利会很丰厚。如果中国政府有更大的信心,甚至可以在不减少美元资产的前提下,动用外汇储备购入在香港和纽约发行的中资股。这是一笔从长远来看只赢不输的投资,跟中投公司在历史高位投资美国股票相比,天壤之别。减持美债,购入本国优质企业股权,很合算。
股市应成信心抓手
保持港股和A股较高定价具有重大的战略利益。从未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反差来看,支持中国股市重新定价。中国经济今后中长期的高速增长这个基本面没有改变,而世界经济至少调整10年。这一巨大的反差,有利于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
未来10年,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危机,会导致他们的企业定价较低。国际并购普遍以市值为基础,中国通过平准基金入市,引导大陆建立自己的定价权,给大陆A股和在港上市的中资股重新定价,至少在未来10年中,有利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具有重大的战略利益。
中国政府可以宣布,一旦A股低于1500点,中国平准基金入市。1500点为A股平准基金入市的条件。从技术上看,如果A股再次跌破1664点的前期低点,表明又一轮中长期下跌开始。从时间周期上来看,A股至少要跌到7月,最长甚至要跌到明年春天,那么未来A股见1300点甚至1000点就会是事实,这等于送国际游资进入屠杀中国金融资本的天堂。目前市场之所以难以上升。根本原因在于以基金、券商为主体的国内投资机构对中国经济持普遍悲观的预期。机构根据他们的预测操作,导致A股向上力量不足,中央几次救市,力量难以有较好的显现。一旦宣布平准基金入市,则可以使机构跟随政府做多,从根本上改变市场预期。
笔者认为A股平准基金规模不用很大,下限1000亿,一般用2000亿到3000亿就足够了。走完这步棋,国际金融资本和国际游资要想绞杀中国金融资本,要想在低位拿足中国优质企业的廉价筹码,把中国当做他们最大的提款机,就不可能了。而这三步棋一走完,中国经济全盘皆活。企业效益、楼市、股市问题均可以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眼前和长远问题,也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