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发现新闻?这个问题是许多的记者,特别是初学写新闻的记者时常感到迷惑的一个问题。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但有了新闻事实的发生,却不一定由此会产生新闻。比如在一个荒芜人烟的原始森林里,不为人知的任何奇迹随时都会发生,这些有着新闻价值的事实却很难成为新闻。为什么?因为这些新闻事实还没有被人们所发现。那么,是不是被人们看到的新闻事实就一定能够变成新闻传播?这也说不准。有时,缺少发现,也就是客观事实在转换成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转换的环节被人忽略了。
我们说,新闻无处不在。
发现是新闻采访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只有把发现的元素转化成有价值的新闻,才能体现记者挖掘新闻的功力和能力。
我们的新闻前辈范敬宜就是一位处处留心,善于发现新闻的大家。一九八二年的三月,当时还在辽宁日报工作的范敬宜,一次下基层采访,晚上被安排住在辽宁省康平县两家子公社的秘书办公室。在这个公社睡了一夜,第二天一起床,他感觉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来当时范敬宜也常常的往农村跑,因为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比较差,农村的贫困面比较大,所以,晚上值班,基层公社的电话会响个不停,不是报案的,就是催要粮款的,再就是上面下指标,或催要进度的。没办法,值班人员只好把电话机放到枕头边上,以方便随时接听外面打进来的电话,闹得一宿难睡上一个安稳觉。这一宿的安稳觉给了范敬宜不小的启发,他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联想到了很多的问题,立即着手赶写了一篇题为《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的新闻,新闻没有使用笔墨去描述这个公社工作开展的如何如何的好,而是通过夜里听不到电话,早上看不到有人堵着门要粮要钱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这个公社良好的工作风貌。他之所以能够从这件小事中挖掘出带有指导意义的新闻事实,就在于他的处处留心。留心了,让他发现了,一条好新闻也就顺理成章的产生了。
不留心就不会有发现,许多好的新闻线索,就是因为记者的不留心,在不经意间流失了,事后常常让人觉得遗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华社的一位记者陪同四名外国记者到甘肃和苏南的农村去采访,转了一大圈,跑了好多地方,结束采访回来以后,有三名外国记者觉得这次采访看的地方不少,但从新闻的角度看,都是平平常常的东西,没有什么让人看了就激动,题材重大,值得一写的东西,也就权当做了一次旅游,不打算写点什么东西了。另一位外国记者却不是这样,他觉得这次的采访跑了不少的地方,看了不少的东西,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回来以后连续写了三篇有内容,有见地的新闻:一条是写他在甘肃的一个村子里看到村民外出连门都不锁,觉得从这一点上就能够说明这个地方的治安状况很好;另一条是写苏南农村小伙子穿上了西装,姑娘们穿上了高跟鞋,这与他没来采访之前脑子里装的中国农民一身黑棉衣,头扎白毛巾,腰缠稻草绳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条新闻他告诉人们,中国的生产力发展了,农村农民的生活改变了,今非昔比了。第三条新闻他捕捉的是这么一种现象:他看到苏南的农民养狗看家的少了,不少人也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开始养鸟养金鱼了,这条新闻反映了苏南地区的社会安定,农民生活富裕,生活的质量在提升。
四个人出去采访,三个人觉得没东西可写,一个人却写出了三篇非常有分量的新闻稿件,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写出新闻的那位记者在发现的过程中留心了,他用眼睛观察,用脑袋思考,用心去琢磨了,所以他把发现转化成有价值的新闻,他写的三篇新闻,其他三个记者也都看到听到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现的过程,但由于他们新闻的灵感不够,功力不足,使得他们很难写出新闻来。
1997年4月,一个全省的行业研讨会在阜阳文峰宾馆召开,我和阜阳其他几家媒体的记者到会采访。我非常专注地“听会”,惟恐漏掉能够启发人灵感的一句话。可是,听了很长时间,都是各个地市的工作汇报,让人感觉不到所谓“研讨”的味道。会议进行到一半,我发现一个现象,近百平方米的小会议室里,三十多名与会者围着一张椭圆型的桌子坐了一圈,人人手里燃着一根烟,大家都在吞云吐雾的猛抽,室内烟雾缭绕,熏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现场采访的两位女记者因受不了这种烟雾的“熏陶”,多次拉开门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这样的研讨会还有报道的价值吗?该如何报道这样的会议?我有我的想法,因为我从这个会议上发现了比单纯报道会议内容更有价值的东西。会议结束以后,其他参加会议的记者,报道的都是会议内容,而我做出新闻的题目是《研讨会为何变成了赛烟会》。新闻被传到省台、中央台以后,很快都被采用。
