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模式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h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现阶段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校企模式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路径,旨在促进该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关    键   词]  政校企;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120-02
   一、研究背景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提出“以体促健”理念,强调健身运动是慢性疾病防治及健康促进的有效手段,推动“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强调健康管理要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覆盖;到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元,2030年达16万亿元,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国内各幼儿健康服务机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重缺乏幼儿健康管理科技服务人才,提供幼儿健康科技服务的能力有限。世界幼儿健康发展联盟101个会员国调查数据显示,平均拥有幼儿健康管理科技服务人才的数量为8人/10万人口,参照国际平均水平,我国现阶段对幼儿健康管理科技服务人才的需求达11.2万人。中国康复医学会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幼儿健康管理科技服务人才总数不到1万人,提示我国现阶段幼儿健康管理科技服务人才缺口达10.2万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与幼儿健康管理科技服务人才培养滞后有很大的关系。
   为响应国家健康战略,落实“体医融合”健康管理关口前移,教育部2016年增设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2020年全国342所高职院校398个专业方向招生规模为7万余人;2020年广西13所院校获批该专业,3年后在校生预计达4000人。总体来看,我国健康服务业大背景下具有医疗康复与运动技能知识的幼儿健康管理科技服务人才的市场缺口较大,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2]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体制;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3]和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分别指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国家层面政策密度和措施的力度空前,彰显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事业已然处于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幼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和关键,在此背景下,非常有必要讨论政校企模式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
   二、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指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基本达到“双师型”要求[4]。本研究认为,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指具有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有从事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中认定的与幼儿科技健康服务实际工作相关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经常参与幼儿健康科技服务专业实践活动并取得良好业绩的专任教师,其基本素质内涵包括:(1)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能力,掌握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从事学前教育管理工作的能力。(2)掌握幼儿身心保健知识,能够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成长进行科学指导,具备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的技能和能力,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交往协调能力及创新能力等。
   三、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缺失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是教育部制定有关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水平构成要素的指标,是高职“双师型”教师从事专业教学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等。因此,有必要在国家或省级层面制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在调查中发现,导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增设的时间不长,到目前为止只有4年,尽管专业发展成效喜人,但在专业内涵的沉积层面还有待加强;过短的专业发展时间造成专业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制定工作相对滞后。
   (二)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有待完善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不完备,具体表现为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考核制度缺失、评价制度滞后、校企合作制度不完善等。(1)资格认证制度缺失。在现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由于缺乏适合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教师特点的国家资格标准,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认定也没有权威标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资格仍沿用了其他专业如体育教育、卫生管理等教育教师的职业资格。(2)考核制度缺失。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符合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应当基于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基本特征,采用该专业教育教师“独立考核制度”,才能比较恰当地体现和衡量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涵,体现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教育的特色。(3)评价制度滞后。目前,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定还是沿袭其他专业的办法显然是不合理的,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实际工作隔行如隔山,专业发展的内容、内涵、方法、途径也不尽相同,应当考虑区别对待。(4)校企合作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参与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三)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职前培训不足
   (1)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唯学历”倾向。由于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偏重于实际知识和经验的传授,课程实践性强,要求教师既懂理论又懂操作,具备双重专业素质。在一定范围内,对专业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加工,向学生传授实际工作岗位中必备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因此,以学历为标准建设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偏离了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宗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2)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力提升空间不足。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近九成教师希望得到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行业前沿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有八成教师渴望得到本专业岗位实践技能的培训;有七成教师想参加现代技术教育方面培训;五成教师想在教育教学法上有所提高。然而,现实情况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几乎没有外出学习培训,使得专业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四)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缺乏深度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职前培养缺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一方面社会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教育的认同度不高,从而影响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意愿。