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兴创新企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着导向作用,由于投入大、风险高新兴创新企业存在融资不足,目前,国际通行做法是借助创业板融资。但因河南培育力度不够,致使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新兴创新企业偏少。要加大培育力度须从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提高企业高管创新能力、激发产业投资基金活力、发展场外股权市场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新兴创新企业 创业板 产业投资基金 場外股权市场
新兴创新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的创新企业,该类企业通过对某一领域持续的技术、制度、管理创新,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以期引导产业良性发展。新兴创新企业主要来自以下方面:由传统产业经技术改造升级而来,由经营多年依靠不断科技创新发展而来,由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而形成,还有新兴产业技术的追随者边模仿生产边研发的企业等。新兴创新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
新兴创新公司投入大、风险高,成长极需资金的支持,传统的间接融资因门槛太高常将其拒之门外。创业板适合新兴创新企业融资,上市标准较低、市场资源充裕,可以满足新兴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①。河南拥有大量的新兴创新企业,但掌握核心技术的不多,致使创业板上市总量较少,新兴创新企业的培育空间巨大。
河南新兴创新企业的上市情况
截止2013年底,河南新兴创新企业上市共36家,其中主板13家,中小板15家,创业板8家。因为新兴创新企业更适合创业板,本文只分析在创业板上市的情况。
河南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与经济实力很不相称。近四年来,河南在全国GDP排名中一直名列第五,但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数量在全国仅排名第十,不仅与前四个省份差距较大,即使在中部六省也仅居中游。已上市企业对经济的辐射能力有限,2012年营业收入仅有30亿元。从行业分布看,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两个产业,四家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四家属于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尚处空白。地区分布极不平衡,郑州有五家,开封、焦作、洛阳各一家,其余十四个地市没有一家。数据表明,河南的创新要素分布不均且相对缺乏。创业板上市总量的落后,主要受限于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新兴创新企业培育力度不够。
河南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现状。第一,新兴创新企业的培育体系较为完善。河南现已形成全方位的新兴创新企业培育体系,以集聚创新要素促进技术创新为载体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以专业机构为依托提供创业创新服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项目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有加快技术成果流通的技术市场等。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有效推动了新兴创新企业的发展。
第二,新兴创新企业规模总量可观。近年来,河南围绕中部崛起战略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领域蓬勃发展,成为河南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2011年产值又突破2千亿元,2012年产值达到2720亿元,占GDP的比重接近10%。2011年底,河南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520家。以优势企业为龙头汇聚形成多个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效应显著。
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实现能力不断增强。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为重点建有一批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R&D人员、申请专利数量等快速增长,选育数百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新兴创新企业,高压输变电、超硬材料、光电产业等培育成效初显,技术水平、市场份额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科技创新获奖数量和层次屡创记录。
第四,证券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证券服务机构指导企业改制、规范运作、熟悉上市规则等,对企业上市必不可少,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保荐机构、财务顾问机构等。目前,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基本齐备。经过多年建设,省内的证券服务机构已具备服务企业上市的能力。
河南新兴创新企业培育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培育,河南新兴创新企业的总量、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等都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企业创新活力弱、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其上市进程。首先,新兴创新企业规模小,创新活力弱。科技企业孵化器集中了大量创新创业企业,可以较好地代表新兴创新企业的整体发育情况。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在孵企业创新活力比较
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河南在孵企业2470个,在中部排名第一多,但平均收入远远小于中部六省,只有3.4万元,仅相当于湖南、安徽、山西的一半,江西的六分之一,距创业板5000万元的财务要求相差甚远。2011年获准的知识产权681个,远远落后于湖北、安徽,仅有湖北的一半,平均到每个企业差距就更明显,在中部排最后一位,四个企业才有一个,安徽每个企业有1.43个。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能力的表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②,创新活力弱制约了企业的成长潜力。
