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研究性课程的背景入手,分析讨论了对研究性课程这一新生事物的不同理解,提炼其概念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大学阶段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念构想和情谊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培养。可见,参与式教学模式更适合大学研究性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研究性课程 参与式教学模式 培养目标
一、研究性课程的背景和理念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无疑是大学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提上了日程,回应素质教育首要的就是改变僵硬呆板的教育格局,即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教学方式。在国外,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尔(J.J.Schwa)提出的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参与和体验具有严密的学术性的创造活动。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Bruner J)提出的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探索,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的学习。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争论,主要强调“研究型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区别。认为“研究型课程”以“课程”为限定,指学习活动,即课程。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于活动中。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折中的说法,如“‘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等。其实,这些硬性的区别是毫无意义的。而且过多的界定,将有碍于各学校丰富多彩的课程模式的创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对研究性课程目标的理解及新的教学模式理念的构建。
从课程功能角度来看,大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研究性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理解应为广义的,即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从学习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对以上概念须强调四点:第一是“导师”,学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导师”的概念范围很广,不仅可以指教师,而且可以扩展至社会领域,从而防止研究性课程限于学校的范围内,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另外,导师的作用在于“导”,而非“教”,更不能替代;第二是“目标”,研究性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决定了研究性课题的过程应具有实践性、启发性、拓宽性,即导师应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看、去做,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第三是“自主”,即学生在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时的“自主”。研究性课程的内容可以开放到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面对这么大的范围,学生应从自身兴趣、特长出发,自主选择,导师意见仅作为参考。第四是“多样性”,学生研究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多样性。丰富研究课题,有助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可见,研究性课程的主体是学生,从课题选择到研究过程,学生的自主参与贯穿课程始终。研究性课程需要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专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期待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生活、体验社会。而导师只是帮助学生完善其构想,不能代替。研究性课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所以,参与式教学模式更适合研究性课程目标的实现,可以让学生个体创造潜能更好地充分发挥。
二、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想
1.坚持以发挥学生个性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
研究性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成为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使每个学生个体都融入到课程主体中去,在主体活动中发挥个体潜能。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创造其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使学生不仅仅能更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对所研究的专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必须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首位。
2.坚持学生为实践活动的主体,锻炼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识起源于活动,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和中介。因此,学生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应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实践意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将一般的知识传授过程变得多元化,使传授变为索求、探索。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学术理论灌输为主。学生们每天面对的是不同理论的概念理解或是不同公式的推导演绎,脱离了实际生活,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惧怕的感觉,又怎么能学好呢?研究性课程就是要让学生走近、走进实际生活。我们不需要让学生选择一个多么复杂的课题来研究,只要学生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掌握一种技巧,培养他们的学术研究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3.坚持导师在研究性课程中的指导作用。
研究性课程的导师,既可以是教师,又可以是研究生或是一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但无论是谁,都必须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而非简单地代替。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体会到此时他们的角色已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即不再告诉学生什么是什么,而是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之后又要怎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怎样获得资料、怎样统计数据,等等。一方面,导师不可以代替学生去完成课题,哪怕这个课题是如此的简单,或是如此的复杂。另一方面,导师也不可以放手不管,因为研究性课程的主体毕竟还只是一群大学生。他们是刚刚接触“研究”,需要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否则他们会失去研究的信心和兴趣,这就要求导师在发挥指导作用的时候,把握尺度,做到不瘟不火。
4.坚持学校的管理和调整。
学校应该对各科的研究性课程进行管理调整,要由指定的部门对此进行调配,因为大多数的研究性课程不仅仅在教室中完成,还可能需要调查、考察的时间和经费,而学生的主要时间在学校里,并且由于学生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因此开展活动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经历等方面的因素。这样就需要学校对整个课程加强管理和调控。
三、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
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都需要必要的规划和设计,由于研究性课程有因校制宜的特点,因此不同的学校实施的方式和方法都不同,但总体的设计却可有所遵循。大学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从确立目标开始,与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相比,研究性课程更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更强调通过亲身经历来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情感意志上得到升华。
1.情谊目标。
情谊目标可以概括为“关注、参与、协同、进取”。首先,“关注”即通过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关注他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人类的发展。通过对研究方向的选择和实践,树立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陶冶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了解科学成就和技术革新是为了社会生产、生活,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参与”,需要激励学生主动投入到科学中,感受科学并不神秘,通过基础科学研究体验研究过程,感受科学活动的趣味性,从而培养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热情。“协同”指通过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分工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中获得知识,在分享研究信息,在创意、成果中体会协同合作的快乐,完善人格。“进取”是在研究学习中建立科学研究的自信心、毅力,敢于挑战,实事求是。能运用科学方法解释或解决周围环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尊重科学,崇尚知识,培养不断进取的科学态度,养成勤于思考、乐于助人的研究习惯。
