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秸秆资源利用政策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9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北省作为国内重要的产粮大省,每年的农作物秸秆产量非常丰富,但不合理的秸秆资源利用,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环境。本文根据河北省各项秸秆资源处理政策,构建动态模型,模拟分析2017年—2035年河北省秸秆资源利用的政策效果。
  关键词:秸秆资源利用:政策研究
  引言:
  河北省的经济在近几年间保持着高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的过量消耗,直接导致了河北省生态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大气环境尤为突出。“雾霾”污染成为河北省大气环境治理中的重大难题,而造成雾霾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农业秸秆资源的随意焚烧。秸秆焚烧将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直接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严重超标。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构建经济-环境的动态模拟模型,分析2017—2035年模拟期18年内的河北省的秸秆资源利用效率,进而为河北省的秸秆产业提出新的发展对策和政策建议,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保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2秸秆政策介绍
  河北省现有多重秸秆资源利用政策,主要包括秸秆资源收集补贴、秸秆资源运输补贴、秸秆资源产品售卖补贴等政策。秸秆资源收集政策主要针对秸秆资源离田补贴,对农户收集的秸秆资源,一吨补贴一定的金额,进而使农户减少秸秆的焚烧;秸秆资源运输补贴政策是在秸秆资源运输到秸秆处理厂的过程中,补贴运输费用,按照运输的距离、耗油量等指标进行金额补贴;秸秆资源产品售卖补贴是对秸秆资源处理后产生的产品进行市场补贴,如秸秆发电,对秸秆发电的上网电价进行补贴,秸秆沼气,对秸秆沼气的入户价格进行补贴。
  3河北省秸秆利用现状
  2017年河北省秸秆产生量达到5800万吨,秸秆资源利用效率达到97.5%。秸秆资源主要被“五化”利用。如图所示:
  4动态模型构建
  4.1社会经济模型
  社会经济模型主要描述了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本文构建的经济模型,使得各产业部门之间保持相互平衡的关系。
  式中为第t期m产业的总产值;A为投入产出系数;为第t期,消费总额;为第t期,m产业投资总额;为新技术n,对产业m的发展影响系数;;第t期,新技术n投资总额;e(t)为第t期,净出口总额;Q(t)为第t期,政策补贴总额。
  4.2环境模型
  环境模型描述的是河北省经济发展和秸秆利用的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问题。
  TED(t)=LED(t)+CED(t)-SED(t)
  式中TED(t)为第t期河北省大气污染物质排放总量;LED(t)为第t期产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質;CED(t)为第t期居民消费排放的污染物质;SED(t)为第t期秸秆处理的减排量。
  5结果分析
  根据模型结果,河北省各项政策组合,对秸秆资源的处理具有积极的正向意义。秸秆资源收集补贴、秸秆资源运输补贴、秸秆资源产品售卖补贴极大地提高了河北省的秸秆处理效率。河北省应继续推进各项政策的实施和落地,并针对秸秆发展新趋势,增添相对应的秸秆处理政策。
  6政策建议
  河北省应继续完善政策措施,将政策落地具体化。根据实地的秸秆资源处理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政策,将政策的效应发挥到最大。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配套设备。秸秆资源的利用需要多种设备的配套作业,河北省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秸秆资源利用的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 华晓锋.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9):81-85.
  [2] 黄奕洲,徐世宏,郑凯芸,吴登,何礼健,韦炜. 广西农作物秸秆基料化生产食用菌现状及对策研究[J]. 广西农学报, 2017,(04):29-32.
  [3] 苑鹤,李威,蔡丹,符强. 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简介[J]. 河北农业, 2018,(08):33-34.
  [4] 应婧,易文裕,熊昌国,余满江,程方平. 四川省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模式探讨[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02):163-168.
  作者简介:
  王孟双(1995.12.16—),男,汉族,河北省唐山市,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河北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最优路径选择”(批准号:CXZZSS2021118)
其他文献
鼻中隔穿孔临床上并不少见,其症状包括鼻腔干燥、呼吸时哨音、鼻塞、嗅觉减退、头痛、少量鼻出血或涕中带血等。鼻中隔穿孔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的成功不仅与穿孔的位置、大小、局部的黏膜状态有关,术者的经验至关重要,如何根据鼻中隔穿孔的部位、大小及黏膜状况采取不同的手术修补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原发性喉透明细胞癌少见,并具有一定的侵袭性,目前关于此病的报道较少。我院收治了1例喉原发性透明细胞癌患者,现报道如下。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主要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AR)、哮喘和昆虫(蜂毒)过敏症,也可应用于吸人性变应原导致的特应性皮炎,通过应用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产物。
胸主动脉瘤是由于主动脉管壁发生退行性改变而产生,可导致声音嘶哑而首先就诊于耳鼻咽喉科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我科于2011年2月收治1例,介绍如下。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过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利用问题也越来越紧张,许多未被利用的土地资源成为影响土地分类利用的重要因素,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手段,对协调人地关系、土地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一直以来就是人口大国,有关管理部门早在20世纪初就制定实行了土地利用总体方案,尽管这些方案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生态
期刊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被认为是一种有可能从根本上调节变态反应发病机制的“对因疗法”,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重要手段之一。
变应性鼻炎(AR)是体外环境变应原(过敏原)作用于具有独特遗传特征的特应性机体后出现的以鼻腔黏膜Th2免疫反应占优势的过敏性炎性反应。
目的探讨累及颈动脉的复发恶性肿瘤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首先明确肿瘤复发部位是否进行过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再根据增强CT和(或)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评估复发灶与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外动脉的关系;对于双颈复发病例,需了解复发灶与颈内静脉的关系;对于颈根部复发病例,需评估复发灶与甲状颈干、椎动脉的关系.根据CT和(或)CTA的结果和患者的全身状况确定能否耐受
蓝光是波长介于400~500 nm的短波长光,蓝光对视网膜细胞造成损伤的特性引起了学者广泛的关注。同时,它在调节昼夜节律、产生暗视力以及屈光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蓝光是否安全?是否该从日常生活中清除?本文对蓝光的作用及安全性问题作一综述。(中华眼科杂志,2015, 51:65–69)
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的患病率在不断攀升。因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多数近视眼的发生年龄早且进展迅速,防控难度大。角膜塑形术作为目前控制儿童近视眼发展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不仅多年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对中低度近视眼有效,而且对于高度近视眼以及伴有高度散光的患者,目前也不断获得可喜的临床结果。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针对高度近视屈光不正患者采用角膜塑形术矫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的方法和要求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