表2 企业上市域内证券服务机构业务开展情况
数据来源:中原证券交易软件,时间截止2013年12月31日。
其次,证券服务机构实力弱。省内的证券服务机构种类齐全,但由于金融市场发育滞后,人才、资金相对缺乏,服务企业上市的作用有限。对比中部四省及北京、江苏,北京、江苏的证券服务机构最强,江苏的保荐机构服务本地企业上市占比27.6%,北京的律师事务所服务占比97.4%,河南上市的8家企业中,本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上市的只有1家,本地的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没有一家参与省内企业上市,与湖南、湖北、安徽比证券服务机构实力较弱。域内证券服务机构业务开展情况见表2。域内的证券服务机构在企业培育过程中有区位、信息优势,能及时指导目标企业,加快企业规范化进程,当前,河南证券服务机构的实力亟需提高。 再次,新兴创新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新兴创新企业经营风险大,市场竞争激烈,要持续进行科研开发,寻找盈利模式,业务内容变动快。要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必须追求决策效率,所有者、管理者、研发者三位一体的结构安排适合创新决策,但创新的首创性又使决策项目无法进行常规的科学论证,决策效率高且风险大。公司治理结构简单,薪酬制度、股权激励制度实施不系统。企业规模、经营风险决定了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建设滞后于企业发展,导致企业管理不规范。
最后,科技管理对新兴创新企业支撑薄弱。科技战略规划缺乏连续性,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不科学,人才培养、培训,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等科技创新上游投入不足,科研经费总量逐年提高,但重投入轻管理,知识创造水平较低,形不成带动效应。2011年,河南技术交易为负23.5亿元,属于技术纯输入省份,而湖北技术输出为49.4亿元,安徽为15.6亿元,科研创新效率与两省差距明显。
要提升河南新兴创新企业质量,必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创新要素的投入力度。
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的动力体系分析
新兴创新企业研发投入大、产品市场前景不确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很难对其融资,国际通行做法是借助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板市场来筹资。新兴创新企业的培育就是使其经营公开透明、规范运作,符合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板市场的融资要求。
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的目标。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的目标就是借助政府、证券服务机构等的支持,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管理水平,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使其逐步达到创业板上市要求。
新兴创新企业培育动力体系分析。新兴创新企业素质的提高包括研发方面、管理方面及上市规范方面,需要多方共同推动。企业是动力体系的主体,筹资发展是目的,政府为服务地方经济出台扶持政策、搭建融资平台,财务顾问为取得报酬向企业提供上市咨询、方案及协调处理上市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产业投资基金为使股权增值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企业尽早规范上市。
作为主体,企业要配合有关中介依法改制,健全组织机构及运营管理制度,如决策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等。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及时、全面、准确地进行信息披露。
地方政府在培育中起引导作用。地方政府执行公共管理职能,利用财税政策和土地优惠政策等引导推动新兴创新企业成长。搭建企业与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服务机构等对接平台,便利企业上市。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集中科技资源,促进新兴创新企业快速成长。
财务顾问机构协助企业进行上市统筹规划及实务操作,帮助企业设计改制与重组方案,充当私募顾问,挑选最合适的证券服务机构等。聘用财务顾问机构策划上市流程,协助处理相关问题,使上市过程可控、有序。
产业投资基金是企业上市的战略投资者或合伙人,一般向具有成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待被投资企业成长后实现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它有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两种形式。
河南新兴创新企业培育对策
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管理规范,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需要自主创新体系的持续完善,管理规范需要证券服务机构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的外在环境是政府引导及发展场外股权市场。培育体系见图1。
图1:新兴创新企业培育体系
建立适合新兴创新企业成长的自主创新体系。围绕新兴创新企业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省政府要构建适宜新兴创新企业成长的政策环境,灵活运用财政、金融、税收手段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以政府采购带动新兴产业的直接或间接投资。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联合研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引导企业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及时的政策、科技、项目信息。新兴创新企业要优化创新动力机制,使创新投入与收益相匹配,激励全员参与技术创新。科研机构要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优势领域的原始创新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高校要围绕优势新兴产业加强学科建设,围绕新兴产业链做强学科,创新培养模式,为本省提供充裕的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为新兴产业提供成果评估、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
