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点击】
文化底蕴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而厚重的文化底蕴最能提升笔下作文的思想水准和艺术品位。所谓凸显文化底蕴,就是说要通过你的文章,把你在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充分反映出来。
【技法指导】
如果考生作文中洋溢着浓浓的文化味、书卷气,无疑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进而赢得他们的青睐。那么,议论性散文如何凸显文化底蕴呢?下面幾种方式值得借鉴:
一、融入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范畴极为广泛,包括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戏曲、音乐、绘画、书法元素,也包括独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饮食文化、器具文化以及历史典故等。将这些元素自然恰切地融入作文,从文化的角度“探前因,察后果”,或者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那么你“烹调”出来的作品,必然底蕴深厚而易获好评。请看2019年江苏考生《曲之和合》一文的节选:
谈及众多琴谱,内行人大多推《神奇秘谱》为最。可知这是为何?就在于它深谙音乐的妙旨:各居其位,各行其道,各显其长。
在上卷“上古神品”中,有吞日食月的《酒狂》,也有静沐秋雨的《玄默》。有忘怀古今的《八极游》,也有踯躅人间的《泽畔吟》。就连《广陵散》的杀伐之气,也如一场秋凉被消解在了《梅花三弄》的暖阳醺风之中。不同的曲调,不同的性格,没有高下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无一例外都是上古神品。得此一辑,顺次演奏,方能悦众生之耳,入百家之心。
笛曲悠扬清婉,而笛曲之最当属《鹧鸪飞》。小工调的《鹧鸪飞》本宜箫而不合笛,但时至今日,广为传奏的是陆春龄先生的笛奏改编版。其韵律醇厚而细腻,快慢有致,于内里融入了箫的幽静典雅,也保存了笛的清亮脆响;曲调更是行散错落,大气清明。和合之美,便显了个淋漓尽致。
随着时代节奏不断加快,少有人愿意定下神静下心来,将各种曲风之美糅合为一体。更多的人,带着一式一样走访江湖。流行音乐共用同一个demo,某小段处稍加修改就变成新曲。摇滚音乐更是为追逐“摇滚”而单一重复……当今乐坛的可悲便在于此:音乐人不愿,也不敢去追求“和合”了。
但是还好,仍有纯粹的音乐人挟着才情怀揣着热爱,潜心尝试,做出了饱含和合之美的音乐。例如《北京一夜》,以摇滚为本体,却又出人意料地加入了戏曲元素,别出心裁的戏腔加入毫无违和感,像是摇滚与戏曲本该完美融合一般。这就是不同音乐元素的碰撞与调和,更是来自不同乐种灵魂的共鸣。
中国古乐认为各种调式都有它的秉性,非得各居其位、调和运用才能谱出好的曲子,这也正是当今很多音乐人所欠缺的观念。
事实上,中国音乐的兼容并包正是中国人开阔胸襟的体现,正是“君子和而不同,万物可存,万物可用,万物可期”理念的结晶!这曲儿,因和合而为“曲”;这国家,因和合而成就了这开平大国。
致敬,这华章之曲;
致敬,这融合盛世!