2.能力目标。
首先,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中最为注重的能力是“研究能力”,其学习过程的实施,常常需要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广泛地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出设想、证实想法、发表见解、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是一种活动,是一个过程,因此它更注重活动前的精心设计,和活动的阶段性,根据大学生的能力特点,我们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的特点,可作如下定位,以便完成大学研究性课程的系统开设。
大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研究的方法。
大二:掌握研究方法,完成一个小的课题研究。
大三:深化研究内容,明确发展方向,对已有研究进行思考和深入挖掘。
为了适应三个不同阶段的大目标,我们将之细化以便于执行:
大一: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②导师应指导如何提出设想;③通过阅读搜集资料,学习如何制定研究方案,撰写课题报告或论文等;④学会选择并能在相关人员指导下使用一些仪器,或工具;⑤学会如何记录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⑥将学过的科学知识,用于解释得到的结论中去;⑦完成一份简单的课题报告。
大二:①有将问题提炼成课题的能力;②对课题的研究方向有预测能力;③能独立完成研究方案;④有独立学会使用相关测量仪器的能力;⑤可以系统观察记录结果;⑥在导师指导下可以撰写出一篇研究课题的论文;⑦得出的结论可以用知识作出明确的阐述。
大三:①能针对不同研究问题提出不同的研究策略;②能辨别观察结果中产生异常的原因;③考虑如何用图形、表格更直观地表达数据、解释结果;④能科学地安排研究顺序和进程;⑤将研究性学习方法贯穿到整个学习中去。
其次,是“交际能力”。在多元化课程活动方式中,往往由于讲台、黑板带来的隔膜,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融入社会、接触社会。即通过实际交往,培养交际能力。
再次,不能忽视“语言表达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构思,以适当的陈述形式,有逻辑、有目的地围绕主体阐述观点。即有效地与协作者交流信息,对不同问题予以清晰明确的解答。
最后,是“组织能力”。在完成整个研究过程中,要依靠个成员之间相互协调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做好组织计划,合理安排工作进程,分工合作,从而完成研究课题。
3.知识目标。
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对知识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过的知识,或学习多样的知识,将知识的学习,融于完成任务当中去。在知识的学习应用过程中,要学习吸收多元化的知识,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并在应用过程中体现创新能力,了解自己喜欢的科技、生活等,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及其相关学科的相关内容作进一步学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新知识。还要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强烈求知欲的驱使下,将所学知识和新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
总之,大学教育阶段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补充和深化所学知识。在研究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当今时代所需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掌握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研究性课程所创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Z].1998.
[2][美]埃利奥特·W.艾斯纳著.李雁冰主译.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Clark,B.R.The modern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ctivities with teaching and learning[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7:68.
[4]钱国英.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05:9.
[5]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
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号:slg08027);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资助号:09YZ217);宝山科委产学研合作项目(资助号:cxy-2009-19,cxy-2010-33);苏州科技创新专项基金;“085”本科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医疗器械示范性实验中心”建设项目。
关键词: 研究性课程 参与式教学模式 培养目标
一、研究性课程的背景和理念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无疑是大学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提上了日程,回应素质教育首要的就是改变僵硬呆板的教育格局,即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教学方式。在国外,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尔(J.J.Schwa)提出的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参与和体验具有严密的学术性的创造活动。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Bruner J)提出的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探索,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的学习。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争论,主要强调“研究型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区别。认为“研究型课程”以“课程”为限定,指学习活动,即课程。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于活动中。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折中的说法,如“‘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等。其实,这些硬性的区别是毫无意义的。而且过多的界定,将有碍于各学校丰富多彩的课程模式的创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对研究性课程目标的理解及新的教学模式理念的构建。
从课程功能角度来看,大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研究性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理解应为广义的,即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从学习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对以上概念须强调四点:第一是“导师”,学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导师”的概念范围很广,不仅可以指教师,而且可以扩展至社会领域,从而防止研究性课程限于学校的范围内,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另外,导师的作用在于“导”,而非“教”,更不能替代;第二是“目标”,研究性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决定了研究性课题的过程应具有实践性、启发性、拓宽性,即导师应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看、去做,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第三是“自主”,即学生在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时的“自主”。研究性课程的内容可以开放到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面对这么大的范围,学生应从自身兴趣、特长出发,自主选择,导师意见仅作为参考。第四是“多样性”,学生研究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多样性。丰富研究课题,有助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可见,研究性课程的主体是学生,从课题选择到研究过程,学生的自主参与贯穿课程始终。研究性课程需要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专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期待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生活、体验社会。而导师只是帮助学生完善其构想,不能代替。研究性课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所以,参与式教学模式更适合研究性课程目标的实现,可以让学生个体创造潜能更好地充分发挥。
二、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想
1.坚持以发挥学生个性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
研究性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成为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使每个学生个体都融入到课程主体中去,在主体活动中发挥个体潜能。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创造其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使学生不仅仅能更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对所研究的专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必须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首位。
