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阳夏丹,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早间资讯节目主持人。播报风格自然、清新、有亲和力。199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之后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播《上海早晨》、《新闻夜线》等节目,2003年10月加盟央视《第一时间》。曾参与主持2003和20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2005上海国际车展特别节目、2005教师节大型特别节目等晚会和直播报道。“享受充满资讯的早晨,欢迎收看……”《第一时间》以实用、新鲜、贴近生活的讯息和观众相约在每一个清晨,主持人欧阳夏丹以她自然流畅、清新明快的播报带来了清晨的气息,在早间的氛围中和大家一同感受着阳光和生命力。
因为本色所以精彩
9月3日,周末,北京阳光灿烂。在梅地亚大厅见到夏丹时,她刚下节目,卸了妆更有几分自然和淳朴。爽朗的笑声渗透到空气里,快乐油然而生。
灿烂的笑容,眉目间的平和,女中音,快语速,我眼前的她和电视上一个样。
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跟夏丹面对面,就像是在看《第一时间》,真实、真诚,向你娓娓道来。她在镜头前把有声语言驾驭得娴熟精到,严肃的新闻“说”得绘声绘色,这是日常生活中积淀的语言功力,是一种自然的流露。难怪荧屏上的她举手投足间透露着生活的气息,难怪观众能隔着屏幕与她产生心灵上的交流与呼应,因为本色所以精彩。
舒服畅快自然而然
夏丹在《第一时间》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爱,于众多资讯节目的播报中脱颖而出。面对镜头她怎么那般平和自然?她说“对节目的参与程度越深越好”。头天晚上他们开编前会,制片、主编、记者、编辑、主持人都要参加,看看明天节目大概的内容,有些片子大家会一起现场讨论。有什么样的感受和火花,就按自己舒服的表达方式把语言点记下来。第二天上节目前也会在电脑上作些文字上的改动。这个集体给了主持人非常宽松的氛围,鼓励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这让他们高兴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因为要说出新鲜的东西平常得看各方面的资料。在上海卫视时夏丹就参与写稿,也许从那时开始就培养起了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的工作习惯。
舒服畅快地表达是夏丹的工作状态。节目里的开场白和互动话题是她最喜欢“说”的部分。“这种特人性化的东西让你播也播不了,就得交流、就得‘说’。但是有些正式新闻比如国际性的或国内的一些重大经济方针政策,‘说’也‘说’不出来那就播。”对于节目中自己的语态变化,她觉得“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楚,只要传播效果是好的,管它是播还是说”。
夏丹刚开始工作时还有意模仿过徐俐、海霞,她说这就好比是正版和盗版的,观众一眼能看出来。一次有个老大爷跑到梅地亚办公室找到夏丹说,闺女你哪儿都好就是说话速度太快了。在随后的几天节目里夏丹刻意放慢了语速,但是发现出错和吃螺丝的概率就比较高。因为生活中她说话快,像是嘣豆子。这是一种本色,硬要改变就等于改变自然规律。刻意地注意语速还会削弱对内容的关注,影响信息的传播质量。看来主持人确实是“没有办法讨所有人的喜欢”。
要想在镜头前找“说”的感觉,和日常交流没什么区别,还是用自己最舒服最畅快的表达方式,自然而且自在。
散发活力来自内心
夏丹喜欢红色,因为那是奔放的颜色。她爱打球,球场上的她是最疯的。输也好,赢也好,总是那样的酣畅淋漓。她喜欢作为运动员在球场上的那种团队合作精神,那种感染力。生活中的她嘻嘻哈哈、大大咧咧,总是把笑挂在脸上。难怪节目里笑得那么灿烂,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笑很容易流于职业,是不是真心笑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有时自己疲倦时会感觉笑得僵硬、不自然。休完假身心放松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那种状态是最好的。”
每次节目开始前夏丹会有意识地跟同事讲个笑话或有意识地热热场,激发一下笑神经。“内在的心理调整加上外在的刺激,当片头曲响起时那种活力就会自然地从心底调动起来。”
观众喜欢没有距离感的电视艺术,而夏丹的魅力就来源于那份自然。生活中的她是一个心态平和、穿着随意、简单朴实的人。喜欢挑战,但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从上海来到央视,有时跟小丫、李咏他们一起主持节目,心里会有点自卑,觉得他们是大腕。但想想自己是个新人,有很多方面还需要学习,需要弥补,即使做得不好也很正常”。真实、自然,崇尚本色。这就是她。
