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中职化工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化工专业的教学现状、培养目标都是现在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因此化工专业的改革方向主要应该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本文就这几个方面,对中职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提出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化工专业 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对中职化工专业教学进行改革,需要对中职化工专业有整体认识。首先,中职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职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化工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其主要方向是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化工生产、管理、服务等多方面都能有较好的表现。对多年学生毕业就业情况来看,中职化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成熟技术与管理规范的应用与操作,如中大型企业中从事化工类设备的操作、应用,化工产品生产运行等,中职化工专业更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实验分析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有一定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中职化工专业应当更注重实践性教学,在理论知识的完善下,掌握专业实践技能。
中职化工专业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首先,中职化工教学以口述为主,课堂上教师基本没有准备模型及教学辅助工具,没有组织实地参观化工工厂。中职院校学生相对来说基础较差,学生对化工知识很感兴趣,但学习效果不好,学校对化工教育的投入不够大,对于参观工厂等实践活动的重视不够。多年来,我国中职化工专业课程安排多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专业课时少,基础理论课时多,总体来说,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践机会少,理论课程繁琐、理论性强,教学难度大。学生走出校园,可能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动手能力。
针对中职化工教学现状,笔者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中职化工专业教育应该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根据该行业对员工的要求培养指向性人才。中职化工专业教育理念应当以市场为导向,树立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的教育观念,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中职化工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树立培养学生整体能力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以后从事的具体职业进行专项培训,以便学生更好地就业。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中职学校只有树立适应社会经济市场需求、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才能促进化工专业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表现为开发适合中职学生化工基础的教学资源,学生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考虑学生接受、理解教学资源的能力。2.考虑学生是否对教学资源感兴趣,从这一角度开发课程资源。3.从学生生活实践出发,开发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资源。
其次,完善教学计划,根据中职院校学生整体学习素质不高,学生基础较差,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不强等现状,学生很难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应当改变教学计划,具体如下:1.调整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以往化工专业基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很大比例,尤其改为三年制后,进一步削减了专业课,中职学生的基础本来就较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理论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其目的是为专业课程服务,所以,基础课和专业课应该同时开设,尽量精简基础课程,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2.改变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中职化工教育是为了培养化工方面的应用型劳动人才,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课程可以适当放松,把重点放在实践应用上,加强学生实训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课程更具实用性和实践性。3.课程综合化。在课程教学中,不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很容易导致知识脱离生活实践。综合系统的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系统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有助于优化教教学过程。
最后,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应当以实用为原则。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为以后工作服务的。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为原则,专业技术与化工生产相对应,实践技能与所处岗位对口。在课程设置中以实用、科学、合理为原则,各课程相互衔接、互相补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要体现新知识,增加一些实用性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许多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化工专业教学方式需要改革,应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要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让学生由不敢交流变为积极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实现有效互动,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教师的启发引导,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内容和技能。
课堂教学要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反对“满堂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运用大量模型、实物和多媒体技术让课堂富有生机。另外,中职化工专业教育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中进行,部分专业课程可以走进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结合具体设备、工艺流程进行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仿真教学的引入能很好地让学生直观感受专业设备,如计算机仿真实验可以模拟出相关设备的运行流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南岚.中职化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分析.快乐阅读,2012-03-05.
[2]张刚.中职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构想.魅力中国,2009-11-20.
[3]黄晓英.构建“合作、动态、高效”的课堂——中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2013-11-01.
[4]刘从文.中职化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分析.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1-15.
关键词: 化工专业 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对中职化工专业教学进行改革,需要对中职化工专业有整体认识。首先,中职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职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化工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其主要方向是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化工生产、管理、服务等多方面都能有较好的表现。对多年学生毕业就业情况来看,中职化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成熟技术与管理规范的应用与操作,如中大型企业中从事化工类设备的操作、应用,化工产品生产运行等,中职化工专业更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实验分析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有一定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中职化工专业应当更注重实践性教学,在理论知识的完善下,掌握专业实践技能。
中职化工专业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首先,中职化工教学以口述为主,课堂上教师基本没有准备模型及教学辅助工具,没有组织实地参观化工工厂。中职院校学生相对来说基础较差,学生对化工知识很感兴趣,但学习效果不好,学校对化工教育的投入不够大,对于参观工厂等实践活动的重视不够。多年来,我国中职化工专业课程安排多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专业课时少,基础理论课时多,总体来说,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践机会少,理论课程繁琐、理论性强,教学难度大。学生走出校园,可能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动手能力。
针对中职化工教学现状,笔者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中职化工专业教育应该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根据该行业对员工的要求培养指向性人才。中职化工专业教育理念应当以市场为导向,树立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的教育观念,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中职化工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树立培养学生整体能力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以后从事的具体职业进行专项培训,以便学生更好地就业。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中职学校只有树立适应社会经济市场需求、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才能促进化工专业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表现为开发适合中职学生化工基础的教学资源,学生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考虑学生接受、理解教学资源的能力。2.考虑学生是否对教学资源感兴趣,从这一角度开发课程资源。3.从学生生活实践出发,开发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资源。
其次,完善教学计划,根据中职院校学生整体学习素质不高,学生基础较差,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不强等现状,学生很难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应当改变教学计划,具体如下:1.调整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以往化工专业基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很大比例,尤其改为三年制后,进一步削减了专业课,中职学生的基础本来就较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理论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其目的是为专业课程服务,所以,基础课和专业课应该同时开设,尽量精简基础课程,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2.改变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中职化工教育是为了培养化工方面的应用型劳动人才,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课程可以适当放松,把重点放在实践应用上,加强学生实训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课程更具实用性和实践性。3.课程综合化。在课程教学中,不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很容易导致知识脱离生活实践。综合系统的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系统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有助于优化教教学过程。
最后,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应当以实用为原则。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为以后工作服务的。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为原则,专业技术与化工生产相对应,实践技能与所处岗位对口。在课程设置中以实用、科学、合理为原则,各课程相互衔接、互相补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要体现新知识,增加一些实用性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许多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化工专业教学方式需要改革,应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要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让学生由不敢交流变为积极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实现有效互动,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教师的启发引导,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内容和技能。
课堂教学要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反对“满堂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运用大量模型、实物和多媒体技术让课堂富有生机。另外,中职化工专业教育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中进行,部分专业课程可以走进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结合具体设备、工艺流程进行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仿真教学的引入能很好地让学生直观感受专业设备,如计算机仿真实验可以模拟出相关设备的运行流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南岚.中职化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分析.快乐阅读,2012-03-05.
[2]张刚.中职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构想.魅力中国,2009-11-20.
[3]黄晓英.构建“合作、动态、高效”的课堂——中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2013-11-01.
[4]刘从文.中职化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分析.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