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要搞好专业设置与建设,提升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地吸收、引进外部教育资源,这既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专业设置;外部资源;优化配置
作者简介:梁俊(1964-),男,四川西充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副教授。(四川遂宁629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资源配置的协调关系研究”(课题编号:10SA107)的科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42-02
为了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能在教育资源上得到合理的配置,使其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不但要充分利用、挖掘和优化内部的教育资源,还必须积极地吸收、引进外部教育资源。走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和中外合作办学之路,借助于外部优质教育资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不仅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客观要求。
一、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离不开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资源优化配置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政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美国高职教育的经费起初主要由联邦政府和地方各州承担,通常情况是联邦资助占所需费用的10%,各州和地区支付 90%。自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以来,政府就一直在向职教机构增加经费投入。英国和德国同样也通过各级政府投入和调整高职教育资源。①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政府拨款是我国高职院校重要的资金来源,除了常规的经费拨款外,还有诸多促进高职发展的项目和专项资金,这些资源是高职院校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的重要依托。政府应对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社会急需专业在资金方面予以倾斜。二是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争取政策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教高[2000]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对专业设置、建设、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在继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条件的市(地)可以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并要求“市(地)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促进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为高职专业设置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2003年国务院就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该条例第一章第三条明确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2004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高职院校国际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大约有以下几种:一是融合式。即引进国外合作学校包括某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以及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聘请外国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二是嫁接式。主要是通过引进一些国际认可的资格审查机构及职业资格认证证书,把国际上认可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引入学校的专业教学过程之中,把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以突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三是远程式。即通过远程教育的先进设备实现远程课程的学习,使职业教育在虚拟世界实现与世界的接轨。可喜的是我国不少高职院校在运用国际教育资源方面已做了不少的尝试。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复合型国际人才,在2010年与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合作开办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按照要求完成全部课程后,可获得“双文凭”,即由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颁发的中国承认的专科(高职)文凭和新加坡承认的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的旅游与酒店管理或国际商贸高级文凭。2007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提高办学水平,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联合开办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加拿大BCIT定期派人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执教,真正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中加合作班在强化英语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双语教学,其教学计划及核心教材均由BCIT提供。该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既可以获得国内大专(高职)文凭,又可获取加拿大BCIT授予的国际大专文凭,还可选择赴加拿大BCIT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本科课程,通过一年或者两年可修完课程,获得学士学位,成绩优秀者还可以继续留校攻读研究生课程,获得硕士学位。
三、企业与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欧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北美地区实施的“CBE”模式,鼓励职业院校在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帮助下,确立专业方向、开发课程体系、组织实践教学,成为国际上最有成效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更把企业的培训资源直接纳入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根据分工不同,企业与院校分别承担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任务,与院校教育一起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国民教育的基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要求企业与院校共同办学,企业用最科学的理念、最先进的设施、最优秀的人才对学生开展职前培训,对职工开展转岗培训,形成学校与企业“双元”办学格局,为德国的经济振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并强调职业教育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不足和人才培养的供求矛盾,高职院校联合企业办学,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抉择。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不但可以通过整合双方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而且还能使学校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岗位需要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从学校来讲,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学校可以通过企业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企业不仅可为学校专业设置与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咨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实训基地,还可以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从企业来讲,学校可为企业提供多类型、多规格、多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和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奇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等订单班,通过“校企共定教学方案,校企共选订单学生,校企共享教学资源与生产设备,校企共管教学过程,校企共监教学质量”,建设以“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涵的“融入式”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既保证了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企业还将学生当嫡系准员工培养。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汽车行业大裁员背景下,奇瑞汽车公司宁肯裁减合同员工,也不舍得放走“奇瑞”班的学生。
四、校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竞争愈来愈激烈,各高职院校都努力把有限的办学经费重点投入到重点专业中,以彰显办学特色,这就使得那些非重点专业由于资金缺乏,教育资源相对不够充裕。然而重点专业虽然投入大量资金添置教学设备,但由于仅供本校学生使用,教学设备利用率低,造成投资效益差,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之间应加强校际合作,建立高职院校优质资源共享体系,用最少的投入实现资源效益的最优化,使各高职院校的人力、物力资源得以合理利用,避免重复投资。
