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美学是美学的分支学科,它以生态审美观为核心,探求生态美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有了生态美学的思想,其生态审美观是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崭新的存在观,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一致的生态审美关系,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是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在当代仍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人与自然
一、马克思生态审美观的前提
生态美学观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崭新的审美观,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与自然发生巨大矛盾时,人类反思自身的结果。马克思的生态审美观就在于他突破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以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突破了形而上学的主客二分的观点,他核心的内容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的生态审美观体现了审美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性。审美不是主体情感的外化或投射,而是审美主体的心灵与审美对象生命价值的融合。在人和自然的审美关系中,人与自然才能达到彻底和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了全面阐述。马克思首先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马克思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荣损与共的。马克思认为:“一个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的存在物,就不是自然的存在物,就不参与自然界的生活。”也就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的生存依赖自然界,人不能随意宰割自然界,没有权利对自然界进行肆意的破坏,人破坏了自然界就等于毁灭了自己,自然的毁灭与人的毁灭是同步进行的。
作为自然之子,人对自然有一种更为原初、更为本源性的关系,即依赖于自然基础上的亲近、和谐、共生、共在的关系,人从自然得得一种精神上和生存上的归依和依靠。“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是自然界的唯一的存在物,还有许多其它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存于自然界。“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既然人和其它的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那么显然人和动植物处于同样的“厚德载物”的自然界中,人和其它动植物是平等的。在这里,马克思并没有使人凌驾于其它的物种之上。他摒弃了以人为主宰的错误理念,与人类的霸权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人类不应以“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而傲然自居。
马克思的生态审美观是以自然美为基础的。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朱光潜认为,如果把自然美理解为客观自然物本身存在的美,那么,自然美是不存在的。他在《文艺心理学》中说:“自然中无所谓美,在觉自然为美时,自然就已告成表现情趣的意象,就已经是艺术品。”他在《谈美》中也说:“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来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艺术化过,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因此,人类必须在当代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生态美,促进审美关系的丰富和发展。
二、马克思生态审美观的本质
当今世界生态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心,生态美学因而逐渐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诸多趋势之一。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美是由劳动实践创造的,人们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劳动实践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满足了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创造了美,满足了自己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就是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然界,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按照美的规律建造,一方面依照自然界任何一种动植物的“尺度”,尊重他们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服从人的“内在尺度”,一种固有的、本质的,超越自身的一种意识性,一种人道主义的意识,因而美的规律是自然的规律与人的规律的和谐统一。
同时,“劳动还是‘人的自由的生命表现’,劳动过程对人来说是一种享受,人通过劳动,在对象中物化了自己的个性和个性特点,物化了他的本质,对象成了反映他本质的一面镜子。物化在人对象中的人的本质力量就构成了美的本质,物化需要凭借劳动,即以劳动为中介,因此劳动是美产生的根源,劳动创造美的过程也就是人在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之中确证自身的过程,这便是劳动创造了美的内涵所在。”
异化劳动是一种强制的劳动,是人的本质的丧失、肉体的折磨、精神的摧残,所以,只有排除异化状态的劳动,人在劳动中才能感受到幸福与快乐,才能培养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相适应的人的感觉。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马克思认为,现实的生态世界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现实的自然环境已经不是纯天然的自然,而是人通过生产劳动的实践,改造了自然界(包括人自身)后的“人化的自然”。人在“人化的自然”中看到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从而产生美感。生态世界的人,也是由劳动实践创造的。离开了人的劳动实践,就没有现实的生态世界。不仅生态世界是由劳动实践创造的,而且生態美也是由劳动实践创造的。
三、马克思的生态审美观在当代的价值
马克思的生态审美观是科学的生态审美观,他坚持“以人为本”,在满足主体审美需求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去建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审美观不同,马克思的审美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审美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想就是审美地生存,诗意地栖居。在理想的生态环境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非对立的。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生意,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很多作品中,都创造了“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这种意象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美”。
事物美与不美,是以事物自身固有的美的属性为客观基础,需要在审美活动中才能现实的生成、真实的显现出来,是把人的本质对象化到自然界和社会的万千事物中去,在审美主客体的辩证、互动、统一的关系中形成。生态美学主张人的自然化,自然与人相亲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客观性、实践性,社会发展的同时需要考虑自然界的承受能力,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使人与自然更好地相处。马克思的生态审美观既揭示了生态美的客观规律,又反映了人的审美需求,它是生态文明观念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我们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朱光潜.谈美.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潘天强.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02.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人与自然
