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工作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治疗的患者共8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性疾病科在护理工作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模式,能够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情况,并且有利于推进感染性疾病科的工作,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应用
感染性疾病科不同于医院其他科室,因为患者具有传染性,患者之间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等现象,如果护理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可能会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在感染性疾病科运用风险管理,可以识别风险情况的发生,将意外事故发生率降为最低[2]。此研究以探讨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工作中采取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为目的而展开,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感染性疾病科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患者共8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9~66岁,平均(48.71±3.23)岁。观察组4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1~68岁,平均(48.11±3.4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无较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管理模式。
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模式主要是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用药安全以及完善制度这四方面对护理进行管理。(1)护理人员:在护理人员进入感染性疾病科时,就要严格把关,要纳入专业性知识较强的护理人员。在护理人员进入之后一定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意识到具有风险意识的重要性,降低事故发生率。(2)用药方面:要强化对药品使用的管理,在患者的用药上严格遵守规定,减少滥用抗生素等情况的发生。(3)完善制度:在护理人员内部应该制定合理的点评制度,每周对护理人员的评分进行两次整理,提前杜绝可能出现的事故。(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利用手册或者讲座让其了解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等,让患者了解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性[3]。有的患者可能心理方面会出现较大的负担,此时需要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谈,并且鼓励患者,使其增强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烫伤、窒息等意外事故发生情况。
1.4统计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如果研究结果为P<0.05,则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见下表:
3.讨论
感染性疾病科接收的患者都具有传染性的特点,患者的发病较急并且病情发展较快,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在现有的临床护理管理中,其管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护理时如不注意,便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建立健全的管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的管理势在必行。
此研究中选取的风险管理模式,从四个方面对护理进行了管理,能够规范护理管理的模式,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风险管理模式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定时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在护理的过程之中,随时关注患者,并为患者进行相关注意事项的讲解,消除未知心理为其带来的恐惧。风险管理在注重患者病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緩解了患者的压力[4]。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高于50%,远远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
综上,风险管理在感染性疾病科内运用能够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并且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邹永芳.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0):12-13,16.
[2]幸文娟.探讨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实行规范性职业风险管理的措施和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5):100-101.
[3]李治玲,陈玉琴.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8,12(2):222-223.
[4]文小静.风险管理应用于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3):3568-3569.
关键词:风险管理;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应用
感染性疾病科不同于医院其他科室,因为患者具有传染性,患者之间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等现象,如果护理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可能会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在感染性疾病科运用风险管理,可以识别风险情况的发生,将意外事故发生率降为最低[2]。此研究以探讨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工作中采取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为目的而展开,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感染性疾病科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患者共8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9~66岁,平均(48.71±3.23)岁。观察组4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1~68岁,平均(48.11±3.4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无较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管理模式。
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模式主要是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用药安全以及完善制度这四方面对护理进行管理。(1)护理人员:在护理人员进入感染性疾病科时,就要严格把关,要纳入专业性知识较强的护理人员。在护理人员进入之后一定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意识到具有风险意识的重要性,降低事故发生率。(2)用药方面:要强化对药品使用的管理,在患者的用药上严格遵守规定,减少滥用抗生素等情况的发生。(3)完善制度:在护理人员内部应该制定合理的点评制度,每周对护理人员的评分进行两次整理,提前杜绝可能出现的事故。(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利用手册或者讲座让其了解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等,让患者了解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性[3]。有的患者可能心理方面会出现较大的负担,此时需要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谈,并且鼓励患者,使其增强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烫伤、窒息等意外事故发生情况。
1.4统计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如果研究结果为P<0.05,则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见下表:
3.讨论
感染性疾病科接收的患者都具有传染性的特点,患者的发病较急并且病情发展较快,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在现有的临床护理管理中,其管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护理时如不注意,便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建立健全的管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的管理势在必行。
此研究中选取的风险管理模式,从四个方面对护理进行了管理,能够规范护理管理的模式,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风险管理模式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定时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在护理的过程之中,随时关注患者,并为患者进行相关注意事项的讲解,消除未知心理为其带来的恐惧。风险管理在注重患者病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緩解了患者的压力[4]。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高于50%,远远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
综上,风险管理在感染性疾病科内运用能够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并且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邹永芳.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0):12-13,16.
[2]幸文娟.探讨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实行规范性职业风险管理的措施和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5):100-101.
[3]李治玲,陈玉琴.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8,12(2):222-223.
[4]文小静.风险管理应用于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3):3568-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