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邹芳伟这两年所做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5•12”后他到北川参与了救援工作。随后伴随伤员到成都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做的事情是给伤员们擦洗身子端便器。而现在住在板房区,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这简直叫很多人抓破脑袋都仍然不得其解,小伙子为何要这么为难自己?
废墟里的守望者
邹芳伟最喜欢的一本小说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喜欢小说主人公霍尔顿身上那种对待诸事都满不在乎的气质,在他看来这是年轻人一种向上的朝气,也就是说,在尚属青春的年岁里,可以不向世俗谄媚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如果没有‘5•12’,那么此刻自己也会毫不犹豫地前去玉树。”邹芳伟这么说。
“5•12”两天后,邹芳伟在自己任职的学校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从云南搭火车来到成都,再从成都去北川,参与到了救援队伍。在这之后他又和伤员们一起辗转到成都的省人民医院,在这里他每天要给伤员们擦洗身子,伤员们上厕所的时候,他就站在旁边举着药水瓶,就这一项工作任务就把很多人给吓回去了,不止于此,折磨人心的还在于,时常还会面对一些人生命的终结。而他在这里一呆就是8个月,每天睡在过道的椅子上……后来有人告诉他,都江堰这边缺老师,于是他就这样来到都江堰。有人说,他早应该离开医院了,那里的生活实在太过艰辛,而来到都江堰的板房区一呆又是一年多。一些长者心疼他,说:小邹你本该继续自己的生活,不应该来这里的。
“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这真他妈的有意思。”
邹芳伟说在北川、成都和都江堰,三个地方自己都分别经历了最难熬的一段过程。在北川的时候,他真正看到了一个“悲惨世界”,每天有人被救出来,每天看着有的人不能被救出来,而到了晚上天黑以后,没有灯光,陷入一个真正的黑暗和迷茫,并且那种群体性的迷茫加重了每个人的孤独和绝望。2008年6月份,邹芳伟到了省人民医院,最难过的时候是每天夜里,医院的过道里随时弥漫的各种药水混杂的味道,此刻变得格外刺鼻。他说:“在那样的地方就是过得了白天,过不了晚上的。”而此时在都江堰,他已经待了近一年时间了。现在最为难他的就是经济上实在太过潦倒,潦倒到有时候晚餐只能用面包来解决,而这个面包也许还是向小卖部老板赊来的。
广东的一名志愿者大姐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关注着邹芳伟,前段时间她在网上告诉邹芳伟,“有地方在招公务员,小邹你可以去试试,如果需要我可以先帮你报名。”可是邹芳伟婉言谢绝了,他说自己现在还走不开。“民主家园”板房区内有100多个小孩,这100多个小孩就是邹芳伟走不开的原因,邹芳伟有时候组织他们做游戏,有时给他们辅导功课。曾经不止一次,有家长试图给邹芳伟钱,就说是送小孩到他这来补习,给点钱也是情理之中。而邹芳伟却坚决不肯收这钱,“因为作为一名志愿者,是不能收取帮扶对象的费用的。”尽管自己差不多已经山穷水尽,可他恪守着志愿者的身份要求,并以此为傲。从这一点来说,他也有着霍尔顿那种满不在乎的气质,管他下一顿饭是面条还是赊来的蛋糕。或者,又像王小波所说的:“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这真他妈的有意思。”
关于现在 关于未来
前段时间,当板房区的家长们知道邹芳伟要去玉树的时候,他们焦虑得不得了,以为邹芳伟这一去就在玉树扎根,几个母亲跑来“缠”住邹芳伟,一位母亲甚至当众跪在了这个年轻人面前,一边哭一边说:“你一走,我们这里的孩子又没人带他们了……”后来邹芳伟才答应她们,自己只是过去一小阵子,会回来的。
邹芳伟坦白说,并没有想过自己什么时候离开这里,对于以后的事情他通常不会去想很多,而更在意做好眼前的事情。而眼前他需要做的就是,怎么样让仍然很自闭的一些小孩走出阴影,让板房区的小孩在一种“自由、平等”的环境下生活,学习怎样诚实、不再用暴力解决问题……
而对于自己的未来,邹芳伟并不担心甚至还显得信心十足。他说,自己经历了这么多,有营救知识,伺候过病人,哪个公司不喜欢这样的员工呢?而这次他会去玉树帮扶一段时间,其中所有的路费和生活费用都有企业赞助他。邹芳伟说,这就是以后志愿者以及志愿者团体的一条出路。