外表阳光活泼的夏丹其实骨子里是个很谨慎、很传统的人,用她的话讲也就是“吐吐口舌之快”。工作六年她一直在做新闻资讯的播报,尤其对早间节目很有感情,但做久了也想接一些晚会或别的节目样式,希望自己在语态方面有个调剂,不至于成为一种模式。不同的情境下氛围不同,主持的语言情态也不同,多方面锻炼有利于成长和进步。
独自漂泊北京,在桂林的妈妈和姐姐一直是她心中最深的陪伴。姐姐平时发现好看的衣服款式总要在家附近的裁缝店里为她定做好寄到北京。这些天妈妈从电视上看到夏丹瘦了,专程来北京为女儿增增肥。
聊天一结束,夏丹就急匆匆赶往她在北京的家。租的房子,简单朴素,但有人在等待,她觉得是一种幸福。
因为本色所以精彩
9月3日,周末,北京阳光灿烂。在梅地亚大厅见到夏丹时,她刚下节目,卸了妆更有几分自然和淳朴。爽朗的笑声渗透到空气里,快乐油然而生。
灿烂的笑容,眉目间的平和,女中音,快语速,我眼前的她和电视上一个样。
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跟夏丹面对面,就像是在看《第一时间》,真实、真诚,向你娓娓道来。她在镜头前把有声语言驾驭得娴熟精到,严肃的新闻“说”得绘声绘色,这是日常生活中积淀的语言功力,是一种自然的流露。难怪荧屏上的她举手投足间透露着生活的气息,难怪观众能隔着屏幕与她产生心灵上的交流与呼应,因为本色所以精彩。
舒服畅快自然而然
夏丹在《第一时间》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爱,于众多资讯节目的播报中脱颖而出。面对镜头她怎么那般平和自然?她说“对节目的参与程度越深越好”。头天晚上他们开编前会,制片、主编、记者、编辑、主持人都要参加,看看明天节目大概的内容,有些片子大家会一起现场讨论。有什么样的感受和火花,就按自己舒服的表达方式把语言点记下来。第二天上节目前也会在电脑上作些文字上的改动。这个集体给了主持人非常宽松的氛围,鼓励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这让他们高兴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因为要说出新鲜的东西平常得看各方面的资料。在上海卫视时夏丹就参与写稿,也许从那时开始就培养起了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的工作习惯。
舒服畅快地表达是夏丹的工作状态。节目里的开场白和互动话题是她最喜欢“说”的部分。“这种特人性化的东西让你播也播不了,就得交流、就得‘说’。但是有些正式新闻比如国际性的或国内的一些重大经济方针政策,‘说’也‘说’不出来那就播。”对于节目中自己的语态变化,她觉得“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楚,只要传播效果是好的,管它是播还是说”。
夏丹刚开始工作时还有意模仿过徐俐、海霞,她说这就好比是正版和盗版的,观众一眼能看出来。一次有个老大爷跑到梅地亚办公室找到夏丹说,闺女你哪儿都好就是说话速度太快了。在随后的几天节目里夏丹刻意放慢了语速,但是发现出错和吃螺丝的概率就比较高。因为生活中她说话快,像是嘣豆子。这是一种本色,硬要改变就等于改变自然规律。刻意地注意语速还会削弱对内容的关注,影响信息的传播质量。看来主持人确实是“没有办法讨所有人的喜欢”。
要想在镜头前找“说”的感觉,和日常交流没什么区别,还是用自己最舒服最畅快的表达方式,自然而且自在。
散发活力来自内心
夏丹喜欢红色,因为那是奔放的颜色。她爱打球,球场上的她是最疯的。输也好,赢也好,总是那样的酣畅淋漓。她喜欢作为运动员在球场上的那种团队合作精神,那种感染力。生活中的她嘻嘻哈哈、大大咧咧,总是把笑挂在脸上。难怪节目里笑得那么灿烂,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笑很容易流于职业,是不是真心笑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有时自己疲倦时会感觉笑得僵硬、不自然。休完假身心放松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那种状态是最好的。”
每次节目开始前夏丹会有意识地跟同事讲个笑话或有意识地热热场,激发一下笑神经。“内在的心理调整加上外在的刺激,当片头曲响起时那种活力就会自然地从心底调动起来。”
观众喜欢没有距离感的电视艺术,而夏丹的魅力就来源于那份自然。生活中的她是一个心态平和、穿着随意、简单朴实的人。喜欢挑战,但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从上海来到央视,有时跟小丫、李咏他们一起主持节目,心里会有点自卑,觉得他们是大腕。但想想自己是个新人,有很多方面还需要学习,需要弥补,即使做得不好也很正常”。真实、自然,崇尚本色。这就是她。
外表阳光活泼的夏丹其实骨子里是个很谨慎、很传统的人,用她的话讲也就是“吐吐口舌之快”。工作六年她一直在做新闻资讯的播报,尤其对早间节目很有感情,但做久了也想接一些晚会或别的节目样式,希望自己在语态方面有个调剂,不至于成为一种模式。不同的情境下氛围不同,主持的语言情态也不同,多方面锻炼有利于成长和进步。
独自漂泊北京,在桂林的妈妈和姐姐一直是她心中最深的陪伴。姐姐平时发现好看的衣服款式总要在家附近的裁缝店里为她定做好寄到北京。这些天妈妈从电视上看到夏丹瘦了,专程来北京为女儿增增肥。
聊天一结束,夏丹就急匆匆赶往她在北京的家。租的房子,简单朴素,但有人在等待,她觉得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