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_1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资源,以其生态环境友好、产业化基础坚厚、经济性优势突出、且不存在生物质能所面临的资源约束等优势,凸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最近十年里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率达30%。我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风电市场发展较快,仅最近三年全国风电装机年均增长率就超过70%,至2009年年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达25805.3兆瓦。与此同时,在国家规划的指引和风电装备国产化等相关政策扶持下,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泰胜风能目标:打造未来能源的“风能领袖”
  作为国内风机塔架行业的领头羊,上海泰胜风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胜风能)始终专注于风机塔架的研发与制造。该公司设立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专业生产风机塔架的公司之一,业务主要集中在高端风机塔架领域,拥有6 项实用新型专利权,并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具有专业的生产技术及批量制造能力。泰胜风能总部位于上海,并在江苏东台、内蒙包头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共拥有14条生产线,年生产规模达600多台,与VESTAS、GAMESA、GE WIND、JSW、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华能等国内外风电装备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尤其在高端风机塔架(2MW级别及以上)市场占有率约为 60%。
  泰胜风能过去三年实现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2.53%、110.28%和111.32%,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逾5亿元,净利润8307万元。该公司已于2010年10月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29),发展势头强劲。泰胜风能把风电这块诱人的“蛋糕”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抢占行业高端,产品持续升级。
  风机塔架市场可分为高端市场(2MW及以上)和中低端市场(1.5MW及以下),泰胜风能业务主要集中在高端风机塔架领域。2008 年公司高端风机塔架市场占有率约为 60%,中低端塔架市场占有率为13%。多年来,泰胜风能的风机塔架产品级别一直在上升,2009年制造并出口了首批3MW级风机塔架,这也标志着我国大功率风机塔架的制造能力再上新台阶。目前,该公司已为风电业主共生产了3MW级的风机塔架63台(套),2.5MW级的风机塔架1台(套)。随着世界对绿色能源的重视及技术的成熟,海上风电正在兴起,泰胜风能又及时跟踪海上风电的发展,着手开发5-10MW级别的风机塔架。
  
  不断创新技术,工艺水平领先。
  风机塔架拥有一定的技术壁垒,特别是高端塔架要求更高,泰胜风能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风机塔架的爬高弧形梯、风机塔架塔段吊钩、风机塔架单节塔筒吊钩、风电塔筒内壁环焊电缆同步车、用于塔筒筒体及法兰焊接装配的装置、风电塔筒组对环缝焊接轮架等6 项实用新型专利权。2009年7月,公司还获得了AFAQ-EAQA颁发的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目前该公司已立项的“3MW-10MW级海上风能装备制造技改项目”、“3-5MW重型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塔架制造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后,生产线装备更精良、工序更合理、工艺更专业、技术更先进。
  
  打造自主品牌,配套国内外大型企业。
  作为风机塔架生产龙头企业,目前泰胜塔架在国内塔架市场占有率较高。截至 2008 年末,该公司(含子公司)累计生产风机塔架1915台,约占全国 11600 台风机塔架的 16.5%。其自主品牌“TSP”、“泰胜”的塔架产品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产品质量优良,受到很多国内外风电整机厂商的认可。该公司自2002年起开始为全球最大风机制造厂商VESTAS提供配套塔架,自2008年6月起连续两次正式获得其颁发的合格供应商证(Supplier Approval),是国内仅有的获得该证的两家企业之一。2009年8月,泰胜风能获得JSW颁发的供应商认定书。
  