重点支持优势新兴创新企业发展。汇聚创新要素,着重突破优势新兴产业技术瓶颈,带动优势新兴创新企业发展。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对产业链进行精细化开发,培育优势创新企业。整合省内优势产业要素,实现产业要素的功能耦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龙头企业并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以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利用资金、技术、人才、项目聚集优势,打造领军创新企业;选择技术领先企业,通过完善配套服务,催生龙头企业。
提高企业高管的创新能力。企业高管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③,要對企业高管进行创新能力培养,使其能更准确把握产业变动趋势,捕捉产业升级换代的先机,及时突破产业思维束缚,达成技术创新。塑造敢于尝试、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新潜力。
激发产业投资基金活力,支持新兴创新企业成长。河南现已成立多个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领域分布在新能源、文化、农业等方面,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升级改造。但是,由专业投资机构尤其是有实力的专业投资机构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还为数不多,需要政府通过完善筹资机制、退出机制、风险补偿机制等优惠政策,引入有实力的专业投资机构或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创新产业基金。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展示项目投资信息,便利产业投资基金与企业之间的资金融通。
发展场外股权市场,为新兴创新企业成长提供股权交易、融资平台。场外股权市场主要为非上市公司提供股权托管、交易及融资服务,新兴创新企业到场外股权市场挂牌,有利于推行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实施股权激励,提前熟悉上市规则等。河南场外股权市场规模小、融资功能弱,不能满足新兴创新企业发展需要,要合理规划、稳步发展,建设规范、透明、开放的股权市场。同时,借助场外股权市场的发展,培育省内证券服务机构,提升业务实力。
(作者为许昌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创业板后备资源培育策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2400450225)
【注释】
①杨传社:“中国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瓶颈制约与培育路径分析”,《知识经济》,2012年第12期,第9~10页。
②梁锐,王会芳:“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因素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3期,第1~5页。
③陈晓红,李喜华,曹裕:“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4期,第91~98页。
责编/许国荣(实习)
【关键词】新兴创新企业 创业板 产业投资基金 場外股权市场
新兴创新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的创新企业,该类企业通过对某一领域持续的技术、制度、管理创新,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以期引导产业良性发展。新兴创新企业主要来自以下方面:由传统产业经技术改造升级而来,由经营多年依靠不断科技创新发展而来,由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而形成,还有新兴产业技术的追随者边模仿生产边研发的企业等。新兴创新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
新兴创新公司投入大、风险高,成长极需资金的支持,传统的间接融资因门槛太高常将其拒之门外。创业板适合新兴创新企业融资,上市标准较低、市场资源充裕,可以满足新兴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①。河南拥有大量的新兴创新企业,但掌握核心技术的不多,致使创业板上市总量较少,新兴创新企业的培育空间巨大。
河南新兴创新企业的上市情况
截止2013年底,河南新兴创新企业上市共36家,其中主板13家,中小板15家,创业板8家。因为新兴创新企业更适合创业板,本文只分析在创业板上市的情况。
河南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与经济实力很不相称。近四年来,河南在全国GDP排名中一直名列第五,但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数量在全国仅排名第十,不仅与前四个省份差距较大,即使在中部六省也仅居中游。已上市企业对经济的辐射能力有限,2012年营业收入仅有30亿元。从行业分布看,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两个产业,四家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四家属于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尚处空白。地区分布极不平衡,郑州有五家,开封、焦作、洛阳各一家,其余十四个地市没有一家。数据表明,河南的创新要素分布不均且相对缺乏。创业板上市总量的落后,主要受限于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新兴创新企业培育力度不够。
河南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现状。第一,新兴创新企业的培育体系较为完善。河南现已形成全方位的新兴创新企业培育体系,以集聚创新要素促进技术创新为载体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以专业机构为依托提供创业创新服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项目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有加快技术成果流通的技术市场等。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有效推动了新兴创新企业的发展。