优化校际资源配置的主要措施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走集约发展之路。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已经或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有的甚至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2008年8月,武汉城市圈成立高职教育战略联盟,涵盖了城市圈内43所高职院校以及40多家大型企业,大力推进校际合作和校企联盟,打造了职教品牌,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形成强大的对外竞争合力。2008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三校间的合作框架协议,三校结成战略联盟。三所高职院校在保持独立身份和特色的前提下,在办学模式与运作方式等方面体现合作。高职院校校际资源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专业教师资源的优化与共享。专业设置与建设离不开专业教师,而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应建立高职院校师资资源库,在院校之间实行教师互聘制度。二是校内实训基地的优化与共享。教育资源共享的核心是实训基地共享,构建一系列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特色鲜明、辐射周边、产学研相结合的共享型实训基地是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不够完善的最佳方式。在拟定实训基地共享方案时,应把握“重点建设、共同发展”的原则。由各高职院校重点发展其具有本院特长的实训基地。三是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共享。网络平台是教学资源共享的最佳模式,将区域内各高职院校的校园网有机链接起来,建立区域内的信息资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的效益最大化。
五、民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国民间蕴藏着极其丰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民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间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民间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更加突出,而处于弱势地位的高等职业教育更是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能否建立多渠道、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规模。据统计,2005年1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2.22万亿元,有着巨大的发掘空间。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民间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47%,低于1.32%的国际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63%,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15%。由于思想观念、教育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制约,高职教育一直处在普通高等教育的阴影之中,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若是依靠高职院校本身去吸引民间资本会存在很大的困难。②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1999年,美国已有77家教育公司上市,资本总额达330亿美元。美国高效率的资本市场为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权益性资本,成为其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条件。纵观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以及我国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走教育集团化之路,成立教育公司,进行股票融资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学校之间进行联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公司,然后以教育公司的名义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为学校募集教育发展资金。政府部门通过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等,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在国有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调动一切社会和民间资源,投入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匮乏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来源应是多元化的。除了自身的培养和企业行业的引进外,还可以来自民间,即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如内蒙古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立足当地艺术资源,走特色办学之路。学院所在地通辽市是蒙古文化和红山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且是安代艺术之乡、乌力格尔艺术之乡、蒙古民歌之乡、版画之乡,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学院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教育资源。为开发利用好这些民族艺术瑰宝,学院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与民间演艺团体合作,将民间艺人请进学院,配合各专业教学骨干开展科技创新,从而使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注释:
①浅析天津市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整合[EB/OL].http://club.topsage.com/thread-1359112-1-1.html.
②孙浩,朱远程.高等职业教育融资方式分析[EB/OL].http://www.studa.net/zhiye/080602/1640308.html.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3).
[2]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6,(35).
[3]李优良.中国十一五教育探究(职业教育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孙晴)
关键词:专业设置;外部资源;优化配置
作者简介:梁俊(1964-),男,四川西充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副教授。(四川遂宁629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资源配置的协调关系研究”(课题编号:10SA107)的科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42-02
为了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能在教育资源上得到合理的配置,使其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不但要充分利用、挖掘和优化内部的教育资源,还必须积极地吸收、引进外部教育资源。走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和中外合作办学之路,借助于外部优质教育资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不仅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客观要求。
一、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离不开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资源优化配置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政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美国高职教育的经费起初主要由联邦政府和地方各州承担,通常情况是联邦资助占所需费用的10%,各州和地区支付 90%。自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以来,政府就一直在向职教机构增加经费投入。英国和德国同样也通过各级政府投入和调整高职教育资源。①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政府拨款是我国高职院校重要的资金来源,除了常规的经费拨款外,还有诸多促进高职发展的项目和专项资金,这些资源是高职院校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的重要依托。政府应对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社会急需专业在资金方面予以倾斜。二是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争取政策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教高[2000]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对专业设置、建设、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在继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条件的市(地)可以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并要求“市(地)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促进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为高职专业设置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2003年国务院就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该条例第一章第三条明确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2004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高职院校国际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大约有以下几种:一是融合式。即引进国外合作学校包括某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以及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聘请外国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二是嫁接式。主要是通过引进一些国际认可的资格审查机构及职业资格认证证书,把国际上认可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引入学校的专业教学过程之中,把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以突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三是远程式。即通过远程教育的先进设备实现远程课程的学习,使职业教育在虚拟世界实现与世界的接轨。可喜的是我国不少高职院校在运用国际教育资源方面已做了不少的尝试。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复合型国际人才,在2010年与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合作开办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按照要求完成全部课程后,可获得“双文凭”,即由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颁发的中国承认的专科(高职)文凭和新加坡承认的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的旅游与酒店管理或国际商贸高级文凭。2007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提高办学水平,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联合开办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加拿大BCIT定期派人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执教,真正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中加合作班在强化英语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双语教学,其教学计划及核心教材均由BCIT提供。该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既可以获得国内大专(高职)文凭,又可获取加拿大BCIT授予的国际大专文凭,还可选择赴加拿大BCIT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本科课程,通过一年或者两年可修完课程,获得学士学位,成绩优秀者还可以继续留校攻读研究生课程,获得硕士学位。
