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典范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m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八世纪初的欧洲,作曲家们通常需要依靠皇室或贵族的资助来维持日常的生活与创作,但有一位作曲家例外。这位作曲家不仅不必依靠贵族维持生计,甚至还通过大量出版自己的作品获得了丰厚的报酬。他便是法国作曲家约瑟夫·博丹·德·波伊斯玛蒂亚(Joseph Bodin de Boismortier,1689-1755)。
  在为数不多的史料中,作曲家波伊斯玛蒂亚的“富有”与“多产”常被提及,同时代的音乐评论家甚至批评他“利用听众的温厚赚钱”“才华横溢却品德不佳”。但不可忽视的是,波伊斯玛蒂亚是“第一位为独奏乐器创作协奏曲的法国作曲家”和“第一位创作意大利风格协奏曲的法国作曲家”。可见,波伊斯玛蒂亚以及他的作品对于法国乃至欧洲音乐而言,必定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波伊斯玛蒂亚

  波伊斯玛蒂亚于1689年12月23日出生在一座名为蒂永维尔(Thionville)的法国小镇,两岁时随家移居至梅斯(Metz),此后跟随才华横溢的经文歌作曲家约瑟夫·瓦莱特·德·蒙蒂尼(Joseph Valette de Montigny,1668-1738)学习音乐。1713年他再次移居至佩皮尼昂(Perpignan),并在1721年迎娶了老师蒙蒂尼的侄女玛利亚·瓦莱特(Maria Valette)为妻。在佩皮尼昂生活的十年中,波伊斯玛蒂亚在皇家烟草管制局中任职。虽然今天的研究者们只收集到两首他创作于1721年10月的饮酒歌——《当我与阿米达斯共饮》(When I drink with Amintas)和《让我们醉卧于此,格雷瓜尔》(Let us sleep there, Grégoire),但这并不意味着波伊斯玛蒂亚在佩皮尼昂的音乐创作是匮乏的。1724年随妻子移居巴黎后,波伊斯玛蒂亚凭借其在佩皮尼昂积累的大量音乐作品,开始了卓尔不凡却又毁誉参半的音乐创作与出版生涯。
  自1724年2月29日得到在巴黎的出版许可后,波伊斯玛蒂亚在约三十年的时间中出版了一百零二部作品,作品题材包括世俗歌曲、宗教歌曲、器乐曲及书籍,且每一种题材的作品均受到了当时各个层次听众的认可,其中,为圣灵音乐会而创作的经文歌成为了当时圣灵音乐会圣诞节演出的常规曲目,为长笛重奏写作的书籍与音乐词典也在当时被大量出版。在器乐曲方面,波伊斯玛蒂亚几乎为当时的所有乐器都创作过乐曲,尤以为长笛创作的乐曲数量最为庞大。他的长笛作品与拨弦古钢琴作品是当时公认的典范。波伊斯玛蒂亚的器乐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精品并拥有极高的销量,不仅因为其作品演奏难度范围跨度大——既有适合专业演奏家炫技的作品,也有适合业余爱好者演奏的作品,同时也因为他喜爱尝试将不同的乐器进行组合,喜爱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与体裁,他的作品在不乏新颖的同时也极具趣味性。
  随着弗郎索瓦·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1668-1733)在凡尔赛宫担任皇家音乐教师并将意大利音乐风格带入法国,法国宫廷与民间对音乐的偏好开始发生转变。华丽取代了优美,装饰音被大量使用甚至有些繁复。在乐曲体裁方面,传统的恰空舞曲和阿勒曼德舞曲被使用新作曲技术创作的辉煌乐章所代替。波伊斯玛蒂亚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很快捕捉到了这一流行趋势,并实践于自己的作品中。本期Naxos发行的专辑《六首为五支长笛而作的协奏曲》(Six Concertos for five Transverse Flutes or Other instruments, without Bass,Op. 15)就是这样一套充满意大利音乐风格,而完全不带有法国音乐风格的作品。