第二,新兴创新企业规模总量可观。近年来,河南围绕中部崛起战略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领域蓬勃发展,成为河南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2011年产值又突破2千亿元,2012年产值达到2720亿元,占GDP的比重接近10%。2011年底,河南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520家。以优势企业为龙头汇聚形成多个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效应显著。
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实现能力不断增强。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为重点建有一批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R&D人员、申请专利数量等快速增长,选育数百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新兴创新企业,高压输变电、超硬材料、光电产业等培育成效初显,技术水平、市场份额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科技创新获奖数量和层次屡创记录。
第四,证券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证券服务机构指导企业改制、规范运作、熟悉上市规则等,对企业上市必不可少,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保荐机构、财务顾问机构等。目前,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基本齐备。经过多年建设,省内的证券服务机构已具备服务企业上市的能力。
河南新兴创新企业培育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培育,河南新兴创新企业的总量、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等都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企业创新活力弱、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其上市进程。首先,新兴创新企业规模小,创新活力弱。科技企业孵化器集中了大量创新创业企业,可以较好地代表新兴创新企业的整体发育情况。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在孵企业创新活力比较
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河南在孵企业2470个,在中部排名第一多,但平均收入远远小于中部六省,只有3.4万元,仅相当于湖南、安徽、山西的一半,江西的六分之一,距创业板5000万元的财务要求相差甚远。2011年获准的知识产权681个,远远落后于湖北、安徽,仅有湖北的一半,平均到每个企业差距就更明显,在中部排最后一位,四个企业才有一个,安徽每个企业有1.43个。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能力的表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②,创新活力弱制约了企业的成长潜力。
表2 企业上市域内证券服务机构业务开展情况
数据来源:中原证券交易软件,时间截止2013年12月31日。
其次,证券服务机构实力弱。省内的证券服务机构种类齐全,但由于金融市场发育滞后,人才、资金相对缺乏,服务企业上市的作用有限。对比中部四省及北京、江苏,北京、江苏的证券服务机构最强,江苏的保荐机构服务本地企业上市占比27.6%,北京的律师事务所服务占比97.4%,河南上市的8家企业中,本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上市的只有1家,本地的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没有一家参与省内企业上市,与湖南、湖北、安徽比证券服务机构实力较弱。域内证券服务机构业务开展情况见表2。域内的证券服务机构在企业培育过程中有区位、信息优势,能及时指导目标企业,加快企业规范化进程,当前,河南证券服务机构的实力亟需提高。 再次,新兴创新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新兴创新企业经营风险大,市场竞争激烈,要持续进行科研开发,寻找盈利模式,业务内容变动快。要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必须追求决策效率,所有者、管理者、研发者三位一体的结构安排适合创新决策,但创新的首创性又使决策项目无法进行常规的科学论证,决策效率高且风险大。公司治理结构简单,薪酬制度、股权激励制度实施不系统。企业规模、经营风险决定了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建设滞后于企业发展,导致企业管理不规范。
最后,科技管理对新兴创新企业支撑薄弱。科技战略规划缺乏连续性,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不科学,人才培养、培训,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等科技创新上游投入不足,科研经费总量逐年提高,但重投入轻管理,知识创造水平较低,形不成带动效应。2011年,河南技术交易为负23.5亿元,属于技术纯输入省份,而湖北技术输出为49.4亿元,安徽为15.6亿元,科研创新效率与两省差距明显。
要提升河南新兴创新企业质量,必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创新要素的投入力度。
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的动力体系分析
新兴创新企业研发投入大、产品市场前景不确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很难对其融资,国际通行做法是借助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板市场来筹资。新兴创新企业的培育就是使其经营公开透明、规范运作,符合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板市场的融资要求。
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的目标。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的目标就是借助政府、证券服务机构等的支持,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管理水平,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使其逐步达到创业板上市要求。
新兴创新企业培育动力体系分析。新兴创新企业素质的提高包括研发方面、管理方面及上市规范方面,需要多方共同推动。企业是动力体系的主体,筹资发展是目的,政府为服务地方经济出台扶持政策、搭建融资平台,财务顾问为取得报酬向企业提供上市咨询、方案及协调处理上市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产业投资基金为使股权增值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企业尽早规范上市。
