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来自《新京报》消息,语出尼采。《新京报》2016年度好书致敬礼周二开奖,年度文学好书授予《帕斯捷尔纳克传》,此书译者王嘎在答谢词里说:“本年度原创文学作品当中,不乏错失机缘的杰作。但它们不可能从阅读中淡出,而是各自存在;得益于这些优秀的文明成果,我们才更有理由‘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在当下传播语境中,这个尼采金句已流行多年,但几乎无人解读的,是“克服”何如?“时代”何如?
「机器伦理」 来自新浪科技推荐,语出机器人研究者大卫·列维在《与机器人的爱与性》的研究发现:“从人类的角度看,与机器人的性和爱似乎还有些遥远,但未来会反过来嘲笑你……性爱机器人的发展应该归入机器伦理的范畴。他警告称,人类尤其是男性的性能力存在着‘生理极限’。由于机器人具有永不疲倦的潜力,因此可能会导致使用者面临过度劳累的危险……” “机器伦理”当然要“顾全大局”,可它会考虑当事人的苦衷?
「在放大镜下观看密密麻麻的过去」 来自上海书评文章,语出作家金宇澄:“《回望》是金宇澄自《繁花》之后的第一本书。翻开它,跃然于纸上的,是他年轻的父亲……晚年,当一切已归平静,(父亲)‘已无法再一次寻找他年轻时代的神秘未来,只能在放大镜下,观看密密麻麻的过去’ ……”这句子像一个由动转静的画面,模糊而倦怠,而那“密密麻麻”也已基本等于永远消逝。
「即便近在眼前也不影响错过」 语出书评家云也退书评。谈到作家贾行家岁末新书《尘土》,探究贾行家的语言修行,云曰:“在他的第一本书《尘土》里也写了这么几句让我肃然的话:‘人之未达,无异于眇,即便近在眼前也不影响错过。’……如果说‘即便近在眼前也难免错过’‘即便近在眼前也会错过’‘即便近在眼前也必将错过’,就都是鸡汤,可是‘即便近在眼前也不影响错过’却在哲学之境。”
「隐私快递单」 亦称“隐形面单”,来自IT之家消息,这种“隐形面单”不“显示姓名、手机号和地址的全部信息,仅显示了其中一部分内容,保护消费者隐私……”心思蛮好,不过叫“隐私快递单”怕多有歧义吧?现时的“快递单”才真是“隐私快递”呢。
「防霾账单」 来自《新京报》消息,在北京等地一场延续近10天的“跨年霾”后,北京的一位张先生晒出了自己的“防霾账单”,“他们根据相关报道和自己的研究,选择了防PM2.5口罩+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房屋密封,作为捍卫家庭成员呼吸健康的防护措施。张先生给《新京报》记者列出的账单显示,这个选择让他们花费了大约2.8万元……”这份“防霾账单”极具样本价值,不如开个固定栏目,大伙都来算算账呗。
「我也不打算属于这个时代」 语出建筑师张永和。在第二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颁奖典礼宣传视频中,张先生说:“我根本觉得我自己不属于这个时代,我也不打算属于这个时代,如果能够通过我的一点努力跟这个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我觉得是最有意义的一个事儿。”
「菜市场名」 台湾《旺报》对那些大众俗名儿的比喻性称呼。“根据台当局内务主管部门2016年调查,(台湾地区)菜市场名仍是“家豪”与“淑芬”蝉联宝座。“台北市民政局统计,台北市新生儿男婴名为‘柏睿’最多,女婴则为‘咏晴’排名第一。”而在大陆,“男婴是‘浩然’‘子轩’‘皓轩’最热门,女婴则是‘梓萱’‘梓涵’‘诗涵’。另外,流行文化、影视剧对新生儿取名影响颇大,男婴是‘诺一’;女婴则是‘若曦’同款,不论是若曦、若溪、还是若熙,都让人联想《步步惊心》女主角之名。”
「幸存者心态」 语出作家云也退专栏,作者认为,“幸存者心态”是他从“犹太人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犹太人有‘选民’意识”,同时又有“余民心态”,“幸存者心态,与中国古人所说的‘哀矜勿喜’相通”,它“是一个根本性的存在意识,类似某已经不在人世的名人讲的:你的每一天都是余生的第一天……”环顾周遭霾天雾海,果然大家都是“幸存者”。
