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我国的教育在不断地完善,系统的机制化的反馈行为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尚有所缺失,有必要建立有所厘清、有所建构。因此需要以思想统一工作为前提,强化甚至改变传统意识;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反馈机制建设的扎实推进;以体系和制度设计为保障,实现反馈机制自启动。
关键词:教学管理;反馈;机制建设
引言
大学教育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教学而开展的。教学管理就是创造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大学年年扩招,大学面临生源广、难以管、需求多等挑战,原来的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在的需要,这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的高效率的管理模式来满足大学教学管理需要,为高等学校提供良好的服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创新性人才服务。
1大学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近十多年来,大学大幅度扩招,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教育模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在适应大众教育的过程中,看重规模,却忽视了在校综合素质的下滑问题。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当前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对创新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这种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对大学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更体现对于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与重视,因此,双向的需求必然推动学校教学管理的改革,以促进其与时俱进。现在,诸多学者对于转变教学管理的必然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其中一点就是必须从大学教学管理的队伍自身入手,推进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为了更好的服务学校自身,创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管理队伍,必须推进大学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形势。李克强总理今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并倡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高等学校为了培养适应社会新形势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要有效配置教学资源和提大学学质量。
2教学管理的反馈机制建设的理路
谈及机制建设,有必要在此厘清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如机制问题,反馈问题甚至建设本身的问题。概念的澄清是为了寻找边界与可能。至于教学与管理的问题,看似没问题,实则也有问题。原因就在于,人们总会有些局限甚至误解某些概念。这种误解对实际工作最大的伤害在于不自知、不自觉甚至自以为是,造成所谓“无心之失”。这种管理的痛点却往往最难找到。我们在这里要做的工作就是基于多学科视野的理论支撑解决实践中的痛点。而就其现实前提来讲,除了一种集体意识的觉醒,也要依托时代进步提供的技术手段,比如网络及自媒体等。说到机制问题,大家都会产生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甚至不免有人会望文生义。在这里,我所要用的“机制”的概念,显然不是“机械制造”的缩写也不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甚至不是社會学中“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的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其实我们经常看见“生物机制”、“社会机制”、“经济机制”等概念中“机制”的意涵都不完全一致。相对来说,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涵盖较广,但仍无法与构建进行适配。所以,说到建立某种机制,我们应该更多地是在描述一种目标,一种可运行的图式,一种结构或格局。所以,机制的前提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建立。这就是需要体制和制度支撑。这就必须有系统论的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当然,我谈到的“机制建设”,并非是一种对假想的实践,也不是对一些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基于现实实践的一种系统化生长,最终目标物是一种体系和制度的凸现。就反馈的机制建设而言,这里的理路已然清晰,现实前提已然具备,其应用于教学管理也正是应有之义。
3教学管理反馈机制建设的进路
3.1思想统一工作为前提,强化甚至改变传统意识
传统的教学管理思想在某些大学某种意义上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因而关于反馈问题,鲜有较强意识者。说起来重要,想起来需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反复发生,令人叹息。有鉴于此,应当首先要做的工作,应该是理念先于行动的思想统一工作。思想先行,以促意识更新,这一金规在社会生活各个角落跨越时空地显示了其屡试不爽的真理性。因此,务必要进行一系列的宣传动员说服等思想工作,以作精神的力量源泉。
3.2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反馈机制建设的扎实推进
兵马末到,粮草先行。队伍建设是关键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切问题的牛鼻子。教学管理的反馈机制建设,必须有一支意识强、作风硬、效率高的专责队伍。这支队伍是必须有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环节,担负不同的职责。这支队伍必须发挥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用,以此实现反馈机制建设的系统化。这支队伍,应当对信息化、系统化、控制论有基本的认知甚至共识,要能够理解管理学的基本理念,以此作为到达意识强、作风硬、效率高的建设目标的先行要素。因此,这支队伍应该是由教务主管领导,督导专家组、教师代表、学生信息员、一线教学管理人员、政工干部、辅导员等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人员组成并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互联互动,自成系统。
