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教师质量关乎国家战略。国家宏伟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根本就在教师。在基础教育领域,对教师素养有了新的要求,教师的职后发展有了新的定位。教研员要有共同的担当、明确的定位、前瞻的眼光、具体的措施,和教师一起,在教育教学实践的体验、感悟中实现共同发展。
教师发展:从研究“课堂教学”转向研究“教育教学全要素”
2018年1月16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同一天启动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国家级示范性培训。此次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了学科教学内容,补充了学业质量要求,增强了教-学-评的一致性指导。
回溯新中国的教育发展,我们对学科育人目标的认知在不断升级,从“双基”“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从关注学生基础素养的发展,到同时强调高级素养的发展,特别是跨文化理解、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那么,面向学生的未来,提高育人质量,教师的研究内容就要从“课堂教学”转向“教育教学全要素”。
学校课程供给如何转型升级?学生学习方式如何丰富多样?学生学业水平如何测试评价?学生学习环境如何满足需求?教师学科教学如何顺应改革?教研如何为新时代教师服务?这些问题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成为教研要高效率解决的问题。
教师素养:从提升“教学技能”转向提升“课程育人的能力”
以往的教学,过于关注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多少,在教师层面,关注的是教师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后来逐步发展到关注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关注如何教效果更好,重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随着教师学历的提升、优秀教师示范性教研的逐步深入,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教师教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教师教学是极富创造性的一项工作,每一个班的学生都有鲜明的特点,每一个教学现场都相对独立,每一节课上学生的现场反应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更需要学生的学习知识来共同支撑。
育人目标的升级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学习活动设计能力、学习活动组织能力、学习过程指导能力,还要具备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提高教师素养,要从提升“教学技能”转向提升“课程育人能力”。
共同发展:教研员和教师在体验感悟中实现发展
教育领域的深化综合改革,为区域教研带来新要求、新挑战。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了满足需求、引领需求和创造需求的目标,凸显教师研修的现场性、生成性、体验性和研究性,帮助教师在基于实践的体验感悟中实现发展。
以海淀区“高中学科教研基地建设”为例。随着改革的推进,学校对学科的理解、学科育人价值的把握、学科育人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困难。为帮助学校解决发展难题,海淀教师进修学校自2015年起开始进行“高中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基地建在学校,首席教师是基地的主要负责人,教师是主体,教研员提供专业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则发文组织。
在每个基地,结合本校情况,聚焦真问题,首席教师带领教研组的“微团队”开展“微项目”,“双微”驱动,解决教师学科教育教学问题,创新教师发展的动力机制,实现学校增值发展。三年的时间里,两批共有47个教研组建成学科教研基地,覆盖15个学科、35所学校,形成日常工作中的研究共同体,同时带动周边学校发展。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和教师团队学习、研究、实践、改进等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基于教学改进实践的体验、感悟,帮助教师建构起新的学科课程育人的理解,找到新的策略。
又如,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两年的时间里,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了语文、数学、化学、艺术等11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教育”系列研讨。从学科课程、教学、评价、资源、队伍建设的视角出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师一起研讨,既有规定动作,也有学科自选动作。在每一个学科研讨的准备过程中,现场课、大会报告、分论坛发言等的准备和总结梳理,都是一个教研员和教师共同学习理解、体验感悟、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教研员与教师共同实现专业成长的过程。
基于切身体验、深刻感悟的成長,是烙印最深,也是最持久的成长。
(以上内容根据罗滨校长在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二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国际论坛上的主题报告整理而成。)
栏目编辑 _ 于萍
教师发展:从研究“课堂教学”转向研究“教育教学全要素”
2018年1月16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同一天启动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国家级示范性培训。此次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了学科教学内容,补充了学业质量要求,增强了教-学-评的一致性指导。
回溯新中国的教育发展,我们对学科育人目标的认知在不断升级,从“双基”“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从关注学生基础素养的发展,到同时强调高级素养的发展,特别是跨文化理解、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那么,面向学生的未来,提高育人质量,教师的研究内容就要从“课堂教学”转向“教育教学全要素”。
学校课程供给如何转型升级?学生学习方式如何丰富多样?学生学业水平如何测试评价?学生学习环境如何满足需求?教师学科教学如何顺应改革?教研如何为新时代教师服务?这些问题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成为教研要高效率解决的问题。
教师素养:从提升“教学技能”转向提升“课程育人的能力”
以往的教学,过于关注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多少,在教师层面,关注的是教师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后来逐步发展到关注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关注如何教效果更好,重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随着教师学历的提升、优秀教师示范性教研的逐步深入,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教师教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教师教学是极富创造性的一项工作,每一个班的学生都有鲜明的特点,每一个教学现场都相对独立,每一节课上学生的现场反应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更需要学生的学习知识来共同支撑。
育人目标的升级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学习活动设计能力、学习活动组织能力、学习过程指导能力,还要具备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提高教师素养,要从提升“教学技能”转向提升“课程育人能力”。
共同发展:教研员和教师在体验感悟中实现发展
教育领域的深化综合改革,为区域教研带来新要求、新挑战。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了满足需求、引领需求和创造需求的目标,凸显教师研修的现场性、生成性、体验性和研究性,帮助教师在基于实践的体验感悟中实现发展。
以海淀区“高中学科教研基地建设”为例。随着改革的推进,学校对学科的理解、学科育人价值的把握、学科育人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困难。为帮助学校解决发展难题,海淀教师进修学校自2015年起开始进行“高中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基地建在学校,首席教师是基地的主要负责人,教师是主体,教研员提供专业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则发文组织。
在每个基地,结合本校情况,聚焦真问题,首席教师带领教研组的“微团队”开展“微项目”,“双微”驱动,解决教师学科教育教学问题,创新教师发展的动力机制,实现学校增值发展。三年的时间里,两批共有47个教研组建成学科教研基地,覆盖15个学科、35所学校,形成日常工作中的研究共同体,同时带动周边学校发展。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和教师团队学习、研究、实践、改进等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基于教学改进实践的体验、感悟,帮助教师建构起新的学科课程育人的理解,找到新的策略。
又如,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两年的时间里,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了语文、数学、化学、艺术等11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教育”系列研讨。从学科课程、教学、评价、资源、队伍建设的视角出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师一起研讨,既有规定动作,也有学科自选动作。在每一个学科研讨的准备过程中,现场课、大会报告、分论坛发言等的准备和总结梳理,都是一个教研员和教师共同学习理解、体验感悟、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教研员与教师共同实现专业成长的过程。
基于切身体验、深刻感悟的成長,是烙印最深,也是最持久的成长。
(以上内容根据罗滨校长在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二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国际论坛上的主题报告整理而成。)
栏目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