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不容忽视。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的发展,还影响到班风、校风,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学困生”的家庭生活。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表现特点和转化策略也在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改变,所以即使在古今中外教育工作者大量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仍有许多新的问题,值得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去研究。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类型;教育策略
一、“学困生”的界定
对于“学困生”的界定,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述。乐清市英华学校高中分校阎义长在《"学困生"助学策略实验研究方案》一文中指出:“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深圳某学校课题组认为:“学困生,泛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水平,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笔者在查阅、对比相关观点后,同意这种现在较为流行的表述:“学困生”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能力、方法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心理健康辅导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二、“学困生”的成因
笔者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具体主要包括家庭、社会、教师、学校、智力、非智力、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等,归纳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一)、外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困生”首先并直接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家庭因素主要有三种情况:“不闻不问”、“教不得法”、“负面影响”。
“不闻不问”:很多家长无暇过问或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很少与孩子交流,如我校的许多流动单位家长和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外出农民工;还有些家长文化层次比较低,没有能力深入的过问孩子的学习,如我校的一些农村学生家长;更有极少数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不重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不被家长重视的感觉,容易失去自信,自暴自弃或者逆反。这些都会作用于学生而对其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教不得法”:一些家长在孩子暂时达不到他们提出的较高要求时,就简单粗暴的指责、批评甚至打骂,使孩子与家长之间产生感情隔阂,抵触或逆反家长,对学习产生厌烦甚至用不学习来“报复”家长,如本年级的吴某家长;有一些家长对独生的子女过于溺爱、袒护,娇生惯养,包庇纵容,不能与学校及老师进行有机配合,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傲慢,没有较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如本年级的张某家长。
“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少数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负面的影响。有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打闹,甚至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孩子长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心理受到极大的创伤,形成不安、自卑、消极、孤僻、逆反等心理或性格,如本年级黄某家庭;有的家长崇尚或给孩子灌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使孩子认为学习无用,失去了学习目标和动力,如本年级的李某家庭;还有的家长道德素质低,行为习惯差,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使孩子的人格品质缺失。
2.社会因素
现在社会上诞生了一些不良文化和不正之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万能等思潮使青少年难抵诱惑;竞争激烈,就业困难让学生们感觉读书无用,空虚,失去理想;众长辈的过分溺爱致使独生子女们自私、傲慢;游戏、网络使孩子们深陷得无法自拔。
3.学校、教师因素
很多学校目前都在打着素质教育的旗织,走应试教育的路线。赶超进度,题海战术,加点补课,频繁考试,以分数为评价标准,以成绩分“快慢班”等等做法,使学生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被抹杀,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得不到平等的尊重,从而走向难学、怕学、厌学、弃学的道路。
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和作用于学生的人,对“学困生”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笔者认为教师对“学困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极少数教师师德缺失。由于极少数教师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能抵制物质的诱惑,不愿过着辛劳而又清贫的生活,把精力分散在其它经营之上,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对于教育教学漫不经心、应付了事。
(2)不能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一些教师把大部分精力只用在优秀生身上,对于“学困生”关注太少,甚至不愿在“学困生”身上花费精力,没有去关注、了解、研究“学困生”的心理和转化方法。更有甚者还一味批判、指责、挖苦、讥讽、体罚“学困生”。这些都会让“学困生”感到被放弃和不被尊重,甚至产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仇恨。从而失去自信,自暴自弃,甚至出现叛逆行为。
(3)对“学困生”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的教师不了解“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不知道“学困生”的心理、行为特点,不掌握“学困生”的教育策略。对“学困生”提出过高的学习和行为要求,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管理,导致“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收效甚微,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4)个别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差。有个别教师知识水平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或教学方法陈旧、呆板、单调、枯燥;或不懂教育教学规律,不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第一位学生,不能因材施教。
(二)、内因
所谓内因,就是学生自身的智力、非智力(学习心理、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因素。内因是导致“学困生”的学习障碍的最根本因素和最直接因素。
1.智力因素
由于遗传和各种外界因素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个体的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存在着差别,所以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困生”的一个因素。有一小部分学生智商较低、反应迟钝。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注意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较差,对知识只是死学而不能活学活用。他们在学习上往往付出比别的学生更多的努力,但成绩远远不如别的学生。 2.非智力因素
美国的Cronbach发现智力分数与中学生校园成就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50,国内报告说初一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智商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6777[1]。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学习的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内在的非智力因素[2]。笔者认为,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困生”的最广、最深的因素。
