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近几十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矫形手术,是用生理相容的、机械良好的假体,置换因疾病或创伤而被破坏的关节面的一种关节形成术。术后有于肢体功能活动受限,影响病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康复医学的开展,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我们对4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后的康复护理指导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4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男性11例,女性35例;其中年龄最大为85岁,最小为52岁,平均年龄为68.5岁。主要病种为引起严重的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关节疾患、骨关节创伤性毁损、老人股骨颈骨折、骨肿瘤、骨结核等均适合行人工关节置换。
2术前的心理指导
由于手术对患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理刺激。因而,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和恐惧的心里,程度不同的影响着手术的效果。特别是情绪激动或彻夜失眠均可导致中枢神经或交感伸经系统过度活动,由此足以削弱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因此,术前应用温和亲热而耐心的语言开导患者,使患者消除恐惧、焦虑的心理。如对假体置换术后是否有排斥反应,对疾病的预后以及人工关节的寿命都比较关心。护理人员员应就可以发生的问题向病人讲清楚,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赖。鼓励病人避免过度紧张,排除外来干扰,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例举此类手术成功的例子,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股四头肌萎缩,为实现术后改善膝关节稳定的目的,术前必须指导病人作股四头肌操练,帮助病人掌握锻炼方法,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3手术配合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认真核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部位、X光片、药物试验等,并向病人讲明麻醉、手术必须配合的注意事项。待麻醉完毕,摆放好手术所需的体位,一般取健侧卧位,患侧向上,键侧下肢伸直。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证各种仪器安全使用,随时配合医生协调工作,使手术顺利完成。巡回护士应尽可能与病人在一起,手术完毕护送病人回病房。
4手术后护理
手术后平卧于硬板床上,不能随意搬动病人和随意活动,以免关节脱位。术后第一天帮助腿部肌肉按摩,踝关节和膝关节、足址关节活动及股四头肌的收缩活动等被动活动,每日数次,每次15~20分钟。术后第二天加强下肢肌肉的等长和等张收缩及关节活动,每次20~30分钟,每日三次,每小时引体向上3~4次。以后扩大关节的活动量。离床活动第一天,上、下午各在床旁拄双杖站立5~10分钟,护士在旁扶持,观察有无虚脱情况发生,若发生虚脱,立即返床休息即可缓解。第二天开始拄双杖在病室内行走,步行距离逐渐延长,时间逐渐增加,但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天三次。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患肢并不负重,护士或家属在旁守护以防意外。5出院康复指导
病人出院使嘱其在三周内屈髋小于45度,避免侧卧。书后六周复查,六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与内旋动作,站立时患肢外展,尽量坐有扶手的椅子。做到四不:即不下蹲,不盘腿、不负重、不坐低凳子。功能锻炼持之有恒,鼓励病人树立康复信心,调动康复积极性,督促患者与家属一定要按照康复计划来锻炼以达到预期康复的目的。
1临床资料
4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男性11例,女性35例;其中年龄最大为85岁,最小为52岁,平均年龄为68.5岁。主要病种为引起严重的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关节疾患、骨关节创伤性毁损、老人股骨颈骨折、骨肿瘤、骨结核等均适合行人工关节置换。
2术前的心理指导
由于手术对患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理刺激。因而,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和恐惧的心里,程度不同的影响着手术的效果。特别是情绪激动或彻夜失眠均可导致中枢神经或交感伸经系统过度活动,由此足以削弱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因此,术前应用温和亲热而耐心的语言开导患者,使患者消除恐惧、焦虑的心理。如对假体置换术后是否有排斥反应,对疾病的预后以及人工关节的寿命都比较关心。护理人员员应就可以发生的问题向病人讲清楚,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赖。鼓励病人避免过度紧张,排除外来干扰,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例举此类手术成功的例子,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股四头肌萎缩,为实现术后改善膝关节稳定的目的,术前必须指导病人作股四头肌操练,帮助病人掌握锻炼方法,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3手术配合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认真核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部位、X光片、药物试验等,并向病人讲明麻醉、手术必须配合的注意事项。待麻醉完毕,摆放好手术所需的体位,一般取健侧卧位,患侧向上,键侧下肢伸直。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证各种仪器安全使用,随时配合医生协调工作,使手术顺利完成。巡回护士应尽可能与病人在一起,手术完毕护送病人回病房。
4手术后护理
手术后平卧于硬板床上,不能随意搬动病人和随意活动,以免关节脱位。术后第一天帮助腿部肌肉按摩,踝关节和膝关节、足址关节活动及股四头肌的收缩活动等被动活动,每日数次,每次15~20分钟。术后第二天加强下肢肌肉的等长和等张收缩及关节活动,每次20~30分钟,每日三次,每小时引体向上3~4次。以后扩大关节的活动量。离床活动第一天,上、下午各在床旁拄双杖站立5~10分钟,护士在旁扶持,观察有无虚脱情况发生,若发生虚脱,立即返床休息即可缓解。第二天开始拄双杖在病室内行走,步行距离逐渐延长,时间逐渐增加,但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天三次。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患肢并不负重,护士或家属在旁守护以防意外。5出院康复指导
病人出院使嘱其在三周内屈髋小于45度,避免侧卧。书后六周复查,六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与内旋动作,站立时患肢外展,尽量坐有扶手的椅子。做到四不:即不下蹲,不盘腿、不负重、不坐低凳子。功能锻炼持之有恒,鼓励病人树立康复信心,调动康复积极性,督促患者与家属一定要按照康复计划来锻炼以达到预期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