上海《新民晚报》记者习慧泽喜欢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转悠着找新闻,发现并写出许多为人们所称道的好新闻。一次他骑车经过一所小学,一抬头发现学校门口出现一件怪事,两位老太太正守候在校门口的一棵大树下,手里拿着弹簧秤,招呼着进进出出的学生,用她们的弹簧秤称学生的书包,一边称还一边做着记录。习慧泽觉得这事有点蹊跷,就找到老人交谈。老人告诉他,她们都是退休的教师,孙子都在上小学,因为学校发的书太多,孩子的书包都被书撑开了好多次,都是她们拿针线给缝补的。从孩子的书包上,他们感觉到,孩子的学习负担太重,两位老人一合计,想做个抽样调查,让有关部门给小学生减轻一点学习的负担。两位老人告诉记者,他们称了好多学生的书包,得出一个数值是,每个小学生的书包平均重七斤半,正好是战士肩上扛着的那杆钢枪的重量,这一形象的数据,足以能够说明学生的负担太重了。习慧泽记者看到了这件事并从中发现里面蕴藏着一条好新闻,就以《学生书包有多重?七斤半》为题,写了一条新闻,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
1986年11月,上海举行一次法制界的文艺汇演,场面虽然非常的隆重,但作为新闻报道,在上海市这种上规模的演出每年不知道要举行多少次,这次的文艺汇演一开始记者就做了报道,与演出有关的值得报道的内容都已经写尽挖干了,再选题再报道很难挤出什么“油水”。
三十多名记者来到了演出现场,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一位本不打算到汇演现场采访的记者,看了一眼节目单,他看到节目单上有这样一个节目:著名沪剧演员杨飞飞,与“上海新岸艺术团”同台演唱《金桥》节目。这位记者马上兴奋起来,他想到,像杨飞飞这样知名度很高的演员,能够与监狱里的犯人合作演出,这里面肯定有个感人的故事。通过多方打听,他终于了解到,原来杨飞飞的儿子过去也是沪剧演员,后来因为犯罪进了监狱,并加入了新岸艺术团。而汇演的这天,安排的这个节目,正是母子俩一次特殊的一次同台演出。这位记者当时就决定,锁定《金桥》这个节目进行采访。以后,这篇《法制汇演出现感人一幕:杨飞飞隔铁窗与儿子同台演出》被评为当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三十多名记者同时采访文艺汇演,同时都看了《金桥》节目的演出,都经历了发现过程,但只有一名记者发了条独家新闻,而且还获得了大奖,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这名获奖的记者他留心了,他有着强烈的新闻敏感,从发现中寻找发现,获得了成功。
如何发现?如何捕捉有传播价值的新闻?我们的记者必须处处留心!
新闻不同于艺术,但是,只有把新闻当作艺术作品那样去追求,你的新闻作品才会产生感人的力量。假如说,辉煌的艺术作品使罗丹成为艺术的罗丹,那么,真正的新闻作品才能使记者成为职业化的记者。■
(作者单位:阜阳电视台)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但有了新闻事实的发生,却不一定由此会产生新闻。比如在一个荒芜人烟的原始森林里,不为人知的任何奇迹随时都会发生,这些有着新闻价值的事实却很难成为新闻。为什么?因为这些新闻事实还没有被人们所发现。那么,是不是被人们看到的新闻事实就一定能够变成新闻传播?这也说不准。有时,缺少发现,也就是客观事实在转换成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转换的环节被人忽略了。
我们说,新闻无处不在。
发现是新闻采访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只有把发现的元素转化成有价值的新闻,才能体现记者挖掘新闻的功力和能力。
我们的新闻前辈范敬宜就是一位处处留心,善于发现新闻的大家。一九八二年的三月,当时还在辽宁日报工作的范敬宜,一次下基层采访,晚上被安排住在辽宁省康平县两家子公社的秘书办公室。在这个公社睡了一夜,第二天一起床,他感觉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来当时范敬宜也常常的往农村跑,因为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比较差,农村的贫困面比较大,所以,晚上值班,基层公社的电话会响个不停,不是报案的,就是催要粮款的,再就是上面下指标,或催要进度的。没办法,值班人员只好把电话机放到枕头边上,以方便随时接听外面打进来的电话,闹得一宿难睡上一个安稳觉。这一宿的安稳觉给了范敬宜不小的启发,他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联想到了很多的问题,立即着手赶写了一篇题为《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的新闻,新闻没有使用笔墨去描述这个公社工作开展的如何如何的好,而是通过夜里听不到电话,早上看不到有人堵着门要粮要钱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这个公社良好的工作风貌。他之所以能够从这件小事中挖掘出带有指导意义的新闻事实,就在于他的处处留心。留心了,让他发现了,一条好新闻也就顺理成章的产生了。