该考生充分扬己之长,紧扣乐曲中的“和合”与“单一”,联系我国当今音乐发展现状,巧妙地将“和”与“一”的关系解说得清楚明白,其中不乏独特思考与深刻洞见。主体部分的阐发恰到好处,事例多而广,同时又不堆砌冗余;文末由“中国音乐的兼容并包”拓展到“中国人”的“开阔胸襟”,作者的眼界可谓开阔,认识可谓深入。
二、引述诗文名句
行文时恰到好处地引入与主题相关的诗文名句(尤其古诗文名句),不仅能增强议论性散文的说服力,还能彰显作者广博的学识,并增强文章的典雅性、感染力。如中学生优秀作文《食物:别样的语言》中写道:
老话说:“不时不食。”意思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而反过来说,食物也是季节特殊的一种言语。
……
中国人似乎在很久之前就有按时令吃当季食物的习惯,而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种时节。“扬州鲜笋趁鲥鱼,煮烂春风三月初”,郑板桥仅用两句诗,就在我们记忆里将鲜笋鲥鱼和着春风炖烂煮透,让它们再也不可分离。“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白朴《天净沙·夏》一曲中,瓜的爽口甜美更是衬托出夏之惬意、清爽。“秋风起,蟹脚痒”,区区六个字,联想个大黄肥的大闸蟹的诱人形象把每个人的心搔得痒痒的,同时叫人想到阳澄湖边芦秆摇曳的景致。“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被贬官的张耒自摆家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于是放言“谪官但强名,比者何不足”,成就了一个独特的豪爽之冬……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在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落下颇具烟火雅趣的一笔,也给我们呈现了融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对于时令与食物奇妙羁绊的认知。
“食物也是季节特殊的一种言语”,此文入题角度别具新意。作者开篇引用《论语·乡党》中的“不时不食”,由此进入正题;接下来引述一系列“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借以揭示“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种时节”。文中多个段落采用一句一例的铺排方式,丰富了文章容量,“扬州鲜笋趁鲥鱼,煮烂春风三月初”等诗句纷至沓来,辅之以“秋风起,蟹脚痒”的俗语,读来气势充沛又趣味盎然。
三、评说文化名人
面对命题,精心选取自己倾心、熟稔的文化名人来诠释题意,在记录其生平经历的基础上,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价,借以表明观点,这种类似人物评传的写法,也能有效凸显作文的文化底蕴。2019年高考上海考生的《采菊瓦尔登湖》就是一个范例——该文用一种对比的视角评议陶渊明与梭罗,揭示出中国文化的深沉与隐秘;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下,中国文化的不同才更为彰显,才会更加展现其迷人之处”。难得的是,文章没有停留在以上层面,而是继续在深度上作掘进——作者联系现实,有力抨击了“追捧外来文化的风潮”与盲目自卑的偏狭,号召读者“拿出不被奴役的创意”来。又如2018年天津考生的《君子大器》,聚焦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与“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曹雪芹。考生先分别以“苏东坡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不论身处怎样的境地,保持从容豁达者方是大器君子”与“曹雪芹用泣血的文字告诉我们,心怀悲悯者乃是大器君子”作评价,最后归结为“从容豁达,悲天悯人,愿你我都可以成为谦谦君子”收尾,通篇脉络分明而又一气呵成。
文化底蕴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而厚重的文化底蕴最能提升笔下作文的思想水准和艺术品位。所谓凸显文化底蕴,就是说要通过你的文章,把你在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充分反映出来。
【技法指导】
如果考生作文中洋溢着浓浓的文化味、书卷气,无疑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进而赢得他们的青睐。那么,议论性散文如何凸显文化底蕴呢?下面幾种方式值得借鉴:
一、融入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范畴极为广泛,包括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戏曲、音乐、绘画、书法元素,也包括独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饮食文化、器具文化以及历史典故等。将这些元素自然恰切地融入作文,从文化的角度“探前因,察后果”,或者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那么你“烹调”出来的作品,必然底蕴深厚而易获好评。请看2019年江苏考生《曲之和合》一文的节选:
谈及众多琴谱,内行人大多推《神奇秘谱》为最。可知这是为何?就在于它深谙音乐的妙旨:各居其位,各行其道,各显其长。
在上卷“上古神品”中,有吞日食月的《酒狂》,也有静沐秋雨的《玄默》。有忘怀古今的《八极游》,也有踯躅人间的《泽畔吟》。就连《广陵散》的杀伐之气,也如一场秋凉被消解在了《梅花三弄》的暖阳醺风之中。不同的曲调,不同的性格,没有高下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无一例外都是上古神品。得此一辑,顺次演奏,方能悦众生之耳,入百家之心。
笛曲悠扬清婉,而笛曲之最当属《鹧鸪飞》。小工调的《鹧鸪飞》本宜箫而不合笛,但时至今日,广为传奏的是陆春龄先生的笛奏改编版。其韵律醇厚而细腻,快慢有致,于内里融入了箫的幽静典雅,也保存了笛的清亮脆响;曲调更是行散错落,大气清明。和合之美,便显了个淋漓尽致。
随着时代节奏不断加快,少有人愿意定下神静下心来,将各种曲风之美糅合为一体。更多的人,带着一式一样走访江湖。流行音乐共用同一个demo,某小段处稍加修改就变成新曲。摇滚音乐更是为追逐“摇滚”而单一重复……当今乐坛的可悲便在于此:音乐人不愿,也不敢去追求“和合”了。
但是还好,仍有纯粹的音乐人挟着才情怀揣着热爱,潜心尝试,做出了饱含和合之美的音乐。例如《北京一夜》,以摇滚为本体,却又出人意料地加入了戏曲元素,别出心裁的戏腔加入毫无违和感,像是摇滚与戏曲本该完美融合一般。这就是不同音乐元素的碰撞与调和,更是来自不同乐种灵魂的共鸣。
中国古乐认为各种调式都有它的秉性,非得各居其位、调和运用才能谱出好的曲子,这也正是当今很多音乐人所欠缺的观念。
事实上,中国音乐的兼容并包正是中国人开阔胸襟的体现,正是“君子和而不同,万物可存,万物可用,万物可期”理念的结晶!这曲儿,因和合而为“曲”;这国家,因和合而成就了这开平大国。
致敬,这华章之曲;
致敬,这融合盛世!