2.坚持学生为实践活动的主体,锻炼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识起源于活动,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和中介。因此,学生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应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实践意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将一般的知识传授过程变得多元化,使传授变为索求、探索。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学术理论灌输为主。学生们每天面对的是不同理论的概念理解或是不同公式的推导演绎,脱离了实际生活,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惧怕的感觉,又怎么能学好呢?研究性课程就是要让学生走近、走进实际生活。我们不需要让学生选择一个多么复杂的课题来研究,只要学生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掌握一种技巧,培养他们的学术研究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3.坚持导师在研究性课程中的指导作用。
研究性课程的导师,既可以是教师,又可以是研究生或是一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但无论是谁,都必须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而非简单地代替。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体会到此时他们的角色已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即不再告诉学生什么是什么,而是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之后又要怎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怎样获得资料、怎样统计数据,等等。一方面,导师不可以代替学生去完成课题,哪怕这个课题是如此的简单,或是如此的复杂。另一方面,导师也不可以放手不管,因为研究性课程的主体毕竟还只是一群大学生。他们是刚刚接触“研究”,需要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否则他们会失去研究的信心和兴趣,这就要求导师在发挥指导作用的时候,把握尺度,做到不瘟不火。
4.坚持学校的管理和调整。
学校应该对各科的研究性课程进行管理调整,要由指定的部门对此进行调配,因为大多数的研究性课程不仅仅在教室中完成,还可能需要调查、考察的时间和经费,而学生的主要时间在学校里,并且由于学生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因此开展活动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经历等方面的因素。这样就需要学校对整个课程加强管理和调控。
三、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
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都需要必要的规划和设计,由于研究性课程有因校制宜的特点,因此不同的学校实施的方式和方法都不同,但总体的设计却可有所遵循。大学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从确立目标开始,与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相比,研究性课程更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更强调通过亲身经历来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情感意志上得到升华。
1.情谊目标。
情谊目标可以概括为“关注、参与、协同、进取”。首先,“关注”即通过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关注他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人类的发展。通过对研究方向的选择和实践,树立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陶冶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了解科学成就和技术革新是为了社会生产、生活,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参与”,需要激励学生主动投入到科学中,感受科学并不神秘,通过基础科学研究体验研究过程,感受科学活动的趣味性,从而培养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热情。“协同”指通过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分工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中获得知识,在分享研究信息,在创意、成果中体会协同合作的快乐,完善人格。“进取”是在研究学习中建立科学研究的自信心、毅力,敢于挑战,实事求是。能运用科学方法解释或解决周围环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尊重科学,崇尚知识,培养不断进取的科学态度,养成勤于思考、乐于助人的研究习惯。
2.能力目标。
首先,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中最为注重的能力是“研究能力”,其学习过程的实施,常常需要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广泛地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出设想、证实想法、发表见解、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是一种活动,是一个过程,因此它更注重活动前的精心设计,和活动的阶段性,根据大学生的能力特点,我们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的特点,可作如下定位,以便完成大学研究性课程的系统开设。
大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研究的方法。
大二:掌握研究方法,完成一个小的课题研究。
大三:深化研究内容,明确发展方向,对已有研究进行思考和深入挖掘。
为了适应三个不同阶段的大目标,我们将之细化以便于执行:
大一: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②导师应指导如何提出设想;③通过阅读搜集资料,学习如何制定研究方案,撰写课题报告或论文等;④学会选择并能在相关人员指导下使用一些仪器,或工具;⑤学会如何记录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⑥将学过的科学知识,用于解释得到的结论中去;⑦完成一份简单的课题报告。
大二:①有将问题提炼成课题的能力;②对课题的研究方向有预测能力;③能独立完成研究方案;④有独立学会使用相关测量仪器的能力;⑤可以系统观察记录结果;⑥在导师指导下可以撰写出一篇研究课题的论文;⑦得出的结论可以用知识作出明确的阐述。
大三:①能针对不同研究问题提出不同的研究策略;②能辨别观察结果中产生异常的原因;③考虑如何用图形、表格更直观地表达数据、解释结果;④能科学地安排研究顺序和进程;⑤将研究性学习方法贯穿到整个学习中去。
其次,是“交际能力”。在多元化课程活动方式中,往往由于讲台、黑板带来的隔膜,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融入社会、接触社会。即通过实际交往,培养交际能力。
再次,不能忽视“语言表达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构思,以适当的陈述形式,有逻辑、有目的地围绕主体阐述观点。即有效地与协作者交流信息,对不同问题予以清晰明确的解答。
最后,是“组织能力”。在完成整个研究过程中,要依靠个成员之间相互协调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做好组织计划,合理安排工作进程,分工合作,从而完成研究课题。
3.知识目标。
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对知识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过的知识,或学习多样的知识,将知识的学习,融于完成任务当中去。在知识的学习应用过程中,要学习吸收多元化的知识,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并在应用过程中体现创新能力,了解自己喜欢的科技、生活等,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及其相关学科的相关内容作进一步学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新知识。还要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强烈求知欲的驱使下,将所学知识和新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
总之,大学教育阶段研究性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补充和深化所学知识。在研究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当今时代所需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掌握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研究性课程所创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Z].1998.
[2][美]埃利奥特·W.艾斯纳著.李雁冰主译.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Clark,B.R.The modern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ctivities with teaching and learning[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7:68.
[4]钱国英.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05:9.
[5]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
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号:slg08027);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资助号:09YZ217);宝山科委产学研合作项目(资助号:cxy-2009-19,cxy-2010-33);苏州科技创新专项基金;“085”本科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医疗器械示范性实验中心”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