「试试胜于雄辩」 语出作者蒋鸿昌文章,“2017年1月14日,封路4年的华强北再次开街。华强北的信条——试试胜于雄辩……开街当天,还有不少老深圳和新市民,带着孩子来这里,为他们讲述这里曾经发生的事迹……” “试试胜于雄辩”当脱胎自“事实胜于雄辩”,“试试”版与“事实”版在信息传递上并无更多歧义,但当“事实”变成“试试”,“一板一眼”一变为“鬼马精灵”,有点调皮。
「假新闻过滤器」 来自作者黄韦消息,“近日,Facebook开始在德国推出假新闻过滤器,该过滤器的运作原理是基于事实检查和标记假新闻。 过滤器最早于上个月在美国上线,是 Facebook 与独立的事实检查机构合作的一部分。根据 Facebook 的事实检查系统,用户报告的假冒故事将被发送到柏林非营利性新闻机构 Correctiv。如果一个项目被认为是假的,它会被标记为‘争议’标签,该网站将在用户分享新闻之前进行提醒。除了Correctiv外,Facebook 还在寻找其他德国媒体合作伙伴,推出假新闻过滤器。”
「自拍飞行手机壳」 语出网友搞机王腾霄微博:“目前Selfly推出全球首款飞行手机壳,手机壳内置小型无人机,搭载800万像素Full HD摄像头,除飞行自拍外,还可进行5-7分钟的航拍,适用于小于6英寸的手机……” “飞翔”梦一直是现代科技进步中的重要母题之一,现在好了,一“壳”在手,想飞就飞?
「平等比压迫更值得渴望」 来自上海书评推荐,语出评家魏阳对畅销书《人类简史》的批评:作者认为,该书“最大的缺陷,是生物决定论和人对自我命運把握之间的逻辑矛盾……人类的文化价值确实是‘想象’;但各种‘想象’之间的竞争,绝非混乱而无意义,而是有关人类命运的重大抉择。有些‘想象’比其他的‘想象’要更加合理。正如和平比战争美好,公平比腐败合理,善良比自私珍贵,平等比压迫更值得渴望。”
「选书师」 来自极客公园推荐,“选书师”概念出自《东京本屋》一书,他们的工作“是结合环境选择书籍并进行摆放,这个职业名称是几年前幅允孝在日本一个纪录片节目中起的”……“大到一家书店,小到一个书架,(选书师)的使命就是‘创造一个机会,为客人提供与书相遇的惊喜’。”
「这不就往脸上贴个新脸么」 来自品玩网推荐,语出作者翔神有关“FaceApp”的讨论,来自俄罗斯的“FaceApp”近时火爆社交媒体,这款App的核心功能为“添加笑脸”,就算原片“哭到鼻头发红”,“FaceApp”也能让它瞬间破涕为笑,甚至可让原片一键“变辣”“变性”“变少”“变老”,“玩多了之后就觉得这个App好像没那么悬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你骗谁呢?这不就往脸上贴个新脸么?”
「北京瘫插座」 来自新浪科技推荐,这款形态随意的电源插座出自外国设计师之手,所谓“北京瘫插座”,是综合国内“葛优躺+北京瘫”后的汉化戏称,生动时髦。这种插座“使用了柔软而可塑型的材料制造,可以轻松地把它弄成任何一个形状……”值得仿效的其实是设计师的用户思维——为别人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服务别人也是服务自己。
「知识演绎者」 语出作者刘十九文章,作者认为,“未来10—15年,内容创作者的价值,一定会被高估。而其中,新时代的‘知识演绎者’们,会为用户创造巨大的时间价值和实用价值”。所谓“知识演绎者”,是指对既有知识存储形式有效分解、升级的那样一群人,用达人胡渐彪的比喻说,他们所做的工作,好比将一根金丝楠木(原有知识存储方式)分解成一根牙签,帮助用户完成“剔牙”需求。他们针对性极强的知识分解可以创造时间价值,他们适用性极强的知识整合可以创造使用价值,而这两种价值的再造使他们成为最受欢迎的“知识演绎分子”。
「机器伦理」 来自新浪科技推荐,语出机器人研究者大卫·列维在《与机器人的爱与性》的研究发现:“从人类的角度看,与机器人的性和爱似乎还有些遥远,但未来会反过来嘲笑你……性爱机器人的发展应该归入机器伦理的范畴。他警告称,人类尤其是男性的性能力存在着‘生理极限’。由于机器人具有永不疲倦的潜力,因此可能会导致使用者面临过度劳累的危险……” “机器伦理”当然要“顾全大局”,可它会考虑当事人的苦衷?