3.3以体系和制度设计为保障,实现反馈机制自启动
思想的统一和队伍的建设其实不是割裂的。同样,反馈机制建设第一理念是来自系统论和信息论的支撑,信息与系统本身也不可分离。没有系统化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甚至无效的,没有信息输入输出的系统反馈也是不可想象的。一种机制,不是静态的存在。一经产生,应该具有自启动功能,进而呈现动态的恒久运行的面貌。要实现这一点,有了思想的统一和队伍建设,还必须以体系和制度设计为保障。没有体系和制度设计,信息的存在仍然散漫、零碎、无序,输入与输出的随意和随机使之未能纳入系统之中进行处理,因而难以在机制上实现反馈。信息的失效和无效是对信息本身的异化,于收益来讲则是令人痛心的浪费。因此,必须设计一种严密的闭合的信息反馈系统,从制度上把握教学环节的信息系统化问题,进而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学信息进行处理、调节和反馈。
3.4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
首先,建立一个教学管理人员和大学一线教师的沟通平台,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其次,应建立一套灵敏的教学管理反馈系统,以便了解教学的新动态,适时检查课堂教学质量,目的是形成教学信息的连续反馈。最后,鼓励并支持大学生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目前,大多大学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教师和管理者有绝对的权威性,选课时,课程大都根据培养方案安排好,学生则缺少知情权和选择权;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按照原来的教学大纲和学期初的授课计划进行授课,学生出现跟不上、听不明白等问题时,也没法进行及时调整;教学评价时,学生也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来进行。因此教学管理的改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平等交流也必不可少。
结语
教学中的反馈其必要性不言自明,但教学管理的反馈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至少,缺乏系统化的机制建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笔者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关于反馈机制建设问题的迫切性思考很多,痛感在教学管理中进行反馈机制建设实属必要,因此,笔者试在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晓炜,李云亮.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管理[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1.2.
[2]白文翔,陆健.大学行政管理中的反馈机制建设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2.
[3]何桂云.论大学教学管理反馈系统中信息网的建设[J].吉林教育科学?大学研究,1995.2.
关键词:教学管理;反馈;机制建设
引言
大学教育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教学而开展的。教学管理就是创造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大学年年扩招,大学面临生源广、难以管、需求多等挑战,原来的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在的需要,这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的高效率的管理模式来满足大学教学管理需要,为高等学校提供良好的服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创新性人才服务。
1大学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近十多年来,大学大幅度扩招,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教育模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在适应大众教育的过程中,看重规模,却忽视了在校综合素质的下滑问题。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当前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对创新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这种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对大学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更体现对于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与重视,因此,双向的需求必然推动学校教学管理的改革,以促进其与时俱进。现在,诸多学者对于转变教学管理的必然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其中一点就是必须从大学教学管理的队伍自身入手,推进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为了更好的服务学校自身,创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管理队伍,必须推进大学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形势。李克强总理今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并倡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高等学校为了培养适应社会新形势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要有效配置教学资源和提大学学质量。
2教学管理的反馈机制建设的理路