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多赚钱,或者希望学校提供脑力资源给他们开展研发工作,或者希望提供场地,给他们提供廉价劳动力;而高职院校要培养人才,希望企业提供有实战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践教师,对于企业来说这会影响到政策的工作安排。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即使名义上接受了少数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下企业锻炼的教师也是表面和形式上的挂职锻炼,未深入具体细则中。从我们的调查中能了解到,事实上教师对于下企业参与生产实践的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实践效果也不理想,走形式地在企业开个参加实践工作的证明交给学校应付检查。最后,由于高职院校研发水平有限,提供的“智为资源和技术贡献”有限,不受企业欢迎,自然企业合作意愿不高,很难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四、政校企模式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一)建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定期参加企业职业实践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專业教师能够把“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转换为利于学生学习的“工作任务或模块”及与之相应的“学习环境”中,因此,教师必须下到企业直接参加“与职业有关”的实际工作训练。国家及政府层面应该尽快制定专门的“校企合作”制度,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仅要规范“双师型”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条款,还要严格监管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真正使校企合作培训教师达成“多赢”的结果,让政府、企业、院校和教师等相关利益主体都受益。
   (二)建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因此,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基地是该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学校层面应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双师型”教师到企业兼职、挂职锻炼并积极参与企业课题研究等,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企业聘用业务专家,成立“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互动,推动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制定完善的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认定标准可分为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两大类。(1)专业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同时还应取得任职资格等级证书,或在企业工作或实践两年,且参与三个月以上的专业技能培训等。(2)兼职教师要求在校任教三年以上,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需要满足上述条件均可认定是“双师型”教师。此外,对“双师型”教师要纳入资源库管理,同时也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标准,在职称评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双师型”教师为学校做出的贡献,让其形成评职优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OL].https://www.jyvtc.edu.cn/xcb/650476/650667/index.html.
   [4]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EB/OL].http://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2598/20106.shtml.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摘 要] “FPGA在汽车系统中的应用”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高职高专学生在编程方面的基础薄弱,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地讲解编程语句会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是将书本知识转变成一个个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又由不同的工作任务组成。每个工作任务中都包含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通过技能训练引出相关概念、设计技巧,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健康、和谐发展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愿景.开展“幸福校园”建设,增强师生幸福感,是弥补当前高职院校不
[摘 要] 高职医学教育是培养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新形势下基层医疗机构对卫生人才的需求,提高基层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能力,围绕高职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从课程整合、改革实践课程教学及提升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进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的方法及措施,从而培养具有完整知识体系的基层卫生人才,加大公共卫生与防疫医学等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  [关 键
以安徽省合肥市家庭托育服务需求以及合肥现有托育场所作为重点调研对象,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合肥市托育服务供需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托育机构的研究建议,细化
[摘 要] 鉴于职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是很好,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恐怕并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或许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数学建模是通过数学的思维来总结分析数学问题,以字母、数字、图表以及其他等式的形式进行模型建构,以此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主要对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培养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讨论。  [关 键 词] 职校学生;数学
[摘 要]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重新审视财贸类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师资、生源、课程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财贸类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并提出了师资队伍素养的提升、课程结构优化完善、教材建设优化开发、教学方式丰富新颖和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等策略,为“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和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财贸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
在城市轨道交通类人才培养的需求基础上,结合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为例,通过重新定位课程育人目标、改革教学设计和课程标准、挖掘课程思
[摘 要]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而且互联网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互联网,目前在我国无论哪个行业都会涉及互联网的应用,当然也包括政府采购。利用互联网电子化信息平台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采购效率,还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商品,而且政府采购信息化,不仅能够帮助建立公平、开放的购物市场,也可以为采购工作提供巨大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课程建设改革成为趋势,加之今天的VR、AR等交互设计在各行业领域的运用,高职艺术院校的课程怎样合理地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则需不断地探索,找到一条合适的路。以三年制高职校艺术设计专业界面交互设计课程教学为例,分析该专业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该专业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策略,并对该专业信息化教学提出展望。  [关 键 词] 信息化;界面交互;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
[摘 要] 以机电专业英语课程为例,经过前期调研拟定双语自主学习技术方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分组实践,对以自主学习为主导模式的A班和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B班进行动态比较,通过大数据分析改进自主学习模式;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模式对课程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项目的实践也为同类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