(1)学习心理不良。“学困生”往往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不知道为何而学,学有何用,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往往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往往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非善恶判别能力,自甘堕落;往往自卑心理严重,情绪低落,易形成挫折感;往往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只有三分钟热度,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没有吃苦精神,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约占“学困生”的大部分。
(2)知识基础薄弱。“学困生”知识基础差,原有知识掌握肤浅,知识结构不完整。他们在面对任务更重,难度更大的新的学习任务时,更是难上加难,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本年级的陈某。
(3)学习方法不得当。很多“学困生”不受外部因素、智力、非智力、知识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而是由于没有得当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造成的。例如有些学生没有学习计划,不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不会做笔记,不善于思考,不经常复习,没有反思等等。如本年级的张某。
笔者认为,以上所提到的多种影响“学困生”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学困生”的形成并不是某一孤立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源,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和内因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学生的生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心理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三、“学困生”的类型及教育策略
笔者分析了“学困生”的不同的特点,按照他们特点的不同,把他们分为不同类型,并提出几点相应的转化建议。
(一)第一类“学困生”,他们品行端正,能很好的遵守校纪班规,有学习愿望,但因为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得当,所以学习效果差,成绩总是不理想。这类学生在付出努力后,成绩始终没有进步,学习过程中享受不到成就和喜悦,自尊心受伤,自信不断丧失。比如本年级的陈某、袁某都是这一类学生,他们都受到智力、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一类学生,要肯定其勤奋和努力,降低对其要求,让其达到一些低要求的目标,获得一些成就感,找回自信。老师们要介绍一些学习方法,给予一些细节上的指导。
(二)第二类“学困生”,他们脑筋聪明,记忆力强,思维快,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较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类学生往往好高骛远,优越感强,认为学习上自己可以事半功倍,因此自大、傲慢。比如本年级的张某、贾某,他们都受到非智力、家庭、教师、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这类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约束其行为,对其管理原则性要强,时时提醒,提出一些高难度的要求,适当的泼点凉水,有意识的削弱其优越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实现一些高难度的目标。
(三)、第三类“学困生”,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都比较差,甚至道德品质也极差,即所谓的“双困生”。这类学生学习基础差,不思进取,课堂上睡觉、看小说、下五子棋、说闲话,甚至顶撞老师,不服教育,课下老师留的作业不做或抄袭、找人代做,故意损坏公物,欺负同学,比吃比穿,迷恋电脑游戏,甚至打架斗殴。其中有些家庭条件好,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优越感强,没有压力和危机感。比如本年级的李某。还有些是家庭条件很差,自卑心理强,或家庭不完整,性格怪异。如本年级的黄某。他们受到家庭、社会、教师、学校、非智力、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类学生是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最少的。但他们也需要有关爱,教师要把爱分给他们一部分。爱在心中,管理上要严格要求。思想教育、行为规范要求要严,向好的方向去引导,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要宽以待之。即使对于那些犯了严重错误的“学困生”,处理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管理中还要经常刻意去发现他们的进步和转变,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关于“学困生”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永恒探索空间的话题,笔者只是初步的研究,愿同仁们提出深入的意见和建议,一起交流、探讨。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交通技师学院)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类型;教育策略
一、“学困生”的界定
对于“学困生”的界定,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述。乐清市英华学校高中分校阎义长在《"学困生"助学策略实验研究方案》一文中指出:“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深圳某学校课题组认为:“学困生,泛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水平,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笔者在查阅、对比相关观点后,同意这种现在较为流行的表述:“学困生”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能力、方法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心理健康辅导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二、“学困生”的成因
笔者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具体主要包括家庭、社会、教师、学校、智力、非智力、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等,归纳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一)、外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困生”首先并直接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家庭因素主要有三种情况:“不闻不问”、“教不得法”、“负面影响”。
“不闻不问”:很多家长无暇过问或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很少与孩子交流,如我校的许多流动单位家长和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外出农民工;还有些家长文化层次比较低,没有能力深入的过问孩子的学习,如我校的一些农村学生家长;更有极少数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不重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不被家长重视的感觉,容易失去自信,自暴自弃或者逆反。这些都会作用于学生而对其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教不得法”:一些家长在孩子暂时达不到他们提出的较高要求时,就简单粗暴的指责、批评甚至打骂,使孩子与家长之间产生感情隔阂,抵触或逆反家长,对学习产生厌烦甚至用不学习来“报复”家长,如本年级的吴某家长;有一些家长对独生的子女过于溺爱、袒护,娇生惯养,包庇纵容,不能与学校及老师进行有机配合,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傲慢,没有较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如本年级的张某家长。
“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少数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负面的影响。有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打闹,甚至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孩子长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心理受到极大的创伤,形成不安、自卑、消极、孤僻、逆反等心理或性格,如本年级黄某家庭;有的家长崇尚或给孩子灌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使孩子认为学习无用,失去了学习目标和动力,如本年级的李某家庭;还有的家长道德素质低,行为习惯差,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使孩子的人格品质缺失。
2.社会因素
现在社会上诞生了一些不良文化和不正之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万能等思潮使青少年难抵诱惑;竞争激烈,就业困难让学生们感觉读书无用,空虚,失去理想;众长辈的过分溺爱致使独生子女们自私、傲慢;游戏、网络使孩子们深陷得无法自拔。
3.学校、教师因素
很多学校目前都在打着素质教育的旗织,走应试教育的路线。赶超进度,题海战术,加点补课,频繁考试,以分数为评价标准,以成绩分“快慢班”等等做法,使学生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被抹杀,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得不到平等的尊重,从而走向难学、怕学、厌学、弃学的道路。