该考生充分扬己之长,紧扣乐曲中的“和合”与“单一”,联系我国当今音乐发展现状,巧妙地将“和”与“一”的关系解说得清楚明白,其中不乏独特思考与深刻洞见。主体部分的阐发恰到好处,事例多而广,同时又不堆砌冗余;文末由“中国音乐的兼容并包”拓展到“中国人”的“开阔胸襟”,作者的眼界可谓开阔,认识可谓深入。
二、引述诗文名句
行文时恰到好处地引入与主题相关的诗文名句(尤其古诗文名句),不仅能增强议论性散文的说服力,还能彰显作者广博的学识,并增强文章的典雅性、感染力。如中学生优秀作文《食物:别样的语言》中写道:
老话说:“不时不食。”意思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而反过来说,食物也是季节特殊的一种言语。
……
中国人似乎在很久之前就有按时令吃当季食物的习惯,而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种时节。“扬州鲜笋趁鲥鱼,煮烂春风三月初”,郑板桥仅用两句诗,就在我们记忆里将鲜笋鲥鱼和着春风炖烂煮透,让它们再也不可分离。“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白朴《天净沙·夏》一曲中,瓜的爽口甜美更是衬托出夏之惬意、清爽。“秋风起,蟹脚痒”,区区六个字,联想个大黄肥的大闸蟹的诱人形象把每个人的心搔得痒痒的,同时叫人想到阳澄湖边芦秆摇曳的景致。“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被贬官的张耒自摆家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于是放言“谪官但强名,比者何不足”,成就了一个独特的豪爽之冬……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在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落下颇具烟火雅趣的一笔,也给我们呈现了融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对于时令与食物奇妙羁绊的认知。
“食物也是季节特殊的一种言语”,此文入题角度别具新意。作者开篇引用《论语·乡党》中的“不时不食”,由此进入正题;接下来引述一系列“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借以揭示“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种时节”。文中多个段落采用一句一例的铺排方式,丰富了文章容量,“扬州鲜笋趁鲥鱼,煮烂春风三月初”等诗句纷至沓来,辅之以“秋风起,蟹脚痒”的俗语,读来气势充沛又趣味盎然。
三、评说文化名人
面对命题,精心选取自己倾心、熟稔的文化名人来诠释题意,在记录其生平经历的基础上,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价,借以表明观点,这种类似人物评传的写法,也能有效凸显作文的文化底蕴。2019年高考上海考生的《采菊瓦尔登湖》就是一个范例——该文用一种对比的视角评议陶渊明与梭罗,揭示出中国文化的深沉与隐秘;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下,中国文化的不同才更为彰显,才会更加展现其迷人之处”。难得的是,文章没有停留在以上层面,而是继续在深度上作掘进——作者联系现实,有力抨击了“追捧外来文化的风潮”与盲目自卑的偏狭,号召读者“拿出不被奴役的创意”来。又如2018年天津考生的《君子大器》,聚焦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与“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曹雪芹。考生先分别以“苏东坡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不论身处怎样的境地,保持从容豁达者方是大器君子”与“曹雪芹用泣血的文字告诉我们,心怀悲悯者乃是大器君子”作评价,最后归结为“从容豁达,悲天悯人,愿你我都可以成为谦谦君子”收尾,通篇脉络分明而又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