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麻醉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摘要】目的:探讨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42例ASA I-Ⅲ级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治疗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对照组)。结果:麻醉前及手术开始时两组患者B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30min内SBP、DBP与阻滞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下肢手术病人运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此类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麻醉;坐骨神经;下肢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08-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下肢手术患者42例,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5~83岁,平均年龄49.5岁,ASA I~Ⅲ级。其中胫腓骨骨折15例、髌骨骨折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12例、内外踝骨折6例、三踝骨折1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术前30min均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0mg,入手术室后常规心电监测,进行MAP、FIR、EKG及SP02监测,鼻导管吸氧,开放静脉通路,麻醉前5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3mg/,芬太尼1g/g。治疗组局麻药选用0.5%罗哌卡因30ml,1%利多卡因20ml,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屈髋屈膝,穿刺点定位方法如下:将骶髂关节、股骨大转子及骶裂孔三点作标记,在前两者连线中点向内侧做垂直线,以后两者连线交点(作为坐骨神经阻滞的穿刺点。皮肤消毒,浸润穿刺点,采用A-100电刺激针分别从上述穿刺点垂直进针,寻找所需阻滞的神经,初始刺激电流强度为1mA,刺激频率为2Hz,当针突接近神经干时可引起相应神经支配区域肌肉收缩。然后逐渐减低电激强度并调节针尖位置,直至达到阀电流见有肌肉颤搐,回抽无血即可注药。注药1ml后肌肉颤搐即消失,将刺激强度调大至1mA,无肌肉收缩方可继续注药,注射过程中间断回抽。先后于腰丛穿刺点注入1%利多卡因10ml、0.5%罗哌卡因18ml,坐骨神经穿刺点注入1%利多卡因10ml、0.5%罗哌卡因。对照组组病人患肢朝下取侧卧位,选L2-3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待脑脊液流出后,针尖斜面向患侧注入布比卡因10mg+10%葡萄糖1ml,等麻醉平面出现后改平卧位。
1.3监测指标记录麻醉前(镇静后)、麻醉后10、3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记录升压药的用量、术中输液量,并记录尿潴留发生率及术后的其他不良反应;记录痛觉消失及恢复时间。
2结果
2.1SBP、DBP及HR监测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SBP、DBP及HR监测结果的比较见表1。
2.2不良反应术后3d内治疗组组病人无尿潴留,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对照组组病人出现尿潴留2例,恶心、呕吐2例、腰背部疼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下肢手术病人临床通常使用外周神经阻滞或蛛网膜下麻醉。在常见的蛛网膜下阻滞方法中,腰麻时局麻药进入蛛网膜下腔,通过脑脊液阻滞脊髓的前根神经与后根神经,导致感觉神经、交感神经、运动神经被阻滞,因后根多为无髓鞘的感觉神经纤维与交感神经纤维,对局麻药特别敏感,故交感神经阻滞总是先起效而最后消失,因而阻滞平面较广,导致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外周神经阻滞新技术依据客观指标定位神经,大大提高成功阻滞率,方法简单易行,与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无显著差别。对老年、心血管疾患、低血容量等患者维持循环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故选择外周神经阻滞更为适宜。由于外周神经阻滞给药量大,注药过程中需反复回抽,故应在确认无回血及脑脊液后方可注入。如果遇注射阻力过大,不可强行注射,可将针稍退少许再注药,以免引起神经损伤。此外,由于神经刺激仪释放的电流会引起病人不适,麻醉前需给适当的镇静,同时还需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这对于老年、衰弱及合并心肺疾患病人尤为重要。本结果显示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对全身影响少,麻醉禁忌证、并发症少,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无变化。无腰麻引起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52-861.
(收稿日期:2009.01.19)
【摘要】目的:探讨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42例ASA I-Ⅲ级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治疗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对照组)。结果:麻醉前及手术开始时两组患者B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30min内SBP、DBP与阻滞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下肢手术病人运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此类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麻醉;坐骨神经;下肢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08-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下肢手术患者42例,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5~83岁,平均年龄49.5岁,ASA I~Ⅲ级。其中胫腓骨骨折15例、髌骨骨折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12例、内外踝骨折6例、三踝骨折1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术前30min均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0mg,入手术室后常规心电监测,进行MAP、FIR、EKG及SP02监测,鼻导管吸氧,开放静脉通路,麻醉前5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3mg/,芬太尼1g/g。治疗组局麻药选用0.5%罗哌卡因30ml,1%利多卡因20ml,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屈髋屈膝,穿刺点定位方法如下:将骶髂关节、股骨大转子及骶裂孔三点作标记,在前两者连线中点向内侧做垂直线,以后两者连线交点(作为坐骨神经阻滞的穿刺点。皮肤消毒,浸润穿刺点,采用A-100电刺激针分别从上述穿刺点垂直进针,寻找所需阻滞的神经,初始刺激电流强度为1mA,刺激频率为2Hz,当针突接近神经干时可引起相应神经支配区域肌肉收缩。然后逐渐减低电激强度并调节针尖位置,直至达到阀电流见有肌肉颤搐,回抽无血即可注药。注药1ml后肌肉颤搐即消失,将刺激强度调大至1mA,无肌肉收缩方可继续注药,注射过程中间断回抽。先后于腰丛穿刺点注入1%利多卡因10ml、0.5%罗哌卡因18ml,坐骨神经穿刺点注入1%利多卡因10ml、0.5%罗哌卡因。对照组组病人患肢朝下取侧卧位,选L2-3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待脑脊液流出后,针尖斜面向患侧注入布比卡因10mg+10%葡萄糖1ml,等麻醉平面出现后改平卧位。
1.3监测指标记录麻醉前(镇静后)、麻醉后10、3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记录升压药的用量、术中输液量,并记录尿潴留发生率及术后的其他不良反应;记录痛觉消失及恢复时间。
2结果
2.1SBP、DBP及HR监测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SBP、DBP及HR监测结果的比较见表1。
2.2不良反应术后3d内治疗组组病人无尿潴留,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对照组组病人出现尿潴留2例,恶心、呕吐2例、腰背部疼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下肢手术病人临床通常使用外周神经阻滞或蛛网膜下麻醉。在常见的蛛网膜下阻滞方法中,腰麻时局麻药进入蛛网膜下腔,通过脑脊液阻滞脊髓的前根神经与后根神经,导致感觉神经、交感神经、运动神经被阻滞,因后根多为无髓鞘的感觉神经纤维与交感神经纤维,对局麻药特别敏感,故交感神经阻滞总是先起效而最后消失,因而阻滞平面较广,导致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外周神经阻滞新技术依据客观指标定位神经,大大提高成功阻滞率,方法简单易行,与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无显著差别。对老年、心血管疾患、低血容量等患者维持循环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故选择外周神经阻滞更为适宜。由于外周神经阻滞给药量大,注药过程中需反复回抽,故应在确认无回血及脑脊液后方可注入。如果遇注射阻力过大,不可强行注射,可将针稍退少许再注药,以免引起神经损伤。此外,由于神经刺激仪释放的电流会引起病人不适,麻醉前需给适当的镇静,同时还需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这对于老年、衰弱及合并心肺疾患病人尤为重要。本结果显示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对全身影响少,麻醉禁忌证、并发症少,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无变化。无腰麻引起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52-861.
(收稿日期:200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