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和作用于学生的人,对“学困生”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笔者认为教师对“学困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极少数教师师德缺失。由于极少数教师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能抵制物质的诱惑,不愿过着辛劳而又清贫的生活,把精力分散在其它经营之上,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对于教育教学漫不经心、应付了事。
(2)不能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一些教师把大部分精力只用在优秀生身上,对于“学困生”关注太少,甚至不愿在“学困生”身上花费精力,没有去关注、了解、研究“学困生”的心理和转化方法。更有甚者还一味批判、指责、挖苦、讥讽、体罚“学困生”。这些都会让“学困生”感到被放弃和不被尊重,甚至产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仇恨。从而失去自信,自暴自弃,甚至出现叛逆行为。
(3)对“学困生”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的教师不了解“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不知道“学困生”的心理、行为特点,不掌握“学困生”的教育策略。对“学困生”提出过高的学习和行为要求,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管理,导致“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收效甚微,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4)个别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差。有个别教师知识水平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或教学方法陈旧、呆板、单调、枯燥;或不懂教育教学规律,不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第一位学生,不能因材施教。
(二)、内因
所谓内因,就是学生自身的智力、非智力(学习心理、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因素。内因是导致“学困生”的学习障碍的最根本因素和最直接因素。
1.智力因素
由于遗传和各种外界因素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个体的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存在着差别,所以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困生”的一个因素。有一小部分学生智商较低、反应迟钝。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注意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较差,对知识只是死学而不能活学活用。他们在学习上往往付出比别的学生更多的努力,但成绩远远不如别的学生。 2.非智力因素
美国的Cronbach发现智力分数与中学生校园成就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50,国内报告说初一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智商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6777[1]。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学习的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内在的非智力因素[2]。笔者认为,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困生”的最广、最深的因素。
(1)学习心理不良。“学困生”往往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不知道为何而学,学有何用,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往往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往往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非善恶判别能力,自甘堕落;往往自卑心理严重,情绪低落,易形成挫折感;往往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只有三分钟热度,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没有吃苦精神,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约占“学困生”的大部分。
(2)知识基础薄弱。“学困生”知识基础差,原有知识掌握肤浅,知识结构不完整。他们在面对任务更重,难度更大的新的学习任务时,更是难上加难,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本年级的陈某。
(3)学习方法不得当。很多“学困生”不受外部因素、智力、非智力、知识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而是由于没有得当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造成的。例如有些学生没有学习计划,不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不会做笔记,不善于思考,不经常复习,没有反思等等。如本年级的张某。
笔者认为,以上所提到的多种影响“学困生”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学困生”的形成并不是某一孤立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源,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和内因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学生的生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心理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三、“学困生”的类型及教育策略
笔者分析了“学困生”的不同的特点,按照他们特点的不同,把他们分为不同类型,并提出几点相应的转化建议。
(一)第一类“学困生”,他们品行端正,能很好的遵守校纪班规,有学习愿望,但因为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得当,所以学习效果差,成绩总是不理想。这类学生在付出努力后,成绩始终没有进步,学习过程中享受不到成就和喜悦,自尊心受伤,自信不断丧失。比如本年级的陈某、袁某都是这一类学生,他们都受到智力、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一类学生,要肯定其勤奋和努力,降低对其要求,让其达到一些低要求的目标,获得一些成就感,找回自信。老师们要介绍一些学习方法,给予一些细节上的指导。
(二)第二类“学困生”,他们脑筋聪明,记忆力强,思维快,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较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类学生往往好高骛远,优越感强,认为学习上自己可以事半功倍,因此自大、傲慢。比如本年级的张某、贾某,他们都受到非智力、家庭、教师、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这类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约束其行为,对其管理原则性要强,时时提醒,提出一些高难度的要求,适当的泼点凉水,有意识的削弱其优越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实现一些高难度的目标。
(三)、第三类“学困生”,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都比较差,甚至道德品质也极差,即所谓的“双困生”。这类学生学习基础差,不思进取,课堂上睡觉、看小说、下五子棋、说闲话,甚至顶撞老师,不服教育,课下老师留的作业不做或抄袭、找人代做,故意损坏公物,欺负同学,比吃比穿,迷恋电脑游戏,甚至打架斗殴。其中有些家庭条件好,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优越感强,没有压力和危机感。比如本年级的李某。还有些是家庭条件很差,自卑心理强,或家庭不完整,性格怪异。如本年级的黄某。他们受到家庭、社会、教师、学校、非智力、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类学生是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最少的。但他们也需要有关爱,教师要把爱分给他们一部分。爱在心中,管理上要严格要求。思想教育、行为规范要求要严,向好的方向去引导,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要宽以待之。即使对于那些犯了严重错误的“学困生”,处理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管理中还要经常刻意去发现他们的进步和转变,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关于“学困生”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永恒探索空间的话题,笔者只是初步的研究,愿同仁们提出深入的意见和建议,一起交流、探讨。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交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