作为主体,企业要配合有关中介依法改制,健全组织机构及运营管理制度,如决策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等。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及时、全面、准确地进行信息披露。
地方政府在培育中起引导作用。地方政府执行公共管理职能,利用财税政策和土地优惠政策等引导推动新兴创新企业成长。搭建企业与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服务机构等对接平台,便利企业上市。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集中科技资源,促进新兴创新企业快速成长。
财务顾问机构协助企业进行上市统筹规划及实务操作,帮助企业设计改制与重组方案,充当私募顾问,挑选最合适的证券服务机构等。聘用财务顾问机构策划上市流程,协助处理相关问题,使上市过程可控、有序。
产业投资基金是企业上市的战略投资者或合伙人,一般向具有成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待被投资企业成长后实现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它有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两种形式。
河南新兴创新企业培育对策
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管理规范,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需要自主创新体系的持续完善,管理规范需要证券服务机构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新兴创新企业培育的外在环境是政府引导及发展场外股权市场。培育体系见图1。
图1:新兴创新企业培育体系
建立适合新兴创新企业成长的自主创新体系。围绕新兴创新企业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省政府要构建适宜新兴创新企业成长的政策环境,灵活运用财政、金融、税收手段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以政府采购带动新兴产业的直接或间接投资。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联合研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引导企业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及时的政策、科技、项目信息。新兴创新企业要优化创新动力机制,使创新投入与收益相匹配,激励全员参与技术创新。科研机构要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优势领域的原始创新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高校要围绕优势新兴产业加强学科建设,围绕新兴产业链做强学科,创新培养模式,为本省提供充裕的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为新兴产业提供成果评估、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
重点支持优势新兴创新企业发展。汇聚创新要素,着重突破优势新兴产业技术瓶颈,带动优势新兴创新企业发展。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对产业链进行精细化开发,培育优势创新企业。整合省内优势产业要素,实现产业要素的功能耦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龙头企业并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以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利用资金、技术、人才、项目聚集优势,打造领军创新企业;选择技术领先企业,通过完善配套服务,催生龙头企业。
提高企业高管的创新能力。企业高管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③,要對企业高管进行创新能力培养,使其能更准确把握产业变动趋势,捕捉产业升级换代的先机,及时突破产业思维束缚,达成技术创新。塑造敢于尝试、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新潜力。
激发产业投资基金活力,支持新兴创新企业成长。河南现已成立多个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领域分布在新能源、文化、农业等方面,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升级改造。但是,由专业投资机构尤其是有实力的专业投资机构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还为数不多,需要政府通过完善筹资机制、退出机制、风险补偿机制等优惠政策,引入有实力的专业投资机构或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创新产业基金。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展示项目投资信息,便利产业投资基金与企业之间的资金融通。
发展场外股权市场,为新兴创新企业成长提供股权交易、融资平台。场外股权市场主要为非上市公司提供股权托管、交易及融资服务,新兴创新企业到场外股权市场挂牌,有利于推行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实施股权激励,提前熟悉上市规则等。河南场外股权市场规模小、融资功能弱,不能满足新兴创新企业发展需要,要合理规划、稳步发展,建设规范、透明、开放的股权市场。同时,借助场外股权市场的发展,培育省内证券服务机构,提升业务实力。
(作者为许昌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创业板后备资源培育策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2400450225)
【注释】
①杨传社:“中国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瓶颈制约与培育路径分析”,《知识经济》,2012年第12期,第9~10页。
②梁锐,王会芳:“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因素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3期,第1~5页。
③陈晓红,李喜华,曹裕:“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4期,第91~98页。
责编/许国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