一、马克思生态审美观的前提
生态美学观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崭新的审美观,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与自然发生巨大矛盾时,人类反思自身的结果。马克思的生态审美观就在于他突破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以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突破了形而上学的主客二分的观点,他核心的内容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的生态审美观体现了审美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性。审美不是主体情感的外化或投射,而是审美主体的心灵与审美对象生命价值的融合。在人和自然的审美关系中,人与自然才能达到彻底和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了全面阐述。马克思首先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马克思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荣损与共的。马克思认为:“一个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的存在物,就不是自然的存在物,就不参与自然界的生活。”也就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的生存依赖自然界,人不能随意宰割自然界,没有权利对自然界进行肆意的破坏,人破坏了自然界就等于毁灭了自己,自然的毁灭与人的毁灭是同步进行的。
作为自然之子,人对自然有一种更为原初、更为本源性的关系,即依赖于自然基础上的亲近、和谐、共生、共在的关系,人从自然得得一种精神上和生存上的归依和依靠。“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是自然界的唯一的存在物,还有许多其它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存于自然界。“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既然人和其它的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那么显然人和动植物处于同样的“厚德载物”的自然界中,人和其它动植物是平等的。在这里,马克思并没有使人凌驾于其它的物种之上。他摒弃了以人为主宰的错误理念,与人类的霸权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人类不应以“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而傲然自居。
马克思的生态审美观是以自然美为基础的。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朱光潜认为,如果把自然美理解为客观自然物本身存在的美,那么,自然美是不存在的。他在《文艺心理学》中说:“自然中无所谓美,在觉自然为美时,自然就已告成表现情趣的意象,就已经是艺术品。”他在《谈美》中也说:“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来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艺术化过,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因此,人类必须在当代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生态美,促进审美关系的丰富和发展。
二、马克思生态审美观的本质
当今世界生态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心,生态美学因而逐渐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诸多趋势之一。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美是由劳动实践创造的,人们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劳动实践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满足了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创造了美,满足了自己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就是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然界,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按照美的规律建造,一方面依照自然界任何一种动植物的“尺度”,尊重他们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服从人的“内在尺度”,一种固有的、本质的,超越自身的一种意识性,一种人道主义的意识,因而美的规律是自然的规律与人的规律的和谐统一。
同时,“劳动还是‘人的自由的生命表现’,劳动过程对人来说是一种享受,人通过劳动,在对象中物化了自己的个性和个性特点,物化了他的本质,对象成了反映他本质的一面镜子。物化在人对象中的人的本质力量就构成了美的本质,物化需要凭借劳动,即以劳动为中介,因此劳动是美产生的根源,劳动创造美的过程也就是人在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之中确证自身的过程,这便是劳动创造了美的内涵所在。”
异化劳动是一种强制的劳动,是人的本质的丧失、肉体的折磨、精神的摧残,所以,只有排除异化状态的劳动,人在劳动中才能感受到幸福与快乐,才能培养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相适应的人的感觉。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马克思认为,现实的生态世界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现实的自然环境已经不是纯天然的自然,而是人通过生产劳动的实践,改造了自然界(包括人自身)后的“人化的自然”。人在“人化的自然”中看到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从而产生美感。生态世界的人,也是由劳动实践创造的。离开了人的劳动实践,就没有现实的生态世界。不仅生态世界是由劳动实践创造的,而且生態美也是由劳动实践创造的。
三、马克思的生态审美观在当代的价值
马克思的生态审美观是科学的生态审美观,他坚持“以人为本”,在满足主体审美需求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去建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审美观不同,马克思的审美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审美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想就是审美地生存,诗意地栖居。在理想的生态环境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非对立的。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生意,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很多作品中,都创造了“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这种意象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美”。
事物美与不美,是以事物自身固有的美的属性为客观基础,需要在审美活动中才能现实的生成、真实的显现出来,是把人的本质对象化到自然界和社会的万千事物中去,在审美主客体的辩证、互动、统一的关系中形成。生态美学主张人的自然化,自然与人相亲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客观性、实践性,社会发展的同时需要考虑自然界的承受能力,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使人与自然更好地相处。马克思的生态审美观既揭示了生态美的客观规律,又反映了人的审美需求,它是生态文明观念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我们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朱光潜.谈美.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潘天强.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