  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引领国内塔架发展方向 。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求,泰胜风能与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联合起草的GB/T 19072-200X标准定稿已经报批待审核。此外,泰胜风能作为唯一的塔架制造企业与山东伊莱特重工有限公司、山西省定襄金瑞高压环件有限公司、无锡大昶重型环件有限公司三家法兰制造企业联合起草的《风力发电机组环形锻件》国家标准初稿也已已经报批待审核。2010年,公司还受国家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邀请,参加“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中国风电装备:产业链初具规模,前景广阔
  我国风电装备产业链已初具规模。风电装备产业链包括:风电机组,以及叶片、轴承、齿轮箱、塔架等关键零部件。国际上著名的大型整机制造商如VESTAS(丹麦)、GAMESA(西班牙)、GE(美国)等已在天津建有独资、合资企业,年生产的风电机组占我国新增装机总量的24%;而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目前国内已有70多家风电整机企业掌握了兆瓦级风电机组制造技术,年产风电机组占新增装机总量的76%。风电装备行业产业利润集中于关键零部件厂商,毛利率可达30%。目前,国内叶片厂商有52家、轴承16家、齿轮箱10家、变流器12家、塔架100余家。
  近年来,我国在大容量、多兆瓦级风电机组技术研发方面成绩显著。例如金风科技研制的2.5兆瓦和3兆瓦的风电机组已在风电场投入试运行,华锐的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已在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此外,华锐、金风、东汽湘电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功率为5兆瓦的风电机组。
  按照国家的远景规划,至2020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1亿千瓦,也就是未来十年将增加8000万千瓦,平均每年新增800万千瓦。风电产业迅猛发展和良好预期吸引了多个省市将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各地都试图先行一步,纷纷布局产业基地和产业链。新疆、江苏、内蒙、天津等地已形成了一些风电机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江苏借助滨海、射阳两个近海风电项目,以及大丰和东台两个潮间带项目,吸引了金风科技、华锐等企业入驻,规划到2020年初步形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而全球前十大风电整机制造商已有半数落户天津,天津计划2015年整机产量达645万千瓦,产值650亿元。
  
  上海风电未来:形成风电装备产业发展新思路,大有可为
  目前,上海临港产业区已集聚了德国西门子、上海电气、华仪电气等风电设备制造商。从战略高度作前瞻分析,以风电的特点和上海的优势,其完全可作为上海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有识之士呼吁,上海应该结合自身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优势,形成上海风电设备产业发展新思路。
  首先,可制定上海风电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布局相关产业链。
  上海可借助海上风电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沿海地区,加快开发利用海上风能资源,在苏沪沿海连片建设大型风电场,形成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同时,应通过制定上海风电产业发展规划,在自主研发、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实验检测、风电场建设等产业链环节积极布局。
  其次,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上海成为国家级风电公共研发基地。
  上海目前在风电产业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优势,上海电气的海上风机和临界机组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上海万德的永磁直驱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泰胜风能参与了国家有关行业标准的制定。上海应发挥高端人才集聚之地的优势,大力支持研发型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国企、民企、院校合作,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体系,共同推动上海成为国家级的风电技术研发中心。
  第三,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海上风电试验检测基地。上海拥有零海拔的风能资源,这是风电实验和检测场的优势,可考虑建设风电机组公共试验平台、风电设备检测认证中心、试验与测试风电场等,为国内自主研制风电设备提供试验检测条件,可打造海上风电产业的技术服务体系。同时还可扶持建立风能资源评价、风电场设计、产品标准、技术规范、设备检测与认证的专门机构,培育一批风电技术服务机构,建成较健全的风电产业服务体系。
  第四,提高风电产业开放度,促进风电装备行业本地产业链配套发展
  上海风电装备的发展需要本地上下游企业联合,在自主研发、项目建设、海上风电场等产业链环节上建立有效合作。如上海电气在自主研发多兆瓦级海上风机时,除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外,可通过整合长三角地区零部件制造能力,提高长三角地区研发、制造水平;风电项目招标中,应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避免集团内关联企业暗箱操作,确保过程公平、公正,并鼓励本地企业、中小企业参与;国电华东分公司、华电上海分公司等在沪央企有开发上海陆地和海上风电场的计划,可在规划审批风电场时引导大型在沪央企的规划和本地装备企业进行对接与联合,共同推进上海新能源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七日
其他文献
杭州广播电视大学城市建设学院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携手合作,共建了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及课程。文章从共建项目的内容、共建项目的保障措施、共建项目产生的效果以及共建项目
在这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商品储存养护技术研究分会的五十周年庆典。在此,我谨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向研究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谢谢对中国物
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是隶属于湖北省水利厅的省直管水管单位,现有职工1230人,主要负责漳河水利枢纽及其灌区渠道工程的管理,所辖漳河水库位于荆门、宜昌、襄樊三市交界处,总