弗郎索瓦·库普兰

  《六首为五支长笛而作的协奏曲》是波伊斯玛蒂亚创作的第一部“快-慢-快”三乐章的作品,乐谱全部使用意大利语标注标题与演奏记号。乐曲的独奏乐器部分与乐队协奏部分在音乐情绪上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全曲充满着优雅与精致。这样的设计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哲学家让-雅克·卢梭对协奏曲在音乐情绪方面的定义是不相符的,但波伊斯玛蒂亚遵循了卢梭对于协奏曲中的协奏与独奏在结构上的安排。卢梭认为协奏曲应先以乐队齐奏作为开始,之后是带有简单伴奏的主奏乐器的独奏,依照这样的顺序,乐队协奏与主奏乐器独奏穿插往复。在波伊斯玛蒂亚的《六首为五支长笛而作的协奏曲》中,乐曲第一乐章通常以五支长笛的齐奏作为开始,将主题进行完整的陈述并明确调性。齐奏结束后,第一長笛与第二长笛从三级音上开始演奏,两支长笛互相问答,富于表现力并在技术上拥有较高的难度。第五长笛稍后进入,作为乐曲的低音伴奏。这一部分结束后,音乐再次进入齐奏,随后是第三长笛与第四长笛的“对唱”,同样以第五长笛作为低音伴奏。最终,乐曲又一次进入齐奏部分,并以全部乐器的齐奏作为结束。
  六首作品的慢乐章大多开始于第一长笛对主题的陈述,其他四支长笛则在主题陈述完毕后作为协奏乐器齐奏或简单伴奏。乐曲第三乐章的主题与第一乐章相似,第一长笛主奏,其他四支长笛伴奏。这些作品更像是室内乐协奏曲而不是独奏协奏曲。六首作品的调性分别为G大调、a小调、D大调、b小调、A大调和e小调,这些调性均适于长笛演奏。
  对于音乐创作而言,不断地创新与尝试似乎是波伊斯玛蒂亚始终坚持的方向。因为这样的坚持,波伊斯玛蒂亚不断汲取前人作品的经验,并成为了法国第一位创作独奏乐器协奏曲的作曲家。也正是因为这一坚持,波伊斯玛蒂亚的作品能够一直被当时挑剔的听众所接纳,并为他带来财富。波伊斯玛蒂亚的创作风格还影响了其后的一批法国作曲家。虽然目前对于波伊斯玛蒂亚的研究还不够丰富,但其作品深远的意义与价值是巨大的,十八世纪初波伊斯玛蒂亚的作品惊人的销量足以证明这一点。
其他文献
在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17/18音乐季中,有一个主题为“胜友如乐”。以我的理解,它的意思是指“音乐是人们最好的朋友”。我喜欢这个词,也更喜欢以此为主题的音乐会。  2017年7月18日,中国音乐界德高望重的老指挥大师郑小瑛教授,携同几位才华横溢的年轻音乐家,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一起为人们奉献了一场真正的“胜友如乐”音乐会。音乐会的上半场由马勒的《流浪青年之歌》与拉罗的《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组成,
期刊
根据导师三年的教学计划,雷佳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在相继上演经典民族歌剧《白毛女》、现代原创歌剧《木兰》和中外声乐作品音乐会之后,2017年11月16日雷佳又于母校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办“源远流长·寻根之旅——雷佳民族民间歌曲专场音乐会”。国内民族音乐学权威学者田青应邀担任这场沙龙式音乐会的讲述者。  作为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雷佳一直以“新国风音乐”的倡导者与传播者活
期刊
十月革命之前的俄罗斯,音乐沙龙遍布,到处都是专业或业余的爱乐人。鲁宾斯坦兄弟创建了俄罗斯音乐协会,成立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2)和莫斯科音乐学院(1866);巴拉基列夫开办了自由音乐学校(1862)……当时的作曲家们或多或少都会根据俄罗斯民间音乐创作多种体裁的作品,比如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睡公主》以及柴科夫斯基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等。这些作品
期刊
2017年12月,钢琴家埃丽索·维尔萨拉泽(Eliso Virsaladze)来中国,在上海和北京举行了独奏会。这些演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事件”。它们在微博和朋友圈中引发的震荡,不夸张地說,至少在我接触的范围之内,恐怕超过最近柏林爱乐和维也纳爱乐访问演出的总和。  埃丽索·维尔萨拉泽,她是谁?不妨这么说,这位钢琴家是涅高兹的学生、贝尔佐夫斯基的老师,也是阿格里奇与内田光子的同时代人。不过,在前述
期刊
在我对约翰·威廉姆斯的采访中,有整整四十五分钟,我们的话题没有离开吉他的音色。对于威廉姆斯这样一位忠实的吉他仰慕者(Admirer)来说,音色是他填充梦想的载体;而对于我这样一位仅用三页纸张去记录威廉姆斯一生传奇的人来说,音色更需要我去关注。伴随着唱片的声音,两个小时的访谈一晃而过,然而半小时之后,我们两人仍在玄关意犹未尽地谈论。威廉姆斯有两个显著的特质:对美好音色的迷恋,以及慷慨豪爽的性格。与此
期刊
作为“音乐爱好者”,我们通常看到的只是音乐的成品——无论是一张唱片,还是一场音乐会。而新栏目“艺术管理”,则将带您走进幕后,了解到一场音乐活动是如何被构思、策划出来的。凯迪拉克 上海音乐厅外景  六十年前的老礼宾、伤心欲绝的失恋女郎、蓦然而至又悄然离开的安静舞者……2017年11月29日,一场略带惊悚的“音乐厅奇妙夜”之旅,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上演了。这是音乐厅为公布2018全新音乐季特别“定制
期刊
在圣莫斯(St Mawes)的中心地带,有这样一张陈旧的“汽车协会”指示牌,上面写着:“距伦敦2631/4英里”。这里不直通火车,若你不是本地人,恐怕得需要导航定位一下,方能找到那位于玫瑰园半岛的幽静小镇——康沃尔。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地方,每年十一月的一个周末,竟有一群音乐家长途跋涉地来到这偏远的圣莫斯特里桑顿音乐节,看起来就像是去首都伦敦赴演?这或许与它的沿海位置有关……又或许,音乐
期刊
夏尔·卡米尔·圣-桑(1835年10月9日—1921年12月16日),浪漫时期法国钢琴及管风琴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代表作品有《动物狂欢节》《骷髅之舞》《参孙与达利拉》《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圣-桑的作品看似缺乏個人风格,但实质上却对法国乐坛及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就如乔治·格罗夫爵士所说:“他的作品风格拥有惊人的一致性,因此我们不能称其为
期刊
作为一种抽象艺术,音乐那种由专家认定的风格特征对凡人百姓来说往往有些难以捉摸,但这些风格特征在视觉艺术中却常有着鲜明的体现,因而能让观者产生直观的感受。事实上,不少音乐的风格特征追根求源都可以在视觉艺术中找到成因。借纪念德彪西逝世一百周年之际,这里利用几件美术作品来简析印象主义的风格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在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中,尤其是在《牧神午后》这一划时代作品中的体现。  作为一个美术流派,
期刊
“Techno”即“Technology”的缩写。常见的译名有“铁克诺”(音译)和“科技舞曲”(意译)。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Techno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诞生于美国的底特律市。胡安·阿特金斯(Juan Atkins,1962- )最初是一名乐队贝斯手,接触到合成器后开始潜心研究制作电子音乐,与好友理查德·戴维斯(Richard Davis,1952- )合作的电子乐组合Cybotron于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