「在放大镜下观看密密麻麻的过去」 来自上海书评文章,语出作家金宇澄:“《回望》是金宇澄自《繁花》之后的第一本书。翻开它,跃然于纸上的,是他年轻的父亲……晚年,当一切已归平静,(父亲)‘已无法再一次寻找他年轻时代的神秘未来,只能在放大镜下,观看密密麻麻的过去’ ……”这句子像一个由动转静的画面,模糊而倦怠,而那“密密麻麻”也已基本等于永远消逝。
「即便近在眼前也不影响错过」 语出书评家云也退书评。谈到作家贾行家岁末新书《尘土》,探究贾行家的语言修行,云曰:“在他的第一本书《尘土》里也写了这么几句让我肃然的话:‘人之未达,无异于眇,即便近在眼前也不影响错过。’……如果说‘即便近在眼前也难免错过’‘即便近在眼前也会错过’‘即便近在眼前也必将错过’,就都是鸡汤,可是‘即便近在眼前也不影响错过’却在哲学之境。”
「隐私快递单」 亦称“隐形面单”,来自IT之家消息,这种“隐形面单”不“显示姓名、手机号和地址的全部信息,仅显示了其中一部分内容,保护消费者隐私……”心思蛮好,不过叫“隐私快递单”怕多有歧义吧?现时的“快递单”才真是“隐私快递”呢。
「防霾账单」 来自《新京报》消息,在北京等地一场延续近10天的“跨年霾”后,北京的一位张先生晒出了自己的“防霾账单”,“他们根据相关报道和自己的研究,选择了防PM2.5口罩+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房屋密封,作为捍卫家庭成员呼吸健康的防护措施。张先生给《新京报》记者列出的账单显示,这个选择让他们花费了大约2.8万元……”这份“防霾账单”极具样本价值,不如开个固定栏目,大伙都来算算账呗。
「我也不打算属于这个时代」 语出建筑师张永和。在第二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颁奖典礼宣传视频中,张先生说:“我根本觉得我自己不属于这个时代,我也不打算属于这个时代,如果能够通过我的一点努力跟这个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我觉得是最有意义的一个事儿。”
「菜市场名」 台湾《旺报》对那些大众俗名儿的比喻性称呼。“根据台当局内务主管部门2016年调查,(台湾地区)菜市场名仍是“家豪”与“淑芬”蝉联宝座。“台北市民政局统计,台北市新生儿男婴名为‘柏睿’最多,女婴则为‘咏晴’排名第一。”而在大陆,“男婴是‘浩然’‘子轩’‘皓轩’最热门,女婴则是‘梓萱’‘梓涵’‘诗涵’。另外,流行文化、影视剧对新生儿取名影响颇大,男婴是‘诺一’;女婴则是‘若曦’同款,不论是若曦、若溪、还是若熙,都让人联想《步步惊心》女主角之名。”
「幸存者心态」 语出作家云也退专栏,作者认为,“幸存者心态”是他从“犹太人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犹太人有‘选民’意识”,同时又有“余民心态”,“幸存者心态,与中国古人所说的‘哀矜勿喜’相通”,它“是一个根本性的存在意识,类似某已经不在人世的名人讲的:你的每一天都是余生的第一天……”环顾周遭霾天雾海,果然大家都是“幸存者”。
「试试胜于雄辩」 语出作者蒋鸿昌文章,“2017年1月14日,封路4年的华强北再次开街。华强北的信条——试试胜于雄辩……开街当天,还有不少老深圳和新市民,带着孩子来这里,为他们讲述这里曾经发生的事迹……” “试试胜于雄辩”当脱胎自“事实胜于雄辩”,“试试”版与“事实”版在信息传递上并无更多歧义,但当“事实”变成“试试”,“一板一眼”一变为“鬼马精灵”,有点调皮。