谈及机制建设,有必要在此厘清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如机制问题,反馈问题甚至建设本身的问题。概念的澄清是为了寻找边界与可能。至于教学与管理的问题,看似没问题,实则也有问题。原因就在于,人们总会有些局限甚至误解某些概念。这种误解对实际工作最大的伤害在于不自知、不自觉甚至自以为是,造成所谓“无心之失”。这种管理的痛点却往往最难找到。我们在这里要做的工作就是基于多学科视野的理论支撑解决实践中的痛点。而就其现实前提来讲,除了一种集体意识的觉醒,也要依托时代进步提供的技术手段,比如网络及自媒体等。说到机制问题,大家都会产生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甚至不免有人会望文生义。在这里,我所要用的“机制”的概念,显然不是“机械制造”的缩写也不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甚至不是社會学中“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的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其实我们经常看见“生物机制”、“社会机制”、“经济机制”等概念中“机制”的意涵都不完全一致。相对来说,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涵盖较广,但仍无法与构建进行适配。所以,说到建立某种机制,我们应该更多地是在描述一种目标,一种可运行的图式,一种结构或格局。所以,机制的前提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建立。这就是需要体制和制度支撑。这就必须有系统论的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当然,我谈到的“机制建设”,并非是一种对假想的实践,也不是对一些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基于现实实践的一种系统化生长,最终目标物是一种体系和制度的凸现。就反馈的机制建设而言,这里的理路已然清晰,现实前提已然具备,其应用于教学管理也正是应有之义。
3教学管理反馈机制建设的进路
3.1思想统一工作为前提,强化甚至改变传统意识
传统的教学管理思想在某些大学某种意义上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因而关于反馈问题,鲜有较强意识者。说起来重要,想起来需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反复发生,令人叹息。有鉴于此,应当首先要做的工作,应该是理念先于行动的思想统一工作。思想先行,以促意识更新,这一金规在社会生活各个角落跨越时空地显示了其屡试不爽的真理性。因此,务必要进行一系列的宣传动员说服等思想工作,以作精神的力量源泉。
3.2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反馈机制建设的扎实推进
兵马末到,粮草先行。队伍建设是关键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切问题的牛鼻子。教学管理的反馈机制建设,必须有一支意识强、作风硬、效率高的专责队伍。这支队伍是必须有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环节,担负不同的职责。这支队伍必须发挥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用,以此实现反馈机制建设的系统化。这支队伍,应当对信息化、系统化、控制论有基本的认知甚至共识,要能够理解管理学的基本理念,以此作为到达意识强、作风硬、效率高的建设目标的先行要素。因此,这支队伍应该是由教务主管领导,督导专家组、教师代表、学生信息员、一线教学管理人员、政工干部、辅导员等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人员组成并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互联互动,自成系统。
3.3以体系和制度设计为保障,实现反馈机制自启动
思想的统一和队伍的建设其实不是割裂的。同样,反馈机制建设第一理念是来自系统论和信息论的支撑,信息与系统本身也不可分离。没有系统化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甚至无效的,没有信息输入输出的系统反馈也是不可想象的。一种机制,不是静态的存在。一经产生,应该具有自启动功能,进而呈现动态的恒久运行的面貌。要实现这一点,有了思想的统一和队伍建设,还必须以体系和制度设计为保障。没有体系和制度设计,信息的存在仍然散漫、零碎、无序,输入与输出的随意和随机使之未能纳入系统之中进行处理,因而难以在机制上实现反馈。信息的失效和无效是对信息本身的异化,于收益来讲则是令人痛心的浪费。因此,必须设计一种严密的闭合的信息反馈系统,从制度上把握教学环节的信息系统化问题,进而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学信息进行处理、调节和反馈。
3.4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
首先,建立一个教学管理人员和大学一线教师的沟通平台,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其次,应建立一套灵敏的教学管理反馈系统,以便了解教学的新动态,适时检查课堂教学质量,目的是形成教学信息的连续反馈。最后,鼓励并支持大学生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目前,大多大学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教师和管理者有绝对的权威性,选课时,课程大都根据培养方案安排好,学生则缺少知情权和选择权;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按照原来的教学大纲和学期初的授课计划进行授课,学生出现跟不上、听不明白等问题时,也没法进行及时调整;教学评价时,学生也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来进行。因此教学管理的改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平等交流也必不可少。
结语
教学中的反馈其必要性不言自明,但教学管理的反馈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至少,缺乏系统化的机制建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笔者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关于反馈机制建设问题的迫切性思考很多,痛感在教学管理中进行反馈机制建设实属必要,因此,笔者试在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晓炜,李云亮.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管理[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1.2.
[2]白文翔,陆健.大学行政管理中的反馈机制建设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2.
[3]何桂云.论大学教学管理反馈系统中信息网的建设[J].吉林教育科学?大学研究,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