“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这是J•D•塞林格写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话,像在说邹芳伟。
废墟里的守望者
邹芳伟最喜欢的一本小说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喜欢小说主人公霍尔顿身上那种对待诸事都满不在乎的气质,在他看来这是年轻人一种向上的朝气,也就是说,在尚属青春的年岁里,可以不向世俗谄媚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如果没有‘5•12’,那么此刻自己也会毫不犹豫地前去玉树。”邹芳伟这么说。
“5•12”两天后,邹芳伟在自己任职的学校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从云南搭火车来到成都,再从成都去北川,参与到了救援队伍。在这之后他又和伤员们一起辗转到成都的省人民医院,在这里他每天要给伤员们擦洗身子,伤员们上厕所的时候,他就站在旁边举着药水瓶,就这一项工作任务就把很多人给吓回去了,不止于此,折磨人心的还在于,时常还会面对一些人生命的终结。而他在这里一呆就是8个月,每天睡在过道的椅子上……后来有人告诉他,都江堰这边缺老师,于是他就这样来到都江堰。有人说,他早应该离开医院了,那里的生活实在太过艰辛,而来到都江堰的板房区一呆又是一年多。一些长者心疼他,说:小邹你本该继续自己的生活,不应该来这里的。
“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这真他妈的有意思。”
邹芳伟说在北川、成都和都江堰,三个地方自己都分别经历了最难熬的一段过程。在北川的时候,他真正看到了一个“悲惨世界”,每天有人被救出来,每天看着有的人不能被救出来,而到了晚上天黑以后,没有灯光,陷入一个真正的黑暗和迷茫,并且那种群体性的迷茫加重了每个人的孤独和绝望。2008年6月份,邹芳伟到了省人民医院,最难过的时候是每天夜里,医院的过道里随时弥漫的各种药水混杂的味道,此刻变得格外刺鼻。他说:“在那样的地方就是过得了白天,过不了晚上的。”而此时在都江堰,他已经待了近一年时间了。现在最为难他的就是经济上实在太过潦倒,潦倒到有时候晚餐只能用面包来解决,而这个面包也许还是向小卖部老板赊来的。
广东的一名志愿者大姐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关注着邹芳伟,前段时间她在网上告诉邹芳伟,“有地方在招公务员,小邹你可以去试试,如果需要我可以先帮你报名。”可是邹芳伟婉言谢绝了,他说自己现在还走不开。“民主家园”板房区内有100多个小孩,这100多个小孩就是邹芳伟走不开的原因,邹芳伟有时候组织他们做游戏,有时给他们辅导功课。曾经不止一次,有家长试图给邹芳伟钱,就说是送小孩到他这来补习,给点钱也是情理之中。而邹芳伟却坚决不肯收这钱,“因为作为一名志愿者,是不能收取帮扶对象的费用的。”尽管自己差不多已经山穷水尽,可他恪守着志愿者的身份要求,并以此为傲。从这一点来说,他也有着霍尔顿那种满不在乎的气质,管他下一顿饭是面条还是赊来的蛋糕。或者,又像王小波所说的:“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这真他妈的有意思。”
关于现在 关于未来
前段时间,当板房区的家长们知道邹芳伟要去玉树的时候,他们焦虑得不得了,以为邹芳伟这一去就在玉树扎根,几个母亲跑来“缠”住邹芳伟,一位母亲甚至当众跪在了这个年轻人面前,一边哭一边说:“你一走,我们这里的孩子又没人带他们了……”后来邹芳伟才答应她们,自己只是过去一小阵子,会回来的。
邹芳伟坦白说,并没有想过自己什么时候离开这里,对于以后的事情他通常不会去想很多,而更在意做好眼前的事情。而眼前他需要做的就是,怎么样让仍然很自闭的一些小孩走出阴影,让板房区的小孩在一种“自由、平等”的环境下生活,学习怎样诚实、不再用暴力解决问题……
而对于自己的未来,邹芳伟并不担心甚至还显得信心十足。他说,自己经历了这么多,有营救知识,伺候过病人,哪个公司不喜欢这样的员工呢?而这次他会去玉树帮扶一段时间,其中所有的路费和生活费用都有企业赞助他。邹芳伟说,这就是以后志愿者以及志愿者团体的一条出路。
“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这是J•D•塞林格写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话,像在说邹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