「假新闻过滤器」 来自作者黄韦消息,“近日,Facebook开始在德国推出假新闻过滤器,该过滤器的运作原理是基于事实检查和标记假新闻。 过滤器最早于上个月在美国上线,是 Facebook 与独立的事实检查机构合作的一部分。根据 Facebook 的事实检查系统,用户报告的假冒故事将被发送到柏林非营利性新闻机构 Correctiv。如果一个项目被认为是假的,它会被标记为‘争议’标签,该网站将在用户分享新闻之前进行提醒。除了Correctiv外,Facebook 还在寻找其他德国媒体合作伙伴,推出假新闻过滤器。”
「自拍飞行手机壳」 语出网友搞机王腾霄微博:“目前Selfly推出全球首款飞行手机壳,手机壳内置小型无人机,搭载800万像素Full HD摄像头,除飞行自拍外,还可进行5-7分钟的航拍,适用于小于6英寸的手机……” “飞翔”梦一直是现代科技进步中的重要母题之一,现在好了,一“壳”在手,想飞就飞?
「平等比压迫更值得渴望」 来自上海书评推荐,语出评家魏阳对畅销书《人类简史》的批评:作者认为,该书“最大的缺陷,是生物决定论和人对自我命運把握之间的逻辑矛盾……人类的文化价值确实是‘想象’;但各种‘想象’之间的竞争,绝非混乱而无意义,而是有关人类命运的重大抉择。有些‘想象’比其他的‘想象’要更加合理。正如和平比战争美好,公平比腐败合理,善良比自私珍贵,平等比压迫更值得渴望。”
「选书师」 来自极客公园推荐,“选书师”概念出自《东京本屋》一书,他们的工作“是结合环境选择书籍并进行摆放,这个职业名称是几年前幅允孝在日本一个纪录片节目中起的”……“大到一家书店,小到一个书架,(选书师)的使命就是‘创造一个机会,为客人提供与书相遇的惊喜’。”
「这不就往脸上贴个新脸么」 来自品玩网推荐,语出作者翔神有关“FaceApp”的讨论,来自俄罗斯的“FaceApp”近时火爆社交媒体,这款App的核心功能为“添加笑脸”,就算原片“哭到鼻头发红”,“FaceApp”也能让它瞬间破涕为笑,甚至可让原片一键“变辣”“变性”“变少”“变老”,“玩多了之后就觉得这个App好像没那么悬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你骗谁呢?这不就往脸上贴个新脸么?”
「北京瘫插座」 来自新浪科技推荐,这款形态随意的电源插座出自外国设计师之手,所谓“北京瘫插座”,是综合国内“葛优躺+北京瘫”后的汉化戏称,生动时髦。这种插座“使用了柔软而可塑型的材料制造,可以轻松地把它弄成任何一个形状……”值得仿效的其实是设计师的用户思维——为别人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服务别人也是服务自己。
「知识演绎者」 语出作者刘十九文章,作者认为,“未来10—15年,内容创作者的价值,一定会被高估。而其中,新时代的‘知识演绎者’们,会为用户创造巨大的时间价值和实用价值”。所谓“知识演绎者”,是指对既有知识存储形式有效分解、升级的那样一群人,用达人胡渐彪的比喻说,他们所做的工作,好比将一根金丝楠木(原有知识存储方式)分解成一根牙签,帮助用户完成“剔牙”需求。他们针对性极强的知识分解可以创造时间价值,他们适用性极强的知识整合可以创造使用价值,而这两种价值的再造使他们成为最受欢迎的“知识演绎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