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如何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动

来源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hu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融入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是将科学教学活动深植现实生活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的主体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学习中好好生活,在生活中努力学习。由于科学素养的获得无法像知识传授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个个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技能、体验,将其内化为知识。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然的学习环境,在社会、家庭、学校、大自然中让科学探究生活化,让学生实践和体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导入就像一部车的引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运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上好这堂课做铺垫。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科学课堂教学情境趋于生活化,激发学生在科学课堂上探究的激情。
  在“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情境导入中,教师提问“水里能容纳东西吗?”,学生认为不是容纳东西,而是东西溶入水中没有了,这里产生了认知冲突。教师可以采取如下设计:教师端出两杯水溶液,告诉学生这两杯水溶液是可以品尝的,让学生品尝后回答水里面溶进了什么、这两杯水是怎么做成的、如何制作同样的水溶液。学生品尝后能根据生活经验得知:水溶液是糖水、盐水混合而成的,他们对制作糖水、盐水的过程非常熟悉。因为贴近生活实际,所以学生讨论的过程都很轻松,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能描述盐、白糖的颜色、形状、颗粒的大小。教师适时提问“你现在还能看得见盐和糖吗?”“它们的颗粒还在吗?”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的答案。
  生活化的课堂就像一个磁极,吸引着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
  二、实验器材生活化
  实验是科学课堂最重要的探究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实验器材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手段。
  教学“油菜花开了”时,教师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观察课本上出现的几种植物花朵的图片和名字,掌握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几部分组成,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深入探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并解剖一朵油菜花,观察它各部分的形状、颜色、气味,认识它的结构,了解花各部分的特点,然后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近距离观察各种各样的花,了解它们的组成与油菜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以后学习、了解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定义与区别打下基础。同时,学生对第一单元“新的生命”的知识也有了生活化的探知,最终加强了学生热爱家乡和大自然的情感教育。
  实验器材生活化还体现在器材的自制和实验上。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器材进行实验研究,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让他们把生活实际与科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对科学知识的巩固。
  教学“空气有重量吗”时,学生只知道空气是存在的,但对空气有没有重量却一无所知,大多数学生认为空气是没有重量的。教师可以创作一个演示实验:把两个打足气的排球放到天平秤两边的托盘上,放砝码,调整游码使天平秤的两边保持平衡,目前两边物体的重量是相等的。然后取下一边的排球,把球内的空气放掉,再把排球放到原来的托盘上,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放掉气的排球变轻了,托盘上升,这说明空气是有重量的。
  生活化的材料用于实验当中,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好地了解新知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活化
  小组合作学习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探究问题的难度,也能整合科学知识,延伸和拓展科学的探究世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育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能表达出最大的活动兴趣。小组合作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讨论、操作实验、语言表达等,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做一个钟摆”时,学生对如何做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没有头绪。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学生每六人一组合作完成。给每组学生一个铁架台,一个每组摆绳长度不同、木条长度为30厘米做成的摆,一个环形铁片,固定铁片的图钉,塑料尺,秒表,实验记录单。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一名组长兼汇报员,一名操作员,一名计时员,一名记录员,两名计数员。
  操作员操作实验,记录员记录铁片在木条10厘米处、20厘米处、30厘米处时,15秒内分别摆动的次数。有的小组铁片在木条10厘米处、20厘米处,30厘米处都是15秒内摆动15次,有的小组发现教师给出的三个点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都不是15次,那么,问题出现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移动小铁片的位置,让它刚好在15秒内摆动15次,小组成员积极讨论,论证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顺利制作出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成功解决了问题,还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使他们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分工协作、积极讨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一个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展现自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探究学习生活化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是目前科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小学科学课中有些观察活动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有些活动还需要户外观察。这是对教师组织能力以及学生的观察、操作、实验、记录等诸多能力及耐性的一种考验,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严谨细致、持之以恒的态度,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植物的生长变化”时,师生共同学习的是种植凤仙花,研究凤仙花从种植到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直至死亡的过程。观察研究的时间过长,大概需要四个半月的时间,我们在课堂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我给家长写了一封信,说明课外探究活动的主题和探究活动的意义、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探究活动一旦得到家长的认可,家长便会配合学校购买凤仙花种子,和学生一起种植、观察、记录,还会主动把凤仙花生长的每个过程拍视频或照片发到群里,与大家共享,这就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和科学小论文。
  “环境和我们”这个单元要求教师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收集家庭中一天的垃圾开始,最终估算出全校学生所有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总重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到当地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参观,到附近水域采样检验,请环保专家来学校做环保知识的相关講座。最后,学生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上网搜查、画宣传画、制作手抄报、自制净水设备、做公益宣传等形式进行科学探究。
  上述几种生活化的课外科学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降低探究的难度,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延伸和拓展科学探究世界,培养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学科:初中生物 教材版本:北师大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  主讲教师:张春先 学校: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响滩中学  教学分析:本节是全章的知识核心,也是全章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单独记忆消化系统的组成及营养物质的消化過程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增强知识掌握的效果。  重点难点:重点是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概述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难点是认识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
期刊
学科:小学数学 主讲教师:李晓梅 孙湘文 曲莉 林宇恒  教研单位: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内容简介: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良好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基本策略”基础上,围绕四节典型课例,采用座谈、互动研讨等方式,具体分析怎样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能实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李晓梅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小学教育研训部主任,辽宁
期刊
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材版本:鄂教2001课标版五年级(上册)  主讲教师:胡梦妮  学校: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葛洲坝实验小学  教学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逐步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批判性思维日渐增强,亲子关系在此时发生演变。一方面,学生容易将父母的关爱和付出视为理所应当;另一方面,学生也对家里实际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因此,引导学生学会理解
期刊
创作《成长园地》,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記录下来,作为一种回忆的媒介,并在编排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排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展示给大家,从而产生思维的碰撞,呼吁大家善于发现美、记录美,这美包含艺术之美、书卷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因为自己平时也会用数字媒体进行板绘创作,所以这次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排版与信息再处理更加高效,整体风格简约不失童趣,字体设计也更大气美
期刊
本报讯 日前,在2019教育金秋第五场发布会上,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聯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2020年底,建立健全教育移动应用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初步建成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据介绍,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对促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具有重
期刊
本报讯 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引领各地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推广网络学习空间有效应用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全面普及发展,近日,中央电教馆副馆长韩骏率调研组一行7人到贵州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動实地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深入安顺市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双阳小学,实地查看了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校
期刊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致力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育服务业态,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   新兴技术日新月异  互联网教学走入实用的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
期刊
如何让所教学生都愿意学习、喜欢学习,这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难题。我们提出“寻回现代教育生态”,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实践。  ——题记  一、回归教育本质,尊重学生兴趣  回归教育的本质,成为当下教育新的热点话题,构建学生素养发展体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新视点。最近重读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毫不夸张地说,此书为我们
期刊
本报讯 近日,江西省电教馆召开2019年下半年全省电教工作布置会。江西省电教馆馆长唐旭出席会议,副馆长杨勇主持会议。会上,唐旭分析了当前江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形势,并就下半年重点开展的“智慧作业”、“赣教云教学通”应用推进、“云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工作进行了部署。  “智慧作业”是江西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重、课后辅导难等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唐旭要求,各地要高度
期刊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平湖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在平湖市城关中学录播教室举行全市“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同步课堂操作培训暨网络教研互动展示活动。  活动对“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项目省级督查考核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并要求各结对帮扶试点学校明要求,严执行,保质保量圆满完成试点任务。平湖市同步课堂区域平台服务厂家技术讲师详细介绍了同步课堂互动教学流程,从线上课表录入到进入录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