三、企业与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欧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北美地区实施的“CBE”模式,鼓励职业院校在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帮助下,确立专业方向、开发课程体系、组织实践教学,成为国际上最有成效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更把企业的培训资源直接纳入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根据分工不同,企业与院校分别承担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任务,与院校教育一起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国民教育的基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要求企业与院校共同办学,企业用最科学的理念、最先进的设施、最优秀的人才对学生开展职前培训,对职工开展转岗培训,形成学校与企业“双元”办学格局,为德国的经济振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并强调职业教育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不足和人才培养的供求矛盾,高职院校联合企业办学,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抉择。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不但可以通过整合双方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而且还能使学校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岗位需要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从学校来讲,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学校可以通过企业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企业不仅可为学校专业设置与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咨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实训基地,还可以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从企业来讲,学校可为企业提供多类型、多规格、多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和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奇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等订单班,通过“校企共定教学方案,校企共选订单学生,校企共享教学资源与生产设备,校企共管教学过程,校企共监教学质量”,建设以“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涵的“融入式”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既保证了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企业还将学生当嫡系准员工培养。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汽车行业大裁员背景下,奇瑞汽车公司宁肯裁减合同员工,也不舍得放走“奇瑞”班的学生。
四、校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竞争愈来愈激烈,各高职院校都努力把有限的办学经费重点投入到重点专业中,以彰显办学特色,这就使得那些非重点专业由于资金缺乏,教育资源相对不够充裕。然而重点专业虽然投入大量资金添置教学设备,但由于仅供本校学生使用,教学设备利用率低,造成投资效益差,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之间应加强校际合作,建立高职院校优质资源共享体系,用最少的投入实现资源效益的最优化,使各高职院校的人力、物力资源得以合理利用,避免重复投资。
优化校际资源配置的主要措施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走集约发展之路。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已经或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有的甚至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2008年8月,武汉城市圈成立高职教育战略联盟,涵盖了城市圈内43所高职院校以及40多家大型企业,大力推进校际合作和校企联盟,打造了职教品牌,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形成强大的对外竞争合力。2008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三校间的合作框架协议,三校结成战略联盟。三所高职院校在保持独立身份和特色的前提下,在办学模式与运作方式等方面体现合作。高职院校校际资源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专业教师资源的优化与共享。专业设置与建设离不开专业教师,而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应建立高职院校师资资源库,在院校之间实行教师互聘制度。二是校内实训基地的优化与共享。教育资源共享的核心是实训基地共享,构建一系列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特色鲜明、辐射周边、产学研相结合的共享型实训基地是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不够完善的最佳方式。在拟定实训基地共享方案时,应把握“重点建设、共同发展”的原则。由各高职院校重点发展其具有本院特长的实训基地。三是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共享。网络平台是教学资源共享的最佳模式,将区域内各高职院校的校园网有机链接起来,建立区域内的信息资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的效益最大化。
五、民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国民间蕴藏着极其丰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民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间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民间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更加突出,而处于弱势地位的高等职业教育更是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能否建立多渠道、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规模。据统计,2005年1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2.22万亿元,有着巨大的发掘空间。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民间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47%,低于1.32%的国际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63%,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15%。由于思想观念、教育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制约,高职教育一直处在普通高等教育的阴影之中,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若是依靠高职院校本身去吸引民间资本会存在很大的困难。②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1999年,美国已有77家教育公司上市,资本总额达330亿美元。美国高效率的资本市场为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权益性资本,成为其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条件。纵观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以及我国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走教育集团化之路,成立教育公司,进行股票融资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学校之间进行联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公司,然后以教育公司的名义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为学校募集教育发展资金。政府部门通过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等,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在国有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调动一切社会和民间资源,投入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匮乏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来源应是多元化的。除了自身的培养和企业行业的引进外,还可以来自民间,即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如内蒙古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立足当地艺术资源,走特色办学之路。学院所在地通辽市是蒙古文化和红山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且是安代艺术之乡、乌力格尔艺术之乡、蒙古民歌之乡、版画之乡,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学院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教育资源。为开发利用好这些民族艺术瑰宝,学院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与民间演艺团体合作,将民间艺人请进学院,配合各专业教学骨干开展科技创新,从而使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注释:
①浅析天津市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整合[EB/OL].http://club.topsage.com/thread-1359112-1-1.html.
②孙浩,朱远程.高等职业教育融资方式分析[EB/OL].http://www.studa.net/zhiye/080602/1640308.html.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3).
[2]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6,(35).
[3]李优良.中国十一五教育探究(职业教育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