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提高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疗水平.方法 对2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眩晕最常见,意识障碍发生率较高,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异常为核心症状.影像学改变病灶以中脑和丘脑为主,并且多个病灶同时存在.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复杂多样,只有掌握其特征,提高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认识,才能早期诊断,规
【机 构】
:
066000,河北省秦皇岛,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提高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疗水平.方法 对2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眩晕最常见,意识障碍发生率较高,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异常为核心症状.影像学改变病灶以中脑和丘脑为主,并且多个病灶同时存在.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复杂多样,只有掌握其特征,提高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认识,才能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胸腔积液患者发生胸膜纤维化时胸腔积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水平与胸膜间皮细胞(pleural mesothelial cell,PMC)泛素蛋白mRNA量的表达,探索
患者,男,61岁.发作性颜面潮红伴腹泻8月于1999年9月10日入院.1999年1月,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颜面潮红,呈粉红色,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剧,休息后稍缓解,局部无瘙痒和其他异样感觉;开始时为短暂发作,持续约半小时左右,以后潮红范围逐渐扩大到颈、前胸、腹部及四肢皮肤,发作时间逐渐延长至1~2 h,约8个月后,始出现全身皮肤潮红,24 h不退,与此同时,患者出现腹泻,每日3~8次,呈黄色稀水样
[摘要]目的:介绍应用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修复伸肌腱Ⅰ区复合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11指中末节指背皮肤及伸肌腱缺损采用同侧前臂静脉皮瓣带掌长肌腱修复,并予以伸肌腱止点重建。结果:11例皮瓣成活,伤口Ⅰ期愈合。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随访4~26月,平均8月,手指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静脉皮瓣带掌长肌腱修复伸肌腱Ⅰ区指背皮肤软组织及伸肌腱缺损,同时行伸肌腱止点重建,是Ⅰ期修复指背皮
患儿,男13岁.因反复腹部不适1年,近1个月出现黑便,近3 d出现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于2002年3月24日入院.查体:消瘦,贫血貌,口唇、口腔黏膜、手、足掌面散在0.1~0.3 cm大小的黑褐色斑,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腹部隆起,上腹部压痛,反跳痛不明显,左上腹可触及包块,肠鸣音亢进.诊断:肠梗阻.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治疗.症状减轻后行胃镜检查:胃大弯侧可见3cm×4cm×6cm大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rteri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ACI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以提高NPPV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动脉血气分析pH为7.25~7.35的COPD急性加重期行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16例,创面最大10cm×14cm,最小5cm×7cm,其中足背部皮肤缺损10例,足跟部皮肤缺损6例。结果:16例皮瓣均成活;1例远端边缘出现水疱,但无坏死;术后经4~24个月随访,皮瓣外形及足功能恢复均良好 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筋膜皮瓣修复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体危险.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收缩压每下降10~12 mmHg,舒张压每下降5~6 mmHg,患卒中和冠心病的风险分别下降38%和16%[1].
目的 探讨胸部护板在老年肋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2012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65岁及以上的闭合性肋骨折为主要诊断的患者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