不留心就不会有发现,许多好的新闻线索,就是因为记者的不留心,在不经意间流失了,事后常常让人觉得遗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华社的一位记者陪同四名外国记者到甘肃和苏南的农村去采访,转了一大圈,跑了好多地方,结束采访回来以后,有三名外国记者觉得这次采访看的地方不少,但从新闻的角度看,都是平平常常的东西,没有什么让人看了就激动,题材重大,值得一写的东西,也就权当做了一次旅游,不打算写点什么东西了。另一位外国记者却不是这样,他觉得这次的采访跑了不少的地方,看了不少的东西,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回来以后连续写了三篇有内容,有见地的新闻:一条是写他在甘肃的一个村子里看到村民外出连门都不锁,觉得从这一点上就能够说明这个地方的治安状况很好;另一条是写苏南农村小伙子穿上了西装,姑娘们穿上了高跟鞋,这与他没来采访之前脑子里装的中国农民一身黑棉衣,头扎白毛巾,腰缠稻草绳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条新闻他告诉人们,中国的生产力发展了,农村农民的生活改变了,今非昔比了。第三条新闻他捕捉的是这么一种现象:他看到苏南的农民养狗看家的少了,不少人也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开始养鸟养金鱼了,这条新闻反映了苏南地区的社会安定,农民生活富裕,生活的质量在提升。
四个人出去采访,三个人觉得没东西可写,一个人却写出了三篇非常有分量的新闻稿件,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写出新闻的那位记者在发现的过程中留心了,他用眼睛观察,用脑袋思考,用心去琢磨了,所以他把发现转化成有价值的新闻,他写的三篇新闻,其他三个记者也都看到听到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现的过程,但由于他们新闻的灵感不够,功力不足,使得他们很难写出新闻来。
1997年4月,一个全省的行业研讨会在阜阳文峰宾馆召开,我和阜阳其他几家媒体的记者到会采访。我非常专注地“听会”,惟恐漏掉能够启发人灵感的一句话。可是,听了很长时间,都是各个地市的工作汇报,让人感觉不到所谓“研讨”的味道。会议进行到一半,我发现一个现象,近百平方米的小会议室里,三十多名与会者围着一张椭圆型的桌子坐了一圈,人人手里燃着一根烟,大家都在吞云吐雾的猛抽,室内烟雾缭绕,熏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现场采访的两位女记者因受不了这种烟雾的“熏陶”,多次拉开门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这样的研讨会还有报道的价值吗?该如何报道这样的会议?我有我的想法,因为我从这个会议上发现了比单纯报道会议内容更有价值的东西。会议结束以后,其他参加会议的记者,报道的都是会议内容,而我做出新闻的题目是《研讨会为何变成了赛烟会》。新闻被传到省台、中央台以后,很快都被采用。
上海《新民晚报》记者习慧泽喜欢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转悠着找新闻,发现并写出许多为人们所称道的好新闻。一次他骑车经过一所小学,一抬头发现学校门口出现一件怪事,两位老太太正守候在校门口的一棵大树下,手里拿着弹簧秤,招呼着进进出出的学生,用她们的弹簧秤称学生的书包,一边称还一边做着记录。习慧泽觉得这事有点蹊跷,就找到老人交谈。老人告诉他,她们都是退休的教师,孙子都在上小学,因为学校发的书太多,孩子的书包都被书撑开了好多次,都是她们拿针线给缝补的。从孩子的书包上,他们感觉到,孩子的学习负担太重,两位老人一合计,想做个抽样调查,让有关部门给小学生减轻一点学习的负担。两位老人告诉记者,他们称了好多学生的书包,得出一个数值是,每个小学生的书包平均重七斤半,正好是战士肩上扛着的那杆钢枪的重量,这一形象的数据,足以能够说明学生的负担太重了。习慧泽记者看到了这件事并从中发现里面蕴藏着一条好新闻,就以《学生书包有多重?七斤半》为题,写了一条新闻,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
1986年11月,上海举行一次法制界的文艺汇演,场面虽然非常的隆重,但作为新闻报道,在上海市这种上规模的演出每年不知道要举行多少次,这次的文艺汇演一开始记者就做了报道,与演出有关的值得报道的内容都已经写尽挖干了,再选题再报道很难挤出什么“油水”。
三十多名记者来到了演出现场,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一位本不打算到汇演现场采访的记者,看了一眼节目单,他看到节目单上有这样一个节目:著名沪剧演员杨飞飞,与“上海新岸艺术团”同台演唱《金桥》节目。这位记者马上兴奋起来,他想到,像杨飞飞这样知名度很高的演员,能够与监狱里的犯人合作演出,这里面肯定有个感人的故事。通过多方打听,他终于了解到,原来杨飞飞的儿子过去也是沪剧演员,后来因为犯罪进了监狱,并加入了新岸艺术团。而汇演的这天,安排的这个节目,正是母子俩一次特殊的一次同台演出。这位记者当时就决定,锁定《金桥》这个节目进行采访。以后,这篇《法制汇演出现感人一幕:杨飞飞隔铁窗与儿子同台演出》被评为当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三十多名记者同时采访文艺汇演,同时都看了《金桥》节目的演出,都经历了发现过程,但只有一名记者发了条独家新闻,而且还获得了大奖,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这名获奖的记者他留心了,他有着强烈的新闻敏感,从发现中寻找发现,获得了成功。
如何发现?如何捕捉有传播价值的新闻?我们的记者必须处处留心!
新闻不同于艺术,但是,只有把新闻当作艺术作品那样去追求,你的新闻作品才会产生感人的力量。假如说,辉煌的艺术作品使罗丹成为艺术的罗丹,那么,真正的新闻作品才能使记者成为职业化的记者。■
(作者单位:阜阳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